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突然变小或是酒精肝预警
酒量突然变小或是酒精肝预警
酒精肝是一个慢性损伤的过程,酒精肝的发展过程中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差异阶段的肝脏破坏。而且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病毒、酒精和药物对其的慢性破坏,早期很难察觉,很容易耽误病情。而酒量突然下降是肝脏受伤很重要的信号,极可能你已经患上酒精肝了。
专家介绍说:酒精性脂肪肝通常没有症状,有些患者可显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而酒精性肝炎往往是源于短期内大量饮酒引发,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尿色发黄、腹痛、腹泻等,且有显注的体重减轻。化验检查可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转氨酶升高、转肽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
本来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但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功能,久而久之,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酒量下降、容易喝醉的现象。
酒精肝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后期就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危险的疾病。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时接受专业治疗,不要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怎么把握喝酒的量
男性每天摄入乙醇应小于40克,女性应小于20g
小酒怡情大酒伤身,身体健康的人可以每周少量饮酒,饮酒的安全剂量也因性别差异而不同。研究表明,男性每天的饮酒量应当小于40克乙醇,女性应当小于20 克。这被认为是人体饮酒的“基本安全量”。乙醇量换算公式为:酒精量(g):饮酒量(m1)×酒精含量(%)×0.8。例如38度的白酒500毫升含有的 乙醇量是:500×38%×0.8=152克。40克的酒精量约相当于白兰地100毫升,威士忌120毫升,黄酒250毫升,啤酒1000毫升。如果超过 这个量持续喝上3-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另外,如果两周内大量饮酒,每天喝下酒精量折合80克,就有可能引起酒精性肝病。
此外,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由于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女性甚至在停止喝酒后也容易由酒精性肝炎变成肝硬化。
为什么经量突然变少呢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中的月经稀少。 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也有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为本病的诊断要点。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 月经过少可与月经周期异常并见,如月经先期量少或月经后期量少。 如属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而导致月经过少,则应停药,并可参照本病论治。
月经过少的诊断,一般是指连续发生二次以上。如一贯月经正常,突然月经过少者,应注意是否受孕早期的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所表现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做有关检查以鉴别。 经期血量过少应警惕 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怎样知道自己的月经量是否正常呢?卫生巾可以帮我们的忙。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用量不超过两包(10片/包),如果超过三包,且每片都是湿透的,就属月经过多;如果每次一包都用不到,而且每片的血量很少,就属月经过少,这两种情况都属异常。
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这种情况日后是会影响受孕的。
酒量突然变小或是酒精肝预警
酒量突然变小或是酒精肝预警
酒精肝是一个慢性损伤的过程,酒精肝的发展过程中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等差异阶段的肝脏破坏。而且肝脏是人体内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病毒、酒精和药物对其的慢性破坏,早期很难察觉,很容易耽误病情。而酒量突然下降是肝脏受伤很重要的信号,极可能你已经患上酒精肝了。
专家介绍说:酒精性脂肪肝通常没有症状,有些患者可显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而酒精性肝炎往往是源于短期内大量饮酒引发,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尿色发黄、腹痛、腹泻等,且有显注的体重减轻。化验检查可表现为平均红细胞体积增大、转氨酶升高、转肽酶增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
本来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但长期过量饮酒会损害肝功能,久而久之,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出现酒量下降、容易喝醉的现象。
酒精肝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在早期没有特别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后期就可能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危险的疾病。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时接受专业治疗,不要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酒精肝的病因及预防保健
酒精肝的病因
酒精肝,从名字上来判断,自然就是由于饮酒引发的肝病。人们在饮酒时,有10%左右的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从肠胃排出,剩下的90%左右的酒精则在肝脏中进行代谢。我们都知道,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在进入肝细胞以后会受到氧化,最后变成乙醛。不管是乙醇还是乙醛,都对肝脏细胞具有刺激和伤害的作用,在这种刺激和伤害作用之下,肝脏细胞会发生脂肪变性,更严重的话甚至会坏死。酒精肝的可怕之处在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病情将会恶化加重,逐渐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
科学研究表明,持续5年之上每天摄入超过40g的酒精,48%的人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肝;如果摄入酒精量达到80—100g时,得酒精肝的几率将会增加5倍;每天摄入超出160g则变大25倍;若是连续喝酒8年,每天平均消耗酒精227g,则33%嗜酒者会产生酒精肝,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一次多量饮用的风险性比少许分次饮用大,早年喝酒产生肝病风险性高。
酒精对女性的“杀伤力”要大于男性。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量更多,同样喝一杯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此外,女性胃里面乙醇脱氢酶比较低,因此更容易产生酒精肝。女性甚至在停止饮酒后也易由酒精肝变为肝硬化。
酒精肝预防和保健
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酒精肝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
1、节制饮酒: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关键要把握好饮酒量。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95%的酒精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属于哪一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2、合理饮食:
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清淡少盐膳食,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
3、调畅情志:
对于酒精肝或者正常人群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以免因心里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
4、劳逸结合:
对于健康者而言要注意锻炼身体,平衡体内的脂肪,及时进行合理的代谢。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以及体质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5. 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坚持每天两杯古方甘道芯。
过劳死因素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感觉不到有滋味;
3.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4.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5.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6.一点小事也会烦躁和生气;
7.经常头痛和胸闷;
8.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9.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
10.几乎每天晚上聚餐饮酒;
11.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
12.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13.喜欢吃油炸食品;
14.一天吸烟30支以上;
15.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1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17.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8.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9.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星期天也上班;;
21.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两三天;
22.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23.最近有工作调动或工作变化;
24.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25.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26.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27.最近工作造成失误或者发生人际关系不和。
酒精肝发病后表现出来的四个特征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
酒精肝的症状讲解如下:
一、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酒精肝硬化则是一种较严重的酒精肝。
二、轻症酒精肝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酒精肝的临床表现。
三、酒精肝除上述酒精肝的临床表现加重外,部分酒精肝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酒精肝的临床表现。
四、酒精肝的临床表现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一系列酒精肝的临床表现。
酵素可以解酒吗
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酵素中含有不少的酶类成分,有利于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可以改善酒精肝,同时能够分解酒精,阻止酒精进入肝脏,将酒精通过胃肠道途径排出体外,从而有效地保护肝脏和胃部,以免损伤肝脏和胃部,一定程度上解酒保肝。预防严重宿醉、缓解头痛等现象。
导致酒精肝高发的五大元凶
1、营养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时,酒精毒性可能起协同作用。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饮酒在一定范围内不会一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保护作用。
2、遗传因素:严重嗜酒者中三分之二不发生酒精肝,且发病者中仅20%-30%患者最终可发展成肝硬化,提示对酒精中毒及酒精肝的易感性与遗传有关。
3、性别因素:从国外情况看,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其安全饮酒剂量(每周140g)较男性 (每周210g)低。女性嗜酒者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关疾病较男性多见,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肝,且治疗后易复发,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是女性平均体重比男性低,且体内含水分相对较少,而含脂肪较多,因此,饮等量酒精,女性血中酒精浓度较男性高;其二是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译】:参与体内乙醇代谢,是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同时也是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一条主要途径)较男性低。
4、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肝的严重性,同样,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引用酒精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5、饮酒量,饮酒年限:国外学者认为,引起酒精肝的最低饮酒量及年限为每天160g,连续 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饮酒量和年限是每天160g,连续20年。但小于上述摄入量,也可发生酒精肝。另有报告,男性每天饮酒40g,女性每天饮酒 20g,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增加。一般而言,每天80g以下相饮酒量,饮酒年限:国外学者认为,引起酒精肝的最低饮酒量及年限为每天160g,连续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饮酒量和年限是每天 160g,连续20年。对安全。此外,其危害性与饮酒方式也有关,如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为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