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慈菇与山慈菇区别是什么
光慈菇与山慈菇区别是什么
慈姑,是一种很普遍的膳食吧,相信很多人都食用过不止一两次,其实慈姑也是分好几个种类的,最典型的就是山慈菇和光慈姑,光慈菇,是一较常用的中药,近年来多用于癌症、胃病等,其用量不断加大,由于种种原因,致使这一自然野生药材资源逐步匮乏,药用濒危的供求矛盾愈加突出,人为造成伪品混用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妨碍了临床用药到位及确凿性,山慈菇与光慈姑的区别都有什么呢.
光慈菇,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在体内潜伏期较长,主要氧化成二秋水仙碱后起毒性作用,能引起强烈的刺激症状及毛细血管受损,并能使脊髓及延髓麻痹,抑制呼吸,兴奋神经细胞,加强胃肠活动,误服后或超量服用后3~6小时,开始出现咽喉及上腹部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血便,血管损害引起休克,肾脏受损出现血尿或尿闭、衰竭、虚脱,并可产生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后果,严重者可在1~2天内死于呼吸麻痹.
山慈菇,呈不规则球形或圆锥状,长1.8至3厘米,直径1至2厘米。顶端渐突起,有茎痕,基部脐状,有须根,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膨大部有2至3条微突起的环节,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略呈角质或粉性,气微,味淡,带粘性,独蒜兰假鳞茎与杜鹃兰类似,但不及杜鹃兰饱满,呈圆锥形或不规则瓶颈状团块,光慈姑具鳞茎草本,鳞茎卵形,横径1.5~2.5厘米,外层鳞茎皮,灰棕色,纸质,里面生绒毛,叶1对,条形,长15~25厘米,宽3~13毫米;花葶单一或分叉成2,从一对叶中生出,高10~20厘米,有2枚对生或3枚轮生的苞片,苞片条形,长2~3厘米,花一朵,花被片6,矩圆状披针形,长1.8~2.5厘米,白色.
山慈菇与光慈菇均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但其在来源、性状和主要成分方面均不同,这两个药物本不是临床常用药,但近来山慈菇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肿瘤,在处方中常有应用,而光慈姑具小毒,用量一般不超过9g,目前临床用量很小,山慈菇味甘、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常用于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瘸瘕痞块,光慈姑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抗痛风作用.
所以我们还是要认真区分山慈菇与光慈菇的区别的.
光慈菇的附方
治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解菌蕈菰子、砒石毒药,死牛、马、河豚鱼毒:文蛤(海蛤壳)(捶破,洗,焙, 末)三两,山慈姑(去皮净,末)二两,麝香(另研)三分,千金子(去壳,研,去油取霜)一两,红牙大戟(红大戟)(去芦,焙干,末)一两半。用糯米煮浓次为丸,分为四十粒。每服一粒,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外科精要》玉枢丹,即《百一选方》解毒万病丸)
治痈疽疔肿、恶疮及黄疸: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以好酒一钟,滤汁温服。或干之为末,每酒服三钱。(《乾坤生意》)
去酐蹭:山慈姑根,捣涂面上。(《普济方》)
面疱斑痣。用山慈母根每夜涂搽,早上洗去。
牙龈肿痛。用山慈姑的枝和根煎汤随时漱口,漱后吐出。
痈疽疔痛。用山慈姑(连根)、苍耳草等分,捣烂。取好酒一杯,滤出药汁温服。或将两药干研成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风痰疾。用山慈姑一个,滴茶磨成泥。中午时以茶调匀服下,躺着晒一会太阳,即有恶物吐出,病自断根。如不吐,可喝一点热茶。
一切疮毒,蛇虫毒,饮食毒,瘴气等。用万病解毒丸(一名太已紫金丹、玉枢丹)。丹居家远出、行兵动众,不可无此。其配方如下:山慈姑,去皮,洗净,焙干, 取二两;川五倍子,洗刷,焙干,取二两;千金子仁,研细,以纸压去油质,取一两;红牙大戟(红大戟),去芦,洗净,焙干,取一两半;麝香三钱。各药共研为末,加浓糯米汤调和,细捣,作成一钱一锭的药剂。斟酌病情,或外治,或内服。
治疮疖肿毒,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 (独蒜兰)假鳞茎9~15g。水煎服。外用以适量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治背痈 (独蒜兰)鲜假球茎、细叶石仙桃鲜假球茎各3~4个,嚼服,每日1次;另取上药适量,捣烂外敷患处,外贴菜叶或其他鲜叶,再用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治指头炎、疖肿 (独蒜兰)假球茎9~15g。水煎,连渣服;另取假球茎适量,加烧酒或醋捣烂,外敷局部。(10~11方出自《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毒蛇咬伤 鲜山慈菇适量捣烂,从伤口周围结肿的远端开始涂敷,逐渐近于伤处。(《山西中草药》)
治皮肤皲裂 鲜杜鹃兰假鳞茎捣烂敷,或切开成两半擦患处。(《湖南药物志》)
治面(黑干),瘢痕 先用碱水涂患处,次用山慈姑同轻粉、硼砂少许涂之,盖太乙膏,日易一次。俟疙瘩消尽,以鹰屎、佗僧,蜜调涂数日,勿见风。(《本草求原》)
瘿瘤 山茨菇、海石(海浮石)、昆布、贝母(川贝母)各等分。为末。每服五钱,白滚水调服,旬日可消。(《外科大成》消瘤神应散)
治食道癌 山慈菇、公丁香各9g,柿蒂5个。水煎服。(《湖北中草药志》)
冶热咳 (独蒜兰)假鳞茎9~12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痨咳嗽 (杜鹃兰)鲜假球茎21~24g。切成薄片,水煎加白糖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民间土方治疗痛风 山慈菇汤
配方:山慈菇。
制法:山慈菇30克,水煎服。
功效:本品含有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地缓解痛风发作,用于痛风发作期。
慈菇和山慈菇有区别
慈菇,又名燕尾草,又称茨菇、地栗。产於浅洼池沼处,性格微寒。本草纲目指出它仅有一个根,却能生出十三颗子,聚生一处,如慈母怀抱其子,所以名为慈菇,是一种价值很廉的食品。另有一种山慈菇,出产在山间,医疗上的用途,较慈菇为广.
慈菇 【性味】甘、苦、微寒、无毒。含有大量的糖类、脂肪、淀粉、蛋白质以及甜菜碱、胆碱、无机盐及维生素(B、C)等。主解百毒,有清肺止咳、通淋行血功效。可治疗恶疮丹毒与毒蛇咬伤。慈菇熟食有润肺止咳作用。凡肺热肺燥、咳嗽咳血、宜加蜜蒸食。凡下焦湿热、小便频数涩痛、石淋血淋,宜煮食作辅助治疗。慈菇捣汁服,还可治产后血闷、胎衣不下。
煮食味鲜美,亦可油炸煎食。食时洗净去皮,皮入口麻涩不宜食用。
山慈菇 【药用】本品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的假球茎。(来源较复杂,有兰科的杜鹃兰、独蒜兰、百合科的老鸭瓣,防己科的金果榄、青牛胆等。上海习用杜鹃蓝。)
【性味与归经】甘、微辛,寒。入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临床应用】1. 用于实热性的疮疖肿毒,瘰历结核等症。
本品味辛气寒,善能泄热散结,对痈肿疔毒、瘰历结核,内服、外敷,均可应用。
2. 用于食道癌及淋巴肿瘤等
山慈菇用于食道癌,常与急性子、制半夏、地鳖虫、石见穿等配合应用;用于淋巴肿瘤,常与昆布、海藻、夏枯草、象贝等配合应用。
光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一、光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瘀滞。
1、《岭南采药录》:“治瘰疬结核、痨伤,和猪肉煮食。”
2、《河南中药手册》:“败毒。治产后血闷攻心。”
3、《中药材手册》:“行血,解百毒,消肿,下石淋。治痈疽,产难,胞衣不下。”
二、光慈菇的药用价值
药名
光慈菇。
别名
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老鸦瓣的鳞茎。
采收加工
春、秋、冬三季均可采收。挖取鳞茎,洗净,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
性味归经
寒;甘;归肺、肝经;有小毒。
功能主治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淤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三、光慈菇的药用附方
1、治咽喉肿痛
光慈姑五钱,水煎服。
2、治无名肿毒
光慈姑,捣敷。
3、治脸上起小疔疮
光慈姑,磨汁搽。(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慈菇禁忌
1,身体虚弱者慎用山慈菇
2,丽江山慈菇,光山慈菇毒性较强,过量克引起中毒,大量久服克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多发性神经炎、白细胞减少等病症。
山慈菇的功效与作用 降压作用
山慈菇提炼出来的杜鹃兰素给犬Ⅱ经脉注射可降低血压,降压作用持续30 min以上。由此说明山慈菇有降压作用。
光慈菇的副作用
1、不良反应机制
本品含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在体内潜伏期较长,主要氧化成二秋水仙碱后起毒性作用。能引起强烈的刺激症状及毛细血管受损,并能使脊髓及延髓麻痹,抑制呼吸,兴奋神经细胞,加强胃肠活动。
2、不良反应
误服后或超量服用后3~6小时,开始出现咽喉及上腹部烧灼感、吞咽困难、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血便,血管损害引起休克,肾脏受损出现血尿或尿闭、衰竭、虚脱,并可产生粒细胞缺乏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后果。严重者可在1~2天内死于呼吸麻痹。
3、治疗与解救
误服或超量服用后,应立即用5%碳酸氢钠液洗胃,切不可用高锰酸钾液,因可加速氧化成二秋水仙碱。用5%鞣酸蛋白保留灌肠。静脉输液,加入大量的维生素C,促进毒素排出,并可减轻毛细血管损害。
去雀斑的方法有哪些 山慈菇
山慈菇治疗雀斑有其独特的功效。将山慈菇根捣烂,晚上涂于雀斑处,第二天清晨洗去,数日即可收到较好的祛雀斑的效果。山慈菇性寒,有着清解、辛散壅滞,清热的功效。用于痈疽发背,恶疮等治疗特别有效,内服外敷对淡斑有特效。
慈菇怎么吃
慈菇烧鸡
材料
慈菇,鸡半只
做法
步骤1:慈菇好像北方很少,我们这里现在是慈菇正上市的时候。慈菇是长在水中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载,慈菇一根生12子,即是说慈菇一根有12个果实;而事实上慈菇一根多者有15个,少者也不会少过6个。慈菇不仅可作蔬菜,而且还有药用功能,鲜慈菇切碎,加上适量的冰糖和豆油煎煮,临睡前服用可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咳血。另外,将慈菇捣烂与生姜汁调匀,涂敷于皮肤肿痛处,有消炎、退肿、止痛之效。
步骤2:将慈菇去皮洗净切成两片,十几个慈菇去皮还花了我不少时间,想吃点热乎的还是要花点心思的^_^,一小堆慈菇皮落入盘中。
步骤3:锅中底油,油八成热下葱段,姜片爆香一下,然后将鸡块油锅中煸炒,待鸡肉翻炒变硬时,加入料酒,酱油大火翻炒溢出香味。
步骤4:加入适量水没过鸡块,加少量盐、白糖、和八角,再加入慈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烧30分钟这样即可。
步骤5:起锅时前大火收个汁,有少量汤汁为宜。你看我这小半锅做的很不错吧,还热气腾腾的。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慈菇,我们也掌握了慈菇的营养价值和养生功效,慈菇除了能作为食疗的材料外,其实还有药用的价值和观赏的价值,上文也介绍了如何慈菇的几种做法,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山慈菇怎么吃
山慈菇怎么吃
1、拔丝山慈姑
山慈姑去皮,切块。鸡蛋清放入适量干淀粉和水做糊,将山慈姑放入糊中挂芡,再逐块蘸上干淀粉后待用。将山慈姑块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时,用漏勺捞出,油锅仍用小火保温。另一净锅内加少量油、白糖及清水,用文火熬至糖水将要拔出丝时,迅速把山慈姑再投入原保温油锅内复炸,随即用漏勺捞起,倒入熬糖水的锅内,迅速翻拌,边翻拌边均匀地撒上芝麻,即可装入涂过油的盘子内。
2、板栗慈菇牛肉
板栗、山慈菇去皮洗净,切块,山慈菇块入沸水中氽2至3分钟后取出。牛肉洗净,切块,与10克鲜橘皮一起放入铁锅中,加水同煮,待牛肉将熟时取出。取另一锅加花生油少许,入牛肉、山慈菇、板栗、姜末一起翻炒,再加入适量料酒、酱油、精盐、糖和汤,烧到肉酥,出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