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的准确位置图 中注穴功效作用
中注的准确位置图 中注穴功效作用
中注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交汇穴。属肾经,位于脐下,与冲脉相交,冲为血海,故可调理月经。该穴内应肠道,可通调腑气,用于气滞腹痛,便秘,疝气,及湿热内壅之泄泻,痢疾;肾脉和冲任脉均经过膀胱,故该穴还可治疗膀胱气化失职之小便不利等。
中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都穴的功效作用
中都为足厥阴肝经的郄穴,具有疏肝理气,理血调经,通络止痛的功效。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肝经之气深聚之处,又是肝脏疾病的反应点,善治血分病以及本脏本经的急痛之证。肝经自足上行,沿胫骨内侧大腿内侧入毛中,环绕阴器,入小腹布胸胁,故本穴可治肝经病变引起的胁痛腹胀,疝气少腹痛,下肢痹痛;其理血调经,利湿止带的作用,可治疗肝藏血失调所致的月经不调,崩漏,及瘀血湿邪下注的产后恶露不绝。
鸠尾的准确位置图 鸠尾穴功效作用
功效:和中降逆,宽胸化痰,清心宁神。
作用机制:鸠尾穴属任脉,正当剑突下,位近膈肌,内应肝及胃上口,故可疏理肝胃及胸膈气机,宽胸理气,和中降逆,治疗胸中气滞的咳喘,胸闷,心痛,胃气上逆或肝气犯胃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或膈气不利的呃逆;该穴位任脉络穴,膏之原穴,中医认为,膏为心尖之脂,故本穴络穴诸阴经而调和阴阳,清心化痰宁神,治疗邪热扰心,心神不宁的心烦,心悸,及痰浊蒙必心窍的癫狂,癫痫。
主治病症:1.咳喘胸闷,心胸痛,心烦,心悸,癫狂,痫证;2.犯胃,呕吐,呃逆,胃脘痛。
灵道的准确位置图 灵道穴功效作用
灵道穴属心经,为心经井穴,五行属性属金,金应肺,肺主气,故本穴行气的作用甚强,可行气活血,宁心安神,治疗胸闷心痛,心悸怔忡;因心开窍于舌,暴喑,舌强不语,可用此穴行气通络以开窍。醒脑相通,如邪气阻于心络,则阴血清阳之气上达于脑,出现头昏目眩,也能用此穴治疗。另外,治疗肘臂挛痛是心经治疗作用。
中封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封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踝区,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足舟骨与内侧楫骨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内侧凹陷处取穴。
中注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注穴配穴治病方法
月经不调可配气海,血海,三阴交;气滞腹痛,便秘,泻痢,疝气可配天枢,上巨虚,维道,归来;小便不利可配中极,膀胱俞。
通里的准确位置图 通里穴功效作用
类属:通里为心经络穴。
功效:清心安神,通舌利咽。
作用机制:穴属心经,为心经络穴,别走小肠经,可调理心气,行气活血,清心安神而治疗心痛,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心开窍于舌,心脉上挟咽,系目系,连大脑,本穴有开郁泻火,疏通心络,利咽喉,通舌窍的作用,可治暴喑,舌强不语,头痛,头晕,目眩,另外,可治疗循经病症如腕臂疼痛等。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 巨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处。
功效:舒筋利节,理气通络,化痰散结。
作用:1.巨骨穴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2.该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