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地五会的准确位置图

地五会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跖关节)的后缘,第4,第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

取穴: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背第4,第5跖骨间,当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凹陷处取穴。

地机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地机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三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取穴:取侧坐位,在小腿内侧,从足踝尖向上摸至阴陵泉,阴陵泉下四横指处,胫骨内侧缘后方,按压有酸胀感。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安眠穴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边线的中点。

生理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和头夹肌。皮肤由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双重分布。头夹肌由第二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到配。

功能主治:失眠,头痛,眩晕,心悸,癫狂。

艾疗操作:直刺0.5~1寸。艾灸3-5壮,或直接灸5到10分钟。

按摩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地五会的准确位置 地五会的治疗用法

针刺方法:地五会穴,直刺或向上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地五会穴,艾条灸10—15分钟,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找到穴位后以食指轻轻揉动穴位。一般以自然把手放在穴位上的力量便足够了,然后心里默默地边揉边数,从1数到60即可,数数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大致以1分钟为限。

地仓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目正视,在口角约0.4寸,上直对瞳孔,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直视前方,瞳孔直下,沿瞳孔直下垂直线向下轻推,至与口角水平线的交点处,按之有酸胀感。

地五会的准确位置图 地五会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地五会穴,做环状运动,每次3-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疏通经脉,消除各种疼痛,保健乳房。

手五里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手五里穴的准确位置图

在臂外侧,当曲池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3寸处。

取穴:屈肘,曲池直上3寸,在肱三头肌肌腱的外缘。

五处的准确位置图

精确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简易取穴:端坐抬头,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再旁开2横指处即是。

五枢的准确位置图片

五枢穴位于人体侧腹部,当髂前上棘的前方,横平脐下3寸处。

地五会的准确位置 地五会穴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聋、腋肿、胸满、乳痈、胁痛、腹泻等。

2.功效:散风清热、舒肝消肿,通经活络。

地五会是什么意思 地五会的配伍功效

地五会穴配耳门穴、足三里穴:治耳鸣、腰痛。

地五会穴配睛明、瞳子髎、风池:有祛风明目止痛的作用,主治目赤痛。

地五会穴配乳根、膻中、足三里: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主治乳痈。

地五会穴配光明穴:治疗眼痒眼痛。

地五会穴配天池、委阳、阳辅、申脉、足临泣:主治腋下肿。

地五会穴配耳门、足三里:主治耳鸣、腰痛。

地五会穴配膻中、乳根、足三里、足临泣:治疗乳肿痛。

相关推荐

天池的准确位置视频 天池准确位置

天池属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胸部,腋下3寸,乳中穴1寸处。 快速取穴: 侧坐位,在胸部,先取乳头下的第4肋间隙,再从锁骨中线外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漏谷准确位置 漏谷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简易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侧缘,内踝尖垂直向上8横指处即是该穴。

承筋准确位置和作用 承筋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简易取穴:俯卧,小腿伸直,位于小腿后面,肌肉明显隆起中央处即是,按压时有酸痛感。

地五会的功效 地五会穴位解剖

有趾长,短伸肌腱,第4骨间背侧肌;有足背静脉网,第4趾背侧动,静脉;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足五里准确位置

足五里穴的位置: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布有生殖股神经,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旋股内侧动、静脉。

会阳准确位置和作用 会阳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凹陷中。 取穴:俯卧,位于臀部,沿着脊柱向下摸到尽头,旁开1横指处即是。

听会的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位于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简易取穴:位于耳屏下缘前方,张口时凹陷处即是。

五指节的准确位置

五指节为手背五指第一指间关节,操作方法有掐五指节和揉五指节之分。

鱼际准确位置和作用 鱼际准确位置

精确定位: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取穴: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桡骨茎突上,食指尖所指小凹陷处取穴。

百会的准确位置与手法 百会的准确位置

百会位于头顶的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时,可以将两手大拇指压住两个耳朵孔,两手的中指向头顶伸直,指尖相触的地方即是百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