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核有什么作用 乌梅核能消炎杀菌
乌梅核有什么作用 乌梅核能消炎杀菌
消炎杀菌是乌梅核重要作用之一,它含有一些柠檬酸和苹果酸,还有一些酒石酸,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消炎成分,它们对人体内的多种致病菌以及皮肤真菌都有明显抑制和消除作用,消炎杀菌的作用十分明显。
话说乌梅药用
乌梅可作为药用,酸性较强,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癣菌、小芽孢菌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尚有抗过敏作用,还对胆囊有收缩作用,能促进胆汁排泄,对胆道结石有一定疗效。
对于乌梅的药用,在我国古藉中多有记载,如《神农本草经》载:“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胬肉。”《本草纲目》载:“敛肺涩肠,治咳,泻痢,反胃噎嗝,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磺毒。”
乌梅性温,味酸。具有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和开胃安蛔、涩肠止泻等功效,且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主治久咳不止、久泻下痢、肠道及胆道蛔虫症。外用于恶疮溃疡、牛皮癣、鸡眼、疣赘、筋骨疼痛等有一定疗效。
下面选录一些有关乌梅的单方验方:
1、蛔虫病:乌梅若干,去核捣烂。每服6~9g。每日2次。
又方:乌梅10枚,川椒6g,生姜3片,加水煎,分2次空腹服。每日l剂,连服2-3日。
2、骨刺哽喉:乌梅l枚,白糖适量。用乌梅蘸白糖,放口中含化。
3、久泄久痢、肺虚久咳不止:乌梅适量,和糖一起煮.冷却后即成酸梅汤。
清代宫廷御膳房中调制的酸梅汤,先将乌梅泡发,加入冰糖、桂花、蜂蜜和水一起煮,冰镇后即成。酸梅汤生津止渴.除烦安神,可治暑天心烦口渴,或高温失水过多以及久泄久泻,肺虚久咳不止。
4、急、慢性腹泻:乌梅适量,去核捣烂绞汁,用火文火熬成膏状。每日loml,早晚饭前各服1次,连服3-7日。
5、诸疮肉出、小儿头疮:乌梅烧成炭,研末,敷患处,生油调敷。
6、功能性子宫出血:乌梅15g,加水800ml煮沸,去渣后加入红糖饮用。功能收敛、止血。
7、饮食积滞:乌梅2枚,萝卜250g(切片),加水1500ml煮至700ml,加少许盐调味,去渣饮用。功能理中行气,化积滞,消痰热。也可治胸闷烧心,腹胀胁痛燥热等症。
8、牙痛:乌梅炒黑涂痛处。或在牙痛一侧脸颊上贴上乌梅肉。
9、晕车、眩船:把乌梅放于肚脐上或含在口中。
10、消渴解闷:乌梅肉loog,微炒为末。每服6g,水二盏,煎一盏,去滓,人豉200粒,煎至半盏,温服。(《简要济众方》)
乌梅汁的特色
乌梅又称佳梅、梅果。
医学研究发现,食用乌梅之后,腮腺会分泌出较多的腮腺素。这种腮腺素有“回春”作用。可焕发人的青春,40岁左右的女性常食乌梅有保青春的作用。
按中医的药性药味,乌梅味酸、性平,我国著名的中药典籍《本草纲目》中就阐明乌梅的功效是“敛肺涩肠,止久咳痰”。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梅有抗菌作用。对有害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乌梅能影响白血球或单核吞食细胞,从面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在抗癌方面,研究人员发现,乌梅热水淬取物对妇女宫颈癌细胞培养株素JTC—26体外筛选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乌梅内所含的齐墩果酸能抑S—180瘤株的生长;乌梅干果内所含苦杏仁或经胃内分解,具有消减癌细胞的作用。
乌梅泡水的功效与作用 涩肠止泻
乌梅有一定的收敛功效,所含的多种消炎杀菌成分还能帮助消除肠道中的细菌,用乌梅泡水喝可以起到防止肠炎,减轻腹泻的作用。
乌梅汤怎么做好喝 乌梅干是怎么做的
1、挑选乌梅
做乌梅干的所用食材简单,做法也十分简单,做乌梅干首先应该挑选质量好的乌梅。乌梅挑选的时候尽量选择味道酸甜的乌梅,这样做出来的乌梅干味道更好。挑选乌梅尽量选择颜色深的乌梅,这样做出来的乌梅干味道更好。
2、乌梅去核
乌梅去核是制作杨梅干的重要步骤,乌梅准备好之后,下一步就是去掉乌梅的核。乌梅去核的方法有多种,可以采用最简便的方式去掉乌梅的核。乌梅去核之后应该用清水将乌梅冲洗一遍,用清水冲洗乌梅是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3、制作乌梅干
把水烧到沸腾,然后放入乌梅1-2分钟即可(过一下水就行),这只是用来消毒杀菌,利于晒干。在晒之前要等到乌梅凉了之后。用纱布盖起来,防止灰尘,大约在太阳底下晒3-4天,等到乌梅水分干了。密封保存,用塑料袋装好,放在阴凉处保存。
吃多了杨梅核有什么影响
少量食用杨梅核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但是食用过多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下面几种不适情况:
消化不良
杨梅核中木质素含量很高,人体不能消化、吸收,食用过多,胃部囤积较多的杨梅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肠梗阻
杨梅核食用之后不能被分解、消化、吸收,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杨梅核进入肠道中,食用量少的话可以和粪便一起排出,但是食用过多的话,很容易出现肠梗阻的情况,对身体健康不利。
肠胃出血
杨梅核不能被消化,但是会刺激胃酸分泌,大量的胃酸会刺激溃疡处,严重导致胃出血,同时杨梅核有一定的棱角,食用过多有可能划伤肠胃和消化道。
吃杨梅要不要吐核 吃多了杨梅核有什么影响
少量食用杨梅核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但是食用过多的话就有可能出现下面几种不适情况:
杨梅核中木质素含量很高,人体不能消化、吸收,食用过多,胃部囤积较多的杨梅核,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杨梅核食用之后不能被分解、消化、吸收,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杨梅核进入肠道中,食用量少的话可以和粪便一起排出,但是食用过多的话,很容易出现肠梗阻的情况,对身体健康不利。
杨梅核不能被消化,但是会刺激胃酸分泌,大量的胃酸会刺激溃疡处,严重导致胃出血,同时杨梅核有一定的棱角,食用过多有可能划伤肠胃和消化道。
乌梅核有什么作用 乌梅核能治痔疮
乌梅核对人类的痔疮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临床上早有报道,把乌梅核的提取物制成注射液,直接注射在痔疮中,能让痔疮症状很快好转,人们肿痛的症状能明显减轻, 另外乌梅核配合维生素C和维生素B一起服用,还能治疗人类的肝炎和胆囊炎以及细菌性痢疾,治疗效果都特别明显。
乌梅酒可辅助治疗结肠炎
方法:取乌梅500克,洗净去核后泡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放于阴凉处保存。治疗时取乌梅20克加酒5~10毫升口服,早晚各1次。大部分患者用此法治疗有较好效果。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炕焙而成。其味酸,性温,有敛肺、涩肠、生津、驱蛔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梅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等。乌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乌梅酒可辅助治疗结肠炎。
乌梅的药理作用
1、利胆作用
实验证明: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作用。
利于引流胆道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亦有利于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而形成胆石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加大乌梅剂量,对胆囊的上述作用明显加强,但单味乌梅的作用又不及复方强,表明乌梅汤有协同作用。
乌梅还能增加胆汁的分泌, 并能使胆汁趋于酸性。
2、抗过敏作用
乌梅煎剂(1:1)及其合剂能减少豚鼠的蛋白性休克的动物死亡数。
有人认为,乌梅有脱敏作用,可能由于非特异性刺激产生了更多的游离抗体、中和了侵入体内的过敏原所致。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乌梅水煎液(1:1)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而对甲或乙种链球菌无作用。
50%煎液(纸片法)对百日咳杆菌和脑膜炎球菌作用最强,对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作用中等,对牛型布杆菌和白喉杆菌也有作用,而对流感杆菌和绿色链球菌无作用。
10%煎液(平板法)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乌梅乙醇浸液对一些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以及人型结核杆菌皆有显著抗菌作用。
乌梅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作用,水浸液1:80(2倍稀释法)能抑制巴氏杆菌的生长。
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等的作用也有不同的报告,可能与药物的产地、制备方法、菌株不同有关。
乌梅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一定关系, 如将其制剂调至中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强度约可减弱一半。
实验表明:乌梅水煎剂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4、对蛔虫的作用
研究表明:在5%乌梅丸溶液中,蛔虫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在30%的溶液中,蛔虫呈静止状态,若将其移至生理盐水中,即能逐渐恢复活动。
亦有实验证明:乌梅对蛔虫有兴奋、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
5、对平滑肌的作用
100%乌梅煎剂或乌梅合剂(乌梅、防风、炙甘草、银柴胡、北五味子)煎液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奥狄括约肌表现弛缓作用。
6、其他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乌梅对人子宫癌细胞JTC-26株的抑制率在90%以上。
小鼠免疫特异玫瑰花试验表明:乌梅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乌梅干中所含之柠檬酸,在体内能量转换中可使葡萄糖的效力增加10倍,以释放更多的能量消除疲劳,乌梅可使放射性90Sr尽快排出体外,以达到抗辐射目的,乌梅干能使唾液腺分泌更多的腮腺激素,腮腺激素有使血管及全身组织年轻化的作用,乌梅并能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美肌美发效果,尚有促进激素分泌物活性,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
亦有显著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腹泻。
乌梅怎么去核 去核机
乌梅味道酸酸甜甜能起到开胃健脾的作用,乌梅能够养胃护胃,增强人体食欲。乌梅去核的方法很多,自己可以动手去掉乌梅核。乌梅的核比一般水果的核要小,如果自己不能去除果核,可以在市场上用去核机。专业的去核机器,能够快速简单的去掉乌梅核,用机器去乌梅核应该注意使用机器的步骤,正确操作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