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产假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胎产假的相关法律法规
指标内二胎产假:根据我国《劳动法》第62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可见,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只要有怀孕和生育的事实,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单位都应当无条件批准。但根据各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90天以外的另外给予晚育妇女30天的晚育产假,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女职工是不能享受的。
指标外二胎产假:各省(市、区)制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均规定,违反国家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除了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外,不享受生育津贴(产假工资福利)、医疗服务等生育保险待遇,即产假期间停止其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不能报销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费用。总之,妊娠、分娩、产褥期的一切费用自理。
高龄产妇生二胎产假多少天
高龄产妇生二胎产假多少天?高龄产妇生二胎只要符合计划内生育,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产假至少有128天。高龄产妇生二胎产假除基本的98天外,天津、浙江、湖北等地延长30天,安徽延长60天,广东延长80天。
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基础性产假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98天产假”。由于新修订的计生法中取消了相关鼓励晚婚晚育的条款,而没有晚育假期,但是晚育假则属于奖励性产假。奖励性产假则根据各地计生条例规定为依据,条例规定有多少天则在基础产假相应加上这多少天的产假。如:广东地区,基本的98天产假,奖励性产假为80天,则一共有178天产假。
婴幼儿配方食品禁止添加牛初乳
中国卫生部办公厅18日在关于牛初乳产品适用标准问题的复函中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什么是牛初乳?
牛初乳是健康奶牛产犊后七日内的乳。据相关资料报道,牛初乳中含有含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因此一直被宣传为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食品
卫生部表示,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乳制品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产品应当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在普通食品中添加牛初乳为原料的乳制品,应当按照相关食品标准执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
卫生部要求,上述规定自2012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专家介绍,国际上许多国家并未将牛初乳列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可添加物质。
先育二胎坐等新政是否“罚款”
赶在政策落地前抢生二胎,仍将被征缴社会抚养费
在各地落实“单独二胎”新政之前,各地计划生育工作还将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执行。
今后新政落实,地方计生部门可能也会设一个新政适用人群的时间点,如果“单独”夫妻现在抢时间生二胎,待新政落地,可能因间隔时间过长,依然算做违法生育,将被征缴社会抚养费。所以,符合新政条件,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单独”夫妻,应慎重考虑评估,别冒险赶在新政落地前抢生“二孩”。
男人为什么会家暴 法律因素
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还有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有些条文缺乏明确的认定和具体的制裁方法,现实操作性不强。
回国隔离14天后还要隔离吗 回国隔离14天后有绿码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市相关防疫工作规定,绿、黄、红“三码”系后台对申请人员进行自动审核、自动转换后产生,其隔离时长只是一个基础条件,还需要其他信息综合判断,如回国后已经隔离14天,在核酸检测过程中为阴性的观察者,当地并无其他隔离等要求的,可坚持每天健康上报并如实填写信息,耐心等待,经系统判断,健康码会自动变化为绿码,即可通行。
但若是期间有接触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被当地相关管理人员告知还需居家隔离7天等情况下,则必须等所有危险情况排除后才能显示绿码。
dha的相关法规
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明确规定:如果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了二十二碳六烯酸(22:6 n-3),至少要添加相同量的二十碳四烯酸(20:4 n-6)。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 n-3)的量不应超过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2]
这就是说,如果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了DHA,就至少要添加同等剂量的ARA。且EPA的剂量不能超过DHA的剂量。
陪产假是什么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中,法律地位也不高。当然,还存在有的地方有陪产假,有的地方没有陪产假的情况。
陪产假期间,男同胞可以带薪休假,为自己老婆分担生育责任。陪产假是立法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表明在性别平等方面的立法朝着先进的理念又迈出了一大步。然而男性陪产假并不是各个地方都有的。虽然个别省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近似于陪产假的规定,但是,究竟如何实施,还要看当地的政策。当然,当地就算有政策,也还要看就职公司是否肯遵循这个政策。
产假 延长是否还有晚婚晚育假
不必担心:国家没规定地方补充也算数那么,各省的规定与《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是怎样的关系?晚育的“优惠”是不是在新规之后真就不存在了?
相关人员表示,如果新规出台后,国家性法规中明确规定了晚婚晚育的具体产假,那么地方性法规按照下位法服从上位法的原则,会按照国家性法规严格实施;如果《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条例》没有规定晚育的产假情况,那么地方可以制定相关法规进行补充,仍有法律效力,即《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晚育增加产假30天的规定,依然适用。而目前,四川地区晚育妇女的产假就是为国家现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的90天,加上《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30天“晚育假”,共计120天,而纯母乳喂养的产妇,还会增加30天,也就是5个月150天。
另外,四川省妇联权益部相关人士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产假由90天增加到98周,和晚育增加产假30天,并不冲突,妇女可以“重叠”享受这些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