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的原因
高度近视眼的原因
1.后天环境困素:主要是后天用眼习惯不良,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以及运动不够、营养不均衡、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的高度近视。这种高度近视患者多在一千度以内,很少有超过一千五百度者,预防之道应该从小就养成好的护眼习惯,注重眼睛之保健。
2.先天性遗传:也就是病态性高度近视,患者往往在幼儿时期即视轴非常长,长大以后甚至度数会超过二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致,因此目前无有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高度近视注意事项
高度近视者首先应该配戴一副合适的眼镜,而且必须经常戴,以避免近视度数加深。高度近视眼的视力低下,难以矫正,戴完全矫正的眼镜又往往不能耐受)所以配镜时应低度矫正,争取视力有些提高而又能保持舒适为宜,无须一味追求最好的矫正视力。高度近视眼配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矫正视力比普通眼镜好,而且可以减少普通眼镜的三棱镜效应、视野受限等不适。
高度近视眼的另一特点是病程进行,发育期进展明显,成人后仍不停止。这主要由遗传固素决定,但后天的视觉环境、工作性质、生活习惯、全身健康、营养状况也起一定作用,所以,应比其他人更加注意视觉卫生,增强体质,防止维生素A、钙的缺乏及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不宜做精细费眼的工作,且近距离阅读、书写时间不宜过长,如果长时间做近距离阅读、书写或做精细工作,眼内外肌肉需要不断地调节,这样不仅使眼球壁受到压迫,使眼球更长,近视程度加重,还可以使黄斑部脉络膜小血管受到牵拉而引起破裂,造成黄斑出血,使视力更加下降。
要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避免眼外伤,否则易造成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眼伴有一系列眼部退行性病变,并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害视力。高度近视眼球变长,后部巩膜薄弱,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玻璃体变性。在外力作用下或玻璃体牵引下,变性的视网膜易形成裂孔,进而发展成视网膜脱离,所以,高度近视眼应特别注意避免头部剧烈震荡和撞击,减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一旦发生闪光感觉等先兆,要及时检查。此外,黄斑区变性也严重危及中心视力,高度近视眼还可能发生视网膜出血、青光眼、白内障等,均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高度近视患者三大注意
如果近视高于6.00屈光度,则称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呈进行性发展,到晚期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且配镜不能矫正。
遗传是主要因素
遗传因素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发病原因。医学研究证实,我国高度近视眼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子女几乎都会染上高度近视;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子女约50%为高度近视。但也有的表现不完全。另外,环境因素如长期看近,也是引起近视的一个原因,但在高度近视的病因中不起主要作用。
眼底变化,引起并发症
低度近视一般不会出现眼底改变,而高度近视因眼轴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例如可见豹纹状眼底、视乳头有近视弧形斑、黄斑部改变、后巩膜葡萄肿等。
一般来讲,视网膜脱离是高度近视最常见而且可致盲的并发症。因为高度近视眼的玻璃体呈液化状,可对眼球内的视网膜起到牵拉作用,而且周边视网膜常有变性和细小的裂孔,这就容易导致视网膜脱离。由于玻璃体液化,患者常常感到眼前有黑影飘动。研究还证明,高度近视眼并发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正常眼高6-8倍。
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认为高度近视患者提高视力的方法为配戴眼镜和必要的手术治疗。配镜之前,首先要通过验光弄清度数。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底病变,视力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矫正。当使用完全矫正的镜片不能耐受时,只好降低度数(一般在100-300度之间),争取能够保持舒适和双眼视觉功能。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应尤其注意,验光配镜要去正规医院眼科。近年来,手术治疗近视眼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矫正视力好的高度近视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高度近视患者三大注意
基于高度近视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高度近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如果突然出现视野缺损、暗点、视力下降等症,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3、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震动及外力碰击眼球,以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剧烈运动会带来视网膜脱离吗
为何会出现视网膜脱落?
110%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
如今,近视眼患病率持续升高。近视眼已严重危害青少年眼睛健康,然而近视眼远非视物模糊这么简单,随着近视度数的增高,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危险性同样会增高。
从近视的度数来分,100-300度为低度近视;300-600度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则为高度近视。在临床上,医生发现,在高度近视人群中,有10%的比例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原因一:
高度近视者由于视网膜比一般人薄,一旦受到外界的冲击和撞击,很容易出现视网膜破裂。由于眼球轴长、眼球壁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所以,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
原因二:
根据视优眼托,研发眼科医生处得知,多数患者高度近视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打篮球、跳高、踢足球、赛跑、跳水、蹦极、蹦迪、羽毛球、拳击等等剧烈运动而导致视网膜破裂,像跳水运动员、足球运动员、深水潜水运动员、拳击运动员都是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
高度近视是多少度
高度近视是多少度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pathological myopia)或退行性近视眼(degenerative myopia)。高度近视的发病原因尚不确知。病理性近视的发生于遗传关系较大。后天环境对于近视眼的发病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近视症状
1、远视力下降,近视正常
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虽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没有严格的比例。一般说,3.00D以上的近视眼,远视力不会超过0.1;2.00D者在0.2~0.3之间;1.00D者可达0.5,有时可能更好些。
2、视力疲劳
近视度数低的人常见的就是视力疲劳。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3、眼位
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球
低度、中度近视眼的眼球一般无变性改变。而高度近视,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虹膜。虹膜属于眼球中层,位于血管膜的最前部,在睫状体前方,有自动调节瞳孔的大小,调节进入眼内光线多少的作用,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高度近视引发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很容易患白内障,原因是高度近视眼眼轴长了,眼球壁薄了,眼球的血液供应差了,营养代谢发生了异常,晶状体处于眼球内,其本身没有血管,没有血液供应,营养来源和代谢废物排出主要通过眼球内的房水帮助完成。当高度近视时,代谢异常,营养不足,代谢废物积聚,晶状体透明度逐渐减弱,最终发生混浊——白内障。
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有两大特点:第一是混浊发生在晶状体核心和后囊膜,这是光线通过的集中区域,所以近视性白内障尽管品状体混浊不重,范围不大,却对视力影响较大。也有的高度近视晶状体尚未发生明显混浊,但其核的致密度发生改变,看东西发生畸变,大大影响视力。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一般是棕黄色的,严重时成为棕红色的,最严重时成为棕黑色的,与老年性白内障不同,老年性白内障是白色的。第二是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发展比较慢,如果发展成完全成熟,往往需要多年,甚至十几年c以前强调由于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多,风险较大,所以要等完全成熟再手术,这样要等很长时间。有些病人终身等不到,而在这一段时间处于半失.gj状态,也很痛苦。现在手术技术提高,安全性增加,指征放宽,手术提前,矫正视力o.1即可手术。但仍应看到,高度近视眼眼球基础差,风险仍然存在。
为大家讲解容易引起近视眼的内部因素
一般,常见的引起近视眼的原因有:
(1)发育因素:是常见的引起近视眼的原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也是常见的引起近视眼的原因。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近视基本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近视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眼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因此,这是近视的原因之一。
(2)发育因素也会导致近视眼的发生,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这是近视的原因之一。
导致人们经常患上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1、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导致近视眼的内因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所以,这是诱发近视眼的原因之一。
2、遗传素质:导致近视眼的原因中就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眼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的近视眼患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患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引起近视眼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呢
(1)遗传素质:近视眼的原因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近视眼的原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这都是近视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