养生健康

肝阳上亢的针灸疗法

肝阳上亢的针灸疗法

取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行间、侠溪、太溪,泻法。肝肾阴虚者加刺悬钟、三阴交。

预防调护

1.忌辛辣、肥甘、炙(火甫寸)之品,戒烟酒,少饮浓茶。

2.宜食清淡之品,多食海带、水果、绿豆、蔬菜、玉米油等。

肝阳上亢的介绍

病因

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

病机

多因肝肾阴虚,阴不涵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或因郁怒焦虑,气郁化火,耗伤阴血,阴不制阳而成。

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滋阴清火。

常用中药

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益母草、黄芩、夜交藤、茯苓、栀子。

肝阳上亢的病症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肝阳上亢怎么治疗

肝抑郁肝功下降、肺虚、脾虚、肾阴虚、心虚火旺这些会助肝阳上亢。因为肝属木主疏泄若肝若其抑郁或功能下降均会致肝阳上亢,肺属金主肃降金生水水生木助肝木疏泄强肾水从而起肾水涵肝木等作用若其虚则起相克作用,脾属土土生金助肝发挥疏泄生发等肝功作用若其虚则起相克作用,肾属水肾水涵肝木助肝功能正常作用若水不涵木则发生肝阳上亢,心属火正常心火助肝木功能正常若其虚火会助肝阳上亢。处方成人:郁金柴胡茵陈龙胆草当归红花蛇舌草旱莲草百合丹参沙参杏仁苡仁桃仁北芪川芎白芷车前草生熟地黄精龙牡适量水煎服。

眩晕艾灸哪里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肝阳上亢的鉴别

肝阳上亢证当与肝火上炎证辨别,两者在病机上有相关之处,临床表现均为热证。但本证是本虚标实证,肝火上炎证以气火临床表现为特征。本证还当与肝阴虚辨别,肝阴虚以阴液不足濡养功能减弱为特征。本证除有肝阴虚症状外,更有阳亢之临床表现。

辨证注意点:抓住本虚标实的特征,即既有肝肾阴虚不足的临床表现,又有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的症状。

眩晕症艾灸哪些部位治疗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痰湿中阻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少食多寐,舌苔白泥,脉滑。

施灸方法:化湿祛痰,用平补平泻法。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

气血不足型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恍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

施灸方法:补益心脾。用补法,可灸。

施灸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点穴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针灸就是通过针刺和艾灸来调整经络气血,对一定的穴位进行适量的刺激,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起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从而能够降压。针灸疗法也要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综合分析、辨证取穴。如肝阳上亢型的病人取穴太冲、光明、阳陵泉等。痰湿内盛型病人取丰隆、曲池、内关、百会等。此外,还有耳穴贴压法、穴位磁贴法、穴位激光疗法、穴位敷贴法、穴位拔罐疗法等。

推拿疗法也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辨证论治,循经取穴,用推法、摩法、揉法、按法、拿法等,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请医师推拿的同时,也可以自我推拿,如抹前额,按揉两太阳穴,按揉风池、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

另外一种就是外敷法,如用附子、肉桂、吴茱萸等做成薄饼,贴于两足底涌泉穴等,上病下治、引火归源,可起到较好的降压、稳压作用。

平时要多吃豆类、粗粮、杂粮、蔬菜如: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菊花、罗布麻、芝麻、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

上文中介绍了高血压病人的中医治疗方法,除了使用针灸、推拿、热敷等方法刺激穴位治疗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中药材来进行内在的调理,比如黄芪、党参、白芷、人参、菟丝子等等,都是具有清热降压的作用的,饮食调理也十分的中药,还要适当的运动。

肝阳上亢的症状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即类似于西医病名中的高血压,最好到医院去确诊下你是不是得了高血压病

眩晕症怎么艾灸治疗

肝阳上亢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增剧,面色潮红,气燥易怒,少寐多梦,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施灸方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补泻兼施。

施灸穴位: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气血不足型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头晕目眩,面色恍白,唇白不华,心悸少寐,神疲乏力,劳累即发,舌质淡,脉细弱。

施灸方法:补益心脾。用补法,可灸。

施灸穴位:心俞,脾俞,足三里,气海。

痰湿中阻致眩晕艾灸疗法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少食多寐,舌苔白泥,脉滑。

施灸方法:化湿祛痰,用平补平泻法。

施灸穴位: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

相关推荐

头晕吃天麻有用吗

因人而异中医将头晕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浊中阻型、淤血阻络型五种证型,天麻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的功效,主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等,对肝阳上亢型头晕有较好疗效。头晕症状不同,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建议头晕患者在医生诊断下辨 证用药。

汗从哪里出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身体出汗是怎么回事 额头出汗异常——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菊花茶配什么喝最好 菊花决明子茶

材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做法: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80-85摄氏度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一般可冲泡3至5次。功效:养阴明目、清肝泻火、降脂降压。适宜人群:肝火偏旺,肝阳上亢的人,肝阳上亢主要变现为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心悸健忘,腰膝酸软,口苦咽干等症状。

天麻吃多了有副作用吗 什么人适合食用天麻

1.肝风内动者:天麻性温,入肝经,上虞息风止痉,对肝风内动,惊厥抽搐、小儿惊风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2.肝阳上亢者:天麻归肝经,有息肝风、平肝阳的功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3.中风者:天麻具有祛风止痛,痛经活络的作用,对与中风引起的手足不遂、筋骨疼痛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降压中药配方大全 罗布麻清火降压

罗布麻性味甘,苦,微寒,归肝,心,肾经。罗布麻叶煎剂,罗布麻黄酮苷均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其作用机制大部分是通过释放组胺或直接影响组胺受体的作用而实现的,罗布麻平肝清热,利水降压,常用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心悸,烦躁,失眠等症。临床上,凡肝阳,肝火之症皆可以用开水泡罗布麻叶当茶饮。或配钩藤,夏枯草,野菊花等同用,这对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冠心病肾性浮肿等均有较好的疗效。降压用法:1.罗布

谷雨应该吃什么 谷雨推荐吃芹菜

推荐理由:春季肝气旺盛,肝阳易上亢,凡肝阳上亢者,血压易波动而升高,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而芹菜具有平肝、降压、镇痛、镇静的功效,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刺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的细节是怎样的

1.定义: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1)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禁忌症:(1)妊娠期

肝阳上亢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滋阴潜阳方药: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真子,旱莲草等。[方剂] 生白芍40克,元胡10克,白蒺藜、杭菊花、枸杞子、羌活各12克,白附子、白僵蚕、白芷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食疗:肝阳上亢型---牡蛎鲫鱼汤配方: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制作:1.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

肝阳上亢和肝火旺盛的区别

多数人出现肝火旺,就想着用药把火压下去或泄出去,没想过肝火旺还有肝阳上亢和肝火旺盛之分。实际,两者之间病因不同,症状有差异,只有弄清病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一、肝阳上亢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就会急剧上升,称之为肝阳上亢。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二、肝火旺盛主要症状是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