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产后半年要小心抑郁症
女性产后半年要小心抑郁症
但这算不上产后抑郁,通常被称为Baby Blue,也叫产后情绪低落,这主要是由于产后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引起的。
一位母亲掐死自己7个月大的孩子后自杀,留下的是亲人们的惊愕与悲痛。在所有人心目中,母爱都是无比伟大的,为何这位母亲会舍得对孩子痛下杀手?对于这个性格内向,缺少亲密关系支持的新手妈妈,普普通通的产后抑郁,似乎发展成了抑郁症,并以“扩大性自杀”的极端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一把伤害自己和家人的利刃。假如,家人对她更多关注,可能就会发现她的反常;假如,她用另一种形式释放压抑在心中的情绪,哪怕是吵架,摔盘子;假如……其实,通向希望的路有很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产后半年是抑郁高发期
自杀的不一定是病人,抑郁症病人也未必都会自杀,但是自杀和抑郁症之间关联度很高。
在工作中每天都与产妇打交道的朱医生对产后抑郁症并不陌生。“月子期间的产妇,一般都会有抑郁的倾向。但这算不上产后抑郁,通常被称为Baby Blue,也叫产后情绪低落,这主要是由于产后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引起的。发生率虽然高,但一般都不严重,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经过治疗也能痊愈。而真正的产后抑郁症,从生产到产后2-3年都有可能发生。而产后6个月左右是发病的高峰。”
换一种方式释放能量
在产后由于生理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产妇都可能会有抑郁倾向,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发展成抑郁症。作为产妇身边亲近的亲朋好友,该如何给予产妇更多的支持,又该如何及时发现产妇可能陷入抑郁症的迹象呢?
月子期间的产妇,一般都会有抑郁的倾向。但这算不上产后抑郁,通常被称为Baby Blue,也叫产后情绪低落,这主要是由于产后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引起的。
一般来说,患有抑郁症的人,都会有一股自己难以克制的心理能量无法释放。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的人表现差异很大。外向型性格的人,常常会以攻击性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表现为各种无端的不满情绪,通过吵架、谩骂、损坏物品等表达出来。发现这类现象,家人应当把产妇视作病人,不能以理相争。聪明的做法是,尽量通过不伤害他人、损害小的方式,让产妇充分释放郁积的心里能量。比如,曾有产妇常有想把孩子从窗口扔出去的冲动,她很害怕哪天控制不住就真的这样做了。把能量宣泄到扔碗碟盘子等瓷器上。虽然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但是对于随时可能突发的意外状况,治标至少可以避免发生无可挽回的悲剧,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定需要的心理咨询。
相对于外向型性格的人明显的表现,内向型性格的人的某些表现很可能被忽视,也更容易造成悲剧。很多亲属对于产妇的哭闹等情绪反应,会一味地加以阻止,尤其是长辈,总是说坐月子不能哭,会伤了眼睛。殊不知这样会令产妇刻意地去压抑情绪。过分压抑的情绪可能以更具杀伤力的形式爆发出来。个案中的那位母亲,要是能以吵架、骂人、砸东西等方式释放情绪,或许就不会走向后的悲剧。
正常情况下,妈妈在讨论自己宝宝时,总是兴高采烈的。如果听到亲朋好友夸奖自己的宝宝,妈妈却表现得反感回避,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好要有人全天候看护,以防意外发生。必要时,要求助人员帮助。
子宫肌瘤怎么治最好 肌瘤快速生长要小心病变
子宫肌瘤转为恶性机会不高,但如果子宫肌瘤发生病变,有可能会压迫膀胱、直肠和输尿管等部位,引起排尿、排便困难和腰酸背痛;另外,当出现疼痛,要及时检查疼痛源头,例如下腹部、腰背部,而严重痛经也要特别注意,有可能是骨盆腔神经受到肌瘤压迫引发不规律子宫收缩。若肌瘤生长快速就要小心病变,建议患者每半年要做一次肌瘤大小的追踪。
产后抑郁症为何高发
1、孕妇经历分娩之后,全家人都处于一种迎接新生命的激动中,产妇不再成为家庭兴趣焦点,容易被忽略。
2、产妇出现心理波动时,容易被误解为是因婴儿性别与期待的落差、对孩子体重过轻或过重的焦虑、家庭困难、婆媳不睦等。
3、产妇因担心抑郁症需要治疗和吃药而使婴儿没人照顾,或家人不愿承认她患抑郁症这一事实等因素,也使产妇的抑郁情绪被淡化、被忽视。
此外,“80后”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也是造成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80后”生育孩子前后,心理落差会很大,另外工作与生育的冲突、抚养孩子压力的增大、生孩子伤口疼痛等原因,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症高发的几大因素。
有点头晕怎么办呢
引起头晕的疾病也很多,常见的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失眠症,以及某些抑郁焦虑症.意见建议:如果表现为一过性眩晕,呕吐,要重视,以脑供血不足多见.如果长时间头晕,头昏,伴睡眠不好,或者伴有其他身心症状如面部及肢体发麻,颈部酸痛,甚至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要是单在内科各项检查差不出毛病要想到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如果伴有情绪低落,易激动,悲观,要小心抑郁症.建议到医院神经内科进行相关检查,以进一步找出头晕的原因.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太认真。
从事客服、行政职业的人由于处事细致,面对来自客户、上司多方面的压力,患上抑郁症的概率会大很多;
平时爱钻牛角尖的筒子也要小心,太过纠结又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容易得抑郁症;
平时经常抱怨的,怨天尤人却不懂面对以及解决问题的人,也容易得抑郁症。
解压不及时小心抑郁症缠身
由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使得许多男性朋友感到责任重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发泄和缓解疲劳,就很有可能患上抑郁,那面对很大的压力也应该学会缓解疲劳,放松自己,了解了抑郁前的一些表现,你是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如果有请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轻型抑郁症病人常伴有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如头痛、背痛、四肢痛、腰痛等,但原因不明,医院检查找不到器质性病变。有的病例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厌食、恶心及胃部不适,或者出现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以及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的不适,虽然各种检查却均无正常,但患者会疑神疑鬼,尤其是怀疑自己得了大病,不断查体也难释其疑。
总觉得“活得太累”:部分抑郁症病人在早期会感到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感觉活得太累。这种情绪反应在正常人也可以出现,但在抑郁症患者会长期存在。有些患者对兴奋表现“木然”,例如遇到高兴的事不兴奋,但稍拂己意,便会发怒,表现为一触即怒、易激惹、敏感多疑、固执,总是感到不顺心。
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有的患者经常感到生活情趣索然,整日唉声叹气,或者感到“委屈”,动不动就流眼泪,甚至反复出现轻生的想法和行为。有的患者会有轻度的“无价值感”,自认为对社会、家庭、亲友没做贡献,产生“没有用”的自责,对自己、对生活没有信心,厌恶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处。
类似神经衰弱:部分患者会出现顽固性失眠及早醒等睡眠障碍,健忘、乏力、头痛等症状也是轻型抑郁症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这部分病人往往会被诊断为“神经衰弱”。另外,患者还可以出现多种不适的感觉,如会有莫明其妙的空虚感、恐惧感、孤寂感和强迫感等。
胖人要小心患抑郁症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并不快乐,肥胖与抑郁症和其它情绪性失调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肥胖导致这些症状的产生,还是因为这些症状造成了肥胖,研究人员对此还不清楚,但这两个论点却都有理论依据。
西雅图群体保健合作社的研究人员对9000多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后发现,肥胖者患抑郁症等情绪失调和焦虑疾病的比例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多25%以上。不过,滥用药物的情况却例外,肥胖者滥用药物或酗酒的较少,比较瘦的人低近25%。
发表在7月份出版的《一般精神医学文献》上的这项研究称,该项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肥胖的人较快乐,这一说法纯属人们的想象,与事实根本不符。因此,医生们在对肥胖病人进行治疗时,应注意病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以前已有研究显示,肥胖者很少有滥用药物和酗酒问题,这个论点在这项新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原因之一可能是味美的食物和服药,都能在脑部起同样的作用。至于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吃味美的食物来稳定情绪,而有些人则用服药或饮酒来稳定情绪,目前还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员说,抑郁症患者往往不愿意参加活动,而有些用来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会导致人的体重增加;另一方面,肥胖往往被看作病态,体重超重的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从而会导致抑郁。
长期头痛失眠小心抑郁症
公众羞于承认患上精神科疾病
14岁的婷婷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整天没精打采,而且还总说头疼,到医院就诊后被转到精神科,医生诊断孩子患上了抑郁症。婷婷妈妈听了非常不高兴,坚持反驳医生,说孩子不可能得抑郁症,只不过是最近心情不好,前不久被老师批评了,考试没考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高华教授接诊过许多这类病人,“病人的家属好像不是来看病的,而是跟医生做辩论,找各种合理化的借口,拒绝承认孩子患精神疾病的事实。”这是导致抑郁症诊断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对抑郁症的不接受,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非常高。王教授生动的解释说,“抑郁症说起来就是三句话,往事不堪回首,前途一片黑暗,生不如死万念俱灰,情绪低落忧郁,感到绝望。”因此,病患家属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是治疗的关键。
三成以上抑郁症患者身体不舒服才就诊
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心理,没有人会因为不开心而去医院,肯定是有哪里不舒服了,比如头疼、睡不好,这才会去医院检查。因此,病人被误诊的情况不在少数,王教授介绍说,很多慢性疼痛的病人,后来都发现实际上是患有抑郁症,情绪不好,会造成全身不舒服,他所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从其他科转诊过来的,至少占30%。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也表示,抑郁症的漏诊率很高,很多抑郁症病人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来看病的,消化科、心血管科、疼痛科的抑郁症患者尤其常见,如果这些疾病方面的医生有抑郁症知识,就会在排除相关躯体疾病之后,转诊到精神科,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不了解这些,因此造成大量漏诊。
“我的抑郁症患者,大概有40%-50%从其他科室转来的,有的是医院转诊,有的是看不好了,听别人说可能是要到精神科,就过来了。这应该算是转诊率比较高的了,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可能还不到这个水平。”贾教授说。
头痛看诊患者 1/3是抑郁症
“很多抑郁症患者会因为睡不着,头痛头晕,浑身不舒服到医院看病,临床见到最多的就是头痛头晕失眠,我们科因头痛来看诊的,1/3是抑郁焦虑、精神障碍引起的慢性头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科主任李焰生教授说。
针对当前抑郁症识别率低的状况,李焰生教授认为,这与我国的体制有关,“国外有经过培训的全科医生,他们能识别大部分疾病,然后转给专科医生看诊。我们的病人却是到处跑,小医院看不好换大医院,挂号小姐安排到哪个科室就是哪个科室,命运没有交给真正懂医术的人,比较混乱。将来如果能在社区推广全科医生,这种现象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长期头痛失眠小心抑郁症
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心理,没有人会因为不开心而去医院,肯定是有哪里不舒服了,比如头疼、睡不好,这才会去医院检查。因此,病人被误诊的情况不在少数,王教授介绍说,很多慢性疼痛的病人,后来都发现实际上是患有抑郁症,情绪不好,会造成全身不舒服,他所接诊的抑郁症患者,从其他科转诊过来的,至少占30%。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也表示,抑郁症的漏诊率很高,很多抑郁症病人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来看病的,消化科、心血管科、疼痛科的抑郁症患者尤其常见,如果这些疾病方面的医生有抑郁症知识,就会在排除相关躯体疾病之后,转诊到精神科,但遗憾的是大多数非精神科医生不了解这些,因此造成大量漏诊。
“我的抑郁症患者,大概有40%-50%从其他科室转来的,有的是医院转诊,有的是看不好了,听别人说可能是要到精神科,就过来了。这应该算是转诊率比较高的了,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可能还不到这个水平。”贾教授说。
更年期抑郁症症状 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月经周期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潮红,出汗等;
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眩晕,耳鸣,疲乏,心悸气促,睡眠障碍等;
性欲改变:多数更年期女性性欲有所下降,与年龄增大,激素减少有关,少数女性出现性欲增强现象。
情绪低落:患者情绪低落与环境改变有关系,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严重时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