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护肝按摩图示及说明 按摩肝俞柔肝养血

护肝按摩图示及说明 按摩肝俞柔肝养血

肝主疏泄,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该穴位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定位取穴: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者站立,双手绕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1-3分钟。

按摩肝俞的好处 按摩肝俞主治疾病

肝与胆互为表里,两者相辅相成,本穴具有疏肝利胆的疾病,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病,以及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穴,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证,神经衰弱等症。

怎么补气血效果好

按摩能补气血

按摩血海、膈俞、膏肓俞、绝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肝俞、脾俞等穴位,可以起到补血的作用。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使气血生化有源,具有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

血海是脾经之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祛淤血、生新血之功能。

中医认为,膈俞为血之会,功善补血止血,为治疗一切血证之要穴;心俞、肝俞、脾俞可调节心肝脾三脏的功能,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心肝脾三脏都与血液的生成和贮存密切相关。膏肓俞为补益虚损的要穴,尤长于补血滋阴。

以上诸穴均有补血之功,艾灸、点按,若能持之以恒,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调理肝脏能补气血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肝藏血,主疏泄,有助脾胃运化,所以养肝血也是调气血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暴怒的情绪会伤肝伤脾,导致气血损耗,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切记生气,熬夜,多注意睡眠,并且“久视伤血”,经常用眼的人也需要注意眼睛的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自己如何按摩肝俞 按摩肝俞的好处

1.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从而达到瘦身的目的。

2.肝俞为肝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由于俞穴与其相对应的脏腑有生理和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其相应的俞穴出现异常,如压痛,敏感点,硬结等,因此肝俞也可用于诊断肝病的反应点,主治肝脏相关疾病。

养肝按摩哪个穴位 肝俞穴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哪里对肝脏有益

肝俞柔肝养血

肝俞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按摩方法:正坐或站立,双手放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按摩功效:肝主疏泄,按摩肝俞能促进消化,促进水谷精微在体内的运化;再者肝俞是肝在背部的反应点,按摩肝俞,能柔肝并补益肝血,肝血充足,就能保证肝的气机正常。

章门疏肝理气

仰卧位或侧卧位,在腋中线上,合腋屈肘时,肘尖即是该穴。

按摩方法:站姿,双手大拇指置于两侧穴位上,其余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胀痛感为宜,按摩时间1-3分钟。

按摩功效:利气,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章门”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章门是脏会穴,统主五脏疾病。按摩章门能帮助肝疏通气机,维护肝的疏泄正常。

期门疏肝活血

期门位于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环状按摩,持续2分钟。

按摩功效: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为肝经之募穴,肝脏是体内重要的解毒器官,肝失疏泄,体内的毒素无法正常排出,可见便秘,口臭等病症,刺激本穴可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太冲平泄肝热

太冲在正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坐位,两腿并拢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侧穴位。

按摩功效: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太冲”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按摩太冲能泄肝经湿热,柔肝养肝。

护肝按摩图示及说明 按摩太冲穴平泄肝热

太冲一支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该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按摩太冲能疏泄肝经湿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有柔肝养肝的好处。

定位取穴:正足背侧,第一趾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坐位,两腿并拢屈曲,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的指腹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侧穴位。

肝火旺盛怎么调理 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可补肝阴,养肝柔肝,现代医学主要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夜盲症、近视等。

按摩:采取俯卧姿势,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别按压在脊柱两侧的肝俞穴,由轻到重的做旋转式按摩10秒再放开,重复按摩约5分钟,至局部有微微酸胀感为宜,注意手法柔和。

按摩穴位养肝护肝

1.推搓两肋法

双手分别按两边腋下,顺肋骨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反复推搓20回。

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然后左右各旋按压15回。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跟上面一样。

2.揉三阴交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对侧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各旋按压15回。

3.按太冲穴

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对侧足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从骨缝的间隙按压并且前后推搓,反复20回。

相关推荐

卵巢保养按摩手法 肝俞

定位: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以先确定肩胛下角,两肩胛下角连线与脊柱的交点为第7胸椎,往下数两个胸椎为第9胸椎。 按揉方法:取穴时以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为准,用力不可过大,手法要轻柔缓和。每次持续10秒左右再放开,然后再按,时间以5分钟为宜,每天1~2次,比如起床时或者睡觉时。 当然,如果你觉得麻烦,还有一个偷懒的方法,那就是用背部撞墙,离墙根10~15厘米处站立,撞个5-10分钟也可,只不过效果肯定没按摩好。

按摩可以治疗色斑的吗

1、取俯卧位 取俯卧位,家人以一手扶住其一侧下肢使之固定,另一手拇指指腹端置于昆仑穴按揉30下,然后经承山、委中、承扶穴循足太阳膀胱经按揉,在背部肾俞、三焦俞、脾俞、肝俞、膈俞、心俞、肺俞穴各点按30下。然后改成仰卧,家人将食指尖端置于其爪甲之束骨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图6-8),用力点按,每秒1次,共按10下。最后,再取俯卧位,家人用手掌从颈后开始自上而下用力推按督脉经至骶尖,反复操作5遍。按摩美容去色斑法可调节内分泌。 2、取仰卧位 取仰卧位,家人自下而上按擦足厥阴肝经,在双膝内

用美玉按摩治疗雀斑的方法

一、肝火上攻产生的雀斑 1、沿着足厥阴肝经,由上而下地用玉石柔和地按摩5次以上。 2、按摩双膝内侧的血海穴30--50次。 3、沿颊车-地仓-迎香-双眼球-太阳-耳前,再回到颊车,作轻快的边按揉边移动,来回往返10遍。 二、阴虚阳热引起的雀斑 1、沿足少阴肾经,用玉石由上而下做轻微的摩擦5遍。 2、按揉三阴交穴20次。 3、从脊背中线由上而下推擦5遍。并在大椎、命门穴处稍用力按揉。 三、与内分泌激素水平有关的雀斑 1、按摩足太阳膀胱经,由足跟外上行,由上而下刺激5遍。在肝俞、心俞、肾俞、脾俞、三焦俞等穴位

肝俞的位置 肝俞穴保健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背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用拇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胆俞的准确位置图 胆俞养生按摩方法

用两手指指腹按,揉,压,或用按摩槌敲打刺激胆俞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养护肝胆,预防肝胆疾病。

护肝的穴位有哪些

其实养肝的穴位很多,首选太冲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肝腧穴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所以养肝护肝可常按摩肝腧穴。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位慢慢地进行垂

肝硬化按摩什么穴位

肝硬化按摩什么穴位 1、太冲清肝胆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点按此穴可以激发肝经气血,清肝利胆,平肝潜阳,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以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持续地点按此穴,每次点按30秒稍停片刻,共点按3分钟即可。力度、幅度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2、肝俞疏肝气 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两边1.5寸,有疏肝养血,养肝明目的作用。找到肝俞穴,用两个手指用力点按5到10分钟,如果有压痛感或者穴位处皮下有硬结,则须稍加用力,直到痛感或者硬结消失为止。 3、期门解肝郁 期门穴位于第六肋间隙,正

胃下垂的按摩方法

(1)腹部操作:①取穴:鸠尾、中脘、气海、天枢。 ②手法:一指禅推、揉、按、摩、托、振法。③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位于其左侧,先用轻柔的一指禅推法、揉法于腹部以鸠尾、中脘为重点,然后循序往下至腹部及少腹部,以脐周围及天枢、气海为重点治疗,并用托法即医者四指并拢,以罗纹面着力,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托之,同时可以用指振法在中脘穴和掌振法在上腹部振动。再用摩法在腹部治疗,摩法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时间约14min。 (2)背部操作:①取穴:肝俞、脾俞、胃俞。 ②手法:法、按法、揉法。③操作:患者俯卧位。

预防肝癌就按着五个穴位

1、肝俞肝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的背俞穴,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此养生穴位是不可缺少的养肝要穴。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防治肝病。 2、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处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的养生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如同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此养生穴位,能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凹陷处,也就是在脚的内踝与

肝硬化腹水能推拿吗

肝硬化是由于病毒、虫积、酒食或药物等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广泛纤维组织增生,造成的肝脏结构不可逆改变。常按太冲、肝俞、期门、三焦等穴位,有助于肝硬化患者肝脏保健。 1、太冲清肝胆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在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点按此穴可以激发肝经气血,清肝利胆,平肝潜阳,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以双手拇指指端着力,持续地点按此穴,每次点按30秒稍停片刻,共点按3分钟即可。力度、幅度要做到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2、肝俞疏肝气 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两边1.5寸,有疏肝养血,养肝明目的作用。找到肝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