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透析中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主要从血容量和血管2方面考虑。
血容量方面:1。干体重长期没有调整,干体重定的过低。一般干体重每个月都要从新评估,尤其是在换季增加衣物的时候。2。干体重不低但是超滤过多或过快,也就是说脱水多了或快了。3血管内外体液转移慢。透析脱掉的水是血管内的水,血管外的水(比如说水肿)要转移到血管内才脱的掉,这一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如果病人的营养状况差了,血浆蛋白低则会影响水的转移,在透析的4个小时里血管里的水相对是不足的也会出现低血压。
血管方面:主要是血管扩张,常见的影响因素有:
1透析前服用降压药。
2透析中进食。
3透析液温度过高,4出现了自主神经病变。
4其他的比如合并心脏病变和透析液钠浓度也可以影响血压。
对策
1,你能做的只有让他在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和透析中不吃东西,还有就是增加营养。
2,制定合适的干体重,减少超滤量,减少超滤率,延长透析时间,降低透析液温度,使用可调超滤等等是透析室医生的职责,要和医生商量。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在透析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那就是低血压了,我们知道透析中出现低血压这种症状是比较危险的,所以我们要引起注意才行,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别轻视低血压危害
纤瘦的马老太一直以自己没有高血压这一富贵病而庆幸。一天,马老太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突然感到眼前黑蒙蒙、摇晃晃的,视物不清,天旋地转,身体支撑不住跌倒在地上。虽然片刻醒过来了,下肢股骨胫却骨折了。家人把马老太送到医院检查,大夫说,这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这个危险因素引起的。马老太与家人感到疑惑,人人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血压会慢慢升高,易患高血压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这血压低也不好吗?医生解释说,老年低血压也能引起脑和心脏的严重供血不足,其危害程度不亚于高血压病。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低血压可能是一过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其危害是造成人体各器官的供血不足。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很多:许多药物可以引起低血压,如患有高血压的人服用降血压药过度会引起低血压;许多人在排尿时由于尿液的排出,腹内压突然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而发生一过性低血压昏厥,这种情况往往更易发生于老年男性夜间起床排尿时或排尿后;对于年老体弱的老年人来说,患病后长久卧床,会导致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减退,再加上营养不良也易发生低血压;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好发体质性低血压,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另外,患有贫血、急性失血、心脏病、糖尿病、胃出血、中风等病时也易并发低血压。
老年性低血压的防治首先查找病因,如降压过度者应暂停服降血压药,患有贫血、慢性胃出血等病时要及时诊治;如果患的是体位性低血压,在起立或起床时要使动作尽量缓慢,不可操之过急,每变换一次体位,要休息2—3分钟;体质虚弱者宜加强营养。
低血压患者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心血管和神经调节功能。国外有位学者说过:“锻炼身体可以代替许多药剂,但任何药剂也代替不了锻炼身体。”低血压的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
在饮食方面应注意增加营养,可适当增加盐的摄入量,约为正常食盐量的2—3倍,即每日20—25克。多摄入盐后还要多喝水,较多的水分进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从而升高血压。选用滋补药可调节血压,可每日服用桂圆肉6克,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人参或中药,也可用肉桂、桂枝、炙甘草各9克,开水浸泡,当茶饮,连服10—20天,效果也很好。
低血压危害大要估好保健
一、低血压的危害
疲乏、无力:早上患者会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无力,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这种倦怠感与患者实际工作或活动所消耗的体力不相称,即这种乏力并非都是因疲劳过度所致。这种疲乏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过多的肌肉收缩不协调,而不恰当地消耗肌力所致。
头痛、头晕:在低血压病的患者中,头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诉,其头痛往往在紧张的脑力或体力活动后较为明显,头痛性质和程度不一,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头晕轻重不一,轻者两眼发黑、眩晕;重者甚至晕厥倒地,常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时最易发生。
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这种情况不仅见于低血压病并冠心病的患者,也可能由于血压过低本身导致冠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而产生上述症状。
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和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多汗、皮肤苍白或轻度发绀,浑身忽冷忽热,时有蚁爬感,手脚麻木等。
内分泌功能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类物质不足,部分患者血糖降低和性功能衰退。
其他: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消化不良,以及血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症状。原发性低血压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动脉血压测值达低血压标准,除外继发性低血压病和生理性低血压状态,结合上述临床表现可以作出诊断。
二、低血压的保健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3.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
4.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5.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危害一
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工作能力下降。
低血压危害二
低血压患者心情一般比较低落,容易得忧郁症。
低血压危害三
低血压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厥的症状,突然昏厥容易造成骨折等外伤,试想走在人流如织的街头,忽然在绿灯时晕倒路边,将有多么危险。
低血压危害四
低血压严重者,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也跟着模糊,据研究发现,低血压也会大大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低血压危害五
口齿不清、呼吸困难,严重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正常生活。
低血压危害多
(1)反复发生低血糖会使病情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低血糖时,体内的升糖激素会增加,导致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苏木杰反应),造成血糖波动。
(2)低血糖还可以刺激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危险性。
(3)低血糖反应如果长期反复发作,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害,造成脑功能障碍。
(4)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过久未被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
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危害有时更甚于高血糖。因为老年人对低血糖往往不敏感,发生低血糖时常常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且老年人多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低血糖而又没及时发现,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
尿毒症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同时引入透析器膜的两侧,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并清除体内多余的水份。血液透析可以部分地替代肾脏功能,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尿毒症治疗方法之一。
方法2.腹膜透析应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进行血液净化。将透析液引入患者腹腔,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通过腹膜进入腹腔中的透析液然后排出体外。定时或不断更换腹腔中的透析液,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方法3.肾移植是将他人的肾脏通过手术植入尿毒症患者的体内,使其发挥功能。植入的肾脏可以完全地替代肾脏功能,是尿毒症疗法中疗效最好、长期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尿毒症治疗手段。 尿毒症的预防: 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中国是高血压病大国,但是中国的高血压病存在很危险的三低现象,即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普查发现,知道自己患有高 血压的病人还不到一半;有高血压而服药治疗的人不到12.5%;能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的仅为2.9%。所以,在全社会开展高血压病的宣传,提高大家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迫在眉睫。
妊辰高血压的危害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很大,严重时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那么妊娠高血压的危害有哪些?准妈妈们一定要注意了,妊娠高血压可是有下面这六大危害呢。也借此机会告诫各位准妈妈,虽然妊娠高血压不能随便吃药,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哦!
妊娠高血压危害一:大脑调节功能丧失
妊娠高血压会导致脑部小动脉痉挛,通俗一点说,就是会影响到大脑的一些功能,导致大脑组织缺氧或是水肿,更影响到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出现点状或局限性斑状出血。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抽搐的症状。
妊娠高血压危害二:心脏衰竭
妊娠高血压会导致冠状小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间质水肿以及点状出血坏死,从而使得心脏负担加重,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心脏衰竭。
妊娠高血压危害三:肾功能衰竭
妊娠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血流阻滞,从而出现肾脏缺血,使得肾功能受损。患者会出现少尿、蛋白尿,如病情严重,会出现肾功能衰竭。
妊娠高血压危害四:肝细胞坏死
妊娠高血压严重时会导致肝内小动脉痉挛,随即扩展松弛,以致血管内突然充血,压力骤减,从而出现肝脏门静脉周围发生局限性出血,这时候肝细胞也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
妊娠高血压危害五:胎盘功能损害
妊娠高血压会导致子宫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到母体给胎儿的血液补给,损害胎盘功能,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也因此变得迟缓。严重时会发生胎盘早剥,出现死胎或新生儿死亡。
透析的危害有哪些
(一)失衡综合征: 常见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尤其多见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其原因主要是透后以尿素为主的一些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分布不均匀,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脑水肿及脑缺氧,表现为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压: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影响等。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 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三)低氧血症:多见于醋酸盐透析,其原因与醋酸盐在体内的代谢及其降低血中CO2和HCO3—浓度有关。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影响换气功能,也是产生低氧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梗。治疗上予鼻导管吸氧即可。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四)心律失常:常由低钾血症引起,低钾原因多为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溶血时可产生高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但相当罕见。
以上就是关于透析对身体的伤害的介绍,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时候我们出现副作用或是对身体的伤害是难免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在平时要进行调理,不但要在生活上调理,同时还要在日常的饮食当中进行调理,把透析对人身体的伤害降到最低点。
透析为什么会引起低血压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而且充分透析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HD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低血压的发生较其它并发症常见,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透析效果,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在透析中显得尤为重要。
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不能够规律透析,致使透析间期增重过多,体重增加大于3 kg,最高达8 kg。超滤量过大,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低钠血症患者在透析前长期低盐低钠饮食致使血清钠过低(《135 mmol/L),产生低钠血症,钠离子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血钠过低会使水分进入细胞内,在透析中容易发生低血压。
心、血管疾患透析开始时血液被引出体外,血容量发生变化时,代偿机制正常者可启动压力感受器,使心排出量和末梢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保证血压稳定。但心功能不全者或血管硬化者则不能完成这一代偿机制,若不采取适当措施,可导致血压下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尿毒症患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颈动脉和主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存在缺陷。典型表现为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在透析中由于液体排出过多而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其它如透析中进食,可能使血容量重新分布,导致循环血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透析前口服降压药也容易产生低血压;高龄患者及糖尿病患者也易发生低血压。
低血压是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影响等。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 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血透技术使慢性肾衰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血透并非完全的肾脏替代治疗,它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也不能替代肾脏内分泌功能。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毒素积累,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问题逐渐加重,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