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患者严重缺乏社交能力
自闭症的表现 自闭症患者严重缺乏社交能力
与性格孤僻、不爱说话不同,自闭症患者先天就缺乏正常人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虽然可以说话,但不能与人进行正常交流。患儿无法辨认人,对自己的亲人和陌生人不会有太大差别,不会主动参与团体活动。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由仲认为,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由仲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由仲表示,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业内人士高双说,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由仲说,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西兰花可以改善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完整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中科院的一项报告指出,自闭症儿童的发病呈现增加趋势,其中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5倍。
2014年10月发表在美国权威医学期刊杂志《国家科学院院报》的文章指出,西兰花苗提取物有望改善自闭症患儿的社交行为障碍。这里提到的提取物叫做萝卜硫素,它常见于西兰花和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中。
对一组患有重度和中度自闭症的十几岁男孩和年轻男性服用了提取自西兰花的化合物“萝卜硫素”的研究,结果显示这喜欢这的症状有了显著改善。他们变得更加冷静,更加合群,在某些情况下更爱说话。
每天让孩子吃点蔬菜,尤其是十字科累的蔬菜西兰花、花菜、甘蓝只会有益无害。
孩子不说话并非自闭症
妈妈讲述
宝宝不说话,难道得了自闭症?
我们家宝宝3周岁了,本来说话就晚,有时候还结巴!一天他刚要说话,结巴了一下,他爸爸朝他脸上打了一下,从那天后孩子变化特别明显,要什么总是“啊”用手指!有时候想说话但是说不出来,表情是闭着眼睛,气要拉很长才能说出一句话来,这是不是自闭症的前兆啊?
专家释疑
细心观察,3岁前即可显现症状
想要知道孩子是不是得了自闭症,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闭症。郑州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焦敏介绍,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2~3岁的孩子,一般主要表现在不与人对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不知道危险,不听从指令,不会玩玩具,控制大小便有问题等。
如果宝宝只是不爱说话,没有其他问题,就肯定不是自闭症。自闭症是根据自闭症行为检查表评估出来的。如果实在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可以上医院检查一下,一些育儿书上也有孤独症行为检查表,可以对照一下。
“自闭症不是性格问题,因此,所谓性格孤僻并非自闭症。”焦敏说,一般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3岁前会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如社交障碍、语言障碍、理解障碍、认知障碍等。
“自闭症的核心障碍是社交沟通障碍,因此最早表现出异常的也是社交沟通能力的缺乏和异常。”焦敏介绍,1岁以前小宝宝的社交沟通能力,大多表现在非语言的社交沟通能力,如“眼神看人,手指指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到了八九个月更是频频使用,很多典型孤独症患儿在早期就是出现这些能力的缺乏。
假如孩子在八九个月或1岁左右,目光从来不看人;或者到了1岁多,叫他的名字无反应,虽然听力正常;到2岁不仅没有语言表达,连肢体语言也没有,不会指东西给父母,不会拿他喜欢的东西展示给父母,分享他内心的喜悦。或者孩子特别强烈地喜欢反复做某些固定的动作,如转圈、看圆形的东西,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带孩子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儿童孤独症测试
1.对声音和语言感到迟钝。
2.与其他儿童交往感到困难。
3.厌恶学习。
4.对各种危险,如玩火、登高、在街上乱跑缺乏应有的认识。
5.已养成的习惯坚决不改变。
6.不爱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表示意愿也不用语言表达。
7.常常无缘无故地微笑。
8.不是像一般的幼儿那样弓着身子睡觉,而是僵硬地伸直腿脚睡。
9.精力异常充沛,有时可半夜醒来,一直玩到早晨仍不疲倦。
10.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
11.对某件事物可能产生特殊的爱好和依恋,抓住不放。
12.喜欢旋转圆形物体,而且可以长时间作出同样动作。
13.重复、持续地玩一些单调的游戏,如撕纸、摇铁筒中的石块等。
14.怪僻孤独,不合群。
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可能拥有天才基因
艾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简称AS)又称亚斯伯格症、亚氏保加症。依统计,艾斯伯格综合症出了许多名人,包括爱因斯坦、比尔盖兹、莫札特、安徒生、康德、维根斯坦和牛顿等,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8位在数学、艺术和音乐的神童,发现他们都有超凡的记忆力、高智慧和自闭症倾向,心理学家鲁斯萨兹表示,这些孩子拥有自闭症或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专注特质,却没有严重的自闭缺陷,证明天才可能拥有些微的自闭症倾向,也就是这一点使他们拥有非凡的才能。
因参加英国选秀节目唱出天籁美声、一举成名的歌手苏珊大婶,日前被诊断出患有亚斯伯格症,她表示自幼反应慢、不善社交、拙于言表,一直自认脑筋差,直到诊断后才从过去的自卑情绪中走出来。台北市长参选人、经常语出惊人的台大医师柯文哲,也曾自曝因为患有艾斯伯格综合症,使他从小不懂人情事故,总会不自觉得罪人。
艾斯伯格综合症又称为高功能自闭症,是自闭症的亚型,主要特质是人际互动困难、语言沟通障碍、易执着或重复于某种特殊的兴趣或行为,但也因为这些特性,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特别容易变成专家,达斯汀霍夫曼在《雨人》电影中,饰演拥有惊人计算能力的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就是心智缺陷成为优点的例子,所以艾斯伯格综合症又被称为学者症候群。
如同躁郁症名人特别多,有许多名人也是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例如爱因斯坦、比尔盖兹、莫札特、安徒生、康德、维根斯坦和牛顿,这些天才展现出不凡的创造力,却也有自闭症的病征,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智商偏正常,出现高智慧的比例也非常高,学者认为亚斯伯格与ADHD两者是共病(并发症状)。
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鲁斯萨兹,研究了8名在10岁左右就出类拔萃的神童,包括音乐、数学和艺术等领域。研究人员测试这些孩子的智力、知识、数量推理和视觉空间能力,并以自闭症光谱量表评量他们。研究发现,这些孩童都有超凡的记忆力、高智能和自闭症倾向。
研究人员指出,这8名神童之中,有3名曾被诊断出有自闭症倾向,其中1位出生3个月后才讲出生平第一句话,1岁半时不再说话,至2岁半时又再重新开口。另外,有4位神童的家属被诊断出自闭症,其中3位神童有11位近亲患有自闭症,通常每88人中会有1人有自闭症或艾斯伯格综合症,这个数据十分惊人。
这些神童对细节有惊人的记忆力,不会遗漏事物,这些能力有助于他们获得成功。鲁斯萨兹表示,这些孩子拥有自闭症或艾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专注特质,却没有自闭症的严重缺陷,这证明天才们可能拥有一些自闭症的倾向,也就是这一点,使他们拥有特别的才能。
自闭症不治疗什么后果 自闭症不治疗会怎样
自闭症不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自闭症会进一步封闭自己的内心,不仅会跟社会严重脱节,更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
1.患者交流障碍进一步加剧:无法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缺乏社交技巧,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2.患者语言交流障碍进一步加剧:语言发育缓慢,甚至会出现语言倒退现象,即言语能力退行,进一步丧失语言功能。
3.重复刻板行为更加频繁:无意的重复行为进一步增加,稳固,更难以通过干预的手段加以改变。
4.智力衰退: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外界刺激减少,大脑发育缓慢,导致自闭症孩子智力落后的情况进一步严重。
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大多有自闭症症状
英国一项新研究显示,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女孩大多有着自闭症的症状特点。研究人员称,这一发现表明可能有女性自闭症患者因其厌食症状而被误诊或忽略,需要引起更多注意,而如提高社交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等一些自闭症治疗方法则或可作为治疗厌食症的一个新手段。
英国剑桥大学自闭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66名年龄介于12岁至18岁、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和1600名没有厌食症的同龄人进行了自闭症特征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通过自闭症光谱量表(AQ)测试她们的自闭症特征,使用系统商(SQ)测试她们的系统化能力,使用情商(EQ)测试她们的共情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女孩,在自闭症光谱量表测试的得分比其他同龄人高出5倍,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女孩显示有自闭症广泛表型(BAP),而其他同龄人中只有15%的人具有这一特征;在系统化能力和共情能力测试方面,相比于其他同龄人,厌食症女孩的系统商测试得分更高而情商测试得分更低,这表明她们的系统化能力超常而共情能力缺损。系统化能力超常而共情能力缺损被认为是导致自闭症患者产生社会认知障碍和非社会性特征的两大原因。
厌食症是一种因害怕肥胖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有许多女性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乍看上去,厌食症和自闭症是两种非常不同的病症,但它们却有着许多相同的表象,如态度和行为表现刻板僵硬、非常自我、过度追求细节等。“传统上,厌食症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饮食障碍,但新研究表明,在女孩厌食行为表象背后,还有着自闭症的诸多特征,”剑桥大学领导该项研究的西蒙·巴伦·科恩教授说,“两者都有着很强的兴趣系统,厌食症患者更关注体重、形象和食物摄入量等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自闭症多被诊断出现于男性当中,而新研究则表明,女性当中的自闭症患者或许多被忽略或者误诊为厌食症了。这一研究结果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角度,对于那些患有厌食症的人,尽可能帮助她们提高社会交往技巧,适应变化环境,不失为一种新的干预治疗方式。
自闭症患者并非低智商
自闭症是一个医学名词,又称孤独症,被归类为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其病征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兴趣和行为模式。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以严重的、广泛的社会相互影响和沟通技能的损害以及刻板的行为、兴趣和活动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
自闭症的病因仍然未知,很多研究人员怀疑自闭症是由基因控制,再由环境因素触发。虽然环境因素所扮演的角色仍未有定论。
据介绍,自闭症的发病率为1/150,估计全球有3500万患者,我国有患者700万人以上,其中男女比率为6.9:1。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一般会在两岁至三岁的时候显现出症状,表现为语言交际困难,喜欢独处,没有与别人的目光接触等,很多家长通常会认为孩子是聋子或“弱智”,将其锁在家里或者送往农村亲戚家抚养,结果导致自闭症儿童终生饱受痛苦。
自闭症是一种身体与生理障碍,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心理病。根据国际在线于2005年底的文章报道引述,孤独症可能与超常智力拥有某种关系。就文章所说,孤独症可以使人更具创造力。
文中又指出,一些名人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孤独症患者,并引用某学者说,他们的孤独症可能归咎于他们的高智商。
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在有些方面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与他人的言语交际障碍、对言语的理解障碍、学习障碍等,但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自闭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的发育迟缓现象,但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平衡。例如,有的自闭症儿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但却有很强的计算能力或者绘画、音乐能力,有的儿童几乎没有语言能力,但在记忆力、识别颜色、识别形状等方面表现突出。智障儿童通常是在各个方面的发育均比正常人迟缓,但各方面发育比较均衡,在感知、社会交往、兴趣及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其智商是成正比的。
部分自闭症儿童的智力发育是要迟缓一些,但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排斥心理不愿意学,而不像智障儿童愿意学,却学不会。而且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极弱,在社交能力及主动性上远低于弱智儿童。
自闭症现在虽还不能治愈,但是只要发现早,家长尽可以送他们到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恢复训练,大部分都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有些还甚至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天才。因此,家长切不可盲目下结论,耽误患儿的恢复期。
儿童自闭须及早发现
2015年4月2日是第8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公布了今年的主题——“职业:自闭症的优势”。据统计,大概80%患有自闭症的成人处于无业状态,但他们并非没有工作能力。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专家表示,许多自闭症患者机械记忆能力比同龄人突出,不少患者在音乐、绘画等方面还拥有特殊的才华,但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太多的就业机会,甚至连日常行为训练的医疗机构都不足。“围城里的孩子”需要社会更多地理解、包容和帮助。
困在“围城”的孩子
2岁的孩子,应该是活泼可爱,一句话就能把全家逗乐的小萌娃。但小安(化名)却安静的出奇,不说话也不理人,他给自己建了一座无形的“围城”,自己一个人在里面转圈圈、反复排列玩具,“围城”外的爸爸、妈妈却像斗败的公鸡,怎么也“闯”不进小安的世界。
九十年代我国自闭症患儿确诊年龄比较晚,许多孩子7~8岁上小学才发现问题。而随着我国自闭症确诊水平的提高,像小安这样2~4岁的自闭症孩子就能被确诊出来,甚至有些患儿1岁就能确诊自闭症。儿童发育行为专家介绍说,早几年广东大部分的患儿被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重度,但近几年确诊的患儿以中度为主,轻度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但不可否认,家长们对儿童自闭症的认识不清、拖延就诊,仍然是导致自闭症患儿确诊晚、病情重的主要原因。许多孩子到幼儿园出现社交障碍或者孤独情况愈发严重时,家长才将孩子送去就诊。其实,许多自闭症患儿1岁前就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眼睛不看人,父母、家人逗弄也没有互动,对玩具等物品有兴趣但对人没兴趣,7、8月仍然不会牙牙学语等等,出现这些情况就应该及时送到医院查明。
这些情况容易与自闭症混淆
1. 性格内向还是自闭症?自闭症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自闭症患儿在发育过程中,语言发展、社交能力发展都比较弱,甚至无法完成理解他人的言语,无法完成一个正常的沟通行为;而性格内向只是评价一个正常孩子的气质和性格,性格内向的孩子即使沟通比较少,但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都没有异常。
2. 心理事件引起自闭,还是自闭症导致的自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事件,导致孩子不与人沟通,这种属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自闭;而自闭症属于发育障碍,即使没有心理事件的触发也会导致自闭症状的出现。这时,家长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让专科医生查明属于何种情况。
3. 单纯语言发育迟缓还是自闭症?专家指出,确实有部分的孩子语言发育比较迟缓,到了一定年龄会有所改善,但家长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孩子不说话只是发育比较慢。一般来说,单纯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除了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语言理解、非言语的表达(肢体等)能力发展都比较良好,而自闭症的孩子表达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自闭症患者也有就业能力
上述提到的小安,是众多自闭症患者中的一个。九年前,医生告诉小安的妈妈,小安可能属于低智力的自闭症。但小安的家人仍然非常积极地面对,小安妈妈辞职当起了全职妈妈,经常到医院听讲座,并将学到的行为训练方法训练小安。九年过去了,11岁小安现在在一家普通小学上课,成绩并没有很差。
虽然与同龄人相比,小安仍然显得有些特殊,但发脾气、打人、发怪声音等不当行为已经得到很好地纠正,算是康复良好,只要坚持训练以后就能慢慢适应社会生活。不过,专家指出,自闭症的孩子即使治疗效果再好,也很难完全与普通人一样,但是只要社会对他们无伤大雅的行为能多一些包容,提供多一点开放性或非开放性的就业机会,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据了解,自闭症患者普遍机械记忆能力、遵守规则的能力都比较强,个别能力比较突出的患者在知识记忆、音乐、绘画等方面还拥有特殊的才华。专家指出,如果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和相关的就业培训,许多患者都可以胜任图书管理员、仓库管理员,甚至快递员这样的常规工作,有绘画、音乐、认知、编程特殊才华的孩子也可以胜任建筑师、画家、计算机工程师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