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外阴炎护理的有效措施
非特异性外阴炎护理的有效措施
1、定时清洁外阴部,内裤应柔软透气并经常清洗晾晒,保持外阴部的干燥情洁。
2、内衣裤与其余应分别洗涤,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居住地应通风、保持清洁,防止因潮湿导致至病菌大量滋生。
4、性交、洗澡等应注意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5、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非特异性外阴炎吃什么好
一、食疗方
1、鲤鱼赤豆汤
用料:鲤鱼1尾,赤小豆60克。
做法:鲤鱼去头、尾及骨头,取肉与赤小豆共煮至豆烂,分2次服用。
适应证:白带多,湿热有毒者。
2、茯苓粳米粥
用料:茯苓30克(研末),粳米30~60克。
做法:将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适应证: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重者。
二:患者吃什么好
1、应多吃冬瓜、西瓜、赤小豆等淡渗利湿的食物。
2、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3、宜多饮水;防止合并尿道感染。
三、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2、忌海鲜发物: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虾、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3、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肥猪肉、奶油、牛油、羊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甜点心、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4、忌烟酒:吸烟能使本病加重,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应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什么叫非特异性外阴炎
非特异性阴道炎的致病菌常见的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阴道嗜血杆菌等。多数是由于阴道损伤、阴道内有子宫托或阴道塞、遗留棉球等异物,以及涂抹腐蚀性药物、避孕用具或油膏、刺激性阴道冲洗等情况下,或因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流产及分娩后子宫分泌物增多,长期子宫出血或阴道手术损伤等原因,使阴道的正常防御功能遭到破坏,致病菌乘虚而入,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发生非特异性阴道炎。
患了非特异性阴道炎有什么症状呢?专家指出,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坠胀、灼热,同时伴有盆腔不适及全身乏力,阴道分泌物增多,为脓性或浆液性,严重时有臭味。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可引起尿频、尿痛。阴道粘膜充血、有触痛。
非特异性阴道炎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修补阴道损伤,清除阴道内异物,避免涂抹腐蚀性药物及停止使用避孕用具及油膏,治疗盆腔炎、附件炎及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并注意卫生,改善全身情况。未治愈前禁止性生活。每日可用1%的乳酸或醋酸溶液做低压阴道冲洗,改变阴道的酸硷环境,抑制细菌生长。阴道壁内还可以涂撤抗生素粉,如氯霉素、金霉素等,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综上所述,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了非特异性阴道炎的一些相关知识,非特异性阴道炎的症状与我们常见的阴道炎症状有很大区别,女性朋友要引起注意,不要误诊为其他疾病。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1、鲤鱼赤豆汤。
用料:鲤鱼1尾,赤小豆60克。
做法:鲤鱼去头、尾及骨头,取肉与赤小豆共煮至豆烂,分2次服用。
适应证:白带多,湿热有毒者。
2、茯苓粳米粥。
用料:茯苓30克(研末),粳米30~60克。
做法:将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茯苓末,和匀后煮熟,空腹服用。
适应证:中医辨证属脾虚湿重者。
宜
应多吃冬瓜、西瓜、赤小豆等淡渗利湿的食物。
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
宜多饮水;防止合并尿道感染。
忌
(1)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辣椒、姜、葱、蒜等)多食易生燥热,使内脏热毒蕴结,出现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肛门灼热,前后阴痒痛等症状,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2)忌海鲜发物。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虾、蟹等水产品可助长湿热,食后能使外阴瘙痒加重,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故应忌食。
(3)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肥猪肉、奶油、牛油、羊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甜点心、奶油蛋糕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会增加白带的分泌量,并影响治疗效果。
(4)忌烟酒。吸烟能使本病加重,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动脉血与氧的结合力减弱,酒能助长湿热,故应当禁忌,同样,含酒饮食如酒酿、药酒等均不宜饮用。
非特异性外阴炎症状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典型症状
剧烈疼痛、发热伴寒战、排尿时外阴灼热、瘙痒或疼痛、性交疼痛、排尿疼痛。
非特异性外阴炎感染常由一个毛囊的底部起始,逐渐侵犯到附近的许多脂肪柱,如果再向四周扩展,侵入多个毛囊群,就会形成多个脓头的痈。常见的痈呈一片微微隆起,紫红色,界线不清,中央有多个脓栓,破溃后为蜂窝状,以后中央部坏死溶解,形成火山口样塌陷,内含大量脓液和坏死组织。此时正是各种病原体在和我们的机体进行着对抗,表现为外阴水肿,剧烈疼痛,淋巴结肿大,全身发热,畏寒,体温在38.5℃左右,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如果是急性非特异性外阴炎,那么它的症状为患者先感到外阴不适,继而出现瘙痒及疼痛,或有灼热感,同时可出现外阴部位(包括大、小阴唇,阴蒂)皮肤及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慢性非特异性外阴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性交痛。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治疗方法
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以消除如阴道分泌物等的刺激因素,如阴道炎、宫颈炎、糖尿病、尿瘘等,应使用药物控制或手术修补,局部治疗则以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或局部涂擦抗生素或可的松软膏。如果出现混合感染,或外阴肿痛、化脓时,就需给服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肿痛,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肿”等病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急性阶段基本属于实证,主要是由于湿热下注于外阴所致,即所谓:“妇人阴痒,多由于湿热所化。”至于湿热的生成,又与肝、脾两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因为脾有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脾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导致水湿的积聚,日久则能化热,而形成湿热;肝有主疏泄的功能,对水液的运行具有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形成肝气郁滞,不仅能影响水液的运行而生湿,同时肝郁日久也能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因此,虽然同为湿热,但在生成的过程中又有脾湿化热和肝经湿热的区别。正是因为病机不同,故急性外阴炎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也同中有异。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慢性阶段基本属于虚证,主要为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因为肾开窍于二阴,肝肾不足,可使前阴失于营养,从而发生阴痒。
根据对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候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脾湿下注型表现为阴部瘙痒、肿痛,难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缓等症状。治用健脾除湿止痒之法,可选用完带汤加减。药如:苍术、白术各20克,山药、车前子、白鲜皮、蛇床子、白芍各15克,萆、苦参各30克,乌药9克。如外阴搔破流水或带中混有血丝者,可加土茯苓、仙鹤草各30克。另于破损局部喷涂西瓜霜,每日2~3次,也可外涂珍珠散。
肝经湿热型除见有阴部瘙痒、肿痛,甚至坐卧不安的主症外,外阴可有充血、灼热或糜烂溃疡,以及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治疗则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法,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药如:龙胆草、栀子、黄柏、生地、泽泻、车前子、丹皮各15克,柴胡、木通各9克,败酱草、薏苡仁各30克。兼见头晕、耳鸣者,加菊花、白蒺藜各15克,桑叶9克;口舌生疮者,加黄芩、黄连、竹叶、元参各9克;外阴肿痛,渗流脓水,或有皮肤破损者,还可与五味消毒饮合用。药如:蒲公英、地丁、野菊花、金银花、天葵子等。
肝肾阴亏型此类证型的表现为阴部瘙痒,外阴皮肤增厚、粗糙可有皲裂,伴见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治疗可用滋阴降火,养血活血之法,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如:熟地、萸肉、山药、首乌、当归、丹皮、泽泻、茯苓、牛膝、蛇床子、白鲜皮各15克,知母、黄柏、草红花、茜草各9克。夜寐不佳者,加甘松、炒枣仁各30克;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加太子参、白术各15克,藿香梗6克,减去方中丹皮。
在应用上述内服药的同时,还需配合外用药治疗,则效果更佳。一般可采用熏洗方,药如:蛇床子9克,乌贼骨、白鲜皮、枯矾、苦参各15克。上方可煎汤,趁热先熏后洗,每日2次,5日为1个疗程。如有破溃流水,或生疮流脓者,则用冰硼散或珍珠散,或西瓜霜等喷涂局部。
什么叫做非特异性外阴炎
急性期间可有体温稍升高,白细胞增多,全身乏力,下腹部坠胀不适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浆液性或血性,阴道有灼痛感。窥器可见阴道粘膜充血,有时有浅表小溃疡,阴道内pH值偏硷性。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肿痛,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肿”等病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急性阶段基本属于实证,主要是由于湿热下注于外阴所致,即所谓:“妇人阴痒,多由于湿热所化。”至于湿热的生成,又与肝、脾两脏的功能失常有关。因为脾有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脾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不能正常运行,就会导致水湿的积聚,日久则能化热,而形成湿热;肝有主疏泄的功能,对水液的运行具有调节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形成肝气郁滞,不仅能影响水液的运行而生湿,同时肝郁日久也能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因此,虽然同为湿热,但在生成的过程中又有脾湿化热和肝经湿热的区别。正是因为病机不同,故急性外阴炎在临床的症状表现也同中有异。非特异性外阴炎的慢性阶段基本属于虚证,主要为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因为肾开窍于二阴,肝肾不足,可使前阴失于营养,从而发生阴痒。
根据对非特异性外阴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可以将本病分为三种证候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脾湿下注型
表现为阴部瘙痒、肿痛,难以自制,搔后流水伴有白带量多、清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白润,脉沉缓等症状。治用健脾除湿止痒之法,可选用完带汤加减。
肝经湿热型
除见有阴部瘙痒、肿痛,甚至坐卧不安的主症外,外阴可有充血、灼热或糜烂溃疡,以及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烦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黄,舌苔黄腻,脉弦数等症状。治疗则用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之法,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
肝肾阴亏型
此类证型的表现为阴部瘙痒,外阴皮肤增厚、粗糙可有皲裂,伴见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症。治疗可用滋阴降火,养血活血之法,选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什么是非特异性外阴炎有何症状表现
非特异性外阴炎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菌等。临床上可分为单纯性外阴炎、毛囊炎、外阴脓疱病、外阴疖病、蜂窝组织炎及汗腺炎等,那么非特异性外阴炎的症状有什么呢?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症状有什么呢?
1、急性炎症:患者先感到外阴不适,继而出现瘙痒及疼痛,或有灼热感,同时可出现外阴部位(包括大、小阴唇,阴蒂)皮肤及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充血,严峻时还会形成糜烂、溃疡,或出现大片湿疹等,并伴有排尿痛、痛。另外,外阴部位出现毛囊炎时,也可以因脓肿的发生而使外阴高度肿胀及疼痛,进而形成疖肿。
2、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皮肤增厚、粗糙、皲裂,也可以伴有排尿痛或痛。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在妇科检察方面还应着重检察阴道及尿道口、尿道旁腺,并注意有无尿瘘或粪瘘。此外,也须要进行诸如阴道分泌物、尿糖定性、大便虫卵等实验室检察,以除外霉菌、滴虫、淋菌感染,以及糖尿病、蛲虫感染等。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预防
很多女性饱受阴道炎的困扰,但如果我们从生活细节多加注意,就有可能把外阴阴道炎拒之门外。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规律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的锻炼,缓解压力和紧张。
2、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公用设施时多加注意,平时穿宽松棉质内裤,尽量不使用卫生巾和护垫,每日清洗外阴,用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进行日常的清洁保养。但尽量少冲洗阴道。
非特异性外阴炎的偏方
偏方一:
[配方]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薢各30克,枯矾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5-1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外阴。每日早、午、晚各1次,每适用于外阴炎。
偏方二:
[配方]蛇床子、百部、苦参、川黄柏各等量。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煮沸5-1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趁热先熏后洗外阴、阴道。每日熏洗1-2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外阴炎、阴道炎。
偏方三:
[配方]金银花、红花、五倍子、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生黄柏、川黄连各15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过滤取汁,倒入盆内先熏后洗局部。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较盛的外阴炎,如脓肿、湿疹。
偏方四:
[配方]鹤虱30克,苦参、狼毒、蛇床子、归尾、归尾、威灵仙各15克。
[用法]上药放入清水煮煎后,过滤去渣取汁,倒入盆内,先熏后洗外阴部。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功效]杀虫解毒。适用于外阴炎。
偏方五:
[配方]艾叶15克,白矾6克。
[用法]上药水煎,熏洗患部。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
[功效]燥湿止痒。适用于外阴炎。
偏方六:
[配方]苦参、生百部、蛇床子、白头翁、土茯苓、黄柏各30克。
[用法]上药煎水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功效]燥湿止痒。用于外阴炎、外阴湿疹、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