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注意事项
1.体位 允许患者采取最舒适的体位,通常为端坐位,两腿下垂,可使静脉回流减少,肺血容量降低约25%,还可改善肺活量。
2.氧疗 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存在严重缺氧,故积极纠正缺氧,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首要环节。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
机械正压呼吸给氧:神志不清的患者,经上述方法给氧后PaO2<8.0kPa(60mmHg)时,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老年人一旦患有急性左心衰竭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老年人患急性左心衰竭的在三年的时间里面已经死亡的就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里面绝大部分的都是在患急性左心衰竭的两年里面就去世了。
急性左心衰竭的症状
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
1)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最先仅发生在重体力活动时,休息时可自行缓解。正常人和心衰病人劳力性呼吸困难之间主要差别在于后者在正常人活动量时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的加重。随左室功能不全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的劳力强度逐步下降。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发作。病人突然醒来,感到严重的窒息感和恐怖感,并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长时间后方能缓解。通常伴有两肺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与卧床后间质液体重吸收和回心血量增加、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小支气管痉挛及卧位时膈肌抬高,肺活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它是急性左心衰竭肺淤血或慢性肺淤血急性加剧的临床表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分两类:①急性左心衰竭引起的,以左心衰竭为主,较多见。②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以左心房衰竭为主。但临床表现两者相同。典型者均发生在夜间平卧后或熟睡数小时后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轻者,坐起后数分钟可缓解;重者伴咳嗽、咳泡沫痰和哮喘,称为心源性哮喘。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的机制是睡眠1~2h 后,身体水肿液被逐渐吸收,静脉回流增加,使患者心脏容量负荷加重,夜间睡眠时呼吸中枢不敏感,待肺部淤血和缺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急促的呼吸。心源性哮喘发作时,动脉压升高,肺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压也升高,如果升高的动脉压突然下降则是恶兆。
3)端坐呼吸:卧位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常在卧位1-2min出现,需用枕头抬高头部。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衰竭使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从而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引起间质性肺水肿,降低肺顺应性,增加呼吸阻力而加重呼吸困难。
是急性左心衰竭的特有体征。表现为平卧时呼吸急促,斜卧位时症状可明显缓解。严重时,患者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故称端坐呼吸。最严重的病例,常坐在床边或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上身向前弯曲,借以增强呼吸肌的作用。这是一种减轻肺淤血的代偿机制。正常人平卧时,肺活量平均下降5%,而端坐呼吸的患者,平卧时肺活量平均下降25%,说明肺淤血和肺僵硬度更为加重。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是:①肺毛细血管压的增高刺激位于血管床旁的迷走神经纤维,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产生丘-柯反射(Churchill-Cope reflex),使呼吸增快。
②肺血增多,肺毛细血管床体积增大,使肺泡的体积相应的减小,肺的顺应性降低,亦即吸气时需要更大的负压才能使肺泡膨胀,呼气时需求较大的正压才能使肺泡萎陷,因而呼吸肌需要额外地加强工作。
③肺毛细血管床的增大,压迫小支气管,使通气阻力增加。患者被迫坐起后,由于血液的重新分布,肺循环血量减少,症状随之缓解。
4)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
⑵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⑶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是几乎都有的症状,最常见原因是肺淤血后发生呼吸困难,以及运动后心排血量不能正常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老年人可出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幻觉等精神症状。动脉压一般正常,但脉压减小。
⑷泌尿系统症状:左心衰竭血流再分配时,早期可以出现夜尿增多。严重左心衰竭时心排血量重度下降,肾血流减少而出现少尿,或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表现。
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肺毛细血管压急剧而且持续增高的结果,较之以上两种呼吸困难有了质的变化,即毛细血管内液体大量外渗而不能被淋巴组织所吸收。液体首先外渗到肺间质,使肺泡受挤压,缩小了气体交换的有效面积,同时使肺的顺应性降低,导致重度呼吸困难。肺间质的液体还可以压迫细支气管,进一步使呼吸困难加重,发出有如哮喘的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凡是左室舒张期末压、左房压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超过30mmHg 者即可发生肺水肿。根据肺水肿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5期:1、发病期:症状不典型,患者呼吸短促,有时表现为焦虑不安。体检可见皮肤苍白湿冷、心率增快。X 线检查见肺门附近可有典型薄雾状或“蝴蝶状”阴影。
2、间质性肺水肿期:有呼吸困难,但无泡沫痰。端坐呼吸、皮肤苍白,常有发绀。部分患者可见颈静脉怒张,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有时伴有细湿啰音。
3、肺泡内肺水肿期:有频繁咳嗽、极度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双肺满布大中水泡音伴哮鸣音。
4、休克期: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皮肤苍白、发绀加重、冷汗淋漓、意识模糊。
5、临终期:呼吸与心律严重紊乱,濒于死亡。根据心脏排血功能减退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以及代偿功能的差别还可有下列不同表现:
三、心源性晕厥 由于心脏本身排血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引起脑部缺血、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晕厥。晕厥发作持续数秒时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发绀等表现,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大多短暂,发作后意识常立即恢复。主要见于急性心脏排血受阻或严重心律失常。
四、心源性休克 由于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源性休克。心排血量减少突然且显著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增加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但通过神经反射可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显著收缩,以维持血压并保证心和脑的血供。临床上除一般休克的表现外,多伴有心功能不全,肺楔嵌压升高,颈静脉怒张等表现。左心衰竭常见的体征有:
①交替脉:节律正常而交替出现一强一弱的脉搏。随着心力衰竭加重,交替脉可在触诊周围动脉时被检出。其发生机制为:A. 参与心室每搏收缩的心肌纤维多少不同。弱脉时乃因部分心肌处于相对不应期,参与心室收缩的心肌纤维少,心肌收缩力较弱,而下次收缩时,全部心肌均处于反应期,参与心室收缩的心肌纤维多,搏出量多,故脉搏强。B.由于各次心肌舒张程度不等所致。
②室性奔马律:是左心衰竭的常见体征,于左侧卧位时心尖部或心尖内侧最易听到,呼气时增强。
③肺部啰音:开始时肺部可无啰音或仅有哮鸣音,但很快于两肺底部出现湿性啰音,且由下而上迅速布满整个肺部,严重时全肺均有粗大的啰音,有如沸水的水泡音。
急性左心衰应该如何治疗
1、首先要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这两者的表现都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地区分两者呢?简单地说,除了参照过去的有关病史外,就是要搞清楚病人的“喘”与体位是何种关系。急性左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端坐呼吸是急性左心衰竭的特有体征。表现为平卧时呼吸急促,斜卧位时症状可明显缓解。严重时,患者被迫采取半坐位或坐位,故称端坐呼吸。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
2、如肯定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喘”,不能使用哮喘病人常用的各种喘气雾剂,也不宜口服舒喘灵等平喘药,这些药物只能加重左心衰竭,甚至可导致病人猝死。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及开搏通等药物。
3、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少静脉系统的血液向心脏回流,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并可使较轻的左心衰自然缓解;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左心衰呼吸困难怎么处理
首先要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还是支气管哮喘。这两者的表现都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地区分两者呢?简单地说,除了参照过去的有关病史外,就是要搞清楚病人的“喘”与体位是何种关系。急性左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平卧时“喘”明显加剧,端坐时“喘”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
如肯定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喘”,不能使用哮喘病人常用的各种喘气雾剂,也不宜口服舒喘灵等平喘药,这些药物只能加重左心衰竭,甚至可导致病人猝死。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及开搏通等药物。
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病人十分不利。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氧气较好能经过湿化瓶再入鼻腔,若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30~40%,然后加入等量的酒精,其效果会更佳。
当出现急性左心衰时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治疗,千万不要只采取家庭急救方法,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途中要坚持端坐位、两腿下垂,绝不能让病人勉强步行去医院。
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如何判断
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应从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和慢 性心力衰竭三方面加以说明。(1)急性左心衰竭:属于心血管病的急症,争分夺秒及时的救 治,可以挽救大多数病人的生命,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预后是与病 人年龄、发病原因、诱因、心力衰竭的程度、就诊时间早晚、药物治疗 的反应等密切相关。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死亡率要比中青年人 高。急性左心衰竭控制后,要继续对症治疗,防止病情反复。(2)急性右心衰竭:也属于心血管病的急症,但比急性左心衰 竭稍缓和些。经过积极救治大多数可以控制病情...
老年左心力衰竭的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心力衰竭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最常见,往往右心衰是在左心衰的基础上继发的,从而发生双侧心力衰竭又称全心哀,临床上也常见。
1.左心衰竭:左心衰在老年人中常见,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与老年人寿命延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在形态上功能上均发生一系列的老化现象,常有多系统、多脏器疾病并存,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差,抗病能力及各器官的储备功能均显著下降,极易受心脏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发生心衰。老年人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左心衰主要表现为肺循环瘀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1.1.症状
1.1.1.程度不同的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系凶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瘀血。引起呼吸困雌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典型的表现,患者己入睡1-2小时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喘音,称之为“心源性哮喘”。重者可发展为急性肺水肿。一般坐起30分钟可逐渐缓解。其发生机制:①卧床后水肿液的吸收和回心血流量增加而使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加重了肺瘀血;②入睡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小支气管收缩。影响肺泡通气;③膈肌上抬,肺活量减低;④熟睡时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瘀血的刺激感受迟钝,仅在重度肺瘀血时,才突感“憋气”而醒。
端坐呼吸是左心衰竭的晚期表现,肺瘀血达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使憋气好转。
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使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沫状痰。如不及时纠正,则终致心源性休克。
1.1.2.咳嗽
咳痰及咯血是肺泡和支气管粘膜瘀血所致,咳嗽常发生在夜间,平卧加重,坐位或立位减轻或停止,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若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肿水肿时,稳中有降浆外渗进入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长期慢性瘀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之间形成侧支,在支气管粘膜下形成扩张的血管,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1.1.3.乏力、疲倦、头昏、心慌这些是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主要症状。老年人有时仅表现为不愿行走,不寻常的大汗,特别在面部和颈部,需特别注意。
1.1.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进行再分配时,首先是肾的血流量明显减少,患者可出现少尿。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的症状。
1.2.体征
1.2.1.肺部湿性罗音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发作时两肺有湿罗音,并可闻及哮鸣音;急性肺水肿时,双肺满布千湿罗音;在间质性肺水肿时,肺部可无干湿罗音,仅有呼吸音减弱;在慢性心力衰竭时,两肺底可闻及对称性湿罗音,随着病情的巾轻到重,肺部罗音可以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患者如取侧卧位则下垂的
侧罗音较多。约有25%左心衰竭者产生胸水,以右侧多见。
1.2.2.心脏方面体征
除基础心脏的固有体征外,一般有心脏扩大(单纯性舒张性心衰外),以左室增大为主,左心室极度扩张时,可发生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而出现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部分可出现交替脉。
1.3.无症状左心衰竭
在老年患者中常见无症状性左心衰竭,临床上无肺瘀血症状,但已有左室收缩功能障碍,EF降低,属早期或潜在性左心衰竭,因缺乏典型症状诊断较困难。一旦遇到肺部感染、精神创伤、劳累、负性肌力药物应用或大量快速输液等,均可使潜在的左心衰竭急剧、明显化,甚至发生肺水肿,危及生命。所以临床应对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糖尿病厦尿毒症等老年患者,高度警惕无症状左心衰蝎存在的可能性,防治各种增加心脏负荷和诱发心衰的因素。
1.4.舒张性心力衰蝎如同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一样,舒张功能性心力衰竭亦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但目前对右心舒张功能不全性心衰研究甚少。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是指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心室肌主动松驰能力受损和心肌僵硬度增加致左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而使心搏出量减少,左室舒张期终末压增高而发生心衰。临床特点:心肌显著肥厚,左心室内径正常而左房增大,LVEF正常,左室舒张期充盈减低。老年人左心衰竭中约l/3为舒张性心力衰竭,若原有心脏病理改变得不到纠正,最终发展为收缩性心力衰竭。
2.右心衰竭:右心衰竭多由左心衰竭引起,以体静脉循环瘀血的表现为主,出现右心衰竭后,由于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瘀血现象常有所减轻,呼吸困难亦随之减轻。单纯右心衰多由急、慢性肺心病、肺梗死、右心室梗死、房缺等引起。有以下体征。
2.1.水肿
体静脉压力升高使皮肤软组织出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晟低垂的部位,常为对称性可压陷性。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如为单侧以右侧更为多见,可能与膈下肝瘀血有关,随着心衰好转胸水一般都可吸收。
2.2.颈静脉征
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时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别更具有特征性。
2.3.肝大
肝脏因瘀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晚期可出现黄疸大量腹水。若患者有三尖瓣关闭不全,腹水也可以较早出现,且较皮下水肿明显。
2.4.心脏体征
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之外,右心衰时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返流性杂音。胸骨左缘第3~d肋间可闻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奔马律)。
3.全心衰竭:右心衰竭继发于左心衰竭而形成全心衰竭,同时具有左、右心衰蝎的表现,因右室壁较左室璧薄,易于扩张,故全心衰时右心衰竭表现更明显。
4.老年心衰的临床特点:
4.1.心衰症状不典型,诊断治疗有一定困难,死亡率高。
4.2.发生急性左心衰时,因心输出量突然下降,造成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缺血,易误诊。
4.3.老年人往往由于脊柱后凸,胸廓畸形,常使心尖搏动部分移位,故其搏动点常不能作为心脏大小的指标。
4.4.由于老年性肺气肿,叩诊心界时常比实际心脏小。
4.5.老年人可因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而下肢水肿,易误诊为心衰。
4.6.老年人心衰的病因复杂,诱发因素多,由于多种疾病共存,相互影响,掩盖和加重了心脏病的症状和体征,需结合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易发生严重复杂的难治性心衰。7.心衰时肺瘀血显著,轻度心衰即可出现明显低氧血症。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吃什么好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病情危急,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而导致死亡。
1宜吃利尿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海带: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肺水肿的症状,海带含有甘露醇,可以脱水,减轻肺水肿的症状,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
香椿:香椿是具有抗菌杀菌的作用的食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容易继发细菌感染,食用香椿可以起到抗菌或者预防感染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牛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辅助检查对急性左心衰竭即可做出诊断。
1.有引起急性左心衰竭的心脏病基础,如患者既往有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老年瓣膜病等病史。
2.突然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及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增快,有奔马律,两肺满布水泡音及喘鸣音。
3.X线检查显示支气管和血管影增粗,可见kerleyB线,肺泡水肿时有两侧肺门附近云雾状蝶翼状阴影。
4.PVWP>4.0kPa(30mmHg)。
鉴别诊断
1.支气管性哮喘。
2.气管或支气管肺癌
癌肿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狭窄,如伴有继发性感染时,可有气急,咳嗽等症状,应与急性左心衰竭相鉴别,癌肿患者的病史多较短,气急无明显的发作性,哮鸣音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呼气时较明显,无心脏病的病史及体征,X线可发现肺部癌肿征象。
3.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是老年人较常见的患者合并感染时,气喘加重哮鸣音增多,但一般病情较长,气急呈进行性加重,痰量多,黏液状,无夜间阵发性发作的特点,典型的肺气肿体征,虽有右室增大,但无左室增大及病理性杂音,X线检查有肺气肿征象及肺纹理粗乱等。
4.老年,衰弱,肥胖及严重贫血等,可产生劳力性呼吸困难,但无急性左心衰竭的其他征象,慢性肺心病所致的肺功能不全,亦可有呼吸困难,但有慢性支气管,肺及胸廓疾病的既往史,有肺气肿体征,心脏增大以左室为主,发绀比呼吸困难重,如进行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检测,则更有利于鉴别,但应注意对老年患者可同时并存心肺功能不全,慢性肺心症伴发冠心病的患者并非少见,这时如不易排除急性左心竭时,治疗上宜予以兼顾。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老年人得了急性左心衰竭还是别的年龄段的人得了急性左心衰竭,主要的症状就是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还会经常咳粉红色泡沫状一样的痰,那么,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高度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发病急、病情重,需要刻不容缓地进行急救。其治疗原则是迅速纠正缺氧及代谢紊乱;降低升高的肺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左室心搏量和消除患者的焦虑;去除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且这些措施必须同时施行。
1.体位 允许患者采取最舒适的体位,通常为端坐位,两腿下垂,可使静脉回流减少,肺血容量降低约25%,还可改善肺活量。
2.氧疗 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存在严重缺氧,故积极纠正缺氧,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首要环节。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要立即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缺氧状态。
机械正压呼吸给氧:神志不清的患者,经上述方法给氧后PaO2<8.0kPa(60mmHg)时,应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使用人工呼吸机。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不能吃什么
老年人在生病阶段,作为子女也需要配合。在照顾老人饮食方面的时候,要根据他的习惯做出一些调整,要改变自己的喜好也是比较勉强的,从少吃到不吃忌食的食物就最好不过了。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平常多吃些胡萝卜、油菜、菠菜。多吃些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对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身体和病情都是很好的。多吃不同种类的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食物,减少进食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避免食用加工的肉类,限制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避免抽烟喝酒。避免熬夜,避免劳累,避免情绪变化太大的情况。根据病情的不同,应不食盐或少食盐,忌食咸菜、胯腊制品。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供给人体足够的热量,这样就能减少蛋白质为提供热量而分解。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哩、香阿料、芥末等对肾脏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应禁用。忌食高脂肪食物。不宜摄入肥肉、蛋黄、动物肝脏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要注意以上所说的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对自己身体和病情有帮助的食品,不可加重调味料的食用,要忌口。而照顾患者的亲人要改变老人调节饮食习惯,毕竟,这对舒缓和改善老人的病情是有帮助的。
急性左心衰竭家庭急救方法
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以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气喘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急症。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血压骤升、风湿性心脏病及输液过快、过量时发作,有时也可在原有的各种心脏病基础上因劳累、激动、感冒、气候骤变、妊娠分娩等诱因促发。
由于此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发生,如能正确、及时地进行现场或家庭救助,可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病人痛苦,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首先要准确判断病人的呼吸困难是急性左心衰竭的心源性哮喘而不是支气管哮喘。这两者的表现者是“喘”,但抢救的方法和原则截然不同。在没有医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如何尽快地区分两者呢?
简单地说,除了参照过去的有关病史外,就是要搞清楚病人的“喘”与体立是何种关系。急性左心衰的“喘”常在睡眠中突然发生,平卧时“喘”明显加剧,端坐时“喘”减轻;而支气管哮喘的加重和缓解,与体位改变的关系不明显。
如肯定为急性左心衰竭的“喘”,不能使用哮喘病人常用的各种喘气雾剂,也不宜口服舒喘灵等平喘药,这些药物只能加重左心衰竭,甚至可导致病人猝死。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消化痛及开搏通等药物。
家庭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关键的措施是让病人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上身前倾。这种姿势能有效地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横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呼吸困难有所缓解。
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往往有濒死感,心情紧张,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对病人十分不利。家属应尽力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中如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病人吸氧,氧气最好能经过湿化瓶再入鼻腔,若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30~40%,然后加入等量的酒精,其效果会更佳。
需要指出,只有部分轻症性左心衰竭可望通过上述家庭救助的方法获得缓解,而相当多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则需要在医院由临床医师进行家庭急救的同时,应及时与120联系。途中要坚持端坐位、两腿下垂,绝不能让病人勉强步行去医院。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措施
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其他应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在情况紧迫,其他治疗措施尚未奏效时,也能对缓解病情有一定的作用。
吸氧:立即高流量鼻导管给氧,在吸氧的同时使用抗泡沫剂使肺泡内的泡沫消失,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般用50%酒精置于氧气的滤瓶中,随氧气吸入。
吗啡3~5mg,静脉注射,仍是治疗急性肺水肿极为有效的措施;(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心脏负担,医学教育|网搜集同时具有小血管舒张功能而减轻心脏负荷)。
快速利尿:呋塞米20~40mg于2min内静脉注射完,10min内起效,可持续3~4h,4h后可重复一次。
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用毛花甙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心房颤动伴有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首剂可给 0.4 ~ 0.8mg , 2 小时后可酌情再给 0.2 ~ 0.4mg .
氨茶碱0.25g,以葡萄糖水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正性肌力及扩血管利尿作用,可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