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止血药如何选用
常用的止血药如何选用
现分别介绍如下:
1)直接作用于血管的药物有:
①安络血,又名安特诺新,主要通过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使断裂的毛细血管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上主要用于鼻出血、咯血、血尿、视网膜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安络血常与维生素C合用以产生协同止血的作用。成人口服安络血每次2.5~5毫克,每日3次,儿童减半。肌注安络血每次1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减半。
②脑垂体后叶素。本品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能直接作用血管平滑肌,使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收缩。由于肺小动脉收缩,可减少肺内血流量,降低肺静脉压力,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的血栓形成而达到止血。本品还可用于门脉压增高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静脉滴注每次10~20毫克,加入生理盐水250~500 毫升中缓慢滴注。
2)改善和促进凝血因子活性的药物有:①维生素K1,是参与肝内凝血酶原合成的必要物质。故本品适用于由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疾患,如低凝血酶原血症、阻塞性黄疸及胆瘘患者手术前、新生儿出血性素质。由于本品可选择性地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故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胃肠道、胆道平滑肌痉挛所引起的疼痛有解痉止痛作用。②止血敏(止血定),可增加血小板数量,并可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加速血块收缩,还可增强毛细管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故可用于防治外科手术出血、紫癜,以及脑、肺、肝、消化道、泌尿道、眼底、齿龈等的出血。
3)抗纤溶药物有:①6-氨基己酸,对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产生竞争性抑制,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为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而达到止血目的。常用于外科手术出血、妇产科出血及肝硬化出血等。②抗血纤溶芳酸(氨甲苯酸),止血原理与6-氨基己酸相同,但效果比之强4~5借,对一般性渗血效果较好。
止血药会影响月经吗
止血药会影响月经吗?
专家表示,月经前期使用止血药是会影响月经的。
止血药指的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止血药以其药性区分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药性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止血药是治标之品,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温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补益药,以标本兼治之。
三、凉血止血药一般忌用于虚寒之症,温经止血药忌用于热盛之症,收敛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出血日久不止而无邪瘀之症,以免留瘀留邪之弊。
四、大量出血每有气随血脱、亡阳、亡阴之症,首应考虑大补元气、急救回阳以及挽回气阳,以免贻误病机。
五、止血药用量与用法各自不同,有需炒炭者(艾叶),有不需炒者(三七),有主要用于汤剂者(蒲黄),有直接研粉吞服者(白芨),有需用量较大者(仙鹤草),当各随药性用之。
常用止血药有哪些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原理 原理有凝血和收缩血管,还有就是物理原理和生理原理。 侧柏叶,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的出血是因为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这样就有一个平衡以达到止血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属于生理性的。 白芨,它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这跟它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和跟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仙鹤草,血余炭,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医学常用止血药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粘膜撕裂。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卡巴克洛/卡络柳钠:鼻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酚磺乙胺:防止手术前后的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凝血酶 凝血酶: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血凝酶: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胆绞痛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推荐阅读:外伤止血护理与急救 妇科止血药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有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和妇血康颗粒等
4种医学常用止血药揭秘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止血药的止血原理是什么?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凡功能制止体内外出血的药物,称为止血药。血液为人体重要的物质,故止血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为你带来妇科止血药相关信息。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止血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
妇科止血药: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有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和妇血康颗粒等。常用妇科止血药包括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妇血康颗粒。
止血药止血原理:
原理有凝血和收缩血管,还有就是物理原理和生理原理。 侧柏叶,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的出血是因为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这样就有一个平衡以达到止血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属于生理性的。 白芨,它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这跟它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和跟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仙鹤草,血余炭,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医学常用止血药: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粘膜撕裂。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卡巴克洛/卡络柳钠:鼻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酚磺乙胺:防止手术前后的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妇科止血药有哪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3.凝血酶 凝血酶: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血凝酶: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4.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胆绞痛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推荐阅读:外伤止血护理与急救。
止血药应用注意事项:
止血药以其药性区分有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之不同,临床应用须跟据药性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止血中药简介
三七
《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别名:参三七、田七、山漆、旱三七、广三七。处方用名:三七。药用部分:根。
性味:甘、微苦、温。
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止血作用甚佳,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长。适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对出因兼有瘀滞者尤为适宜。可单独应用,研末吞服;也可配伍蕊石、血余炭等同用;研未外敷,可治创伤出血。
2、用于跌打损伤之瘀滞肿痛。可单独应用,也可配伍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3、近代用本品研粉内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用量:3克。研粉冲服,每次1-1.5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性温,凡出血而见阴虚口干者,须配滋阴凉血药同用。
仙鹤草
《滇南本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别名:脱力草。处方用名:仙鹤草。药用部分:全草。
性味:苦、涩、平。
归经:入肺、肝、脾经。
功能:收敛止血、解毒疗疮,杀虫。
主治与应用:
1、本药味涩收敛,止血作用较佳。广泛应用于各种出血证,常随证配伍相应的药物。如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常配鲜生地、侧柏叶、地榆等凉血止血之品;治疗虚寒性出血证,常与炮姜、艾叶等温摄止血药同用。
2、用于疮疖肿疡、痔肿,可用茎叶熬膏调蜜外涂,并同时水煎内服。
3、用于滴虫性阴道炎所致的阴部湿痒证。可用本品煎浓汁冲洗阴道。
用量:9-30克,大剂量用60克。外用适量。
白及
《本经》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及的地下块茎。处方用名:白芨、白及、白芨粉。药用部分;块茎。
性味:苦、苦、涩、微寒。
归经:入肺、胃、肝经。
主治与应用:
1、主要用于肺胃出血证。可单用本品研末,用糯米或凉开水调服。也可随证配伍相应的药 物,如治肺阴不足、干咳咯血证,常与百合、麦冬、阿胶、楷杷叶等药配伍;治疗溃疡 病出血,常与乌贼骨同用,即乌芨散。
2、用于外伤出血,可单用或配煅石膏研末外敷。
3、用于疮痈肿毒,手足皲烈。治疮痈初起未溃破者,常配银花、天花粉、皂角刺等;治疮痈已溃,久不收口,常研末外用;治手足皲烈,可研末用麻油调涂。
用量:9-15克。研粉吞服,每次1.5-3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反乌头。肺有实火,外邪盛时不宜早用。
蒲黄
《本经》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狭叶香蒲或香蒲属其它植物的花粉。处方用名:蒲黄、炒蒲黄、酒炒蒲黄、蒲黄炭。药用部分:花粉。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入肝、心经。
功能:收涩止血, 活血祛瘀,利尿。
主治与应用:
1、本品止血则不留瘀,生用或炒用止血作用均显著,传统认为炒用为佳。广泛用于衄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产后出血不止及创伤出血等证。蒲黄尚有利尿作用,故用于血淋证更为适宜。单用水煎服或粉末吞服均可,临床上多随证配合相应药物同用。
2、用于产后瘀痛、痛经及瘀血阻滞引起的心腹疼痛证,常与五灵脂相须配伍使用,即失笑散。
用量:3-9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入煎剂宜包煎
胃出血最佳治疗方法
1. 常规处理:
① 病人平躺,医生可通过肌肉注射安定10mg;②对于呕血者,患者应先禁食,而对于单纯黑粪者,患者可以适当进一些流质饮食;③病情较为严重者应吸氧;④将胃管放入体内,吸出胃内的积血,然后了解出血情况灌注药物;⑤加强日常护理,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从而引起肺炎或者是窒息。
2. 抢救休克:
①对于轻度出血者可以以输液为主,暂不用输血;对于中度出血者需补充血液400~600ml;而对于重度出血者则需输血900~1200ml,甚至更多;②对于输液量的估计,原则上是以量出为入。医生可以根据患者中心静脉压测定,从而来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3. 止血剂的应用:
① 医生可酌情选用止血药物加入补液中滴注;②胃镜下想要局部止血可以选用喷洒止血剂,如80mg/L去甲肾上腺素或者注射止血剂,如1~2mg肾上腺素可以加入10%盐水10ml,作为分点注射。
脑出血后头痛怎么办
一、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一般要求患者就近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的变化,定期检查瞳孔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取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液,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术。同时给予低流量的混合氧气。
三、保持电解质平衡:清醒、吞咽无障碍者可试进流质,每日总液体人量在2000毫升~2500毫升左右。明显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经静脉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平衡。
四、治疗脑水肿,防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以及呋噻米、激素等。一般是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平均6~8个小时重复1次。急性脑出血一般须脱水治疗 l~2周,具体根据病情而决定。但脱水时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应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
五、调整血压:血压高者,可用利血平0.25毫克~l毫克肌注,或25%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注,使血压维持在2o千帕~22.7千帕/12千帕~14.7千帕之间。原则上降压不宜过快、过低。
六、应用止血药:目前临床上对脑出血后是否应用止血药仍存在不同看法,但大部分意见认为,急性期(头2~3 天)可给予止血药,可以防止继续出血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常用立止血1单位静脉推注, l单位肌注 l安络血5毫克~10毫克肌注;止血环酸0.2克~0.4克加人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4克~6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但止血药用量不宜太大,种类也不宜过多。
七、防治并发症:脑出血后颅内压急剧升高,所以极易导致脑缅,而出现死亡。此外由于脑出血而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也是一个重要的并发症。严重的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褥疮是极常见的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怀孕期间得了痔疮怎么办
怀孕期间一般活动量较少,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较长,粪便内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便秘较严重时,可选用麻仁润肠丸或地榆槐角丸;出血时可适当选用止血药物,如止血敏和维生素K、维生素C等;肿痛时可用中药祛毒汤等药物熏洗、坐浴,外用九华膏、四黄膏、痔疮膏等药物。
总之,妊娠后期患痔疮后,一般不主张立刻手术治疗,可选用以上几种保守疗法,等到产后再行进一步治疗。这是因为产后随腹压的降低,静脉回流障碍的解除,体内孕激素含量逐渐降低,痔核一般会在4个月内缩小或萎缩。此时若症状消失,可免手术之苦。若仍有痔核存在,再进行手术治疗,这时痔核已较妊娠时明显变小,手术痛苦会相对减小,疗程亦会明显缩短。
脑出血后头痛处置办法
1、调整血压:血压高者,可用利血平0.25毫克~l毫克肌注,或25%硫酸镁10毫升深部肌注,使血压维持在2o千帕~22.7千帕/12千帕~14.7千帕之间。原则上降压不宜过快、过低。2、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领,取下义齿,取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液,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术。同时给予低流量的混合氧气。3、治疗脑水肿,防低颅内压:临床常用药物有甘露醇、山梨醇,以及呋噻米、激素等。一般是20%甘露醇125毫升~250毫升快速静脉滴注,平均6~8个小时重复1次。急性脑出血一般须脱水治疗 l~2周,具体根据病情而决定。但脱水时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同时也应注意心、肾功能的变化。4、保持电解质平衡:清醒、吞咽无障碍者可试进流质,每日总液体人量在2000毫升~2500毫升左右。明显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者,给予鼻饲,经静脉补充营养和维持水电解平衡。5、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一般要求患者就近治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的变化,定期检查瞳孔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6、应用止血药:目前临床上对脑出血后是否应用止血药仍存在不同看法,但大部分意见认为,急性期(头2~3天)可给予止血药,可以防止继续出血和治疗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常用立止血1单位静脉推注, l单位肌注 l安络血5毫克~10毫克肌注;止血环酸0.2克~0.4克加人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4克~6克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但止血药用量不宜太大,种类也不宜过多。
经期什么药不能吃 抗凝血药止血药
抗凝血药可引起月经过多,甚至大出血,经期应避免使用。止血药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细血管收缩,使用后会引起经血不畅。另外,也应慎用具有较强止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
治疗直肠癌便血时的注意事项
1.止血治疗禁忌:治疗便血首先考虑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药,临床上要根据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药物止血,局部手术止血及全身药物止血等。肛门局部轻度出血,则以局部止血为主;大出血时,则应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术止血措施。
2.痔出血治疗禁忌:如肛裂、内痔、直肠息肉等间断性便血,发病缓慢,量较少,则局部应用凉血止血药效果较好。当出血量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术治疗时,可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
3.感染性肠病治疗禁忌:慢性感染性肠病导致的粘液血便、脓血便,就要针对肠病综合治疗,不能简单止血了事,否则只治标不治本,炎症不消除,症状不会缓解。
4.术后损伤治疗禁忌:肛门直肠术后原发或继发性出血,量较多,或出现大出血,病情急迫,则应立即采取局部止血措施,找到出血点,予以结扎或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全身应用止血药,局部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5.血液病治疗禁忌:血液病导致的便血,采用全身止血,药量要大,并配合局部止血处理。
6.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禁忌:消化道大出血在现有的检查条件下找不到出血灶者,要及时全身止血。上消化道溃疡所致的便黑血,除了按常规止血外,还要抗酸治溃疡。
7.心脑动脉栓塞者治疗禁忌:患有心脑动脉硬化、脑栓塞者合并便血时,止血药的应用必须适时适量,避免过度止血加重心脑疾病。
大便带血要紧吗
1、补充血容量:便血量大、贫血明显或已发生休克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以血浆代制品或全血为佳,有利于纠正休克。
2、应用止血药物:6%~8%的去甲肾上腺素(正肾上腺素)溶液反复灌肠或者冰盐水反复灌肠(冬季不宜多用),除可起到止血作用外,还可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从而为肠镜检查作准备。凝血酶或白药或白岌粉等中草药溶于生理盐水中灌肠,有时也可发挥止血作用。静脉给予常规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止血敏)、维生素K1、氨甲苯酸(抗血纤溶芳酸)、6-氨基己酸或血凝酶(立止血)等。
有条件者可输注冷沉淀(含各种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等凝血成分。肠系膜上或肠系膜下动脉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时,如发现出血部位,可选用垂体后叶素或特利加压素注入出血的血管内,有效止血率可达80%~90%以上。
3、手术治疗:对于结肠癌或者是痔疮等疾病诱发的患者来说,就需要及时进行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以便能够切除掉病变组织。
妇科止血的药有哪些
一、止血原理 原理有凝血和收缩血管,还有就是物理原理和生理原理. 侧柏叶,白茅根,它们的原理是生理性的,有的出血是因为血热引起的,它们有凉血的作用,这样就有一个平衡以达到止血效果;三七的作用原理与肝脏有关也应属于生理性的. 白芨,它止血的原理应该是物理性的,这跟它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创面能形成一种保护膜和跟红细胞凝集形成血栓以达到止血效果. 槐花的作用原理是减少血管的的通透性. 蒲黄,仙鹤草,血余炭,艾叶,地榆,棕榈的作用原理是凝血作用
二、医学常用止血药 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垂体后叶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粘膜撕裂.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肠道粘膜的小动脉与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 生长抑素: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 卡巴克洛/卡络柳钠:鼻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酚磺乙胺:防止手术前后的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 3.凝血酶 凝血酶: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口服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出血、敌鼠钠盐中毒. 蛇毒血凝酶: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 4.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 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胆绞痛等. 一些中草药也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药、三七、止血灵、仙鹤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 推荐阅读:外伤止血护理与急救
三、妇科止血药 常用的口服止血药物有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维生素K、断血流胶囊(片)、安络血、止血芳酸、止血敏、妇血安片和妇血康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