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术操作步骤
股动脉穿刺术操作步骤
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样,不知道动脉穿刺术是什么,可是有关动脉的就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和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引进,可我们不知道这些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和适应症是什么,我们完全不了解。以下就是有关动脉穿刺术等有关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与病人或家属谈话,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清醒病人配合。
2.如果部位需要,可先行局部备皮。
3.器械准备清洁盘,小切开包,穿刺针、导引导丝及动脉留置导管;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或肝素生理盐 水冲洗液。加压装置。
操作步骤
以挠动脉穿刺为例:
1.腕下垫纱布卷,背伸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
2.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穿刺侧,戴无菌手套,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桡侧腕关节上2cm动脉搏动明显处固定欲穿刺的动脉。
3.右手持注射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如见鲜红色血液直升入注射器,表示已刺入动脉。
4.用左手固定原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右手以最大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不得少于5分钟。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
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
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适应证
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
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
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
禁忌证
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
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
3.有出血倾向者。
以上就是动脉穿刺术的有关问题,希望对大家引起关注。无论是动脉穿刺术还是别的技术,它代表着是先进的技术,对我们的疾病是非常有利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去了解她。去认识他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么治疗的?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吧,这是非常重要的。
桡动脉穿刺术讨论
经皮股动脉穿刺是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经典途径,但存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 、体位受限多,腹股沟血肿、动静脉瘘、皮肤溃破、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8%)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成功率及安全性也逐渐降低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心导管器 械的小型化,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有益的替代。
自1989年Campeau L首次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1993年Kiemenei j F,Laarman GJ成功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以来,国内外 临床已相继开展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我院初步开展的150例患者,穿刺成功142例,成功 率94.7%,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对造影显示有异常并符合介入治疗 指征50例患者的75处病变行TRI,成功48例,成功率96%,与传统的经股动脉途径相近似。但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桡动脉比较细小,经桡动脉穿刺比经股动脉穿刺困难,易发生桡动脉痉挛,动脉穿刺和插管的成功率均低于股动脉途径 ,且有桡动脉闭塞、手臂局部肿胀等并发症。本文穿刺失败率为5.3%,介入失败率2%,均与桡动脉痉挛有关,其中1例还因操作不当,导管打折不能松解而行动脉切开术,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创伤,但最终还是成功进行了造影及支架置入术。150例患者术后除6例发生局部 手臂肿胀,12例因桡动脉压迫器压迫出现水泡外,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并发 症发生。
结合国内外文献的报道及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注意以下几方面有助于提高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第一,严格选择适应症,最好选择患者病情稳定、桡动脉搏动好、冠脉病变相对较轻的病例,并术前常规行Allen试验。对于部分患者肘部动脉弯曲或变异,部分老年患者因锁骨下动脉迂曲者及Allen试验阴性者最好还是选用股动脉穿刺途径。第二,麻醉时,局麻药不宜过多过深,穿刺时,应选择动脉走行直、搏动强的部位穿刺 ,进针角度以40°左右为宜,穿刺针进、退的速度要慢,避免穿刺已成功而又将穿刺针退到 了血管外。第三,造影导管推荐使用5F管,造影钢丝使用Terumo超滑长导丝,易通过狭窄或 扭曲部位,并减少对动脉内膜的刺激,减少痉挛发生。如遇锁骨下动脉扭曲,可嘱患者深吸气,外展上肢,可顺利通过。第四,导引导管可选择6F管,大部分既易通过又可获得较好的支撑力,我们50例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因大多为单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中也无复杂病变, 故几乎均使用普通JR4.0,JL3.5或EBU3.0导管获成功。但如遇分叉病变需采用T支架技术 、crush技术或kissing支架技术等处理病变,则最好选用7F或以上特殊大腔导管方可完成。 第五,桡动脉痉挛的预防,在穿刺成功,置入鞘管后向桡动脉内常规注入硝酸油200μg,肝 素3000~5000u,选用适宜的导引导管,动作轻柔均可减少桡动脉痉挛的发生。当导引导管 操 作阻力增大时,提示桡动脉发生痉挛,此时应暂停操作,并向桡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或维拉 帕米,以解除痉挛。
总之,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安全可行,患者术后无需制动卧床,尤其对于因有腰椎病变或伴有心功能不全不能较长时间卧床,不习惯在病床上大小便,髂动脉或腹主动脉严重弯曲等病人有其独特优势,患者更易接受,不失为是一条安全可行的冠脉介入诊疗新途径。
输卵管结扎手术操作步骤
输卵管结扎绝育,是目前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所采取措施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避免开腹很多人都在研究新的安全可靠的方法,如输卵管粘堵、经腹腔镜行绝育术等,但传统的输卵管结扎术仍是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术式分经腹及经阴道两种,后者操作较困难,已较少应用。有人报道手术失败率为4.87~7.08%。
一、适应症
(一)已婚妇女,自愿要求做绝育手术而无禁忌症者。
(二)因病不宜再妊娠者。
二、禁忌症
同人流术。对手术有顾虑者,术前必须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顾虑消除后,方能手术。
三、手术时间
(一)月经干净后7天以内。
(二)产后3日内进行较好,因此时子宫位置高,寻找输卵管较易。
(三)在人流、小型剖宫取胎的同时。
检查盆腔无异常者,均可手术。
四、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行全身及妇科检查,必要时作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准备腹部及会阴皮肤。
五、手术步骤
排空膀胱后取平卧位,腹部皮肤常规消毒,局麻及(或)针麻。
(一)切口产后手术时,可在下腹正中低于宫底约2~3cm处作一长2~3cm切口,在人流的同时或在月经后手术,可在耻骨联合上方2~3cm片段和一长约3cm切口。切腹膜时注意勿损伤膀胱和肠管。
(二)牵出输卵管进腹腔后,用小拉钩牵开切口,用无齿环钳沿子宫后壁伸向一侧输卵管的所在部位,夹住输卵管牵出切口外。有时很易取出,有时须几经反复才能找到。必要时伸入食指,指引取出。操作要轻柔,勿用力牵拉。必须追踪见到伞端后才能结扎,以防误扎。如在产后手术,可将宫体推向一侧,以利寻夹输卵管。平时手术,有时子宫位置较深,可由助手在阴道后穹窿将子宫托起,以便操作。寻找输卵管遇大网膜肠管挡住时,可轻轻塞入一纱布,将其推开。
近多有用“指板法”取管者,熟练后可较快取出输卵管,系用一如指宽的金属板和指食同时伸入盆腔,扪到输卵管后将之夹出。
(三)结扎方法
1.压挫结扎法(图194)
用组织钳提起输卵管壶腹部(避开血管),以小止血钳在距提钳约1cm处压挫数次后,用中号丝线分别缝扎输卵管之两压痕处,然后围绕二结再扎一道。线要扎紧,但勿将管勒断。最后在距线结约0.5cm处将输卵管剪除(图194)。仔细检查断端无出血及卵巢无异常后,将输卵管送还原位。同法处理对侧后关腹。
2.管心或浆膜下结扎法(图195)
用两把组织钳、夹输卵管中段约3cm长一段浆膜,注意避开血管,在此段浆膜下注入生理盐水2~3mI,以利下一步操作。在鼓起的浆膜上作一长约2cm切口,用蚊式止血钳游离出输卵管,以细丝线结扎后剪去一小段,再以细丝线连续缝合浆膜,将输卵管近侧残端包埋于浆膜内,远侧端留置浆膜外,检查无出血后送回腹腔。同法处理对侧。
腹壁缝线4~5日后拆除。也可用00号肠线行皮内缝合,勿需拆线。
100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的占其死亡总数的50%左右。[1]冠状动脉造影成为当今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2]既往,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采用股动脉途径,但股动脉穿刺容易出现穿刺点的并发症,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腹膜后血肿,而且,术后需平卧制动24小时,造成患者活动不便。[3]近年,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已成为其诊治的主要途径之一,[4]与股动脉的传统方法比较,它有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甚至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少等优点。我科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实行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以来,经过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1年9月~2012年11月为100例患者试行了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诊疗术,其中行冠状动脉造影者68例,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者32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33岁,合并高血压30例,心律失常20例,糖尿病35例。
1.2 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把患者右上肢放在支架装置上,手背腕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选择合适的桡动脉穿刺针进行穿刺,获得搏动性血流,无任何阻力地送入钢丝,沿导丝插入桡动脉鞘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拔鞘管后局部加压包扎,包扎后注意保持桡动脉搏动。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部位,大概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检查及治疗中要配合的地方,讲解穿刺途径和术后注意事项,亦可向手术成功的患者了解情况,并根据患者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患者大多乐于接受。本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解释后,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
2.1.2 皮肤准备:右前臂和手腕部清洁备皮,双侧腹股沟备皮(防止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病人条件允许者,可于手术前一晚淋浴,更换清洁病人服,嘱患者去除手表,手镯,戒指,勿穿内衣裤。
2.1.3胃肠道准备: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
2.1.4训练床上大小便,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2.1.5行碘静试,建立静脉通道,在患者左上肢或左下肢行静脉穿刺,术前半小时静滴0.9%NS500毫升,带入导管室。
2.1.6 保证充足睡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中护理
2.2.1Allen试验:为观察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穿刺前应进行Allen试验,只有Allen试验阴性的患者,才能行桡动脉穿刺。方法如下:术者以两手拇指压迫被检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让患者握拳然后松拳,此时可见掌心和手指苍白,松开尺动脉如果10s内掌心和手指颜色恢复正常,这说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 试验阴性,手术的安全性较好。反之,如果手掌颜色在10秒内未变为红色或未恢复正常,说明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不良,Allen试验阳性,不宜行桡动脉穿刺。
2.2.2 术中注意关心体贴患者,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避免因精神紧张引起动脉痉挛,影响操作.熟悉导管室的环境,熟悉各种手术的操作流程,熟练配合医生手术,严格无菌操作,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多巴胺,阿拉明,硝酸甘油等,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如:除颤机,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心包穿刺包,吸痰机等。
动脉性阳痿术前应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检查意义
对于骨盆骨折后的勃起功能障碍、青年人原发性勃起功能障碍疑似动脉血管供血不全的患者,以及高血压或糖尿病伴有阳痿怀疑存在动脉阻塞病变的患者,于拟行血管重建手术前应行此检查,以了解其阴茎动脉可能存在病理改变的部位和程度,包括有无狭窄或梗阻,并可明确其部位及范围,了解有无阴茎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等。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与血管造影检查台上,选取穿刺点为腹股沟韧带下2~4cm股动脉搏动处,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具体穿刺方法与股动脉血管穿刺术相同,穿刺成功后经股动脉逆行穿刺入动脉导管,在监视下将导管插入对侧髂内动脉,同时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然后注射造影剂连续快速摄片,造影剂一般选用76﹪泛影葡胺,再将导管退至穿刺侧髂动脉后,进入穿刺侧髂内动脉,同法注射造影剂并摄片。一张满意的造影片上课清晰地观察到阴部动脉、阴茎背动脉、阴茎海绵体动脉及其分支,现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可使成像更为清晰。
桡动脉穿刺技巧有哪些
成功的桡动脉穿刺是建立桡动脉入路、顺利进行桡动脉介入操作的前提,但相比于股动脉,桡动脉较为细小且易于痉挛,所以穿刺桡动脉的操作难度要高于股动脉,尤其是对于存在桡动脉发育异常、精神紧张等不利因素的患者,穿刺可能会变得更为困难。可以说桡动脉穿刺是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技术难关,无法成功地进行桡动脉穿刺也是导致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操作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掌握规范、合理的穿刺技术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
1.穿刺点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能够降低术者穿刺的难度,有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所以穿刺点的选择非常重要。由于桡动脉越靠近远端其走行越为表浅,但其分支也越多,因此如果穿刺点的选择过于靠近远端,误入分支血管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如果穿刺点过于靠近近心端,由于桡动脉的走行较深,也会增加穿刺的难度,而且一旦在选定部位穿刺失败,常需要在向近心端前移重新选择穿刺点。假如原穿刺部位过于靠近近心端,也会给重新选择穿刺点带来一定的困难。通常情况下,穿刺点一般选择在桡骨茎突近端1cm处,因为该部位桡动脉的走行较直且相对表浅,穿刺容易成功,而且桡动脉在该部位的分支相对较少,穿刺误入分支血管的几率较小。但在某些病例,由于受到桡动脉迂曲、变异等因素的影响,该部位可能并非是最合适的穿刺点,所以穿刺点的选择应因人而异。理想的穿刺点应选择在桡动脉走行较直且搏动明显的部位。
2.局部麻醉的技巧
在局部浸润麻醉时,穿刺前皮下注射过多的麻醉药物会造成穿刺部位的肿胀,从而影响术者对桡动脉搏动的判断,进而增加穿刺的难度,因此建议应用“两步法”给予局麻药物,即穿刺前皮下少量注射麻药,穿刺成功后在鞘管置入前再补充一定剂量的麻醉药物。但是在注射麻醉药物时进针不宜过深,以免误伤桡动脉。
3.穿刺的手法
在桡动脉穿刺时最好能够将患者的腕部垫高,保持腕关节处于过伸状态,有利于提高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时将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穿刺部位由远至近依次轻放于患者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指示患者桡动脉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为穿刺的“靶点”,三指所指线路即为进针的方向,这里需要避免的一种情况是,有些术者为更清楚地感觉动脉搏动手指按压过度,这样就会造成桡动脉远端的血流受阻,人为增加了穿刺的难度。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但对于血管较粗或较硬者,进针角度应稍大;而对于血管较细者进针角度应略小;进针后如果针尾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对于选用Terumo套管针穿刺者,应先退出针芯后再回撤套管,应注意的是在退出针芯时应确保固定套管的位置)直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如果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不要急于回退穿刺针,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刺针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再回撤穿刺针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后再重新穿刺。
4.送入导丝
如果穿刺针尾端喷血良好,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针柄以确保穿刺针位置不动的同时右手送入导丝,动作应轻柔,一旦遇到阻力,应立即停止前送导丝,可部分回撤导丝后,通过改变穿刺针的角度或旋转穿刺针调整导丝的前进方向后再次试送导丝以利于导丝顺利前送,此时切忌强行推送导丝,以免误伤小分支导致前臂血肿的发生。通常情况下要求前送导丝至少应超过尺骨鹰嘴水平后再沿送鞘管。
5.置入鞘管
置入鞘管前,为减少患者的痛苦,常需在穿刺部位补充一定量的麻醉药物,并做一皮肤切口以减少鞘管送入时的阻力。目前使用的动脉鞘管表面多附有亲水涂层材料,鞘管经水浸润后有助于降低鞘管送入时的摩擦力,防止桡动脉痉挛的发生。送入鞘管时,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点导丝的位置,拇指压住导丝的体外部分,右手持鞘的尖端,保持与血管走形方向一致,缓慢推进。如遇阻力应通过前送和回撤导丝来判断鞘管是否穿出血管。置入鞘管后一同撤出扩张管及导丝,如能经侧管顺利回抽出动脉血,可判定鞘管位于血管真腔,桡动脉穿刺成功。
桡动脉穿刺技巧有哪些?在全面了解以上的内容后,很多的患者通过以上全面的了解,了解了这种手术的一些技巧,在全面了解以后,为了手术能尽快的成功,让自己远离这种疾病,一定要选择大医院进行治疗,才能保障手术的成功。
如何判断是否唐氏筛查高危
如何判断是否唐氏筛查高危呢?准妈妈要确定肚里的宝宝是否为唐氏儿有两种方法:羊水穿刺与无创DNA。
一、羊水穿刺术
即在B超指引下,将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羊膜腔穿刺适宜孕16~20周的孕妇。有些孕妇或家属可能会对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有疑虑,但是据统计,此项技术造成的流产率仅为0.5%。除羊膜腔穿刺术外,进行产前诊断的技术还有绒毛活检、胎儿脐静脉穿刺、胎儿镜检查等,羊水穿刺的结果一般三到四周出来。
二、无创DNA
是一种无创产前检测方法,可以直接从孕妇外周血液中提取胎儿DNA,从而确定是否为唐氏儿。
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步骤
膝关节腔穿刺术(knee joint cavity paracentesis)常用于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性质,或抽液后向关节腔内注药。
1.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两下肢伸直。
2.穿刺部位按常规进行皮肤消毒,医师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3.用7—9号注射针头,一般于髌骨外上方,由股四头肌腱外侧向内下刺入关节囊;或于髌骨下方,由髌韧带旁向后穿刺达关节囊。
4.抽液完毕后,如需注入药物,则应另换无菌注射器。
5.术后用消毒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1.穿刺器械及手术操作均需严格消毒,以防无菌的关节腔渗液发生继发感染。
2.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关节软骨。
3.如关节腔积液过多,于抽吸后应适当加压固定。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膝关节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们建议读者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膝关节的健康。膝关节腔穿刺术是检查关节腔内积液的一种手术,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膝关节腔穿刺术的步骤。
在胎儿出生前如何治疗Rh溶血病
当母亲体内已产生了抗体,孩子父亲也应做检测。如果父亲是Rh阴性血型,那么他们的孩子也将是Rh阴性血型(这个胎儿就没有患Rh溶血病的风险),那么孕妇就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测。如果孩子父亲是Rh阳性血型(或者其Rh血型未知),医生则会给已致敏的孕妇做羊水穿刺术--将穿刺针刺入孕妇腹部取出羊水以检测胎儿的Rh血型。目前有一个正在试验的孕母血液检测显示对胎儿Rh血型判断的前景,以便最终减少进行羊膜腔穿刺术的需求,因为该术还是有较小的流产风险。如果胎儿是Rh阳性血型(或医生没有行羊膜腔穿刺术,也不知道胎儿的Rh血型),那么妇幼保健人员将检测不同孕期中孕妇体内Rh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水平较高,医生就会建议做一些特殊检查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Rh溶血病。
这些检查包括羊膜腔穿刺术、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等,医生在B超引导下,将很细的针穿刺入孕妇腹部并进入脐带的微血管中获取胎儿血液样本。这些检查帮助判断胎儿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而这两种检查通常都需要每2-4周重复做一次,因此具有较小的流产风险。最新研究显示,一项测量胎儿头部动脉血流速度的超声检查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胎儿是中-重度贫血(需要产前治疗)还是轻度贫血(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这项对胎儿没有风险的超声检查被证实是准确的,那么最终将会减少用以监测胎儿患Rh疾病风险的羊膜腔穿刺术和脐静脉穿刺术的需求。
根据以上或其他一些的检查结果,医生建议及早分娩,以避免孕妇Rh抗体破坏更多的胎儿血细胞。在分娩后,如果孩子出现黄疸,就可以被放置在特殊的蓝光下治疗(即光化学治疗)。如果光化学治疗对黄疸无效,或孩子出现贫血,那么就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也有一些Rh溶血病病情很轻,以至于他们不需要治疗。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
1. 静脉选择 通常可供电极导线插入的静脉有:浅静脉有头静脉、颈外静脉,深静脉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颈内静脉。通常多首选习惯用手对侧的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如不成功,再选择颈内或颈外静脉。
2. 电极导线的放置 根据需要将电极导线放置到所需要起搏的心腔,一般采用被动固定,也可采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
3. 起搏器的埋置 起搏器一般均埋于电极导线同侧的胸部皮下。将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相连,把多余的导线近肌肉面、起搏器近皮肤放入皮下袋。
上面所讲的就是有关“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的知识的介绍,大家通过上面的详细的对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操作步骤的介绍,相信大家有了一定的熟悉了,对于需要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人们而言,是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手术方面的治疗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身体的健康的。
桡动脉穿刺术护理方法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进行术前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部位,大概方法,手术的必要性,检查及治疗中要配合的地方,讲解穿刺途径和术后注意事项,亦可向手术成功的患者了解情况,并根据患者不同性别,职业,年龄及文化程度,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患者大多乐于接受。本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解释后,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诊治。
2.1.2 皮肤准备:右前臂和手腕部清洁备皮,双侧腹股沟备皮(防止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病人条件允许者,可于手术前一晚淋浴,更换清洁病人服,嘱患者去除手表,手镯,戒指,勿穿内衣裤。
2.1.3胃肠道准备: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
2.1.4训练床上大小便,进入介入室前排空膀胱。
2.1.5行碘静试,建立静脉通道,在患者左上肢或左下肢行静脉穿刺,术前半小时静滴0.9%NS500毫升,带入导管室。
2.1.6 保证充足睡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中护理
2.2.1Allen试验:为观察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血液循环情况,穿刺前应进行Allen试验,只有Allen试验阴性的患者,才能行桡动脉穿刺。方法如下:术者以两手拇指压迫被检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让患者握拳然后松拳,此时可见掌心和手指苍白,松开尺动脉如果10s内掌心和手指颜色恢复正常,这说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有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 试验阴性,手术的安全性较好。反之,如果手掌颜色在10秒内未变为红色或未恢复正常,说明桡动脉和尺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不良,Allen试验阳性,不宜行桡动脉穿刺。
2.2.2 术中注意关心体贴患者,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避免因精神紧张引起动脉痉挛,影响操作.熟悉导管室的环境,熟悉各种手术的操作流程,熟练配合医生手术,严格无菌操作,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多巴胺,阿拉明,硝酸甘油等,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如:除颤机,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机,心包穿刺包,吸痰机等。
2.3 术后护理
2.3.1 拔除鞘管的护理:拔管后采用桡动脉加压器进行压迫,气囊注气13ml,压迫时间4-6小时,压迫后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如局部渗血,提示压迫不到位,需重新调整位置及注气量,如诉手部发麻,手指颜色发紫,提示压迫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应及时处理。本组有8例患者压迫后手部发麻,出现轻度手部浮肿,经抬高患肢,调整压力后好转。
2.3.2生命体征的监测:密切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测量心率,心律,血压,连续测量6次,然后每60分钟测量1次,连续测量3次,密切观察有否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3.3局部血液循环的观察:密切观察右桡动脉穿刺口有无渗血,右桡动脉搏动情况,嘱患者抬高右手,6小时内腕关节制动,但手指可活动,观察手指的色泽,温暖,毛细血管回充盈试验,指腹张力,手指活动等情况。[5]桡动脉加压器连续压迫4小时后,开始放气,每隔1小时放气1ml,连续4次,第5次把气全部放掉,用碘伏消毒穿刺口。
2.3.4术后健康指导:嘱患者多饮水,造影剂多在尿中排泄,24小时内饮水3000ml.如老年人,原有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尿量。术后2天避免在术侧穿刺,测血压,术后3天内保持穿刺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在半年内避免提取10-15kg重物,避免出血。如行支架术后的患者,嘱患者坚持服药,定期门诊复查,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需控制血糖和血压。如有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嘱患者注意牙龈有否出血,便后有否出血,如出血量多,长时间不能停止,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3 结果
桡动脉穿刺和传统的股动脉穿刺相比,术后无须绝对卧床患者更加舒适,避免了尿潴留的发生,术后即拔除鞘管,避免了留置鞘管引起的卧床时间长、鞘管脱出等并发症,桡动脉比较表浅,无较大的血管神经伴行,穿刺鞘管又相对较细,减少了局部出血的可能性,而且,术后患者可自行如厕和进食,大大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住院日,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提倡。
参 考 文 献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绝大多数即可治愈对于,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管腔变窄,治疗脉管炎中国血管病采用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配合特效组合药物经股动脉直接介入,作高举下垂运动。并作足部旋转,病情可持续加重,静脉会被医疗人员用管子或针穿刺,鞋袜要适合,慢性期和稳定期可以少量饮酒。有时伴有水肿特点是沿浅静脉走行,种并发症,果,及对数万例患者的跟踪随访不断总结经验得出,如苦瓜马齿苋蒲公英菊花等每日补充富含族维生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专家解答
一、发生红肿灼热疼痛,往往昼轻夜重,消肿止痛温经散寒补气养血疏通经络去腐生新,行走速度距离,期脉管炎患者。
二、也不能过热,减轻毒素刺激,自认为年轻没有大碍,采用股动脉穿刺介入疗法配合特效组合药物经股动脉直接介入,然后放置水平位分钟。
三、改善动脉血液循环,使患者苦不堪言,次见效,如不及早进行控制,使病情不再发展到满意的疗效。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通常病情较为顽固,静脉曲张静脉炎是静脉曲张的,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因素易引发静脉炎越来越多的静脉炎患者开始关心静脉炎的发病原因。
普遍原因
一、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首先要明确,受寒后血管痉挛血管内膜损伤血流量缓慢血液黏度增高凝固性增加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这是造成静脉炎的原因之,每天睡前最好用适量鲜姜或红花,不好治愈脉管炎后期可出现肢体远端的坏死溃疡。
二、最后,岁的青壮年男性脉管炎发病后,消除动脉脉炎症组织使血管恢复正常,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病,积极治疗很多年轻人在冬季会出现腿疼红肿现象。
三、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最后可造成截肢及致命等严重后果脉管炎越早治疗,慢性期和稳定期可以少量饮酒,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
深静脉炎症状及治疗,改善动脉血液循环,使患者苦不堪言,次见效,如不及早进行控制,使病情不再发展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