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吃吗 益气固表
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吃吗 益气固表
用当归黄芪泡水喝,有益气固表、收敛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肺气虚、卫气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盗汗,以及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长期喝当归黄芪水好吗
适量喝是好的。
当归黄芪泡水喝,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会随着汤水进入体内,从而起到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补气固表、利尿降压等功效,如果本身体质就有气血亏虚表现的话,那么长期正确饮用当归黄芪水对身体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而普通人若是想长期喝的话,当归、黄芪的用量也是要准确使用才会对身体有补益效果。
推荐几种男人补气血的中药
黄芪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
神农尝百草时,最为赞赏的便是黄芪。相传,当时神农因为误食“独活”而体弱,结果在找到黄芪吃下后,立马身强体健。而黄芪补气血的功效,也因此问世了。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的功效。现在医学更是将其用于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等方面。这也说明,这味补气血的中药是一个多面手,什么病都敢医治。
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生熟酸枣仁的作用 酸枣仁的最佳搭配
1.酸枣仁+当归、白芍、何首乌、龙眼:养心阴、益肝血。
2.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清热、益肝、养阴、安神。
3.酸枣仁+黄芪、当归:补脾益气、养血安神。
4.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黄芪:益气固表、止汗。
5.酸枣仁+生地、麦冬、天花粉:养阴生津。
当归和黄芪可以一起吃吗
可以的。
当归性味甘温,具有补血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症;黄芪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固表敛汗等作用,可帮助治疗气虚体弱,表虚自汗等症。
两者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药效和药性无明显冲突,所以当归和黄芪是可以一起吃的。
喝黄芪水能减肥吗 黄芪的最佳搭配
1.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补气摄血。
2.黄芪+人参、升麻、柴胡: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黄芪+白术、茯苓:健脾利水。
4.黄芪+人参、紫苑、五味子:补肺益气。
5.黄芪+牡蛎、麻黄:益气固表、收敛止汗。
6.黄芪+白术、防风:补气固表、祛风散邪。
7.黄芪+天花粉、葛根:健脾益气、生津止渴。
8.黄芪+当归:补气养血。
9.黄芪+当归、川芎、地龙:补气、活血、通络。
10.黄芪+红花、丹参、三七:补气、活血、止痛。
冬天怕冷暖身食谱
1、当归煮鸡蛋
原料:当归10克,鸡蛋2枚,白糖适量。
做法:当归煎水去渣,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便成。可在早晨空腹食用。
功能:滋阴补血。当归为补血活血要药,鸡蛋滋阴养血。二者配用,有较好的补血效果。治血虚不能滋养肌肤、经脉引起的麻木、冰冷、皮肤发痒。
2、黄芪大枣粥
原料:黄芪20克,大枣20克,白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芪煎水去渣,加入大枣(去核)、白米同煮粥,再放白糖即可。
功能:益气补虚。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大枣补益脾胃,梗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可用于气虚而至手足麻木者的早餐。
党参和黄芪可以泡酒吗 党参和黄芪泡酒的功效
党参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黄芪能够益气固表,党参黄芪酒有补气固表的功效,适用于气虚下陷、脾虚脏垂、气血亏虚者,党参黄芪酒能补气升阳,中气下陷者也可适量食用。
党参归脾、肺经,黄芪归脾、肺、肝、肾经,党参黄芪就能健脾益肺,适用于肺虚咳嗽、气短自汗者。党参配伍黄芪,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可适用于脾虚便溏、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党参为补益药材,有养血生津、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作用,而黄芪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两者配伍,既有较好的补气功效,又有利水渗湿的作用,黄芪党参酒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生津的功效。
党参有养血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内热消渴者,党参黄芪酒能利水消肿、补气健脾、生津养胃,脾肺虚弱、食少便溏、内热消渴、水肿胀满、中气下陷、气血不足者可适量食用。
党参黄芪酒里面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等,能为机体补充营养,党参黄芪酒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能够增加吞噬细胞的数量,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党参黄芪酒里面含有多糖、皂苷、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能够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党参黄芪酒有养血生津、益气固表的功效,气血不足者可以适量食用。
肾阳虚型女性不孕患者应食用雪莲鸡汤
中医学认为女性不孕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肾气不足,脏腑气血不和所引起。按照中医学理论,不孕症分型为肾虚型(阳虚、阴虚)、肝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等症型。不同的症型应该采用不同的药膳食疗法,下面是适合肾阳虚型的不孕患者食物:
肾阳虚型不孕患者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出现闭经,面色晦暗,腰腿酸软,舌淡苔白。
肾阳虚型不孕患者适合服用雪莲鸡汤,主要材料为:雪莲花30g,鸡1只,当归、黄芪、党参、雪莲花各10g;做法:将上述药洗净,与鸡同炖至熟,食肉喝汤,每日1-2次,吃完后,相隔数日再煮再吃;功效说明:雪莲有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经、暖宫散淤作用;当归有补血、和血、调经之效果;黄芪有补脾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党参具有补气养血;鸡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益五脏、补虚损的效果。此汤可温补肾阳,对肾阳虚不孕症患者有良效。
Tips: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导致不孕的原因也不同,所以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膳食,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巧用一物缓解贫血益气补血
偏方一:当归10克,黄芪60克,煎水饮。
偏方二:取桂圆肉20克,当归15克,鸡肉500克。先将鸡肉炖至半熟,再放入桂圆肉、当归,与鸡肉一起炖熟后服用。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刘卫平点评:第一个方子中,当归黄芪补血是中医的经典方,一般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5∶1比分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严重贫血、气虚的病人。中医强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双补,相辅相成,起到很好的益气补血的作用。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利水消肿之功效。当归身能补血,当归尾可活血,临床上主要用于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难、风湿痹痛等。当归黄芪补血汤适用于气血两虚,久病初愈的人。但要注意,中医认为,气与血“密不可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因此,在治疗时除采用活血化瘀外,需加入一定行气的药物,方可达到治疗的目的。此外,普通人在感冒期间和女性在经期不能喝。服用时,建议去渣滓,空腹时温服。
第二个方剂的当归桂圆鸡肉汤主补心气,对于轻中度贫血、睡眠不好的病人,效果比较明显。中医认为通过血络的连接和渗灌,使心、脉、血络和血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从而使血液循环,润泽周身。桂圆肉性温味甘,能很好地滋养心血,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它能改善心血管循环、安定精神状况、舒解压力和紧张,非常适合长期失眠者食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行血,加上鲜美的鸡肉汤炖熟,对贫血和失眠人群,调节作用明显。
黄芪可以和茶叶一起泡吗 黄芪和什么泡水喝比较好
用料:炙黄芪10克、红枣8枚、生姜2片。
功能:益气扶正、和营固表。
主治:病后体虚、倦怠乏力、气短,每遇风寒即患感冒或风湿痹痛等病证者。
制法:将炙黄芪切成薄片,红枣去核,生姜去皮,共置保温杯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5分钟后,频频代茶温饮,最后可吃枣肉。每日1剂。
特点:黄芪味甘,性微温,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炙用补中益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配以大枣、生姜调和营卫,更有助于扶正固本。体虚之人或产后,常饮此茶,能祛病强身。若睥胃湿热,舌苔黄腻者忌用。
用料:当归6克,黄芪30克。
功能:补气生血。
主治:大失血后,或妇女崩漏、产后引起的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或低热,脉虚无力。
制法:放在保温瓶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盖闷20分钟,代茶频饮。头开饮完,可再次加入沸水,连续饮用,至药汁尽为止。每日1剂,连服7~ 10天。
特点: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补血和营,一为补气药,一为补血药,黄芪与当归的配伍剂量为5:1,是补气生血的著名方剂。
用料:黄芪6克、枸杞子7克。
功能:益气生津、养肝明目。
主治:气虚衰弱、神疲乏力、肝肾阴虚者。
制法:将枸杞子、黄芪,倒入杯中,冲入沸水。焖3分钟后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特点:黄芪枸杞泡水喝时能同时发挥两者的功效,包括益气固表,养肝明目等,非常适合需要增强免疫力,滋补肝肾,补中益气等人喝。
用料:炙黄芪24克、炙甘草4克。
功能:益气固表补中。
主治:中气不足、自汗、盗汗、全身疲乏无力。中老人体质虚弱,容易感冒者适宜。
制法:将上述药材,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焖盖15中,代茶饮用。
特点:炙黄芪能提高身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虽补气亦能补阴,对体质虚弱所引起的多汗症有效,而炙甘草补中益气,与黄芪同用有相辅相成之妙。
黄芪怎么补气血效果好
黄芪大米汁
材料:黄芪25克,大米80克,蜂蜜10克。
做法:大米淘洗干净,黄芪倒入砂锅中,加300毫升清水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将大米和黄芪煎汁同放入豆浆机中,加适量清水,煮成汁,晾温后加蜂蜜调味饮用。
功效:黄芪能益气固表,凡中医认为气虚,气血不足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大米能益气,通血脉,补脾,养阴,两者配伍食用能改善气虚,气血不足。
黄芪大枣茶
材料:生黄芪10克,大枣5克。
做法:将黄芪切成薄片,大枣洗净,去核撕小块,两者一同放入砂锅中,添水约500毫升。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煎煮20分钟,可加入适量红糖或白头增加风味。
功效:黄芪益气固表,红枣补脾养血,两者配伍能更好的补益气血,并且使药性更为缓和,适合脾胃虚弱者和普通人群长期补益。
黄芪羊肉羹
材料:取羊肉200克,黄芪10克,当归5克,葱,姜,盐,料酒等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黄芪,当归一起放入砂锅中,倒适量水,加入葱,姜,盐,料酒等,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汤稠即可。饮汤食肉,每日或隔日食用1次。
功效:黄芪羊肉羹有气血双补之功效,并可固肾护肝,善治因肾气亏虚引起的遗尿,遗精,夜尿频多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