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疖肿的治疗方法

疖肿的治疗方法

1.患者需要怎么做?如果疖子要出头了,在疖子的表面涂上硫酸镁药膏,然后上面盖上胶布,这样做可以加快疖子的破溃和愈合。疖子破溃后,请用蘸有抗菌药水的棉花小心将脓汁擦去,然后用胶布将患处盖好。不可捅疖子,也不可挤疖子,否则会引起感染扩散。如果疖子2周内没有愈合,或是变大、疼痛,或是复发,请带孩子看医生。2.医生会怎么做?医生会开口服抗生素,以消除感染。有时医生会在疖了上切开一个小口,以利排脓。疖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主要诱因是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肤破损和湿疹、痱子、瘙痒等皮肤病。此外,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者(如长期使用激素者)也易生疖。人们大都以为,生疖是件小事,小孩因不懂科学卫生知识更不重视。生疖后,特别是脓头快破溃时,因随手搔抓、挤压,使手上的细菌和疖中的脓栓挤入血液,严重者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进而诱发肾小球肾炎等,至此,“小疖”的遗祸就大了。疖子为何会引起肾炎?因为疖子可由A族链球菌(即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生疖后不及时治疗或抵抗力低下,大量链球菌就进入血液循环(挤疖时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导致肾脏产生变态反应,引起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一般称急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血尿、尿频尿急、全身乏力、颜面及眼睑浮肿,尿液化验有蛋白尿、红细胞等。这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治疗。在初发阶段,可于患处涂搽碘酒,或用六神丸5~10粒研碎加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疖肿中期,采用局部治疗,如热敷,有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消散;也可外敷金黄散、百多邦软膏等;已有脓头的可在其顶部涂石炭酸或碘酊,防止挤压碰触,千万不可用手指挤压排脓,如此极易引起感染。症状较重者可口服抗生素,以防诱发肾炎。特别大的疖痈,应到医院请医生在严格消毒状态下切开排脓,再外敷抗菌消炎药,以防感染。中药六神丸、金银花露、甘露消毒丹和西黄丸等治疗疖痈,有其独特的优点,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

疖肿的家庭治疗措施

1、利用温敷将脓逼出

疖肿一出现,立即用温湿的毛巾覆盖在疖上20—30分钟,一天3—4次。毛 巾凉了需马上更换。温敷对治疗疖肿是极佳的方法,它可以促使脓头形成并将脓 逼出,加速复原。

2、将疖刺破

当疖肿出现脓头,不大,无感染蔓延的迹象时,患者可以用火将针消毒后, 将此疖肿刺破,并将脓挤出。让疖自行破裂可能制造更多麻烦,因为疖经常在睡眠时破裂。

3、勿使感染扩散

当疖在排脓时,应保持周围皮肤干净。洗澡时应采用淋浴,以减少感染蔓延 至其他部位的几率。治疗疖之后,应彻底洗净双手后才可接触食物,因为葡萄球菌会引起食物中毒。

4、每天清洗消毒

感染部位应该每天清洗数次,并且用棉签沾药消毒。也可直接在疖上涂蜂蜜、疖上直接涂维生素a及e乳剂电很有效。一次清肠禁食有助于除去可能引起疖的毒素。

5、药膏敷

用洋葱制成膏药,对伤口疼痛可能有帮助。使用时,要用布包住膏药,勿直接敷在患部。

脖子上长火疖子如何是好呢

疖子目前好像还没有一种特别有效地,专门治疗疖子的方法。这源于对疖子致病原因的理解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不同。西医认为是发炎了,感染了致病菌,引起局部红肿形成肿块。在治疗上以杀灭致病菌为主,疖子初期主要用消炎药消炎,有了脓以后手术排脓,外敷消炎药。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治愈大部分疖子,但也有美中不足。一是抗生素治疗后,往往有的肿块不能随着治愈而同时消失。二是,一旦致病菌比较顽固,抗生素有时会无能为力而化脓,不得不手术治疗。中医认为人身体部分量(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等等)失去平衡,导致“气”不能正常运行导致疖肿。在治疗上以把失去平衡的量恢复正常为主。服药,针灸,按摩,艾灸都取得一定效果,但不能治愈所有疖子。还有一种解释,,疖子的致病菌侵入人体后,首先要自我保护,形成屏障。这个屏障就是肿块,自身抗体和药物不能发挥最大作用,最终形成疖子。形成肿块的原因是致病菌能产生一种类似于凝固剂的物质,凝固剂凝固了周围的组织,形成肿块,保护了致病菌。在治疗上,以中和这种凝固剂为主,自身抗体杀灭致病菌达到治愈的目的。在民间就有专门治疗类似疾病专用药,效果很好。疖子 ,乳腺炎 ,中耳炎等等,基本上吃三四次药就好了。

疖子的治疗

对早期炎症结节可用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也可外敷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已有脓头时,可在其顶部点涂石炭酸。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以下四种情况应系统用抗生素:

1.毛囊炎位于鼻周、鼻腔或外耳道内。

2.大的或复发性疖。

3.皮损周围有蜂窝织炎。

4.皮损局部治疗无反应。

应给予青霉素、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等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

穿心莲有什么功效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①《岭南采药录》:"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

②《泉州本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肺炎,疮疖肿毒,外伤感染,肺结核,毒蛇咬伤。"

④《江西草药》:"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治胆囊炎,支气管炎,高血压,百日咳。"

⑤《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热消炎,止痛止痒,解蛇毒。治腮腺炎,结合膜炎,流脑。"

⑥《广西中草药》:"止血凉血,拔毒生肌,治肺脓疡,口腔炎。"

⑦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鼻衄,口腔出血。"

⑧《福建中草药》:"清热泻火。治肺结核发热,热淋,鼻窦炎,中耳炎,胃火牙痛,汤火伤。"

乌蔹莓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痈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疸,痢疾,尿血,白浊。用于咽喉肿痛、疖肿、痈疽、疔疮、痢疾、尿血、白浊、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第1步陶弘景:"捣敷疮肿,蛇虫咬处。"

第2步《唐本草》:"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

第3步《履巉岩本草》:"治痈疽发背,捣烂罨患处。"

第4步《纲目》:"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

第5步《草木便方》:"清热解毒,涂疮毒,消结核,九子虚气疡。补益虚损。"

第6步《分类草药性》:"去风散痰。治五种黄病,母猪风;涂疮毒。"

第7步《江苏植药志》:"热水泡,熏腿可止痛。"

第8步《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瘫痪。"

第9步《湖南药物志》:"治偏头风,痔疮。"

第10步《闽东本草》:"治热泻,血痢。"

外耳道疖肿的治疗方案

外耳道疖肿多发生在外耳道外1/3软骨部,因该部位皮肤上的毛囊和皮脂腺易被葡萄球菌感染,以夏秋季节多见。其诱因多为挖耳、游泳、中耳长期流脓等损伤或刺激外耳道皮肤;全身的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长期便秘、内分泌紊乱、贫血等,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均易致本病。

外耳道疖肿的症状以剧烈耳痛为主,常放射至同侧头面部,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疼痛加重。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可减退;耳廓触痛明显,在小儿偶一触患耳即哭闹不止。检查患耳外耳道内有单个或多个小疖,呈局限性红肿隆起。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明显加剧,此点可与急性中耳炎时的耳痛相鉴别(急性中耳炎无耳廓牵拉疼)。疖肿成熟后,隆起处变软或显露脓头。疖肿溃破后,外耳道流出少量脓血,耳痛随之减轻。

对本病的治疗,应视病情分别采取:

(1)在起病初期或疖肿未成熟时,可采取局部热敷、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及超短波理疗,每天3~4次;用蘸有10%鱼石脂甘油小纱条置外耳道内,每天更换1~2次。

(2)若疖肿自行溃破,可用棉签拭净脓液,再用70%酒精清洁后,置小纱条引流。

(3)疖肿成熟但未溃破者可用细棉签蘸纯石炭酸烧灼脓腔,使其穿破;亦可局部消毒后,用小尖刀挑切,取出脓栓。切开后置小纱条或橡皮条引流。

(4)若全身伴有发热不适者可给予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复方新诺明1.0g,每日2次,口服。

中医称本病为“耳疖”、“耳丁”,病机为热毒凝聚,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15g,公英15g,天葵12g,地丁12g,野菊花15g)水煎服。

中药局部治疗可用耳炎灵滴剂(黄连、黄柏、苦参、大黄各10克,麻油250克,同入锅内,置火上煎炸至黄褐色时即可,候凉备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用于外耳道疖、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浸透小纱条置外耳道内,每日换药1次。

毒疖子是什么皮肤病呢

生活中,引起各种类型的皮肤病出现有多种因素,每一种类型的皮肤病都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不同的危害发生。疖肿皮肤病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此病的出现,导致患者的身体肌肤受到严重性的损害。那么,疖肿是什么皮肤病呢?

疖肿皮肤病的介绍:

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引起的。但是在生活中也有可能是因为细菌的感染、空气污染、饮食过敏、生活的压力过大、卫生不良、患上疾病不治疗愈合、抵抗能力较差、药物、过度饮食垃圾食品、伤口感染、等等各种因素导致此病的发生,甚至是甲状腺毛病因素导致疖肿皮肤病的出现。当人们的身体肌肤出现此病的时候,易导致患者的肌肤出现大块的红色肿物,疖肿易出现在人体受压的部位。患上此病的早期,要积极的去医院将疖肿皮肤病进行治疗,避免疖肿皮肤病在逐渐的发生病变,损害着自己的身体健康。

疖肿皮肤病患者,在患病的早期将自己的病情进行治疗,在治疗的时候,患者要积极的配合治疗。患者在患病的早期,对自己的病情不要盲目的投医或者是使用刺激的药物进行治疗,长时间使用刺激的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能将患者的病情完全的治疗愈合,反而患者的身体将受到疖肿皮肤病的严重性损害。

温馨提醒:

疖肿皮肤病的出现,导致患者的肌肤美观受到严重性的影响,肌肤的损害。患上此病的患者在早期的时候要及时的去医院将疖肿皮肤病进行检查,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法去除此病,降低此病的危害性。早对疖肿皮肤病进行治疗,早恢复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初秋时分宝宝易患这个疾病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乃由内蕴湿热,外感热毒,或因膏梁厚味,脏服蕴毒,使局部肌肉经络阻塞,气血壅郁所致。小儿疖肿初起时症状较轻、范围较小,为毛囊性丘疹,以毛囊为中心向周围扩张,形成圆形或圆锥形结节,小如斗,大如李,跟脚收缩,表面皮肤随之红肿隆起,硬实发亮,重者可有发热、头痛、附近淋巴节肿痛、口渴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燥。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在数天之后结节就会出现化脓,进入成脓期。一周或十天左右才可溃

火疖子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表示经常的只要一上火就会起火疖子,火疖子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火疖子多发于青少年群体,通常多发与头部、面部、颈部、背部、臂部等位置,主要特点是色红、灼热、有疼痛感、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多在3厘米左右,易脓、易溃、易敛。在患病期间如果火疖子长在人体的敏感部位,如脸、血液活跃区等地方,可能会引起畏寒、发热、头痛和

油菜的功效与作用

1.降低血脂油菜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疖肿、丹毒。2.帮助肝脏排毒对皮肤疮疖、乳痈有治疗作用。3.防癌抗癌油菜中所含的植物激素,能吸附进入体内的致癌物质。4.宽肠通便治疗多种便秘,预防肠道肿瘤。5.强骨抗压能强健骨骼和牙齿,还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6.散血消肿油菜还有促进血液循环、散血消肿的作用。孕妇产后淤血腹痛、丹毒、肿痛脓疮可通过食用油菜来辅助治疗

长毒疖子怎么办

疖子的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大脓疱,它被称做疖子可能是因为它给人的感觉——灼热并疼痛。发烧、红肿和疼痛是感染的结果,通常属于葡萄球菌感染。多半是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葡萄球菌多出现在公共场所,人的鼻腔中也会寄生这种病菌,并毫无征兆直到传染给其他人群。由于葡萄球菌容易耐药,因此如果我们乱用抗生素来治疗疖子的话,不但不能很好地预防和控制病情,反而会雪上加霜。

拔罐可以治疗鼻疖吗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疾病可以采用拔罐来治疗的,有很多的患者想了解下拔罐可以治疗鼻疖吗,俗话说“针灸拔罐,病去一半”,可见拔罐的作用非同小可。拔罐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也可以调节脏腑、散寒除湿,是一种效果很好的物理性外治疗法。而拔罐对治疗疖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拔罐可以治疗鼻疖吗拔罐可以治疗疖(一)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按经络走行,在病灶附近或远道取穴。(二)治法以主穴为主,如效不显可酌加配穴。

儿童外耳道疖肿的病因

外 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夏季多发。天津华西医院专家介绍说,人的外耳道有丰富的毛囊和腺体,一旦外耳道皮肤受到 损伤就容易引起感染,感染后也容易发生疖肿。外耳道疖肿是十分疼痛的,宝宝常会因为此病,出现剧烈哭闹、不肯喝奶、睡眠不沉、易惊哭等症状。儿童外耳道疖肿的病因外耳道疖肿是小儿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它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

火疖子的饮食疗法

疖可发生在任何有毛囊的皮肤区,往往以头、面、颈、腋下及臀部等常受摩擦的部位为多见。这种疾病是由于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很多人表示上火后就容易导致火疖子的出现。火疖子的饮食疗法: 1、独头蒜1个,蜂蜜9克。用法:捣匀敷患处。2、独头紫皮大蒜适量。用法:去皮切成2~3 毫米薄片,用时先将患处用温盐水洗净擦干,再用蒜片贴敷,并轻轻按摩10~20 分钟,每日2~

外阴疖肿是什么

1、外阴疖肿是什么1.1、外阴疖肿像外阴毛囊炎一样,是由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基本上由患外阴毛囊炎、皮脂腺周围发炎后,炎症向深部发展。起初局部皮肤出现结节,根部较硬,红肿热痛明显。逐渐地,结节化脓变软,形成脓肿。患者疼痛明显,并常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疖肿可发生一个,同时也可以多个发生。如果外阴疖肿反复发作,应注意有无糖尿病等全身性疾患。1.2、发生外阴疖肿后不要挤压,以免促进炎症扩散。要注意

如何辨别自己是否长了毒疖子

毒疖子也叫疖疮,疖子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痈则是相邻若干个毛囊及其结构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葡萄球菌,由于皮肤卫生不良、皮肤脂溢性物质产生增多、外伤及机体激素水平高而引起。开始时局部红肿疼痛,而后红肿范围扩大、跳痛明显,最后形成脓肿,如果破溃则流脓但疼痛减轻。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如何辨别自己是否长了毒疖子:皮损处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可支

疖肿的症状

疖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和刺激,都可导致疖的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或糖尿病病人。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