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似感冒症状的儿童脑瘤
警惕似感冒症状的儿童脑瘤
脑瘤常见症状为清晨头痛
郭宁宁介绍脑瘤的常见症状有:
1 清晨头痛
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症状。多开始于早晨起床后。头痛常发生在清晨四五时,故称之为“清晨头痛”。
2 喷射状呕吐
与胃肠疾病的呕吐相比,呕吐与饮食无关且吐前并不一定伴有恶心,发作多在晨起或头痛最剧烈时,在一阵头痛后突然出现“喷射呕吐”。吐后头痛可略减轻。
3 视力障碍
原因是由于颅内压增高,使淋巴液回流受阻。
4 单眼突出
5幻嗅
因为位于脑下部的颞叶受肿瘤的刺激所致,患者常闻到实际不存在的气味。
6短暂性认人失误
患颞叶脑瘤的人还可以产生对人陌生感和似曾相识感。
7感觉减退
位于大脑半球中部的顶叶肿瘤,可引起对侧偏身的各种感觉。
8单侧耳聋
肿瘤压迫了听觉神经所致。
为何小儿脑瘤误诊率一直很高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感冒可能会引发鼻窦炎的发生
鼻窦炎的发生于多种因素有关,像周围环境的影响、临近器官患病未得到及时治疗而导致鼻窦受感染、生活工作压力大等等,都有可能是引发鼻窦炎发生因素。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感冒也有可能会引发鼻窦炎的发生,大家一定要警惕。
感冒后要警惕是否并发鼻窦炎
专家指出:因为近期感冒的高发,带动了鼻窦炎发病的“井喷”。在就诊的患者中,因患急性鼻窦炎来就诊的患者占到近五成。据耳鼻咽喉科专家介绍,目前正是各种鼻炎的高发季节,尤其鼻窦炎更是儿童们的“追随者”。
目前,感冒已成为诱发鼻窦炎的常见原因。专家指出:感冒反复不愈,一周左右可转化为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反复不愈又可转化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中感冒又可使鼻窦炎急性发作。鼻窦肿瘤的患者大多数有鼻窦炎的病史,因此对鼻窦炎不可掉以轻心。
但并非每个患了感冒的人都会并发急性鼻窦炎,因为除了鼻腔的感染外,形成鼻窦炎往往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在与外在的因素。感冒的同时,一旦全身的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等,或者感冒期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和休息,都可以造成局部抵抗力的下降,诱发鼻窦炎。
另外,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容易把鼻腔感染带到鼻窦,引起鼻窦感染。还有一些人在感冒尚未痊愈时进行游泳、跳水、潜水等活动,使污水进入鼻窦而发炎。
头痛是典型的鼻窦炎信号
感冒并发鼻窦炎时,初期症状和感冒的症状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在感冒经历了7~10天的病程后,如果鼻塞、鼻涕增多和头痛等局部症状未见减轻,就应当警惕急性鼻窦炎的发生。
专家说,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上述症状会明显加重,并且逐渐显示出急性鼻窦炎所独具的特征:炎症一侧的鼻窦有定时、定位的深部疼痛和同侧的疼痛。如急性上颌窦炎,疼痛往往发生于同侧的面颊部,常于上午出现,午后加重。
除了疼痛外,急性鼻窦炎还会引起全身不适、食欲不佳、流脓性鼻涕、嗅觉下降等症状,重者可有发热、耳鸣、听力下降等表现。“鼻窦炎看似小病,不正确对待后果很严重。”专家表示,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患上鼻窦炎会影响记忆力和学习成绩。
一旦急性鼻窦炎转成慢性,脓液向周围扩散,可导致周围组织的感染,甚至可引起失明、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后果。
女生左手臂酸痛是癌症吗
一般来说,手臂酸痛不适,要考虑是否感冒受凉,或者是关节炎导致。不要过于敏感,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对症下药,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常规的全身检查,排出癌症的可能。
女性癌症的早期症状
乳房接触疼痛,警惕乳房肿瘤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癌症,每年世界上约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所以,每位女性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乳房,当你的乳房在接触时会感到疼痛,或者用手掌按压乳房发现有小硬块的时候,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乳腺癌的可能。
乳头溢乳,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症状
在女性非哺乳期,乳房不明原因溢乳、或按压时溢乳,这个时候要警惕脑垂体微腺瘤。如果乳房还有血性分泌物排出的话,则有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症状征兆。
下腹隆起,警惕卵巢肿瘤
在平时平躺的时候,若下腹隆起的比较明显,用手按压的时候会摸到硬的块状物,这就要警惕卵巢肿瘤。
为什么小儿脑瘤容易被误判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
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
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 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
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小儿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小儿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 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儿童得了脑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1、头痛:较小的儿童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用手击头等。
2、走路不稳:因肿瘤发生在小脑者多。眼斜或眼球不能上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
3、眼歪口斜。颈部抵抗或斜颈:平卧检查时抬头下颌够不到胸前。有时患儿颈部倾斜到某个姿势才舒服,这是有小脑肿瘤的一个信号。
4、发育矮小或向心性肥胖:如十几岁的小孩个子才像7~8岁,有时孩子到十几岁时出现以躯干为主的肥胖,这时要警惕有颅咽管瘤的可能。
5、多饮多尿:经常在门诊看到长期诊为“尿崩症”的患儿,最后因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才确诊为鞍上生殖细胞瘤。癫痫发作。
6、性早熟:松果体区的畸胎瘤90%为男孩。
7、发烧。
8、呕吐。
误诊原因
小儿脑瘤常常在诊断时已进入晚期,其原因有:
1、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有病乱投医。
2、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有的甚至不会说话。
3、小儿对医生的检查一般不够配合,见了医生就哭闹,使检查无法进行。
4、我们的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而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熟悉,脑子里没有这根“弦”,把脑瘤错当成其他疾病(如感冒)。
温馨提醒:脑瘤有时候表现出来的症状跟感冒类似,所以才会有那么高的误诊率。如果小孩有疾病症状出现还是要检查清楚根源而不要随便用药消除症状
小儿脑肿瘤临床诊断标准
小儿脑肿瘤在儿童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经过近年来的统计发现,小儿脑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26.5~35.5/百万,我国每年会增加大约5万例小儿脑肿瘤确诊病例,提早发现并确诊治疗是目前降低小儿脑肿瘤死亡率的主要方法,在诊断方面小儿脑肿瘤较成人困难,可借助以下的诊断标准加以判断。
【诊断】
儿当儿童有反复发作的不明原因的头痛,伴有呕吐或头围增大,要警惕脑肿瘤的可能;对可疑的患儿应作头颅影像学检查。
1.CT及MRI是诊断脑肿瘤的两种主要的影像学方法。CT可确定脑瘤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和结构,并可显示周围脑水肿、出血、脑积水和骨质变化,但是软组织分辨率及发现肿瘤的敏感性不如MRI。MRI对钙化灶不敏感,但可清晰显示脂类、出血及血管结构,并能提供良好的解剖背景。由于MRI无骨伪迹,故对小脑、脑干、鞍区和颅底部肿瘤的诊断优于CT。
2.颅骨X线平片显示骨缝裂开、指压迹增多、蝶鞍及内听道扩大和颅内钙化斑等。
3.头颅超声波检查可见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所致的中线结构移位、脑室扩大等。B型超声波实时超声检查可直接发现颅内肿瘤。
4.腰椎穿刺主要用于与颅内感染的鉴别诊断,但对于颅内高压有脑疝危险的,应先降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
【鉴别诊断】
小儿肿瘤最易误诊为以下几种疾患,应注意鉴别:
1. 脑膜炎或脑炎:小儿中瘤有发热者占4.1%,当脑脊液呈炎症样改变时或者出现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颈部抵抗时,容易误诊。
2. 胃肠道疾患:颅压增高时患儿有反复进食后呕吐,易误诊为胃肠炎或幽门梗阻及肠蛔虫症。
3. 先天性脑积水:婴幼儿脑瘤的头颅增大前囟张力增高及头皮静脉怒张与脑积水表现相似。
4. 血管性头痛:非常多见,有时可与肿瘤引起的头痛混淆。
5. 尿崩症:多为鞍区肿瘤的一个症状而非一种疾病。
6. 眼科疾病:脑瘤引起视乳头水肿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可影响视力视野,易误诊为视乳头炎和视神经炎。
7. 癫痫:儿童脑瘤有10%左右有癫痫发作。
8. 小脑性共济失调。
在诊断小儿脑肿瘤的实际过程中,应该将小儿脑肿瘤体征症状不明显和小儿口述能力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以及不配合医生查体等情况考虑到,小儿脑肿瘤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儿童疾病症状极为相似,非常容易出现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的情况发生,在这个方面医生应该引起重视。
什么样的头痛要怀疑脑肿瘤
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居第二位,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由于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往往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小版”。对于脑肿瘤,我们应及早发现早期信号,早诊断,早治疗。脑肿瘤的出现和生长可有以下信号:
1、恶心呕吐 一般与饮食无关,有时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呈喷射状。颅内肿瘤患者80%可出现呕吐、头痛、视乳头水肿(由医生检查确定)——颅内高压三主征。
2、偏瘫 肿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中央沟前后或神经束向下传导途径,故可出现此现象。
3、视力减退听力下降:可见双侧视力下降或丧失。值得注意的是,应避免将颅内肿瘤引起的视力下降误诊为屈光不正、青光眼、晶体浑浊等眼科疾病。听力下降多为听神经瘤所致。老年脑肿瘤病人的听力下降,经常被误诊为“老年性耳聋”。
4、癫痫发作走路不稳:可有一侧手足或肢体抽搐(局限性),也可由身体某一部位的癫痫发作扩展到全身,或一开始就是全身大发作,总发生率约为30%。其中约半数脑肿瘤病人是以癫痫发作为最初症状的,甚至是惟一症状。走路不稳可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蹒跚、平衡困难。小脑是调节平衡的主要器官,所以当小脑患肿瘤时会出现以上这些症状。
5、面目改变声音嘶哑 可伴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口眼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变浅。常见于桥脑肿瘤,累及面神经。
6、内分泌失调 常表现为尿崩症或垂体功能低下(如阴毛稀疏、性欲减退、畏寒倦怠、少气懒言或向心性肥胖等),多是鞍上区或丘脑下部肿瘤。
小儿脑瘤的假象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脑瘤的发病率为3~4/10万/年,我国12亿人口每年应有新发生的脑瘤4万人左右,而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千左右的新脑瘤患儿,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儿童脑瘤与成人脑瘤不同,绝对不能将儿童脑瘤视为成人脑瘤的“缩影”。
儿童脑瘤易被误诊为感冒,该病的误诊率高达50%。假如孩子头痛、呕吐、视力减退、走路不稳,就很可能是脑部患有肿瘤。而有些医生往往不重视,把它当平常的感冒。有类似症状的孩子要及时到医院做头部CT和MR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儿童脑瘤的特点
一般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大宗病例统计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成人2/3以上发生在小脑幕上(即大脑),而儿童则半数左右发生在幕下(即小脑和脑干)。成人脑瘤多发生在大脑半球和桥脑小脑角区,而儿童脑瘤多发生在脑中线附近,如蝶鞍区、第三脑室、第四脑室等部位。成人三种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20%)、垂体瘤(10%)和听神经瘤(8%)加在一起近40%,而这三种脑瘤在儿童期却十分少见,加起来还不到总数的5%。成人脑胶质瘤占40%,而儿童脑胶质瘤高达70%。
小儿脑肿瘤假象多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就越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头围在出生时平均为32-34cm;1岁时头围约为46cm;2岁时头围约为48cm;2-15岁头围仅增加6-7cm。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