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

1、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3、母乳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也是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之一。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4、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还有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新生儿黄疸到底是什么病

新生儿黄疸到底是什么病

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宝宝中非常常见,大概60%-80%的宝宝在出生2-5天内都会遇到,所以也被称为“宝宝的第一场病”。造成黄疸的原因是宝宝体内胆红素上升,具体表现的症状时宝宝全身的皮肤、巩膜发黄。

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黄疸要根据致病原因对症治疗。

小儿黄疸 如何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出生2-3天后开始发黄并逐渐加深,第二周开始减轻,一般第二周末就能完全消退,早产儿在第三周左右也能消退。宝宝的体温、食欲、排便等情况都正常。

2.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时间早,发展快,持续时间长,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水平,可能还伴有其他症状。

小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常见病因

1.生理性黄疸

宝宝在子宫内时血液里的红细胞较多,而且这些红细胞不成熟易破坏,宝宝出生后就造成胆红素过多,另外因为新生宝宝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受限制,也会加重这个情况。

2.母乳喂养不当

母乳中含有某种酶,会影响胆红素的吸收,有些宝宝会因此出现黄疸。这种情况不用担心,必要时可以先暂停母乳喂养用奶粉喂宝宝,等黄疸好些后再恢复母乳。

3.ABO溶血

这是因为新生宝宝和妈妈血型不合引起的,以妈妈血型为O,宝宝为A或B最常见,这种黄疸的表现是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逐渐加重。早期的话可以使用换血疗法,如果只是轻微的症状,可以照蓝光治疗。

4.其他疾病

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先天性胆道畸形等疾病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

如何判断小儿黄疸类型

1,小儿黄疸出现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小儿黄疸的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有一个判断小儿黄疸的简单方法:

轻度:仅仅是面部黄染;

中度:躯干部皮肤黄染;

重度: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

3,小儿黄疸消退的时间

生理性黄疸:新生足月儿一般在生后7—10天黄疸消退,最迟不能超过生后2周,早产儿可延迟至生后3—4周退净。

病理性黄疸:常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3周。如果新生儿生后2周仍有黄疸,无论血清胆红素是多少均提示是异常情况,家长最好带其到医院作必要的检查,以便找出引起黄疸的原因。

4,小儿黄疸其它细节

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除黄疸外,其它各方面都表现正常,如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体温等。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精神状态明显不是特别好,有时候还出现了双眼往一个方向凝视或者惊叫或者抽搐。

宝宝出现黄疸肺炎属于严重疾病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新生儿如果有黄疸合并有肺炎,有可能就是肺炎它是一个感染性肺炎,感染也是黄疸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是炎症没有控制,那会反复的反弹,或者是持续的升高,如果是肺炎的症状不是很重,宝宝一般情况还可以,感染指标不是特别高,一般针对于肺炎的抗感染治疗,然后相对应的退黄治疗,对宝宝以后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只要治好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肺炎,情况不是特别好,然后黄疸持续很高,程度很重,有可能对宝宝以后会有点点影响,如果是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性会偏大一些,如果是普通的肺炎合并黄疸,一般是不会对宝宝有多大的影响的。

孕妇吃桔子孩子会黄疸吗

橘子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而维C是提高人体免疫力,参与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营养物质。并且大量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橘子中也不含有任何孕妇禁忌的有害物质。所以孕妇吃橘子可以补充维生素C,对孕妇本身及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当然,虽然孕妇可以吃橘子,但也不能贪多。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尤其在孕后期孕妇容易发生便秘的情况下,孕妇要少吃橘子。所以孕妇吃橘子要有量的限制。正值橘子成熟上市的季节,孕妇可选择一天吃1-2个优质橘子为宜。处于孕后期的孕妇,2天以上吃1个橘子为宜。新生儿皮肤黄与孕妇吃橘子有没有关系?其实新生儿皮肤黄是因为新生儿本身血红素代谢障碍所致,常被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但都与孕妇吃任何种食物无关,更与孕妇吃橘子无关。

黄疸都有什么症状

黄疸也是婴儿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于新生儿时期。婴儿的黄疸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不同类型的新生儿黄疸,它的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以上就是对“新生儿黄疸症状”的阐述,希望对新生儿黄疸患者有所帮助,如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防止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新生儿黄疸治疗经验之谈

什么是黄疸?

新生儿黄疸较其他月龄更为常见,这主要与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新生儿常见的黄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3-5天后,宝宝的脸却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是怎么回事呢?没关系,多半是由于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一、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其特点是:

1、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微带黄色,尿稍黄,无不适表现,第4-6天黄疸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第10-14天黄疸消退,早产儿可能延至第3-4周消退。

2、血清胆红素测定值偏高。

产生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体内产生胆红素过多,而肝转化、排泄胆红素能力差,致使胆红素堆积于血中而发生黄疸。因系生理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可多饮葡萄糖水,促进利尿,排出胆红素。有些严重的黄疸可并发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引起永久性脑损害,所以一旦发现宝宝黄疸有所加重就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遗憾终生。

二、需要区别的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由疾病引起。其特点是:

1、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或1周后出现,或黄疸消退后又复出现。

2、黄疸持续时间长超过生理性黄疸的时限。

3、黄疸过重,血清胆红素超过了生理性黄疸的数值。病理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胆道畸形、克汀病、头颅血肿等,一旦发现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医诊治,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新生儿黄疸可以吃茵栀黄口服液吗 宝宝喝茵栀黄的注意事项

1.茵栀黄口服液一般用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辅助退黄,切不可自行当做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治疗手段,也不可随意增加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2.若新生儿黄疸宝宝喝了茵栀黄口服液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停药即可自行恢复。

3.茵栀黄口服液过于寒凉,不建议长期使用,若宝宝的新生儿黄疸反复发作不退,应考虑病理性黄疸治疗。

4.茵栀黄口服液中含有金银花的成分,如果是患有蚕豆病的新生儿应避免使用。

5.茵栀黄口服液适合湿热型黄疸,如果宝宝的新生儿黄疸属于其他类型,或者宝宝因为早产等原因脾胃虚弱,需谨慎使用此药。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有哪五种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

1、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3、母乳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也是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之一。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4、新生儿黄疸常见的类型还有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以上介绍,是关于新生儿黄疸常见的有哪几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母乳性黄疸来说,是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其病症会在一旦时间之后自行消退。最后,我们衷心的祝您家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新生儿黄疸值多少正常 新生儿黄疸肺炎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新生儿如果有黄疸合并有肺炎,有可能就是感染性肺炎,感染也是黄疸常见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是炎症没有控制,那会反复的反弹,或者是持续的升高,如果是肺炎的症状不是很重,宝宝一般情况还可以,感染指标不是特别高,一般针对于肺炎的抗感染治疗,然后相对应的退黄治疗,对宝宝以后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只要治好就可以了。如果是比较严重的肺炎,情况不是特别好,然后黄疸持续很高,程度很重,有可能对宝宝以后会有点点影响,如果是出现了胆红素脑病,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性会偏大一些,如果是普通的肺炎合并黄疸,一般是不会对宝宝有多大的影响的。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宝宝的一呼一吸总是牵动着妈妈的心,而新生儿黄疸被认为是宝宝的第一场病,因而受到许多新妈妈的极大关注。有数据称:“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为50%,而早产儿更是高达80%。”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张振洪医师告诉养生疾病库:“其实新生儿黄疸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一种正常的症状,甚至称不上是一种病,故无发病率的说法,而病理性黄疸仅占10%以下。”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网

新生儿黄疸怎么才能识别

很多新生儿都会患黄疸,那么家长怎么才能识别新生儿黄疸呢?本文我们一起了解。 黄疸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区别孩子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据以下的特点来识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其特点: 1.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2.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3.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4.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

新生儿黄疸可以喝水吗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早期的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早期的新生儿黄疸,他的一般情况都还好,黄疸进展比较快,大小便明显的减少,皮肤干燥,有可能是喂养不足引起的,这时候要加强喂养,如果妈妈的母乳明确比较少,或者是基本上宝宝吸奶都没有什么奶,这时候是需要补充喂养的,一般补充喂养是以人工奶粉的喂养为主,一般是不会给宝宝喝水的,因为母乳里面还有奶粉里面,它的水分是足够的,所以一般新生儿黄疸是不建议喝水,加强喂养就行了。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具体来说,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是以血清胆红素为参考指标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 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 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 15mg/dl(毫克/100毫升)。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 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 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如果宝宝的黄疸值超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

新生儿得了黄疸还能吃茵栀黄吗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导致胆红素升高,但是一般黄疸的程度不会很重,然后升到一定程度会自行消退,这时候是不需要干预治疗的,如果黄疸升得比较高,有可能会进展成病理性黄疸,一般可能是需要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茵栀黄是新生儿黄疸治疗最常见的中成药之一,茵栀黄它主要是对于湿热证型的热象的黄疸的治疗效果是可以的,如果是有黄疸偏高,需要吃茵栀黄,一般需要对小孩子进行评估,需要进行辨证分析,分型的评估,如果是属于

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时间

母乳性黄疸的分为母乳喂养性黄疸,还有一个就是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是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由于摄入母乳量的不足,胎粪排出延迟,致使肝肠循环增加,导致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一般母乳喂养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百分之十二,这个母乳性黄疸一般是生后大概一到两天出现,如果是母乳不够的情况下,补充喂养或者是增加宝宝的入量,有可能宝宝黄疸上升的程度就会慢慢地减轻。还有一种就是母乳性黄疸,通常是纯母乳喂养或者是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

宝宝皮肤有点黄究竟怎么回事

许多人都听说过新生儿生后几天皮肤会发黄,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家里的老人也许会说,“这是胎黄,没关系。” 新生儿皮肤发黄真的没关系吗?答案是否定的。 新生儿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血液中红细胞破坏增多等原因,使大约50%的足月儿 、80%的早产儿在生后2-3天出现皮肤发黄,医学上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常表现为生后2-3天皮肤开始发黄,4-7天黄疸最重,足月儿总胆红素应〈12mg/dl,早产儿总胆红素〈15 mg/dl,此后黄疸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