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胖人要小心患抑郁症

胖人要小心患抑郁症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研究发现,肥胖的人并不快乐,肥胖与抑郁症和其它情绪性失调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肥胖导致这些症状的产生,还是因为这些症状造成了肥胖,研究人员对此还不清楚,但这两个论点却都有理论依据。

西雅图群体保健合作社的研究人员对9000多名成年人进行研究后发现,肥胖者患抑郁症等情绪失调和焦虑疾病的比例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多25%以上。不过,滥用药物的情况却例外,肥胖者滥用药物或酗酒的较少,比较瘦的人低近25%。

发表在7月份出版的《一般精神医学文献》上的这项研究称,该项研究结果表明,认为肥胖的人较快乐,这一说法纯属人们的想象,与事实根本不符。因此,医生们在对肥胖病人进行治疗时,应注意病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以前已有研究显示,肥胖者很少有滥用药物和酗酒问题,这个论点在这项新研究中再次得到证实。原因之一可能是味美的食物和服药,都能在脑部起同样的作用。至于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吃味美的食物来稳定情绪,而有些人则用服药或饮酒来稳定情绪,目前还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员说,抑郁症患者往往不愿意参加活动,而有些用来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会导致人的体重增加;另一方面,肥胖往往被看作病态,体重超重的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从而会导致抑郁。

抑郁症也会遗传吗

抑郁症到底会不会遗传,是临床上常面临的问题。

抑郁症的确有遗传性,追溯患者的家族史,父母中有1人罹患抑郁症,小孩罹患抑郁症的几率是20%。而成长于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两人都罹患重度抑郁症的几率近7成。

不过,抑郁症虽与体质有关,也找到了相关的基因,但是对于遗传的机制,一直都还没有一致的定论,有可能是多基因遗传,而非单一基因的影响,目前还在求证过程中。

环境与抗抑郁种子

尽管有家族病史的人罹患抑郁症的几率比较大,但研究也显示,会不会罹患抑郁症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抑郁症的致病因素还包括其他社会、心理因素,而且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来说,社会、心理因素所占的比重远比遗传因素大许多。

从另个角度来说,同一个家族的环境因素大致相同,如经济条件和现实困境可能带来的压力,加上长期和慢性抑郁症患者一起生活,眼见关心或所爱的至亲痛苦,本身也容易受其负面影响,感到沮丧、自责和无力,增加罹患抑郁症的机会,因此不论有没有遗传到抑郁基因,都有自觉对抗抑郁的必要,愿意正面积极思考,一切都会变好。

什么样的人易患有抑郁症呢

1、生活单调:退休和孤寡老人、下岗人员、家庭妇女、在押监犯、孤儿易患抑郁症;

2、面临考试:升中、大考、考研、晋升人员易患抑郁症;

3、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恶性疾病、残疾易患抑郁症。

4、婚姻感情:遭遇感情挫折打击的人易患抑郁症;

5、追求至高:对艺术境界要求完美的作家、画家、音乐家等易患抑郁症;

6、孤僻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喜苦思冥想、不善表达的人易患抑郁症;

7、受社会限制:高层管理人员、机密要员、明星艺人易患抑郁症;

8、高风险:证券期货、赌博和设赌人员易患抑郁症;

抑郁症遗传几代呢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百分之四十,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潘医生说,张女士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抑郁症的确会遗传,但同时他也强调,孩子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风险,但没有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发作。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

母亲患抑郁影响较大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抑郁因家事而起影响较大

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检测出,抑郁症究竟通过什么方式遗传,而潘医生建议,父母可根据自己抑郁症的程度,来简单地预测一下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如果是重度抑郁,一两次刺激都可能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而轻度抑郁,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比较小。

那么哪些情况,容易让孩子得上潜在的抑郁症呢?潘医生说,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的抑郁症本身是因家庭关系不合而起,长期不和睦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抑郁有关的习惯自卑、消极、很难高兴起来。

保护孩子:创造家庭好环境

避免孩子遭受刺激而患抑郁症,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保护。潘医生指出,下面这些情况,是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的。比如,长期在孩子面前吵架、喜欢向孩子诉苦、经常给他讲一些悲观的想法。据他观察,如果夫妻没有患抑郁症的一方比较乐观,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降低。

对症贴士:亲子同患抑郁家庭治疗帮忙

如果孩子已经有抑郁倾向,别着急,家庭治疗将同时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度抑郁症。这种全家人一起参与的心理治疗,不仅能发现个人抑郁的症结,同时也能给整个家庭面对抑郁的持续力量。亲子同患抑郁,建议联络心理医生,安排家庭治疗。

抑郁症是否遗传

一、维护孩子,创造家庭好环境:防止孩子遭受影响而患抑郁症,好的家庭环境是最佳的维护。下面这些状况,是爸爸妈妈应该尽量防止的。比方,长时间在孩子面前吵架、喜爱向孩子抱怨、常常给他讲一些失望的念头。据他调查,若是夫妻没有患抑郁症的一方比较乐观,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下降。

二、抑郁因家事而起,影响较大:当前还没有技术可检测出,抑郁症终究经过啥方法遗传,而医师建议,爸爸妈妈可根据自个抑郁症的程度,来简单地猜测一下孩子患抑郁症的危险。若是重度抑郁,一两次影响都可能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而轻度抑郁,孩子患抑郁症的危险也对比小。

三、妈妈患抑郁,影响较大: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些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实验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妈妈,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调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若是妈妈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往来的能力会相对对比弱,但并没有显着的“一对一”联系,也就是说,妈妈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抑郁症会遗传给孩子吗 影响抑郁症遗传的其他因素

父母抑郁症发病越早,其子女患抑郁症的危险性就越大。出现焦虑障碍和有酒精中毒史的

家庭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也比普通人群高。其中一种理由是,酒精中毒常掩盖抑郁症状,因为抑郁症患者经常饮酒以缓解疼痛。于是一旦被诊断为酒精中毒,其可能潜在的病因-----抑郁症也许就会被忽视(这并不是说所有酒精中毒者都患有抑郁症)。

吃核桃的好处

1、减少患乳腺癌的风险

西弗吉尼亚的马歇尔大学医学院的试验显示,实验鼠每天食用2盎司约60g的核桃,比不食用的老鼠,患乳腺癌和肿瘤的几率要小。

2、减少患抑郁症几率

核桃中富含丰富的ω-3脂肪酸,可以减少患抑郁症、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的几率。

3、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坚持食用5次坚果的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减少近30%。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有益于胰岛素分解。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后代

1、遗传因素。与许多其它疾病一样,抑郁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现。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增加百分之十到十三;在完全相同的孪生子中,这个数值还要大。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七十。然而,在有明显抑郁症家族史的人中,许多人甚至在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也从来不得这种病。反过来,有些患抑郁症的人根本没有抑郁症的家族史。

2、社会与环境因素。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重病或屡遭不幸,可导致抑郁症。日常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包括心脏病、感冒和抑郁症。对于已经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待或贫穷之中,那么更可能会患上这种病。

3、生物化学。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

这个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的,但是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没有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一般可以有孩子,如果不能停药,怀孕有一定的风险。

相关推荐

抑郁症的病因有一些什么呢

抑郁症的到来令我们原本健康快乐的生活失去了色彩,所以希望每个都能注意心态的调理,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总是焦虑烦躁,那么为了大家能够远离疾病,我们就来看看抑郁症的病因有些什么呢? 首先,不良的社会与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抑郁症发生,日常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以抑郁症较为常见。 一些不良生活事件,也可导致抑郁症。对于已经容易抑郁症,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待或贫穷之中,那么更可能会上这种病。 其次,不同的性格因素,会导致诱发不同的精神类疾病。性

青少年为何抑郁症

一、家族遗传背景 家族遗传性也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之一。大量的临床实践统计结果表明,家庭精神疾病史,特别是父母罹抑郁症与孩子抑郁症的风险相关。这也提示了有抑郁症史的父母,不将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 二、神经质因素 许多研究证实,神经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高神经质的倾向于体验更多的负性的情感体验。所以神经质是儿童和青少年罹抑郁症和体验更多应激的易感因素。神经质和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是比较明确的。这是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中最让无可奈何的一种。 三、应激事件的刺激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原因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世卫组织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的类第二大疾病。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时候只是因为你太认真。 从事客服、行政职业的由于处事细致,面对来自客户、上司多方面的压力,抑郁症的概率会大很多; 平时爱钻牛角尖的筒子也小心,太过纠结又接受不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容易得抑郁症; 平时经常抱怨的,怨天尤却不懂面对以及解决问题的,也容易得抑郁症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

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研究表明抑郁症确实会遗传的,可是最重的还是外界的刺激作用,没有刺激一般是不会发作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还是比较重的。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专家解释 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的打击, 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

抑郁症有遗传性吗

据调查,抑郁症者中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达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抑郁症者的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病概率越高,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报道,抑郁症者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百分之十四,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百分之四点八,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百分之三点六。 一项有关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双卵双生子病率为百分之十六道三十八,单卵双生子为百分之三十三到六十,最高可达百分之九十二点六。双生子的寄养研究也发现有

抑郁症会遗传吗

看到很多在网上问,抑郁症会不会遗传,有抑郁症或之前得过抑郁症能不能生小孩呢?看来大家对抑郁症还是很恐惧的,但是同时又认识不足,所以担忧很多。 现在来说,心理学和精神学上对抑郁症遗传的研究主是通过对家系的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许多研究都发现内源性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 据调查,抑郁症者中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达30%—40%,抑郁症者的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而且血缘关系越近,病概率越高。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报道,抑郁症者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

抑郁症的生理原因是什么

格因素:悲观、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维模式、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较容易发生抑郁症。生物化学,一个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 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 遗传因素:与许多其它疾病一样,抑郁症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现。若父母中有一抑郁症,则孩子该病的机会增加10%~13%;在完全相同的孪生子中,这个数值还 大。

秋冬季节吃核桃有什么好处

一、减少乳腺癌的风险 西弗吉尼亚的马歇尔大学医学院的试验显示,实验鼠每天食用2盎司约60g的核桃,比不食用的老鼠,乳腺癌和肿瘤的几率小。 二、减少抑郁症几率 核桃中富含丰富的ω- 3脂肪酸,可以减少抑郁症、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的几率。 三、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坚持食用5次坚果的女性2型糖尿病的风险减少近30%。 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有益于胰岛素分解。 四、含抗氧化剂 促进心脏健康 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核桃中

精神抑郁症会不会遗传

抑郁症遗传的研究主是通过对家系的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许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据调查,抑郁症者中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达30%~.41.8%,抑郁症者的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病概率越高,据国外的一份调查资料报道,抑郁症者亲属中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一项有关双生子的

哪些病是憋出来的 憋尿小心尿毒症

经常憋尿的小心尿毒症。的膀胱存储空间有限,如果是尿液超过了膀胱的最大存储空间而没有及时排出去就很容易导致膀胱被憋爆。过多的尿液在膀胱逗留很容易向输卵管回流,经常反复就可能导致尿毒症。另外经常憋尿还可能使膀胱处的括约肌变得松弛,使容易出现尿急、尿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