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教你缓解阳虚体质
6招教你缓解阳虚体质
注意敏感部位的保养
不管是在夏天还是在冬天,后背,后腰,这些,这些人体部位都要进行保暖。如果这些部位受凉了就会很容易引起阳虚。无心的人。
烫脚养阳气
冬天天气寒冷,使人体容易染上一身寒气。回到家中应该用热水烫烫脚,可驱除掉身上的寒气,最好再喝上一杯热水,效果更好。烫脚时,身体会微微出汗,证明寒气已被赶走。
生姜赶寒气
姜是我国传统的养阳佳品,民间有“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的传统说法。日常生活中,可喝生姜红枣汤来驱走寒气、补足阳气。这个汤还有具有疏通月经,对于女性痛经是非常有效果的。
桃木棒打出阳气
早上起来用一根桃木棒,在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轻轻敲打,大概打了二十分钟后,身体就会发热,感觉气血畅顺,这是温补阳气的有效途径。
阴阳结合
阳虚时并不能只是一味的补充阳气,适当的补充阴气才能使阴阳平衡,使之相互制约,不然阳气过重也会导致许多的疾病的发生。
疏通阳气
导致体质阳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阳气不足,而另外一个就是阳气充足,但是在体内淤滞。这时,我们就要想尽办法来疏通阳气。阳气淤滞时,可通过按摩脚底,热水烫脚烫手等方法来加快血液循环,疏通阳气。
相信大家都对上面的方法有了大致了解了。属于阳虚体质的人不妨试
几个妙招教你缓解学习压力
1、运动减压
学生不应该一味的在学习,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在星期日时家长可与孩子进行爬山、打球、游泳等活动。
2、将压力写出来
如果你有压力了,但是又没有人可以说,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写出来,当你写出来之后就会发现,只要各个击破,其实这些压力不算什么。
3、闻香气
香气能抑制大脑边缘系统的神经细胞,对舒缓神经紧张和心理压力有明显的效果。
4、想哭就哭
哭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想哭就哭让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5、转移注意力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学生学业上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及亲友应帮助考生学会自我调适,及时放松自己,如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家人、朋友聊天。
教你12招缓解
1、纠正驾驶姿势
开车时,对于背部压力最大的是坐姿,驾车健康坐姿是应随时注意脊柱保持和缓的S形曲线。长途驾驶容易导致腰痛。你可以将座椅前移,使开车时身体不必前倾去够方向盘;在腰部放一个支撑物;每小时下车活动一下身体。
驾车时的正确的坐姿应该把座位前提,坐垫适当地移向方向盘,使方向盘尽量靠近胸前,同时膝关节屈曲,并使之超过髋关节的高度,这样的姿势,即使出车时间长一些,也不容易引起腰痛,也可在下背部垫上2~3寸厚的小靠枕。驾车时增加腰枕、颈后枕也是一个缓解驾车腰酸背痛的好方法。
2、回家热敷腰阳关
长途驾车旅行者经常会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这是由于驾车者长时间相对固定于一个位置驾驶,或者坐椅背部倾斜的角度不合适等。采用中医推拿等方法可缓解此类不适,比如按摩腰阳关穴。
顾名思义,腰阳关穴位于腰部,在背部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向平,是治疗腰部疾病的常用穴位。
自驾游归来腰部不适者可趴在床上,用热毛巾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保持这个部位的热度20~30分钟。亦可让亲友帮助在腰阳关穴位处按摩,每次按揉3~10分钟,有助于改善腰部疼痛的症状。
3、注意腰部保暖
寒冷潮湿季节、冷暖交替季节一定注意保暖,风寒湿邪容易侵袭腰部诱发疾病。友情提醒:夏季车内配有空调,凉气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司机来说属于“风寒”之邪,容易诱发腰痛,因此,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
行车时切莫贪图一时的凉快而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适当开窗通风或控制车内外温度在5摄氏度以内更有利于健康。如果已经有腰痛症状,可以进行腰部热敷理疗,同时开车时可以佩戴腰围,对腰椎支撑保护,又有局部保暖功效。
4、切记不要频繁急刹车
在新手上路开车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急刹车的情况,惯性及前冲力会使司机身体向前急冲,此时颈腰椎也会随之向前猛地屈曲,之后又弹回原位,长此以往便容易形成“摇摆伤”,此时稳定腰椎的稳定结构发挥了限制腰椎间相对移动作用。
如果反复频繁的急刹车,稳定结构也终究会疲劳损伤,致使腰肌劳损、筋膜炎,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
所以,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不要着急,更不要开快车,一切以安全、健康为前提,平稳、匀速的行驶,既能提高行车安全,又能有效减少腰部的负荷。
5、堵车等灯时间做做操
堵车让人心急如焚。张鸣生建议,不妨在堵车时放点舒缓的音乐,坐正身体,挺胸收腹,抓紧时间做做保健操。
6、睡前捏跟腱
先跪在床上,然后用自己两手的拇指还有食指中节部位在脚后跟上方跟腱部位进行拿捏,捏的时候可以稍微用力些,常常这样捏能缓解腰疼症状。
7、侧卧睡眠减轻腰部负担
侧卧是最常见的睡眠姿势,两膝盖之间夹一个小枕头可以帮助后背保持好姿势。如果必须仰卧,可以试着在膝盖下垫个小枕头。一定不要趴着睡,这样会加重背痛。
8、平时多抖腿缓解腰痛
先站好,用健侧腿维持重量,患侧腿则放松下来,将手掌放在大腿后面按住,然后将腿部肌肉左右地抖动,大约抖动1到2分钟。每天都可以这样抖动多几遍,能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
9、腰痛不妨揉揉肚子
当腰椎感觉不适时,可以予以按摩:两手叉腰,拇指按着腰眼穴按摩片刻,可以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或将身体贴到墙根,脚跟、头部、肩部顶到墙上,保持成一线,脚跟微微踮起,两胳膊略微往后弯曲,贴到腰部,挺胸收腹,让身体呈一条直线,也可以起到缓解腰部疲劳的作用。
10、开车超过两小时要休息
鉴于一般私家车相对狭小的内部空间,以及行车时身体、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建议最多连续行驶不要超过两小时,每隔一小时休息10分钟,下车散步、活动腰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放松腰背部肌肉,有效减少腰痛的发生率。
11、多食两素
两素是指维生素和纤维素。维生素C、D和B族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要适当喝些牛奶,多食米糠、麸皮、胡萝卜等新鲜蔬菜和水果来补充。
专家研究发现,60—90岁的杂食人群中,常年素食的人只有18%的患有骨质疏松,其他有30%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而骨质疏松是腰腿痛发病的病理基础。
12、健康座椅需关注
买车一定要注意座椅是否良好,是否能使背部获得良好的支撑。开车时,座位与方向盘的高度不协调将会引起腰背痛。
这时要保持座椅向前移在一个合适的倾斜角度上,使膝盖能高过臀部,同时右脚不能完全伸展才是正确位置。开长途车时,要适当变换座椅的形态,方便下车活动一下筋骨。
3个妙招教你缓解膝盖怕冷
1、避免潮湿。运动之后,当全身发热出汗,衣袜也随之潮湿时,应迅速换下,擦干身体,保证肌体处于良好的干燥环境中。
2、服装、鞋袜要柔软保暖,且不宜太薄、太紧。因为太薄不暖和、太紧会影响全身或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膝关节怕冷加重。
3、可用布和棉花或兔毛、猫皮等动物皮毛制成“膝围”(毛朝向膝关节)。活动时,可换用“护膝”(体育用品商店有售),以防寒冷,但“护膝”是由松紧带制成的,长久戴用会妨碍膝部的血液循环,影响膝关节的状态,故活动后应及时摘下,换戴“膝围”。
4、每晚睡前,用热水烫脚10~15分钟,水温保持在40℃左右,既可消除疲劳,也可促进睡眠。
5、可用冷水擦洗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擦至微热(不要擦破皮肤),以提高膝关节抵御寒冷的能力。这种局部冷水浴,最好从夏季开始,继而延续到秋冬,如能长年坚持,效果更佳。
膝盖怕冷是什么原因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一、膝盖如何养护
1.合理饮食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关节炎的症状。
二、推拿按摩法
1患者取坐位,自患侧大腿至膝关节,拿捏数次,先使肌肉放松,然后在痛处用揉按手法,由轻渐重,最后再取轻手法,徐徐按摩3~5分钟,直至关节内没有发热感为止。
2点按患肢的血海、阳陵泉、阴陵泉、委中、委阳、合阳、承筋、承山等穴位。
3术者一手握着患膝正中,手指分别握住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处,另一手握住踝部徐徐拉直患肢。
4将患肢屈曲,尽量使足跟接近臀部,随即伸直反复3~5次。
膝盖怕冷是什么原因
经上述手法推拿按摩之后,可缓解肌肉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肿止痛,解除肌腱粘连和肌肉萎缩之功效。
三、中药外治法
取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等量,连须赤皮葱适量。先将前八味药共研为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和,用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每天1次。具有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之功效。
取当归60克,乳香60克,血竭15克,儿茶60克,羌活15克,白芷30克,丹皮30克,骨碎补90克,红花60克,元胡60克,防风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膏,每天外敷患处1次。具有消肿散瘀,舒筋止痛之功效。
三招教你缓解婴儿哭闹
1.减少宝宝白天睡觉的时间
在白天可与宝宝多玩耍,或将宝宝放置到光线充足的地方,使之不易入睡; 每睡两个小时将宝宝弄醒1次,醒来后不要急着喂奶,先跟他玩半小时再喂。到了晚上就尽量把光线调暗,环境安静,使其舒适而能安睡。
2.培养其独自入睡能力
有些宝宝习惯在爸爸妈妈的怀里睡觉,而爸爸妈妈们也等宝宝完全睡着以后,才敢将宝宝放到床上。但实验证实,在完全清醒或犯困但未睡着的状态下就寝的宝宝相对于完全睡着后就寝的宝宝,夜晚醒来的次数较少,长连续睡眠的时间也较长。
3.让宝宝与父母同屋不同床
研究发现,相比于同床睡眠的宝宝,选择同屋不同床和单独房间睡眠方式的宝宝,入睡需要时间短,夜晚醒来次数少,睡眠效率高。
生活妙招教你缓解尿频
小便次数多该怎么办 出现小便次数多后,坚持大量饮水。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 较 实用有效的方法。
在疾病的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阳虚阴寒体质怎么缓解
适合方法多运动。动能生阳,选择温和的运动,最好在户外阳光里。我们推荐有氧锻炼,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瑜伽、健身舞、韵律操等。
阳虚体质日常起居饮食调理建议如下:
1、多吃温平补益食物:羊肉,韭菜,虾,桂圆,花生,胡萝卜,山药,牛肉,普洱,红茶,桃子,黑豆,茴香,茼蒿,鲈鱼,羊腰子,鱿鱼,芡实,羊奶,奶酪,草鱼等;
2、冷饮,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一定不要再碰。生姜在夏季是很好的选择。“男子不可百日无姜”。
阳虚体质吃什么补品好
阳虚怕冷,阴虚发热!你要多吃些温热性的食物!
例如:一、粮豆类
温热性:面粉、莅麦、豆油、酒、醋等;
平性:糯米、粳米、玉米、黄豆、黑豆、豌豆、赤小豆等;
二、瓜菜类
温热性:生姜、大葱、大蒜、韭菜、芥子、胡椒、胡萝卜、香菜等;
三、果实果类:
温热性:龙眼、荔枝、莲子、核桃、花生、栗子、乌梅、杨梅、樱桃、石榴、木瓜、橄榄、李子、桔子、桃等。
平性:大枣、苹果等;
四、肉蛋奶类:
温热性:羊肉、狗肉、鹿肉等;
平性:猪肉、鹅肉、雁肉、鸽肉、牛奶、鸡蛋等;
五、水产类:
温热性:黄鳝、虾、草鱼等;
平性:鲤鱼、银鱼、大黄鱼、泥鳅等
生活护理
1、精神养生——保持安静,避免消沉
2、运动养生——调匀呼吸,坚持锻炼
可练腹式呼吸;多做静神而动形的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宜学些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如琴棋书画舞蹈等。
3、起居养生——注意保暖,多动少熬
保暖:各关节、腰腹、颈背部、脚部
夏季除非酷热,否则少用空调;禁止熬夜——伤阳气
看了小编以上内容的描述,不知道一些阳虚体质的朋友是否还满意呢?其实要想调理阳虚体质,光靠饮食是不可能彻底改变的,平时还应该注意个人生活各方面的调理,比如说多进行运动,在锻炼中增强个人体质,缓解阳虚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