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超标减肥路分三步走
宝宝体重超标减肥路分三步走
第一步,控制饮食
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逐步控制饮食,使体重减轻,刚开始只要限制体重过快增长,继而保证下降,每月达到1~2斤左右,直至下降超过10%时,即无需限制饮食。
①严格控制高脂肪及高糖饮食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虾、豆制品等。脂肪20~25%,碳水化合物做到粗细粮搭配,少吃甜食及零食。
②适当减少热能摄入,极/重度肥胖的宝宝,热能达相同身高标准体重的70%左右。
③食物分色,选有助疏通的。
应选择体积大,热能少的食品,以满足宝宝的食欲及饱足感。比如蔬菜中的芹菜、萝卜、韭菜、茭白等。水果要选甜度较低的品种。这样,既保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同时减慢胃排空,肠道吸收也会减少。
第二步,运动锻炼
胖宝宝必须增加运动量及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能,消耗、减少皮脂的目标。注意要选有趣的,宝宝能坚持的运动,比如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宝宝玩的游戏增加运动量,外出郊游、爬楼梯等也可以考虑。
第三步,培养8个饮食生活好习惯
①三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有利宝宝生长发育。少食多餐有利于胖宝宝减肥。
②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0次左右,每餐饭在20~30分钟吃完,控制进食量。
③尽量少喝饮料,宝宝每日所需水分以补充白开水为好。
④勿贪食、偏食糖类及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尤其是“洋”快餐。
⑤限制零食。有的宝宝正餐时吃得不多,但零食不断,致摄入总热能超过人体需要,从而转化为脂肪。
⑥养成参加劳动和体力活动的习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有氧体育活动。
⑦每天看电视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
⑧用餐后不要立即入睡,可安排散步和安静游戏等活动。
宝宝体重超标该怎么控制
控制过度饮食。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如巧克力、糖果、黄油、油炸食物、甜点心和甜饮料等。
减慢用餐速度。
多食含粗纤维的食品。
三餐合理分配(早餐1/4、午餐2/4、晚餐1/4),晚餐后不加点心。
通常每天总热卡控制在推荐摄入量减去500千卡范围内。蛋白质不应低于总热卡的20%,其中乳类、蛋、鱼、虾、瘦牛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应占总蛋白的50%以上;适当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另外,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纤维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要注意饮食种类多样化,不偏食,多吃新鲜的绿叶菜,必要时可添加口服复合维生素制剂等。
宝宝体重偏轻或者超标都会影响智力
宝宝体重过轻/过重都会影响智力发育
儿童出生后,体重过轻,往往与宝宝的体质和营养吸收有关,所以体重不达标的儿童,他们的免疫力低,往往更容易生病,而且输送大脑的营养也不充足,所以在比例上看来,体重低的儿童,智力也会相对差一些。当然也存在特殊例子,即某些体重超轻的,智力超群,比如霍金。
体重超标的儿童,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导致的,他们每顿吃完后,会造成脑缺血,因为此时胃肠里血液供给增多,而脑部相对处于缺血状态,脑部需要的养料和氧气供给相对减少,这就会影响脑的发育,从而影响智力发育。所以一般这类儿童拥有“肥胖脑”,具体指脂肪在幼儿脑组织堆积过多,大脑皮层的回变浅,脑的皱褶减少,并且神经网络的发育也差,使智力水平降低。
宝宝体重偏轻的原因:宝宝不爱睡觉
儿童出生后,体重过轻,往往与宝宝的体质和营养吸收有关,所以体重不达标的儿童,他们的免疫力低,往往更容易生病,而且输送大脑的营养也不充足,所以在比例上看来,体重低的儿童,智力也会相对差一些。当然也存在特殊例子,即某些体重超轻的,智力超群,比如霍金。
一般来说,测量宝宝体重增长的标准,都是一些书上所提供的“增长表”。并不会依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改变。比如,有些新生儿出生后是个好奇宝宝,昼夜颠倒,不爱睡觉,完全不能达到新生儿一天20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的宝宝一般就会偏瘦些。小编的宝宝是个好动宝宝,从14天起每天凌晨2点就会醒来让人陪着讲故事,一直到凌晨六七点才昏昏入睡,该情况一直到33天才有所改善,也是从睡眠正常之后,小宝宝开始像吹气球一样胖起来。
儿童补钙挑什么水果好
水果的品种繁多,不仅含丰富的维生素,还能帮助宝宝预防便秘及其他疾病,但如果吃的不当,也会导致宝宝生病,对消化系统还不够成熟的婴儿,要选择好吃水果的品种和吃的季节。
1.挑选的水果品种应选择当季的新鲜水果。但有些水果,例如苹果和梨,营养虽然丰富,可如果储存时间过长,营养成分也会丢失得厉害。
2.水果要与宝宝体质相宜。
如果你的宝宝体质偏热容易便秘,最好吃寒凉性水果,如梨、西瓜、香蕉、猕猴桃等,它们可以败火。
如果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那么就多吃杏、甜瓜及柑橘,这样能给宝宝患感冒、咳嗽时,可以用梨加冰糖炖水喝,因为梨性寒、生津润肺,可以清肺热;但如果宝宝腹泻就不宜吃梨。
如果你的宝宝体重超标,妈妈要注意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或者挑选那些含糖较低的水果。
宝宝体重超重怎么解决
1.哺喂母乳: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
2.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3.不要随便减肥: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所以不需要减肥,要知道不适当的减轻体重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
4.适时添加辅食:不要过早帮宝宝添加辅食或是固体食物,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是4~6个月大,且应由婴儿米麦粉开始添加,过早添加容易造成肥胖,给日后的饮食习惯也造成了影响。
5.把握喝鲜奶最佳时机:一般1岁以上的幼儿才能喝市售鲜奶,建议每天喝2~3杯全脂奶,不仅能提供足够的钙及维生素D,而且不会造成肥胖。研究显示“全脂牛奶”富含高品质蛋白、钙、维生素A及维生素D,促进骨头、牙齿、肌肉发育等。
6.养成喝水的好习惯:避免以饮料(如果汁、汽水、可乐、泡沫红茶、运动饮料等)代替饮用水。
7.限量果汁:果汁一天只能限制在120~180毫升以下,而且是百分百新鲜果汁,不能添加任何糖分。
8.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就应该开始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五谷根茎类、蔬菜、奶蛋鱼肉豆、水果、油脂等六大类食物需要均衡摄取;主餐须含至少四大类,点心至少须含两大类食物;孩子一天饮食的总量得视每个孩子的年龄及活动量而定。
9.维生素不需要:平时若已经均衡摄取六大类食物及足够热量,是不需要补充综合维生素的;不过,若一天牛奶摄取少于2杯且很少晒太阳,那么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
10.多出外走走:养成规律的户外运动,避免久坐看电视或者坐在电脑旁边,规律而适度的有氧运动,不仅仅可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使脂肪不至于堆积,更可锻炼肌肉、强化骨骼及心脏血管系统,对发育中的婴幼儿极为重要!
11.记得忌口:少吃甜食,如蛋糕、巧克力、甜甜圈、珍珠奶茶、糖果、饼干等。油炸的食物,如鸡块、薯条、洋芋片等零嘴也不能多吃。此外,更要避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坏习惯,并养成只在餐桌上才吃东西的好习惯。
12.积极添加纤维素的摄取:每天至少2份蔬菜类食物,水果一天也要吃2份,既可增加宝宝的饱食感,促进排便,又可预防肥胖。
13.多吃绿灯零食:幼儿时期可多吃“绿灯零食”及点心,如蛋类(茶叶蛋、白煮蛋、蒸蛋糕)、奶制品类(牛奶、酸奶、羊奶)、豆制品类(如低甜度豆浆、豆花、豆腐、豆干)、蔬菜类(青豆仁、玉米、毛豆、海苔)、水果、淀粉食品(烤或蒸或煮马铃薯、芋头以及低甜度面包、饼干)。
宝宝体重超重怎么护理
1.哺喂母乳: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
2.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宝宝体重超重怎么办
1.哺喂母乳:许多研究显示母乳哺喂的宝宝可以预防肥胖,而婴儿配方奶粉容易让宝宝肥胖。
2.两餐间不应补充糖水:因为甜味容易满足食欲,使宝宝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容易提早进入“厌食期”,而糖水的营养成分远不及正常的奶水。而且糖水在口腔内容易造成蛀牙,一旦幼时吃惯了甜食后,日后很难再戒除,长期下来较容易变成肥胖儿。
3.不要随便减肥: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所以不需要减肥,要知道不适当的减轻体重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
宝宝太早走路的危害
1、影响腿型和步态
宝宝过早地学站立、走路,下肢、脊柱骨质柔软脆弱而难以承受超负荷的体重,尤其较为肥胖的宝宝,不仅容易疲劳,还可使骨骼弯曲、变形,出现“O”形腿或“X”形腿。
2、导致扁平足在足弓尚未较好形成的情况下练习走路,宝宝的全身重量压在足部,很容易使足弓过重而逐渐导致扁平足。
3、影响未来身高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的增长快于四肢。若没到相应的月龄,就学坐、学站、学走路,可能引起脊柱的过度屈曲,影响其身高。
4、损害视力发育
宝宝出生后,视力发育尚不健全,过早学走路,宝宝看不清到眼前较远的景物,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致使眼睛疲劳,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宝宝体重超标喂养遵循原则
一、婴幼儿体重超标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问: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坐活动,可以预防肥胖发生。
2.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
问:我住的小区里有个小孩,他每顿都只能吃一小碗饭,家族里也没有肥胖病人,可是他长得好胖。请问医生,他吃得那么少为什么还是会发胖啊?这是一种病吗?
A:肥胖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造成儿童肥胖。针对这个孩子需要到儿童保健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问诊,在确诊肥胖的基础上找出肥胖的原因来加以干预。
3.肥胖症会遗传,要控制宝宝饮食与运动
问:医生您好,宝宝现在6个月了,刚体检的结果是身高:68.5厘米、头围:42.5、体重:9.6公斤,他的爸爸有点胖,宝宝他会不会也有肥胖症的可能?宝爸的肥胖是不是更容易遗传给孩子?为什么?
A:不知道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按照男孩评价标准宝宝为超重,按照女孩评价标准为轻度肥胖。小儿肥胖症与遗传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肥胖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大约有1/3左右的肥胖症者与父母肥胖有关。如果父母两人都超过正常体重,子代中2/3出现肥胖。不过,后天饮食及运动也是决定宝宝是否肥胖的关键,妈妈们可不能忽略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