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急救有哪些禁忌
日常急救有哪些禁忌
一忌徒手拉救触电者。如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木棍、竹竿等绝缘体挑开电线。
二忌用热水、酒精、 肥皂(碱)擦洗沾在皮肤上的敌敌畏、敌百虫。要立即用冷水洗干净,防止皮肤吸收毒物,或毒性增强。
三忌急性腹痛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立即请医生详细检查、治疗。
四忌腹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内脏脱出后立即复位。脱出的内脏须经医院彻底消毒处理后再复位,防止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五忌长时间使用止血带结扎。止血带应每间隔一小时放松15分钟,并作好记录,防止结扎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六忌抢救病人舍近求远。如果病人在最近医院不能救治,也须在其指导下外送。
七忌让昏迷病人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病人喂食、进水。
八忌让心源性哮喘病人平卧。因为平卧会增加肺脏淤血及心脏负担,使气喘加重,危及生命。应立即取半卧位使下肢下垂。
九忌随意搬动脑出血病人。如在活动中突然跌倒昏迷,或患过脑出血的瘫痪者,很可能有脑出血,如随意搬动使出血更加严重,应平卧,抬高头部,送医院治疗。
十忌马虎包扎小而深的伤口。如果锐器刺伤后马虎包扎,会使伤口缺氧,导致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生长,应清创消毒后包扎,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掐老龙准确位置图 掐老龙作用
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开窍,清热解痉的作用,一般掐5-10次,掐之知痛有声音,较易治,知痛而无声者,一般难治。主要用于惊风,高热抽搐,不省人事治疗。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有哪些
眼睛里不慎进了沙子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或毛巾擦拭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鱼骨卡喉
鱼骨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家属借助光线或手电筒,看清鱼骨所在部位,再用镊子夹出。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咽部,应去医院就诊。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介意。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喉,该方法对小的鱼骨可能有效,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
小飞虫钻进了耳道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鱼刺卡喉咙的日常急救方法
鱼刺卡在喉咙里,生活中很常见,有些人说要用醋,有些人说用饭撑下去,到底可以如何处理呢?
①吞咽橙皮。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窄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
②用维生素c软化。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1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
③饮鸭涎水。取活鸭子1只,倒捉鸭脚让其鸣叫,流出口涎, 用干净杯碗接盛,慢慢喝下滋润喉咙,细小鱼刺很快便会溶化。
④饮井水。鱼刺卡喉,如果喝醋也不见效,可在次日清晨,喝1碗井水,即可消除鱼刺。
⑤饮橄榄核水。用橄榄核磨水服下,可以消除鱼刺。
意外烫伤日常急救方法
(一)Ⅰ度烫伤
1、表现
局部皮肤发红、感觉烧灼样疼痛。
2、处理
应立即用凉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浸泡烫伤部位,能止痛和减轻肿胀并防止起泡。泡在冷淡盐水中效果更好。伤口可涂上外用药,也可在伤处涂上鸡蛋清或清凉油,但不能用紫药水,也不必包扎,一般3~5天后可见少量脱皮而愈,不留瘢痕。
(二)Ⅱ度烫伤
1、表现
不但损害表皮,也伤及皮肤中层,局部可出现红肿和大小不等的水泡,感觉剧烈的疼痛。
2、处理
如表皮无破损,烫伤的面积不大并在四肢,可先用自来水或冷开水冲洗,起到止痛和清洁皮肤的作用;然后在局部涂獾油、烫伤膏(油)或植物油等。可将局部用干净纱布或绷带加压力包扎,注意包扎时将手指、脚趾暴露,以便观察肤色是否发紫,温度是否变凉或有无麻木感。如发生上述症状,为包扎过紧应及时松解重新包扎。1~2天后应解开包扎查看,如果烫伤水泡逐渐变小变瘪,周围没有出现红肿现象,可继续涂獾油或烫伤膏(油)再行包扎。两周左右可脱皮痊愈,也可不六瘢痕。如果烫伤面积大,同时有水泡,不要弄破,应上医院治疗。如果病人疼痛剧烈,伤口周围有红肿,分泌液增多,说明出现感染,应即去医院治疗。
(三)Ⅲ度烫伤
1、表现
不仅皮肤各层都受到损伤,而且皮下组织、脂肪、肌肉等也受到损伤。伤及部位可出现灰白或红褐色,甚至变黑变焦。此时可因神经也受损伤,反而不觉疼痛。严重者可因烫伤面积广泛而出现全身症状甚至休克等。
2、处理
Ⅲ度烫伤的病人应用干净布覆盖伤面或暴露,迅速送医院急救。
注意事项
1、家庭要注意防止烫伤发生,热水瓶、热汤等要防止小儿触摸。教育儿童不要玩火。使用煤气要注意安全操作等。
2、烫伤后如果没有自来水冲洗可以用牛奶、啤酒代替;水泡不要穿破,以免细菌感染,应待水泡自行吸收消退。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的急救小常识,人们都应该了解一些。比如烫伤、烧伤、鱼刺卡嗓等问题出现时,我们可以静心的处理。掌握这些知识以后,我们便可以轻松应对突发事件。下面就由我们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生活急救小常识吧。
烫伤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
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烧伤处理
1、若烧烧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鱼刺卡嗓
1、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这些急救小常识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救急,但是如果不管用则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这些烫伤、烧伤等应对知识,大家还是有必要掌握一些的。
心脏病如何把握黄金救援时间
猝死如何把握急救黄金时间?
而年轻朋友们身边有人发生了心脏病猝死,一定要抓紧“黄金两分钟”进行急救,有超过一半的几率就患者救活。具体施救方法是:
首先将患者置于平卧体位,检查患者是否还有意识,如果患者没有答应也没有心跳了,要对着心前区附近猛锤一两拳,刺激心脏重新跳动。
另外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配合进行胸部按压。平均每分钟要有规律地按压100次,捏着患者鼻子进行人工呼吸6~7次。需要注意的是,按压时不能太过用力,免得将患者的胸骨按断。
最后要及时通知急救人员到场急救,毕竟,上述急救措施都是为了急救人员到场急救争取时间,所以不能耽误宝贵的时间。
紧急避孕的禁忌
1、怀疑妊娠:复合片、IUD禁忌。
2、异位妊娠:复合片不禁忌,IUD如果在下次月经要取出则属相对禁忌。
3、血栓病史:复合片相对禁忌,IUD可接受。
4、就诊时偏头疼痛:复合片只有先前有病灶性偏头疼时禁忌,IUD可接受。
5、紧急避孕药每月只能吃一次。
6、紧急避孕失败而妊娠者,新生儿畸形发生率高,必须终止妊娠。
7、紧急避孕只是一种临时性补救办法,绝对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反复使用。
日常急救止血知识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孕妇抽筋的急救方法与日常禁忌
孕期抽筋的症状有哪些?
抽筋通常发生在夜间,一般是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和脚部肌肉发生痛性收缩。或是在清晨起床时,可能伸个懒腰脚底、小腿或腹部、腰部肌肉就抽筋了。
孕期抽筋怎样治疗?
1、保证钙元素摄入
正如我们所知,胎儿骨骼生长所需的钙全部依赖孕母提供,因此,孕母每天必须保证约l200毫克~1500毫克的钙摄入量。若母体钙摄人不足,必将造成血钙低下。而钙是调节肌肉收缩、细胞分裂、腺体分泌的重要因子,低钙将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导致肌肉收缩,继而出现抽筋。由于夜间血钙水平常比日问低,故抽筋多在夜间发作。应适当选择钙剂作为辅助补充。一般建议每日一片钙片即可,若缺钙明显则每日两片。个别孕妈妈服用钙片后可能出现大便干结,可以蜂蜜水来润肠。
2.科学饮食
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芝麻、牛奶、排骨、虾皮等。海带含碘、钙丰富(海带炖虾皮、海带焖饭都是不错的选择),奶制品、绿叶蔬菜、葵花籽、鲑鱼、和干豆中含有钙,枣、无花果、甜玉米、绿色蔬菜和苹果中含有镁;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柑橘类水果(比如橙子、橘子和柚子)、绿叶菜、土豆和番茄等。孕妇食用,有利于胎儿生长,并可防治肌肉抽搐。在补钙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饮食中维生素d的摄入。应鼓励孕妇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此外,建议每天喝数杯新鲜橙汁,补充矿物质。
3.活动防抽筋
在怀孕期间应尽可能多活动。走路、游泳、瑜伽或其他适度的锻炼形式都可能有助于防止抽筋加重。在公园走走,或者只是到商店转转都能让你得到适度的锻炼。如果觉得累了,别忘了要停下来歇一歇。但是,怀孕期间走得太多或站得过久,腿部肌肉负担增加,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就会引起肌肉痉挛。
4.香熏按摩疗法
用比如薰衣草油或洋甘菊油(每种油滴一滴,或者在5毫升葡萄籽油中加入两滴某种油)等香熏按摩油做按摩也有效果。据说薰衣草能减缓疼痛,洋甘菊有助于减轻痉挛和炎症。
5.抬脚加热敷
睡眠时保持下肢温暖,尤其入睡前,不要直接让小腿吹风或冷气,并采侧卧姿势,可以减轻症状;不要过度疲劳,避免走路太多或站得太久;休息时可平躺将脚部稍微抬高,脚趾向上伸展,可使小腿后部肌肉舒张,可减轻肿胀、不舒服;常按摩抽筋的脚部肌肉使循环增加以利排除代谢物,并可以搭配热敷,晚上洗澡时,双腿泡热水10分钟,效果会更加显著。
6.缓解小腿抽筋按摩术
穴名:太冲穴
穴位:位于第一趾与第二趾的趾缝上2寸处。
按摩法:孕妇坐在沙发或椅子上,腿部伸直,将脚跟放在准爸爸大腿上,准爸爸以大拇指轻轻按压此穴。
出现抽筋后应该怎么办?
如果你出现抽筋,要把腿到脚跟的部位绷直,然后慢慢把脚趾往回勾。虽然这样做很不舒服,但却能减轻抽筋,有助于驱除疼痛。注意一定不要绷脚向下弯曲脚趾,那会让抽筋变得更糟。晚上看电视或吃饭时,可以慢慢地顺着一个方向绕脚踝,接着再朝另一个方向绕。
抽筋发生时的处理,孕妇需即刻休息,对抽筋的部位轻轻按摩,并将抽筋部位的肌肉轻轻拉长,因当你将肌肉拉长时,会使肌腱的张力增加,当张力达到某一强度时,神经会将冲动传至大脑,大脑为了避免肌腱受伤会释放讯息放松抽筋的肌肉。拉长肌肉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拉伤肌肉造成二次伤害。
孕期抽筋日常禁忌有哪些?
1.忌过度劳累
腿部过度运动如长途跋涉、剧烈运动等,使腿部肌群过度疲劳。肌肉紧张度仍未消除,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刺激肌肉引发抽筋。所以,在用腿过度时,要用热水泡脚,最好洗热水澡,并按摩双下肢肌肉,减少乳酸堆积,从而避免腿部抽筋。
2.忌着凉
小腿肌肉容易受凉,由于寒冷刺激,使腿部肌肉出现痉挛抽筋。因此,要注意腿脚的防寒保暖。
3.忌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
长时间保持某种体位,如翘二郎腿,腿部静脉受压,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血流瘀滞。当血流瘀滞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腿部肌肉痉挛。
4.忌睡眠过多
不要认为睡得越多就越好。睡眠时间过长,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堆积,也有可能诱发肌肉痉挛。
5.忌穿高跟鞋
孕妇所穿的鞋子足趾与足跟的高度差距不要太大,可选择平底或外前高后高的厚 底鞋或气垫鞋,并且要有合脚、贴脚的柔软鞋体。
人中的日常急救小常识
“人中”在哪里
人中是针灸学里的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人的鼻子下方,鼻唇沟中间靠上的部分。具体的位置是在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汇处,也就是在鼻唇沟的中间靠上的位置。
什么时候“掐人中”
人中穴被用来抢救一些急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开始时人中穴常被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等紧急状况的抢救。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炸伤
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手指切伤
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脑溢血
急救口诀:头向侧转
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属要克制感情,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否则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
2、将病人平卧于床,由于脑压升高,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可能导致脑溢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酒精中毒
1、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4、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5、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骨折急救有什么禁忌
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但是,对于骨折患者而言,推拿、按摩不仅不能缓解疼痛,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骨折后贸然接受推拿、按摩,很可能使本来没有错位的骨折发生错位,造成二次损伤。如果是脊椎骨折,动一动就有可能致命,更不用说随便推拿、按摩了。
忌将骨折端放回原处
骨折端外露应原位固定,如果随意将外露的骨折端放回原处,很有可能会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感染。在搬动伤员伤肢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移动伤肢,保证在伤肢不扭曲的情况下让骨断端分离开。如果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移动或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忌热毛巾外敷
如果出现有伤口骨折,不宜用毛巾外敷。热毛巾外敷会使血管的损伤或肿胀加剧,不利于后期的处理和恢复。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
骨折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随意乱动不仅危险,还会为正常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医生或有经验人员处理。
羊癫疯急救的禁忌
1、限制发作,在患者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或试图使患者抽搐的肢体恢复平直,以免造成韧带撕裂、关节脱臼、甚至骨折等损伤。
2、移动患者,当患者突然发作倒地时,应先移开患者周围可能造成伤害的东西,但不能移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之中。
3、往患者口中塞入任何东西,有些人为防止患者咬伤舌头而强行往患者口中塞入木筷、勺子等。这样有可能导致患者牙齿断裂、松动,如果患者佩戴假牙,强行撬开病人紧闭的嘴还可能导致假牙脱落而误入呼吸道。
4、用凉水泼,按人中,用针刺。有些人看到病人发作以为用凉水泼可以使其清醒,但凉水的刺激可能导致患者的症状更加严重。
羊癫疯急救正确方法:
1、当患者发作将要倒地时,如有人在其身旁应扶住病人使其慢慢倒地,以免跌伤。
2、可趁患者嘴闭紧闭之前,迅速将手绢、纱布等卷成卷,垫在病人的上下齿之间,预防牙关紧闭时咬伤舌部。但如果病人已经紧闭双嘴则不要尝试撬开。
3、解开患者的衣领裤带,使其呼吸通常,避免窒息。
4、当病人抽搐痉挛停止,进入昏睡状态后,应迅速将病人的头转向一侧,同时抽去其上下牙之间的垫塞物,让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呕吐物流出,避免窒息,同时舌根也不易后坠而阻塞气道。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烫伤
1、用冷水局部降温10分钟。
2、用一块干净、潮湿的敷料覆盖。
3、伤处肿胀时,去掉手表、手镯、戒指等,将敷料轻轻固定包扎,注意不要太紧。
4、于伤处对侧系往绷带。
烧伤处理
1、若烧烧处皮肤尚完整,应尽快局部降温。如将其置于水龙头下冲洗约10分钟。这样会带走局部组织热量并减少一步损害。
2、用一块松软潮湿、最好是消毒的垫子包扎伤处。注意不要太紧。
3、若皮肤已被烧坏,用一块干净的垫子覆盖其上以保护伤处,减少感染危险。
鱼刺卡嗓
1、实行腹部挤压(如病人怀孕或过肥胖,则实施胸部压挤)。如患者无法站立,将其平放在坚固平面上,跨坐在病患腿上作腹部推挤五次,再检查有无将异物咳出。
2、如用手指掏挖异物时,只在看得到异物才掏挖,不可盲目掏挖。
这些急救小常识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救急,但是如果不管用则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这些烫伤、烧伤等应对知识,大家还是有必要掌握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