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减该怎么治
得了甲减该怎么治
1、原发性甲减的治疗,
(1)制剂的选择:
①左甲状腺素钠(L-T4):左甲状腺素钠(L-T4)作用迟缓而持久,起效较慢,病人易耐受,1次/d,服用方便,且剂量易于掌握,左甲状腺素钠(L- T4)在外周组织脱碘,产生足量的碘塞罗宁(T3)满足生理需要,是治疗甲减的理想制剂,现已成为治疗甲减的首选药物,而且左甲状腺素钠(L-T4)的半衰期长达7天,吸收相对缓慢,即使漏服1天也无多大影响,可以于漏服的次日加服1天的剂量。
②干甲状腺粉(片):是由动物甲状腺干燥粉末加工而成,主要含T4和T3,部分病人仍使用干甲状腺粉(片)治疗,效果也很好,但干甲状腺粉(片)所含甲状腺激素来源于动物甲状腺,与人的甲状腺比较,动物甲状腺中T3所占比例较大,干甲状腺粉(片)中极大量的T3导致吸收后短期内T3超过生理所需剂量。
③左旋T3:作用快,持续时间短,仅用于T3抑制试验,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抢救,甲状腺癌术后需要停药检查时。
(2)替代治疗的具体办法:原发性甲减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可以逐渐使代谢恢复正常,不要求短期内纠正,左甲状腺素钠(L-T4)的初始剂量取决于甲减的严重程度,年龄及身体状况,年轻,无心血管及其他疾病的轻至中度甲减患者可以给予完全替代剂量,即0.5~1.3μg/kg标准体重,这样的剂量可以使 T4的浓度逐渐升高,随后T3浓度缓慢升高,病人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伴心脏病尤其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起始量每天 12.5~75μg,每隔2~3个月后,经过细致的临床和实验室评估后,增加12.5μg,治疗目的是使血T3,T4水平恢复正常,原发性甲减患者血 TSH水平恢复正常。
治疗多长时间后症状开始改善取决于剂量的大小,中重度甲减患者的早期反应是尿量增加,如果原有低钠血症,血钠水平会升高,随后脉率增快,脉压差增大,食欲改善,便秘消失,声嘶逐渐改善,皮肤,头发数月后才能恢复正常,足量替代治疗6周后血游离T4恢复正常,血TSH需要较长时间,大约3个月。
少数情况下,如黏液性水肿昏迷者,合并急性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能会发展成黏液性水肿昏迷的甲减患者,需要迅速纠正甲状腺功能,一般成人可以单次静脉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L-T4) 300~500μg,可在24h内使血中T4升至正常水平,第2天用100μg,第3天以后每天给予50μg,直至病情好转能够口服药物后,减为通常维持剂量,如果最初病人能够口服,也可以给予左旋T3,25μg/12h,左旋T3起效更快,由于代谢速率急速增加,可能会导致垂体-肾上腺皮质负担过重,对接受大剂量甲状腺激素的患者可适当补充糖皮质激素,可用氢化可的松5mg/h静脉输注,以防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危象的发生。
(3)监测替代治疗的效果:原发性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剂量是否合适,通过测定血TSH,易于监测,用敏感的检测方法测得的TSH在正常范围,即0.5~5.0mU/L,TSH在正常范围,原发性甲减患者所有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均会消失。
(4)某些情况下剂量的调整:经过最初6个月的治疗后,应重新摸索剂量,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后,对T4的代谢清除率会增加,一般情况下应每年监测TSH,保证病人应用合适的剂量,如果TSH超过正常范围,且排除了病人未正规服药这一因素,甲状腺激素的剂量应稍作调整,6周后复查TSH,了解调整后的剂量是否合适。
在某些情况下,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会发生变化,接受雄激素作为乳腺癌辅助治疗的妇女,替代治疗应减少;孕妇左甲状腺素钠(L-T4)的需要量增加 50%~100%,产后数周内恢复原来剂量,某些药物如硫糖铝,氢氧化铝,硫酸亚铁,洛伐他汀,各种树脂对左甲状腺素钠(L-T4)有吸附作用,如果与这些药物同时服用或存在肠道疾病会影响肠道对左甲状腺素钠(L-T4)的吸收,需增加剂量,某些药物如利福平,卡马西平,苯妥因等可增加左甲状腺素钠(L- T4)的代谢清除率,胺碘酮抑制T4向T3的转换,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剂量亦应增加。
2、继发性甲减的治疗
下丘脑性,垂体性甲减患者主要补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应先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下丘脑性,垂体性甲减患者TSH不能作为监测替代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应使FT4达到正常范围的中点之上,甲状腺激素的剂量及调整与原发性甲减相同。
3、亚临床甲减的治疗
关于亚临床甲减的治疗,各家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为预防亚临床甲减发展成临床甲减,尤其是病人TSH大于14~20mU/L,且TPOAb有中等度升高时,可予替代治疗,另有人认为亚临床甲减无症状的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有些病人在替代治疗后,可能会使心绞痛加重,或出现心律不齐,故主张不予治疗。
4、老年甲减的治疗
对老年甲减的治疗更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谨慎加量,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对补充的甲状腺激素耐受性较差,剂量增加过快或剂量过大,可致代谢亢进,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可能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对年轻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维持量是使T4,TSH恢复正常,对老年甲减患者使T4恢复正常即可,不必使 TSH降至正常。
5、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治疗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昏迷,临床诊断确立后,尽早开始治疗,不必等待实验室检查结果(如甲状腺激素测定),治疗的目的是提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威胁生命的合并症。
(1)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此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使血中T3,T4水平恢复正常,病人因为肠黏膜水肿,口服给药吸收不稳定,较好的办法是静脉注入大剂量甲状腺激素可以降低病死率,但有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的危险,因此,对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人,处理较困难,但相对于威胁生命的黏液性水肿昏迷而言,抢救后者更为重要,一般成人可以单次静脉给予左甲状腺素钠(L-T4) 300~500μg,可在24h内使血中T4升至正常水平,第2天用100μg,第3天以后每天给予50μg,直至病人好转能够口服药物后,减为通常维持剂量,如果最初病人能够口服,也可以给予左旋T3,25μg/12h,左旋T3起效更快,也有人主张开始静脉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L-T4) 500μg,同时或随后6~8h用左旋T3 10~25μg,原因是此时病人外周组织中T4向T3的转换减慢,尤其是存在明显的并发症时,最初几天内应加用少量T3,大剂量使用甲状腺激素时,有必要进行心电监护,当出现心律不齐或心肌缺血时,及时减少用量,如为下丘脑,垂体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在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应该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免发生肾上腺危象。
(2)对症支持治疗:
①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减慢,换气降低导致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应监测血气分析,必要时给氧,一旦发现有呼吸衰竭的征象,就应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②抗休克:如有低血压及休克,需要抗休克药,必要时输血,但应注意甲状腺激素及升压药有协同作用,患者对升压药较敏感,仅肾上腺素药物能引起心律不齐,更应慎用。
③控制液体入量: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者,液体需要量较正常人少,如无发热,每天补液量500~1000ml即可,低血钠时限制水量,如血钠很低,可用少量高渗盐水。
④纠正低血糖:开始用50%葡萄糖静脉推注,以后用葡萄糖静脉滴注维持。
⑤防治感染:仔细寻找感染灶,可行血,尿常规和血,尿培养及胸片检查,部分病人对感染的反应差,体温不高,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容易漏诊。
⑥糖皮质激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差;垂体功能减退者,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外,肾上腺皮质功能亦减退,可每天用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脉滴注,持续约1周。
⑦对症治疗:多数低体温患者,用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使体温恢复正常,一般保温只需盖上被子或毛毯,或稍提高室温即可,过度加温保暖可使周围血管扩张,增加氧耗,易致循环衰竭,一般护理如翻身,避免异物吸入,防止尿潴留均很重要。
6、孕妇甲减的治疗
孕妇左甲状腺素钠(L-T4)的需要量增加50%~100%,左甲状腺素钠(L-T4)需要量增加的原因:由于高孕激素血症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 (TGB)水平增高;甲状腺功能不足使得HCG不能发挥作用;胎盘水平T4脱碘不足,在治疗中,患者应每3个月检查1次,以确保TSH水平仍然正常或者应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分娩之后,左甲状腺素钠(L-T4)应在数周内恢复到原来剂量,并于产后6~8周复查。
甲减的症状主要从身高及贫血情况着手
小儿甲减的症状主要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身高和贫血方面着手的,对于一些家长来时候,由于缺乏相关孩子的发育情况的了解,产生的一些误区使得甲减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延误了治疗,是很可惜的。
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高偏小,以为是没有发育,存在“只要到了青春期自然就会长高”这种想法的家长并不少,实际上这很可能是甲减的症状,如果坚持这样想会让孩子的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治疗时间太晚,患儿虽然可以再长高,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且治疗时间越晚跟正常身高差距就会越大。
有的家长发现了自己孩子贫血,就单纯当作缺铁,结果发现治疗了很久,补铁也没有任何作用。其实就是没有找到贫血的根源,很可能是甲减的症状。甲减的患儿贫血发生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脸色苍白浮肿、怕冷等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的甲减患者并没有存在身高问题,但是贫血仍然是常有的表现。因此,专家建议,如果长期贫血,也最好检查下是否是甲减的症状。
甲减能要孩子吗
甲减的全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同,它并非缺碘引起,甲减疾病的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甲减有一定的风险性,孕妇患甲减生下来的孩子也可能患上先天性甲减,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甲减怀孕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率较高,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也可导致不孕。甲减时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增高,新生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甲亢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甲减患者生孩子是有一定风险的,甲减患者的后代的甲亢的机率比正常人群要大。甲减的病程较长,长期服用甲状腺类药物对胎儿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先天性甲亢。专家建议:治疗恢复后再考虑生育问题。从医学及优生优育角度分析,得甲减期间生育对母体和胎儿都相当不利。
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还是等着甲减完全康复后再要小孩,患病后要尽早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时间,毕竟甲减初期的治疗还是相比中后期容易治愈的。
甲减能要孩子吗
甲减是和甲亢相反的疾病,但对我们带来的伤害都很大。很多适龄的女性都想知道,患有甲减能要孩子吗?或者是会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呢等。
甲减的全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同,它并非缺碘引起,甲减疾病的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甲减有一定的风险性,孕妇患甲减生下来的孩子也可能患上先天性甲减,而且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甲减怀孕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率较高,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也可导致不孕。甲减时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增高,新生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甲亢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甲减患者生孩子是有一定风险的,甲减患者的后代的甲亢的机率比正常人群要大。甲减的病程较长,长期服用甲状腺类药物对胎儿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先天性甲亢。专家建议:治疗恢复后再考虑生育问题。从医学及优生优育角度分析,得甲减期间生育对母体和胎儿都相当不利。
为了您和孩子的健康还是等着甲减完全康复后再要小孩,患病后要尽早治疗不要延误治疗时间,毕竟甲减初期的治疗还是相比中后期容易治愈的。
女性得了甲减能要孩子吗
甲减怀孕容易引起流产或死胎率较高,女性患者甲低时多为月经过多,过频,如不治疗,也可导致不孕。
甲减时低体重儿、早产儿发生率增高,新生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甲亢是有一定遗传倾向的内分泌疾病。
甲减患者生孩子是有一定风险的,甲减患者的后代的甲亢的机率比正常人群要大。甲减的病程较长,长期服用甲状腺类药物对胎儿会有不利的影响,如先天性甲亢。专家建议:治疗恢复后再考虑生育问题。从医学及优生优育角度分析,得甲减期间生育对母体和胎儿都相当不利。
得甲减的人跑步会减退吗
专家说,甲减患者的运动量一定要适度。活动锻炼可以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对于身体有恙的人群来说。然而对于治疗甲减来说,要注意防止运动过于剧烈,过度运动不仅无益于甲减的康复,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1、瑜伽运动
研究表明。每天通过一个小时的瑜伽练习,身体也会得到非常好的调理,在练习中,我们身体上多余的脂肪可以得到消耗,有助于减肥塑体,美化身体的线条,而大量的出汗可以排除体内的毒素和湿气,通过练习也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练习过后,使人有种气血畅通,精神焕发,平静、舒适的感受,因此十分适合中老年甲减患者。
2、散步、太极拳
甩手、捶背、散步、太极拳等锻炼方法,有利于增强甲减患者的抵抗力和产热量。可活动关节,有利气血经脉通畅,升提阳气防寒保暖,还可以帮助甲减患者缓解手胀、晨起手指关节僵硬等症状。同时动作轻柔,很适合中老年甲减患者。
关于哪些运动可辅助治疗甲减?适量运动不仅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还可以帮助人们有效的预防各种疾病的出现。但患病以后运动不应过于激烈,甲减患者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做些适量的运动。
先天性甲减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一般来说,甲状腺这类疾病,不会遗传给后代,但是,如果是孕期得甲减,那么就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胎儿出生后先天性甲减,还有就是桥本氏甲减是会遗传,但有的甲减如果是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某个环节上障碍所引起,有的也有遗传。
孕期甲减经常会造成胎儿的流产几率增大,并且经常会造成死胎,早产等情况的出现,临床试表面,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家族史,其子女患病率要比普通人高。
专家建议:如果有怀孕意向的女性朋友,最好先进行下全面的检查,如果患有甲状腺疾病,一定要经过治疗再去打算怀孕要孩子,否则就要当心存在的风险。
对于甲减患者来说,治疗甲减要根据个人身体差异和自身状况来进行,济南万厚中医院研究院独创"经络透穴疗法"这一全新中西结合疗法,科学治疗甲减,疗程短治愈快,真正做到标本兼治不复发,赢得了无数甲减患者的信赖。
甲减会遗传吗?
甲状腺疾病有遗传倾向,也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患甲状腺疾病的机会很大,甲减也不例外。但后天受环境因素影响,如精神压力、感染、过劳、创伤等诱因,自然、社会环境改变、污染等因素也可引发甲减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低)有可能影响孩子智力发育,桥本氏甲减会遗传,但有的甲减如果是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某个环节上障碍所引起,有的也有遗传。
而且,专家强调,不能排除以后生了孩子,孩子不会有甲状腺疾病的出现,病人要特别注意了,最好是先医治好甲减,确定彻底治愈后再要孩子。甲减孕妇生产的婴儿患甲减的概率增高,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服药合理、规律,能保证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之内,对婴儿的影响不大。
甲减是有一定得遗传几率的,在此专家提醒甲减女性患者。如果在患病期间有生育要求,最好是将疾病治愈之后在选择生育。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必要治疗后在选择孕育后代。
有甲减该如何锻炼身体呢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甲减在其他方面的护理方法:
1、补充碘盐:国内一般采用每2~10千克盐加1克碘化钾的浓度用以防治甲状腺肿大,使发病率明显下降,适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此外,对生育妇女更要注意碘盐的补充,防止因母体缺碘而导致子代患克汀病。
2、忌用生甲状腺肿物质: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以免发生申甲状腺肿大,这就是甲减的护理方法。
3、供给足量蛋白质:每人每天蛋白质量至少超过20G,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每日约有百分之3蛋白质不断更新,甲减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甲减的护理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4、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这也是甲减的护理方法。
5、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甲减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每日脂肪供给占总热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
甲减是什么病
甲减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及时的治疗。但是甲减是什么病?甲减的一般是中年人最为常见的的一种疾病,经常发病的时候不明显容易出现疲劳、无力、怕冷、皮肤干燥等症状。
甲减主要就是指人体的甲状腺功能降低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越早发现,治疗得越及时,痊愈得越快。根据甲减的病理可以得知,甲减是由于患者无法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供应自身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因此可以服用甲状腺激素药物代替甲状腺自身产生的激素。
认准甲减的病根才能准确把握疾病,解决甲减该如何治疗的难题,根据不同病因制定适合自身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甲减患者是因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甲减,只需要适当减量或者停药,甲减就会自行消失。如果是由于垂体和下丘脑出现肿瘤导致的甲减,实施肿瘤切除手术能起到不错的甲减的治疗效果。
中老年人预防甲减该要如何做
1、有效控制甲减,避免过度劳累、创伤、饥饿、寒冷。
2、定期做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3、积极防止甲低病情恶化: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甲低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早期采用有效治疗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生活调理避免加重病情因素的刺激。
4、防止甲减愈后复发,甲减病愈后机体尚处于调理阴阳,以“平”为期的阶段,此时的精神因素,饮食环境,药膳等综合调理非常重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甲减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碘相对缺乏可导致青春期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为甲减,是由于人体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或者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能发挥作用,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疾病。根据发病年龄阶段的不同,甲减可分为胎儿甲减(即呆小病)、幼年型甲减(主要指发生在青春期前的甲减)、青春期甲减、成人甲减、老年甲减五个类型。
其中,发生于青春期阶段的甲减即为青春期甲减,该病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影响重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甲减患者中,原发与甲状腺疾病的甲减约占95%。与其他年龄段的甲减患者的发病原因相比,青春期甲减有其独有的特点。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也有所增加,从而容易引起体内的碘相对缺乏,如果此时不能从饮食中摄取足够多的碘,或机体本身存在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不足,就容易导致甲减的发生。
此外,青春期甲减的其他常见原因还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等,由于垂体病变而导致的继发性甲减也不少见。
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症状表现有哪些
1、原发性甲减;原发性甲减是指甲状腺本身病变而引起的甲减,该症的发病原因较多,大部分患者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碘缺乏等原因引起。原发性甲减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部分患者在幼儿时期发病,其发病原因大多为甲状腺发育不全所致。
2、继发性甲减;绝大多数的继发性甲减多由脑垂体病变而导致,其主要病因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发生感染和异常病变导致甲状腺生成甲状腺激素减少,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继发性甲减。
3、周围性甲减;周围性甲减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甲减类型,在医学上十分少见,这种甲减通常由于人体内的甲状腺腺体发生异变,导致患者内分泌代谢失调,使其无法正常合成人体所需的甲状腺激素所致。
你了解女性甲减具体的危害
1、甲减对女性自身的危害
甲减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不育,怀孕了会导致流产、死胎、畸形和生下的孩子智力低下等。成人易出现引起心脏甲减性心脏病、黏液性水肿性昏迷,这会有生命危险;若是婴儿,发病者会出现呆小症;2-3岁以后的幼儿发病者智力影响不大,主要影响生长发育,个子低。
2、甲减危害胎儿
婴儿在出生3-5天后,一般医院会采婴儿的足跟血做常规筛查,来筛查呆小症。做了早期筛查,这种病完全可以治愈。但如果婴儿到了6周以上才发现有甲减,再去治疗就晚了。高危人群要进行定期检查。如果母亲有甲状腺疾病,其后代中大约有一半左右可能会在长大后得甲状腺疾病。患有甲状腺疾病母亲的孩子就是高危人群。造成甲减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损伤,再者就是由于甲亢做手术后出现的,另外就是用碘131治疗导致的甲减。
3、甲减的遗传
如果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甲减对胎儿的影响很大,有可能影响孩子智力发育,这也是甲减对女性造成的危害。因此,怀孕女性最好能在发现妊娠时进行一次甲状腺检查,如果在怀孕前就已经因为有甲状腺疾病而接受了治疗,那么怀孕期间,每6-8周应进行一次甲状腺的检查。
为什么会得甲减疾病
1、甲状腺先天不发育或者发育不良导致甲减。
2、人体很多组织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只有有了这种受体,甲状腺激素才能发挥作用,当受体出现缺陷,即使甲状腺激素量不少,仍然发挥不了作用,表现为甲减。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过程中需要酶的参与,若是患者机体中缺少这种酶,那么就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导致甲减。
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过程中必须参与的元素,若是机体长期处于缺碘坏境,那么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出现甲减。
5、常见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到后期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合成、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从而桥本氏病患者后期都有甲减的症状出现。
6、对甲状腺组织进行次全切除,若手术过程中切除过多,那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导致终身甲减。
7、对通过碘131衰变释放的射线,对甲状腺功能进行破坏,若组织呗破坏过多,同样也能引起甲减。
警惕甲减蚕食你的健康
目前甲状腺疾病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内分泌疾病。在各种甲状腺疾病中,比较常见的是甲亢和甲减。尤其是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症状隐匿而容易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据统计,我国至少有1000万名原发性甲亢患者和超过4000万名的原发性甲减患者。但由于甲状腺疾病的公众认知度较低,仅有约5%的患者接受了治疗。
甲减危害有多大
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时,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1.危害成人健康。由于患者的甲状腺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来满足自己身体的需要,使得能量代谢水平减弱,甲减患者在初期会有精神不振、贪睡、记忆力下降、不明原因的浮肿或体重增加等症状。如未及时治疗,患者会进一步出现心率减慢、血脂紊乱、便秘和抑郁症状。育龄期女性会增加不孕的几率。最终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脏、肾脏等器官衰竭及老年痴呆症。
2.影响胎儿智力发育。甲状腺疾病对孕妇及其后代的负面影响极大:①增加发生胎盘早剥、早产、死产的危险。②造成胎儿智力和生长发育障碍。③新妈妈在分娩后一年内面临着较高的甲状腺炎的发病风险。
甲状腺疾病的高危人群
1.怀孕和分娩后的女性。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得甲状腺疾病,大约5%的女性在妊娠期间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2.男性、儿童和青少年容易得甲状腺疾病者为:①有甲状腺炎家族史。②患有1型糖尿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年龄超过50岁或绝经妇女。④曾经接受过甲状腺手术。⑤患有唐氏综合征或特纳综合征。⑥曾经接受过放射性碘治疗。⑦颈部接受过大剂量X线或放射治疗。
抓住甲状腺疾病的蛛丝马迹
★计划怀孕的育龄妇女应在受孕或妊娠前3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
★所有3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
★怀疑自己有甲减症状时应进行促甲状腺素化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