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尿床治疗方法
小孩尿床治疗方法
有人可能会问,小孩尿床为什么要治疗啊?难道这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吗。因为小孩还小,没有自理以及自控的能力,所以觉得尿床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是要根据情况来定的,其实,有的小孩尿床也是一种疾病,所以家长朋友们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不能够大意了。
小孩尿床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外部的因素,有的是内部因素。但是,有的父母,没有引起重视,忽略了这一问题。小孩尿床就直接用现代科技的产物,尿不湿~但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
睡前建议减少饮水量,夜间勤唤起,如果尿床严重,建议药物治疗.以下是几种治尿床偏法:常用的临床治疗小儿尿床偏方主要如下.
l,硫磺,连须葱白各等量捣烂如泥,每晚取小核桃大—块,敷于肚脐上,外以纱布块覆盖,胶布固定,次晨取下,连用3-7天.适用于7岁以上儿童尿床者.
2,带骨狗肉,清鸡汤各l5OO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O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O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3,白果(去壳及芯)lO克,腐皮5O克,白米适量.因白果仁的毒素,经煮沸较长时间就可挥发破坏,煮时最好用盖子上有孔透气的炊具(或将盖移开—条缝隙,勿盖紧),毒素则更易挥发散失.将白果,腐皮,白米同煮成稠粥,作餐食.
小孩的抵抗能力没有成人的抵抗能力强,所以,作为父母,时刻关注小孩的一点点身体的变化,不能把小孩看做是成人来处理。遇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如果是因为喝水太多,水果吃的
小孩尿床是什么原因 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尿床
睡前喝水过多,白天吃多了利尿的瓜果,夜间不愿起床解小便,在冬季家长怕小孩受凉、任凭小孩尿床等,时间长了就会遗尿。另外,突然变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夜间保暖不够等,可引起小孩尿床。
小孩尿床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2、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睡眠很深,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部分患儿没有受到排尿训练,如长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间不唤醒孩子,抱孩子去厕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时帮他们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习惯。久之,容易发生夜间尿床。
4、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5、环境因素
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间有便意时没有及时把尿等都会造成孩子尿床。
6、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还有20-30%的夜遗尿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种由人体自然产生并可减少尿液量的激素。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医生:5岁前尿床属于正常现象 5岁后尿床需治疗
医生告诉记者,有些爷爷奶奶辈的家长觉得小孩尿床是尿不湿用多了,没有训练好定时定点尿尿的节律。其实这是没有道理的,小孩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即使有意识地控制,效果也不大。
5岁以前孩子出现尿床其实都算正常,5岁之后如果一周还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尿床,就属于病理性的,需要治疗。
一般因为尿床来治疗的孩子,医院还会建议先拍个片子,看有没有隐形脊柱裂等神经系统的病变。有隐形脊柱裂的患者属于先天性的发育不良,治疗效果其实不佳,但随着年龄增长,有自愈的可能。
儿童尿床在冬天会加重
因为寒冷等刺激,儿童尿床在冬天情况会加重。儿童尿床在中医上属于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肺气虚,针灸治疗可以选择百会、印堂、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遗尿点(手小指末端横纹中点)等穴位,再配以艾灸。一般一个疗程7-10天后就能有明显好转。
家长需注意行为疗法
在针灸之外,家长还需要注意行为疗法,比如,当患儿未出现尿床时,在日程表上贴红星以表示表扬,增强患儿控制遗尿的信心和能力;当患儿出现尿床时,则在次日要求其与家长一起清洁床铺和衣物等等。家长要注意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
小孩尿床怎么治疗
中药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可分为下焦虚冷、肺脾气虚、心肾亏损、肾督不足、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等证型。从临床应用情况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服用,约有半数患者可有疗效,部分可治愈。缺点是较难坚持服用和多数患者的辨证较难把握。
西药
西药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
遗尿偏方
①丁桂暖脐帖敷于神阙穴(肚脐眼),每夜一贴,使用方便,药店有售,容易购买,也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物美的敷脐药兜。
②麻黄3~10克,水煎服,曾有报导,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
③补骨脂10克粉碎后炒鸡蛋,连吃10天,中药补骨脂补肾温脾,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尿频、遗尿,药物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细胞减少及中毒性肝炎。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时,于活动前3日停止内服。治疗时间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萝卜等。
④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
以上就是对小孩尿床怎么办的解答。如果是单纯的遗尿症,可以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后,根据病因做对症治疗,遗尿症并不是什么顽固性疾病,只要经过系统的治疗就能痊愈。但是如果是后者,则必须到医院仔细查明病因,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再做对症治疗。
小孩尿床的食疗
1)刚断奶开始进食的小孩,若喂点密封在竹子里面的水,可以避免以后患遗尿症。
2)鲜猪小肚1只、益智仁9--15克。先将猪小肚洗净,再将益智仁放入猪肚内,炖熟后食肚饮汤,1日1次,连服3日见效。
3)鸡肠1--2具,珍珠草15克。将鸡肠剪开洗净与珍珠草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4)黑豆30--60克、狗肉250--500克,煮烂食用。可治小儿夜尿、遗尿。
5)鸡腰1具(炙令黄),黄芪18克,桑螵蛸1.2克(炒),牡蛎18克,炙甘草0.5克。药为散末,每服4克,水煎服。
6)鲜猪小肚1只,车前草15克。洗净加水共煮熟,去药渣服用。
治疗小孩尿床的偏方
1、中成药
1.1、桑螵蛸、益智仁各50克,水煎服。连用3服。
1.2、车前子30克,包煎服或代茶饮。
1.3、益智仁24个(研碎),食盐少许,水煎服。
1.4、桑螵蛸、韭菜子各30克,益智仁40克。共为细末。每服3-9克。一日3次。
1.5、炒鸡内金9克(冲),炙桑螵蛸4克,煅龙骨1克,浮小麦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敷肚脐
2.1、五倍子、五味子、吴茱萸各30克,共研末。每次取5-10克用醋调糊敷脐。每晚1次。连用3-5天。
2.2、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共研细末,醋调后敷脐部,纱布覆盖,每晚换药1次,连用3~5次。
2.3、五倍子、肉桂各等分,研细末,以葱汁调和均匀,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次。
2.4、硫磺6克,葱白1根,共捣如泥,敷于脐上。每2日换1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
2.5、生姜50克,捣烂成泥,然后浸泡在100毫升白酒中(度数高者为佳)。3天后,用白酒擦在小儿肚脐正下方,摩擦皮肤至微红。连用7天可见效果。
2.6、丁香三粒磨成粉末,与米饭调制成饼状。 将丁香饼贴放于孩子的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住固定好,以免掉落。
3、敷足心
麻黄2份,益智仁1份,肉桂1份,共研细末,用瓷瓶或玻璃器皿贮存,勿令泄气。
每次取3克,以少量食醋调成饼状,敷于足心,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以上药填脐。
敷3次后改为每周填脐1次,连用2次,以巩固疗效。
4、药袋
牡蛎6克,陈艾叶15克,百部9克,花椒6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即成。
也可用公丁香10粒,八角3个,桂圆核3个,益智仁lO克,共研细末,装入布袋内。
制成的药袋可系于患儿腹部,5~7日换1个药袋,直至痊愈。
如何正视儿童尿床问题
干燥入眠法
孩子的床上用品一定要保持干燥。潮湿的床,会强化小孩尿床,也容易让小孩产生尿意。
精神鼓励法
如果孩子尿床频率过高,也不要一味责怪孩子,责怪会让孩子感到担心、恐惧。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尿床的话可以给他一些表扬和鼓励。
兴奋控制法
小孩大脑太兴奋的话,也会在晚上尿床。所以要让小孩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不要逗弄或者做一些会让大脑产生兴奋的动作或游戏。
条件反射训练法
家长可以观察一些孩子晚上尿床的时间,然后在这个时间内提前叫醒把孩子,让孩子醒神之后,把尿排尽。这样可以让小孩形成条件反射。
睡前小便法
习惯尿床的孩子,晚餐食物以清淡为主,这样可以少喝水,吃的水果也不要是含水量太多得。让孩子养成睡前小便的习惯。
饮食纠正法
平时可以多给小孩吃一些补肾缩尿的食物,像羊肉、狗肉、虾、雀肉、田鸡、狗肾以及鸡肠等都可以多吃;还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薏米以及金樱子等,熬粥给小孩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