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窒息的检查
婴儿窒息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为最主要实验室检查。患儿呼吸治疗时必须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发病早期,PaO2<50mmHg,PaCO2>60mmHg,pH<7.20,BE<-5.0mmol/L,应考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经吸氧或辅助通气治疗无改善,可转为气道插管和呼吸机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呼吸衰竭。一般在开始机械通气后1~3小时,以及随后2~3天的每12~24小时,需要检查动脉血气值,以判断病情转归和调节呼吸机参数,以保持合适的通气量和氧供。
(2)血清电解质测定检测动脉血气、血糖、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标。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选择性测血糖、血钠、钾、钙等。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当缺氧持续时,出现血糖下降。血游离脂肪酸增加,低钙血症。间接胆红素增高,血钠降低。
(3)测定气道吸出液、或出生后早期胃液在肺不成熟的胎儿,如果L/S、PG、SP-A均很低,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危险性非常高。测定气道吸出液、或出生后早期胃液的以上指标,也可以辅助判断RDS治疗效果及转归。也有研究应用显微镜微泡计数法,可有助于床旁快速判断RDS疾病程度和治疗效果。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胸部X线可表现为边缘不清,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有时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灶性肺气肿,类似肺炎改变及胸腔可见积液等。
(2)心电图检查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波幅降低,T波升高,ST段下降。
(3)头颅B超或CT能发现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
(4)羊膜镜检对宫内缺氧胎儿,可通过羊膜镜了解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头露出宫口时取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估计宫内缺氧程度。
婴儿床的陷阱你不得不看
陷阱一:防护栏
安全隐患:卡头婴儿的头部骨骼相对较软,如果防护栏间隔过大,就有可能发生宝宝的头钻进去,被困在两条围栏之间的情况。
防御准备:购买婴儿床时,可随身携带一把尺子,测量一下婴儿床的防护栏间距,保证它们之间的间隔为4.5厘米-6.5厘米,才能放心购买。
TIPS:购买时可以带个可乐罐去测试,可乐罐应该不能穿过栏杆。
陷阱二:床垫
安全隐患:窒息、被困婴儿床的床垫绝对要适合婴儿床的尺寸。太小的床垫容易移动,可能使床沿出现空隙。过大的缝隙会导致宝宝的胳膊或腿陷入里面。宝宝的胳膊、腿和脸埋进松软的垫子里,可能造成被困甚至窒息。
防御准备
1、把床垫推到床的一端,检查剩下的空隙是否超过4厘米,如果你还能在床垫和床沿之间放得下两个手指头,这就说明床垫太小。
2、定期检查婴儿床垫的支撑系统,任何不在正当位置的挂钩必须修理或更换。
支撑床垫的挂钩和床板应由保险夹使之安全地嵌在凹槽里。
注意:不应该把婴儿放到任何柔软的平面上。水床、内装豆子的布袋、软而松的表面物的皱褶和缝隙会使婴儿面部周围的空气滞留,妨碍婴儿呼吸。
陷阱三:绳带
安全隐患:被捆、窒息活动的绳带可能纠缠住宝宝的身体。如果不慎捆住脖子,更是有窒息危险。
防御准备
1、如果宝宝的床上捆绑了保险杠,注意超出保险杠捆绑的绳带要剪短、剪齐,以免婴儿嚼到或被缠绕。
2、玩具、风动饰物、橡皮奶头和卧具也要检查,确保没有超过18厘米长的、可能使婴儿窒息的绳带。
注意:能够坐起来的宝宝,床上不要安装保险杠。
陷阱四:枕头、毯子、被褥等床上用品
安全隐患:阻碍呼吸、窒息软绵绵的床上用品虽然看上去很舒服,但是宝宝一旦抱住,就有可能挡住头部,影响呼吸。
防御准备
1、拿走棉被,橡皮奶头和又大又软的枕头。
2、铺上床单并尽可能铺平,将床单边紧紧地塞在床垫以避免出现皱褶而阻碍婴儿的呼吸。
3、不要使用活动的塑料床垫罩或防水床单,以免缠绕婴儿头而导致婴儿窒息。
4、床单和毯子应足够大到塞进床垫,而被褥却不要塞得太紧,否则会限制婴儿的活动自由。
5、宝宝1岁前,不要使用被套。
陷阱五:吊式玩具
安全隐患:缠绕、悬挂通常婴儿在4-5个月时就能爬动,当婴儿爬行时,很容易被悬吊的绳子缠绕而发生危险。
防御准备
1、无人看护时,不要把玩具系在栏杆之间或挂在床的上方。
2、将玩具系在宝宝抓不到的地方。
3、一旦宝宝能够坐起来,一定摘掉所有的吊式玩具。
新生儿窒息的危害有哪些
新生儿的身体器官系统都没发育完全,因此十分虚弱。一些感冒发烧如果处理不当或者父母没有重视,可能会带给新生儿严重的影响。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的是新生儿死亡的一大原因-窒息。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由此造成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窒息对新生儿的危害有什么又应该怎么急救。
生儿窒息是因为长期严重缺氧损害了胎儿的呼吸中枢所引起。发生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环境、生产过程有密切关系。凡能影响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血液及气体交换的因素都会造成新生儿窒息。
窒息的本质问题是缺氧。胎儿在母亲体内缺氧时,孕母可感觉胎动次数增加,医生检查可发现胎儿心跳次数增加,每分钟可超过160次。如果缺氧时间长,胎儿心跳可逐渐减慢到每分钟100次以下。此均表示小儿出生后会有窒息存在。
窒息的婴儿可根据皮肤颜色判断轻重程度。皮肤青紫称为轻度窒息,此时小儿心音可正常,肌肉张力正常。皮肤苍白称为重度窒息,此时小儿心音减弱,肌肉张力极低。如果做心电图或X光检查可发现异常改变。
因为新生儿窒息对小儿智力发育有明显影响,所以孕妇应定时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若发现胎儿心跳增快或减慢,可以先给孕妇吸氧,必要时应住院观察,避免早产。另外孕妇行剖宫产手术时尽量少用麻醉药及止痛药,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应密切合作,对窒息小儿及时抢救,尽快改善缺氧状况。
新生儿窒息还或者不正常的分娩过程都会引起孩子出现智力上的异常,脑缺氧缺血会导致孩子脑瘫进而影响到智力,时间长的窒息会导致孩子的死亡。因此准妈妈们应该在产前就要进行检查,这样可以减少危害的发生。
婴儿窒息急救方法
如果怀疑宝宝咽部有异物阻塞,但他仍然哭和咳嗽,可以让他继续咳嗽,并仔细观察有无异常。注意,此时不要拍他的背部或给他水喝。
处理一:
如果婴儿不能哭、咳嗽或呼吸,或者发出尖锐的声音,大人可以站起来,让宝宝的腹部贴着大人的前臂,屈曲一侧膝关节,把前臂放在大腿上,让婴儿的头部越过屈曲的膝关节,用另一侧的手掌在婴儿两侧肩胛骨之间轻拍5次,每次都尝试着促其排除异物。
处理二:
如果婴儿呼吸道仍然被阻塞,可把他轻轻地反过来,大人把2到3个手指放在婴儿胸骨的中央部,做5次胸部按压之后要检查一下婴儿的口腔。如果做了3轮背部拍打和胸部按压后异物仍然未清理干净,就要打电话叫救护车。此时,应继续实施以上抢救措施,帮助婴儿存活。
处理三:
如果婴儿的意识丧失,但仍有呼吸,可让他仰卧,头轻轻倾斜向后,用一个手指在婴儿口内触摸并清除阻塞的异物。如果婴儿丧失意识并停止呼吸,要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脉搏但是没呼吸,应继续抢救以恢复呼吸。用一只手将婴儿的头向后倾斜,用另一只手托起下颌以通畅呼吸道。把口对准他的口和鼻,每隔3秒向宝宝的口鼻内小幅度吹一次气,直到婴儿恢复自主呼吸。
新生儿窒息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为最主要实验室检查,患儿呼吸治疗时必须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值,发病早期,PaO2<6.5kPa (50mmHg),PaCO2>8kPa (60mmHg),pH<7.20,BE<-5.0mmol/L,应考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经吸氧或辅助通气治疗无改善,可转为气道插管和呼吸机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呼吸衰竭,一般在开始机械通气后1~3h,以及随后2~3天的每12~24小时,需要检查动脉血气值,以判断病情转归和调节呼吸机参数,以保持合适的通气量和氧供。
2.血清电解质测定:常有血清钾,钠,氯,钙,磷,镁和血糖降低,检测动脉血气,血糖,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标,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选择性测血糖,血钠,钾,钙等,早期血糖正常或增高,当缺氧持续时,出现血糖下降,血游离脂肪酸增加,低钙血症,间接胆红素增高,血钠降低。
3.PG和SP-A:可以作为判断肺成熟的辅助指标,两者在接近出生前偏低,提示肺不成熟,在肺不成熟的胎儿,如果L/S,PG,SP-A均很低,发生RDS的危险性非常高,测定气道吸出液,或出生后早期胃液的以上指标,也可以辅助判断RDS治疗效果及转归,也有研究应用显微镜微泡计数法,检测气道清洗液或胃液中微小气泡与大气泡比例,间接判断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与活性,可有助于床旁快速判断RDS疾病程度和治疗效果。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胸部X线可表现为边缘不清,大小不等的斑状阴影,有时可见部分或全部肺不张,灶性肺气肿,类似肺炎改变及胸腔可见积液等。
2.心电图检查:P-R间期延长,QRS波增宽,波幅降低,T波升高,ST段下降。
3.头颅B超或CT:能发现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
4.羊膜镜检:对宫内缺氧胎儿,可通过羊膜镜了解胎粪污染羊水的程度,或在胎头露出宫口时取胎儿头皮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估计宫内缺氧程度。
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怎么做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时,由于缺氧而致呼吸微弱或无呼吸,伴紫绀、心率减慢、神经反射差或消失等一系列症状,是围产期婴儿死亡原因之一。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很多,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缺氧。根据窒息的程重,临床上将其分为轻度和重度两种,即紫绀和苍白两种。抢救一般是在医院进行,待好转后应做好预防感染,严密观察的后续处理,并注意保暖。
一般来说,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如果是短时间缺氧而引起的轻度窒息,是不会留下新生儿窒息后遗症的。如果持续时间较长,甚至达到半小时,乃至几小时之上,脑组织缺氧受损严重者,可产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脑神经系统新生儿窒息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瘫痪、肢体强直及生长发育迟缓等。
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就诊患儿中有:2个月的婴儿不会笑,或四五个月的婴儿不会抬头、头竖不起来,或3岁多孩子走路不好,足尖朝下,足跟不着地,走路向前冲,走不稳,这些患儿中大多数母亲会详细陈述患儿有新生儿窒息的病史及不正常的分娩过程,如臀位产、足先露产、母亲有妊娠高血压或生前胎心不好或产前B超可见脐带绕颈、缠肢体或羊膜早破超过12小时甚至有的超过3天。有的母亲能回忆起孩子生后许久都没听到哭声,听产科医生讲孩子脸面发青,击打足心后才哭等等。以上是新生儿窒息的部分原因。
窒息可引起新生儿脑组织缺氧而损伤,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智力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癫痫、肢体强直等。应了解、认识这之间的关系,对预防发生和及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妈妈的各位,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孩子的行为,一旦发现有异常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寻医就诊,可以去相关育儿场所学习一些急救应变的方法,不要太过着急,一定要沉着冷静。平时,多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些身体上的按摩促进血液的循环。
如何避免婴儿窒息
每次喂完奶后应抱起宝宝拍拍后背直到打嗝在轻轻放下侧卧。
妈妈白天尽量休息好,晚上喂奶要保持清醒状态,最好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
如果宝宝在长牙,可以为他准备专用的磨牙棒,不要给他坚果、豌豆、葡萄类的食物。
宝宝俯卧一定要有人照看,宝宝睡觉时不要捂太严,应露出头部。
检查宝宝衣服上的纽扣等配件是否牢固。
注意毛绒玩具或小宠物的身体或尾巴堵住宝宝的口鼻。
宝宝周围不要有塑料口袋等不能透气的物品。
婴儿窒息的表现
1.胎儿娩出后,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色或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2.呼吸浅表,不规律或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微弱呼吸。
3.心跳规则,心率80~120次/分钟或心跳不规则,心率〈80次/分钟,且弱。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或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肌肉张力松弛。
5.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婴儿窒息的原因
1、夜间哺乳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父母都是睡不好觉的,孩子总是半夜要哭闹,妈妈也是在夜间给孩子喂奶,但是很多妈妈因为太疲劳了,所以在喂奶的时候不注意乳房压迫到宝宝的口鼻,引起新生儿窒息。
2、溢奶
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因为一直含着乳房,所以新手妈妈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有没有吃饱,所以在喂奶的过程中出现了溢奶,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发现的话,那么很容易呛到孩子的肺部,造成窒息。
3、大人压着宝宝
在婴儿还小的时候,都是和父母一起睡的,在熟睡之后,家长会一不小心的压到婴儿,严重的是压到婴儿的口鼻,而新生儿又无力反抗,造成窒息。
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必要时及时送诊
婴儿一旦出现窒息、呼吸不畅时,除了家长的紧急处理,应同时将宝宝转送至医院,让专业的儿科医师做进一步的处理和检查,以确保婴儿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