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疫苗有哪些禁忌
孩子打疫苗有哪些禁忌
急性疾病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正在发烧,特别是发热在37.6℃以上者,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的儿童,应暂缓接种疫苗。孩子康复并经过一段时间调养后再接种疫苗。此外,如果孩子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均应推迟疫苗的接种,待孩子康复以后再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
个别儿童有过敏体质,容易被家长忽视,有过敏体质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偶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发生不良反应的后果。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儿童反复接触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则应停止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
一般认为,儿童免疫功能不全,不仅预防接种后效果较健康人差,而且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接种活疫苗时。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等。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小心。
神经系统疾患
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患的儿童,例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贴三伏贴可以打疫苗吗 打预防针后可以贴三伏贴吗
孩子打疫苗后是可以贴三伏贴的。
疫苗是病毒,灭活的病毒,三伏贴是中药,治疗支气管炎或者哮喘的,两者不发生什么关系的。
两者可以同时进行的,注意扎针部位的卫生,不能沾水,禁忌吃辛辣食物,海鲜类的东西牙不要吃,低盐低糖饮食,注意休息。
7天居家健康监测可以出门吗 7天居家健康监测能打疫苗吗
不能打疫苗。
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人员有感染新冠的风险,如果此时前往医院打疫苗有可能造成新冠病毒的交叉感染;同时健康检测期间要做核酸检测,而打完疫苗后48小时可能导致核酸结果呈假阳性,影响对健康检测人员感染新冠的判断,所以不建议此时打疫苗。如有打疫苗需求的可以等健康监测解除后接种。
对鸡蛋过敏的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分国产和进口两类,价位有所不同,但对人体的保护力一样。目前杭州各预防接种门诊均可提供流感疫苗的接种服务。3岁以上儿童以及成人,国产疫苗每针50-60元,进口疫苗每针70-90元,只要接种1针次就够了;6月龄至35月龄儿童需要接种2针次,间隔至少4周。
疫苗有禁忌人群,并不是你想接种就能接种。以前接种流感疫苗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或对疫苗成分(如鸡蛋)有严重过敏的人,不应该接受流感疫苗;中重度急性疾病发作期的患者,不应接种疫苗。
接种完成后,要在接种场所留观三十分钟,如有不良反应可及时向接种医生反映。
接种部位如果出现疼痛、红斑和硬结,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烧39℃以上不退等,需及时入院就诊。
怀孕和哺乳不是流感疫苗预防接种的禁忌症。由于怀孕妇女有较高医学风险,尽管是怀孕期,流感季节来临前还是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一般在接种流感疫苗一个月后,就会产生充足的抗体,保护孕妇与胎儿健康。
宝宝湿疹可以打预防针吗
宝宝湿疹切记不能让他去抓,这样反而会更严重,但是也不要给孩子打预防针,一般来说孩子在打了预防针后抵抗力会降低,因此最好不要打,宝宝打疫苗的时候一定要在身体状况最好的时候去打。
疫苗接种一定要避五大误区
孩子接种计划疫苗就够了?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当前,人们急需走出5个误区。
误区一:“孩子只要接种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内疫苗就足够了,其他疫苗没必要接种”
陈教授说,预防接种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家长在计划免疫的基础上自费选择更多种类的疫苗,如水痘疫苗、甲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多接种,多保护,为宝宝下一份全面的“免疫”保单;或者选择更新升级的疫苗替代计划免疫内疫苗,因为新一代技术使疫苗更安全有效
误区二:“接种过疫苗就能100%不会生病”
陈教授说,为了使疫苗安全,生产疫苗所使用的病毒或细菌都被灭活或减毒,没有一种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大多数常规使用的疫苗保护率在85%—95%左右。由于个体差异,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免疫成功。
误区三:“打疫苗有副作用,影响人体健康”
陈教授说,疫苗的研发与药品一样,投资巨大、研发周期长(平均为7—10年)、上市审批严格;由于疫苗的使用对象为正常健康人群,要求比药品的制造技术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安全性要求更高。接种疫苗要求在医生专业指导之下,正确掌握禁忌症,安全性是有保证的。事实上大多数疫苗的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酸痛、轻微发热等,是短暂而且是临时的。
误区四:“接种疫苗是小孩子的事,成年人没有必要”
陈教授说,对于传染病的威胁,只要体内没有产生过抗体,任何年龄阶段都可能受感染。成年人是社会及家庭的支柱,更需要受到保护。早预防、早受益,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导游等高危群体应当接种。
误区五:“没有必要自己花钱打疫苗”
以甲型肝炎为例,据测算,患者平均住院45天,住院费用约1.2万元,出院后完全恢复约需5个月,要花销3000元,共需1.5万元。与其相比,接种一支甲肝疫苗,只花很少很少的钱。疫苗对于个体预防疾病的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疾病对健康的损害。
疫苗可以推迟打吗
疫苗可以推迟打。
疫苗本身是对疾病的一种预防手段,小孩子打疫苗一般都是要求打三针,间隔1个月,其实这个时间可以推迟,有的孩子身体内免疫系统比较好,打一针就能产生足够量的记忆抗体,这类宝宝其实后面两针都可以不打,推迟打当然没有问题。
了解下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吗
考虑到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有严重变态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
狂犬疫苗有禁忌症吗
用了类固醇、抗疟疾药物的病人应增加疫苗剂量并在疫苗最后一针注射完以后半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测定中和抗体效价,然后再视情况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样为治疗其他疾病而注射过免疫抑制药物的病人也应检查中和抗体,以便证明疫苗是否疾病产生了足够的免疫效力。正在接种预防另一种疾病的疫苗,仍可注射狂犬病疫苗,但需要把接种部位错开。
百白破预防破伤风多久 如何判断孩子受了伤是否需要打破伤风
1、清洁的小伤口:不需要
比较浅的割伤、裂伤,没有被泥土粪便之类污染,都属于这一类。非常表浅的擦伤、划伤跟空气中的氧直接接触,不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简单消毒即可,不属于需要考虑预防破伤风的情况。
2、其他类型伤口:根据免疫期情况决定
被弄脏污染或比较深、比较大的伤口都属于这一类,例如被钉子、树枝、瓦片、玻璃、尖锐珊瑚、礁石等扎伤,砍伤,鞭炮炸伤,咬伤,烧伤,车祸伤都属于这类。沾上淤泥、铁锈、腐土、粪便的尤其需要小心。
原则是:明确按计划接种,还在保护期内,都不需要再打疫苗。但不明情况还分为以下2种:
1、孩子在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时候,打够接种针数但超过疫苗有效期的,根据伤口类型可能需要打疫苗。
2、接种情况不明或针数不够或是接种了有问题的疫苗,根据伤口类型和医生建议可能需要打疫苗,加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
乙肝孕妇应在第几月打乙肝预防针
孕期28周开始,每月打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每次200IU)(孕期打针有无效果尚有争议),孩子出生时也给孩子打,同时孩子接种10微克的乙肝疫苗,到一个月时再打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到第6个月打第三次,这一次只打疫苗.这样95%左右的孩子传染不上.不推荐母乳喂养(此事有争议,推荐是乙肝 DNA阳性时不要母乳喂养). 另外孕期要检查肝功能,肝功能明显异常时要治疗.
宝宝长湿疹能打疫苗吗 注意事项
很多家长依然疑惑,如果湿疹期间不能打疫苗,那时间过了怎么办?
疫苗可以顺延的。湿疹不能打疫苗,有些疫苗只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注射都可以的,可以等宝宝湿疹好转后再去补打。具体可以咨询保健医生。
医生的孩子如何打疫苗
近日,“兰菌净”一案甚嚣尘上,一种治疗用生物制剂竟被误当预防性疫苗,8年里销往全国各地,许多家长都表示曾“中招”。但上海地区却是一个例外。对此,上海市疾控中心的陶黎纳医生提了这样一段往事:“约是在2010年,兰菌净的经销商找我咨询兰菌净是否可以在上海使用。我和他一起吃了个饭,他给了我一个拎袋,我以为里面装的都是兰菌净的材料,就拿回家准备慢慢看,回家发现里面是一个iPad。”后来,礼品被其找机会退还。
陶黎纳留着精神的小平头,微胖,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毕业后,他开始从事预防接种管理工作,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
他很早就提醒大众“兰菌净”不是疫苗,他也没给自己的孩子打。那么,从事预防接种工作15年的他,都如何给自家的孩子打疫苗呢?
自费Vs免费
目前我国上市的疫苗共33种,每种又有不同厂家和不同工艺规格的产品,其中有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也有需要自费的二类疫苗。对此,部分医生也表示“傻傻分不清楚”。接受《医学界》询问时,一些医生表示,自家孩子把免费疫苗都打了,而自费疫苗中,除了狂犬病疫苗等,其余那些发病率低、有药可治的病,都一律没打。
对此,陶医生直摇头:“这里有理解上的偏差!打疫苗是和疾病赛跑,按时接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得病风险。所谓自费疫苗,只是因为我国尚没有能力买单,而不是说这些自费疫苗预防的疾病发病率低。像我每年十月份,都会带上儿子一起去打流感疫苗。”
陶医生还给孩子制作了一张“最佳效果接种程序表”,刚出世的小女儿正在按这个表打疫苗。《医学界》数了数,发现里面涉及的自费疫苗有9种。
(编者注:表中卡介苗接种月龄与传统相左)
陶医生解释,公费、自费疫苗的划分并非基于科学的重要程度,而是一种管理划分。早期国家没钱的时候,一类疫苗较少,当时有“五苗七病”的说法,除了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其他统统自己掏钱包。后来随着国家的富强,一类疫苗逐渐增加,不过名单长度部分基于财政的宽裕程度。
“像肺炎疫苗、HIB(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轮病疫苗,是WHO最优先推荐的疫苗,今年盖茨基金会提出,如果这些疫苗没有纳入免疫计划,还不算是有基础免疫。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所以有能力,我都会推荐。”
疫苗安全性
有些人会担心疫苗的安全性,认为如果是小病,就没必要冒疫苗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此,陶医生以流感为例做了剖析:“与其他疫苗相比,流感疫苗的保护率相对较低(在70%左右),其他疫苗的保护率一般可以达到90%左右,可是我为什么要带儿子每年都去打呢?因为它还是能降低流感的发病率,起到了保护作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流感死亡人数为2000人,远低于美国――不少医生也因此认为只有白人才需要对流感如临大敌。对此,陶医生解释,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国的统计口径不同。“如果先患上流感,后来发展为肺炎并导致死亡,美国会将流感作为死因,我国可能就只将肺炎作为死因。所以标准不统一,不是说美国高估了,也不是我们国家低估了多少,但对这个偏差要有认识。即使是小病,也可能发展成大病。”
陶医生表示,在上海地区,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率是100/10万,全国大约是10/10万。“数据上有差别,上海报告的更全吧。95%以上是发热和局部红肿硬结等常见而不严重的反应,还有一些罕见或严重的反应,只占不到5%。脊灰减活疫苗,有1/25万的疫苗相关麻痹发生率,这是全球公认的。”
同时,陶医生也提示:“现在媒体上报导的很多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严重健康损害案例,大多数只是巧合。至于是否与疫苗有因果关系,必须要经过专家诊断/鉴定才能明确。仅凭时间来推测因果关系是不可靠的,难道在接种之后发病的患儿,不管间隔时间长短,都是因为疫苗不良反应吗?”
同一疫苗:自费or免费?
有些疫苗,同时存在自费和免费的选择,作为行内人,陶医生表示,除了流脑和脊灰,其余他都推荐免费的。
“我国现在给6月龄-18月龄免费接种的流脑A群疫苗,是多糖工艺的产品,其实对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效果不好。国际上已经淘汰了流脑A群多糖疫苗,即便是非洲国家,也已经使用效果更好的流脑A群结合疫苗。”
另一个是脊灰疫苗,目前免费的是减活疫苗,有糖丸和滴剂两种剂型,其效果很好,也容易接种,缺点是有1/25万的疫苗相关麻痹发生率。“如果不差钱,我会推荐使用脊灰灭活疫苗,可以完全避免减活疫苗的缺点。我儿子出生时还没有灭活疫苗,所以我给他接种的是糖丸。我女儿去年年底出生,我给她接种的是包含脊灰灭活疫苗的五联疫苗。”
国产Vs进口
在这个问题上,陶医生一直都支持国产疫苗。两个孩子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国产疫苗。
“现在某些种类的国产疫苗在性能上,是略逊于进口疫苗。但对大部分疫苗,国产、进口性能不相上下。”
无论国产、进口,在我国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根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大部分疫苗二者并无统计学差异。
“从性能和价格综合考虑,国产疫苗性价比更高。除非是四联、五联疫苗这种只有进口的,其他则选择国产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