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时甲亢如何控制 甲功控制不宜过严
怀孕时甲亢如何控制 甲功控制不宜过严
甲亢孕妇的病情控制要适度,不必将患者心率、基础代谢率及甲状腺功能水平(T3、T4)等各项指标完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为妊娠期孕妇本身的基础代谢及甲状腺功能水平就比正常人略高,因此,将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的上限或略高于正常就完全可以。如果控制得过于严格,反而容易引起母亲及胎儿的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亢吃药期间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甲亢吃药期间怀孕了对孩子的影响
如果甲亢患者怀孕了,继续通过不断的药物治疗,并且没有控制好剂量和选择好药物类别,则可能会通过胎盘达到胎儿体内,这些药物同样会一直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胎儿智力发育落后。
如果甲亢患者怀孕后,用碘诊断或治疗还可能引起胎儿急性甲状腺肿大,压迫气管引起窒息,严重者可致死胎,母体患甲亢时胎儿畸形时有发生。
甲亢患者如何准备怀孕
建议在甲亢良好控制后再怀孕
北京协和医院妇科马良坤教授告诉好大夫在线,甲亢患者是可以怀孕的,但建议在甲亢良好控制后再怀孕。我们知道,甲亢药物治疗的最大缺点是停药后有50%的几率会复发,一般发生在停药的半年到1年内,甲状腺兴奋性抗体(TSAb)值越高复发率越高。良好控制的标准是,如果甲状腺不大或轻度肿大,经过规律治疗,用最小剂量(他巴唑每天5mg或丙嘧每天50mg)维持半年以上,并且甲状腺功能一直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停药半年到1年甲亢没有复发,就可以怀孕了。如果甲亢控制不满意,建议采用手术或放射碘治疗,争取手术或放射碘治疗后半年到1年,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后,再考虑怀孕。
放射碘治疗半年后可怀孕
有患者听说“放射碘治疗不利于怀孕”,马教授解释说,放射碘治疗的放射作用,在半年后就会消失,而且放射碘对卵巢功能是没有影响的。半年后,体内的放射碘作用完全消失后再怀孕,对胎儿是安全的。但要警惕治疗后导致的继发性甲减。
治疗期间怀孕一定要遵照医嘱
如果一些患者因为某些原因,必须在治疗期间怀孕,马教授建议患者一定要先到内分泌科进行咨询和评估,请医生调整好药物和剂量。确定怀孕后也要定期到内分泌科随诊,随时调整药物剂量,保证准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当然更不能忽视产科检查,医生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处理并发症。
甲亢怀孕应注意什么 孕前注意事项
甲亢的病情容易起伏不定,有些患者会影响到正常的孕妇,即使怀孕也可能引起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死胎等,甲亢药物对胎儿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健康怀孕前的女性最好是治疗甲亢,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怀孕。
一般孕妇怀孕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因抗甲状腺药物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病情轻者,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病情较重,需要治疗者,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如果用药物不能控制孕妇甲亢或用药后有严重不良反应,此类患者不可行放射性131I治疗甲亢,可在妊娠4-6个月期间手术治疗甲亢,妊娠早期和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
女性甲亢患者在怀孕前后需注意什么
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可以考虑怀孕
在甲亢没控制好之前尽量不要怀孕,否则对母婴双方都不利,很容易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先兆子痫,甚至可能诱发甲亢危象,进而威胁患者生命。如果想尽快怀孕,而短期内TRAb无法转阴者,可以考虑带药怀孕。但药物剂量越小越安全,所以最好药物剂量减到较小时再考虑怀孕。并且要保证血清FT3、FT4达到正常范围,TSH在0.1-2.5之间。
怀孕后发生甲亢,怎么办?
患者在妊娠期间发生甲亢,若选择继续妊娠,应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药物首选丙基硫氧嘧啶,因为丙基硫氧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低于他巴唑(仅为他巴唑的1/4)。另外,他巴唑所致的皮肤发育不全较丙基硫氧嘧啶多见,所以,妊娠期甲亢宜首选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可作为备选的二线药物。
甲亢孕妇每月测一次甲状腺功能
甲亢孕妇的病情控制应适度,以防导致母婴甲减。在治疗期间最好每月测一次甲状腺功能,要求把FT4控制在正常值的上1/3水平,这个范围对于母婴均较为合适。注意:FT4改善一般需4周,TSH改善则需6~8周,在时间明显落后于甲状腺激素,因此,宜选择FT4作为孕期调整用药的观察指标。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禁用131I治疗
因为胎儿对放射线较敏感,放射性核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甲状腺,对胎儿的甲状腺造成损伤,导致胎儿甲减。育龄妇女在行131I治疗前要首先确定未孕。如果患者此前接受过131碘治疗,则在治疗后的半年内应当避孕。
妊娠中期可考虑手术治疗
如果抗甲状腺药物疗效不佳,或患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或者患者甲状腺显著肿大,需要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才能控制甲亢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妊娠中期(即怀孕4~6个月期间),且术前甲亢病情需得以控制。妊娠早期和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
妊娠合并甲亢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般而言,对于病情较轻者可适当用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加以控制,继续怀孕。如何控制,则大有讲究。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目的是使母亲的甲状腺功能控制在轻微甲亢状态或正常上限水平,并预防胎儿发生甲亢或甲低。
1、妊娠早期
妊娠1~3月时胎儿的甲状腺尚未发育成熟,不具备吸碘功能,此时可用充足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用的剂量应能尽快控制甲亢症状,以利妊娠中、后期减量。
2、妊娠中期
妊娠4~6月,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基本发育成熟,抗甲状腺药物应减至较小剂量。因抗甲状腺药物均可以通过胎盘,大剂量使用时,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影响大脑发育,甚至发生克汀病。故此时甲亢症状不宜控制太严格,可保持甲状腺功能处于较正常稍高的水平。
3、妊娠后期
妊娠期合并甲亢该怎么用药?妊娠7~9月及胎儿出生前的一段时间,此时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应进一步减小或停用。
孕妇游离甲状腺素的原因
一般而言,轻症甲亢患者及经过治疗后能很好控制病情的甲亢患者,可以怀孕,在产科及内科医师的监护下大多可获得良好的怀孕结果。
重症和不易控制病情的甲亢患者怀孕后,母体和胎儿的合并症则较多。甲亢患者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种长效甲状腺刺激素,有促进甲状腺功能的作用。此物质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胎儿暂时性甲状腺亢进。胎儿在孕15周时即可吸收碘,合成甲状腺素。但母体怀孕后,肾对碘的回吸收减少,易致碘缺乏,使胎儿吸收碘少,可致甲状腺功能改变。在孕妇治疗过程中,若给过多碘,那么亦可通过胎盘被胎儿吸收。因此孩子生下来后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等。总而言之,母体服用的药物以及病理变化可能会影响胎儿,严重者可引起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甚至新生儿窒息。
怀孕和甲亢,均可使孕妇心脏负荷加重,促使重症甲亢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此病患者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亦比未患甲亢者多数倍。由于能量贮存减少,易发生子宫收缩无力,使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增加。同时,产褥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此外,怀孕后甲状腺体积可能轻度增大,甲状腺素也可有轻度增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必须接受手术分娩的重病甲亢患者,麻醉和手术都有诱发甲亢危象的可能。 当然,甲亢患者是否能够怀孕还得由平时就诊的医生经过详细体检后才能作出最后决定。倘若病情较轻则可以怀孕,但孕前必须先行内科治疗控制病情,孕后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尽可能地减少母、胎合并症的发生。
甲亢病人能生小孩吗
甲亢影响生育吗?女性患有甲亢的人群要高于男性,而育龄女性最担心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疾病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育能力,究竟得了甲亢能不能生小孩呢?下面就让我们听一听相关专家的解释吧。
专家介绍,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食、消瘦、畏热、多汗、心悸、激动等高代谢症候群,以及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眼突、手颤、胫部血管杂音等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甲亢危相、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当然该疾病对正常生育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甲亢患者在怀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的:
首先,目前对于甲亢疾病的治疗以药物为主,所以药物的选择方面要注意听取医生的建议,不能够盲目的滥服药,首选丙基硫氧嘧啶(ptu),但最大剂量大应大于每天200毫克,以每天50-150毫克为宜因为大剂量用药可能会坏胎儿的甲状腺发育,若症状仍难以控制时可适当加用心得安等药物。
其次,要注意学会控制好兵器,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用药恰当,用药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不必将心率、基础代谢率、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等观察指标完全控制到正常范围,因为即使是正常孕妇,上述观察指标也会略高于正常范围,过低地控制病情反而会引起母子的甲状腺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