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疫苗为什么打2次 打手足口病疫苗须知
手足口疫苗为什么打2次 打手足口病疫苗须知
EV71疫苗属二类疫苗,本着“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接种。各地采购价格有所不同,建议到当地门诊咨询,一般是280元/针左右。
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
作为基础免疫,该疫苗需要打两次,中间间隔1个月。每1剂次剂量为0.5毫升,推荐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对于加强免疫的要求,暂未确定,通常是完成一次免疫接种就可以保终身。
接种EV71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会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宝妈宝爸无需过于担心。
根据对已经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人群研究数据来看,手足口病疫苗经接种后,能维持2—3年的抗病效果。
已知对本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者,及庆大霉素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及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接种了疫苗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引起孩子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种类较多,EV71病毒只是其中一种。该疫苗仅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对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具保护作用。所以,家长不能因为有疫苗上市就对防护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2)多通风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最好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吃熟食、喝开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因为手足口病这种病毒在温度高于50度以上就很难存活,喜欢低温繁殖,因此吃熟食、喝开水也能有效预防感染。
(4)晒衣被
应注意家庭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清洁的环境有利于防病,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
(5)清洗消毒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尤其是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用沸开水消毒后再使用。
(6)少去人多的地方
在病毒流行期间,应该多待在家中或者空气干净清新的地方,避免去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空气不流通,小孩子的抗病毒能力差,给病毒入侵成就了很好的环境。另外人多的地方很可能就有手足口病感染者,若是不小心接触了,则会感染病症。
打手足口病疫苗的不良反应
由于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目前生产的手足口病疫苗只能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但现在大部分的手足口病大多都是有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所以市面上的手足口病疫苗还是能够预防手足口病的。不过在临床试验当中,在接种完手足口病疫苗后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在临床试验中,接种疫苗后的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红、硬结、疼痛、肿胀、瘙痒等,以轻度为主,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可自行缓解。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易激惹等,呈一过性。虽说接种疫苗后会让宝宝不适,但是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严重程度达3级以上的所有症状(如发热、腹泻、恶心呕吐等)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是非常安全的。
家长们如果决定给宝宝接种手足口病疫苗,要注意的是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和儿童,而5岁以上的儿童则不推荐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报销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普遍易感,其中EV71型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而71型导致手足口病可能会导致重症或者死亡病例。
目前的话国家是推出可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手足口疫苗主要是针对于EV71型,这种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自主、自费接种的,就是自愿原则。
家长就是根据宝宝情况,需要接种是去当地的疫苗接种中心或者是社区的服务站去接种疫苗,一般是建议是六个月以上、五岁以下的儿童接种,有两剂,间隔时间是一个月,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可以规避EV71型手足口病的感染。
手足口怎么判断已经减轻自愈了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吗
有必要打。
手足口病通常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而且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虽然说大多数都是轻症,但是一旦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那就比较危险了,因此给宝宝打手足口病疫苗就非常重要了。
建议在每年3月之前,给未得手足口病的6月龄至5岁儿童打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为什么手足口病疫苗不需要每年都打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56天到8个月,EV71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8~14个月抗体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抗体阳性率未见下降。免疫后两年的观察结果显示,中和抗体水平和临床保护效力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可见手足口病的免疫力能维持2—3年,因此不需要每年都打。
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是6月龄—3岁的儿童,这个期间的儿童得EV71型肠胃病毒手足口病的几率不仅大,而且还容易转为高危病症,引起死亡,而到了孩子3岁—5岁,由于抵抗力增强,基本病情轻微,多半能自愈,到了孩子5岁以上或成人感染手足口病的,多半发病率低或不发病。加上大部分家长都会在孩子1岁以内时候给宝宝打手足口病疫苗,而手足口病又能免疫2—3年,因此手足口病疫苗终身打一次就能获得完全免疫,而不需要每年都打。
另外我国在《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中建议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易感儿童,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但并没有说到疫苗需要加强免疫的规定,因此手足口病疫苗并不需要每年都打。
手足口病预防针打了第一针管用吗 为什么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
因为手足口病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流行感冒疫苗一样都是属于灭活疫苗,这类型的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因此手足口病预防针要打2针才管用。
手足口病疫苗多长时间打一次 手足口病疫苗多大打合适
目前上市的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6个月—3岁的孩子。
手足口病主要是感染学龄前孩子,5岁以下婴幼儿更易感染。而12—23月龄孩子的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均最高,其次为6—11月龄孩子,因此建议孩子在6个月—3岁之间打手足疫苗合适,然后体内预防2年左右,基本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得手足口病的几率就比较低,没必要打疫苗了。
自费手足口有必要打吗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常见是科萨奇病毒和肠道71型病毒的感染,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是一个高发人群,它是一个传染性比较强的一种疾病,一般经过呼吸道、粪口和密切接触传播。
所以在手足口流行期间,打手足口疫苗是有必要的,一般是建议宝宝在健康状态,去社区或者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它对于肠道病毒71型流行期的手足口病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吃什么可以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有预防的药吗
有手足口病疫苗。
目前针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我国在2016年上市了针对手足口病EV71型肠胃病毒疫苗,对预防由EV71型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接近100%的效果,但不能预防其他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过目前引发幼儿手足口病的基本都是由EV71型肠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因此打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比较好的预防措施。
备注:市面上所说的一些板蓝根等抗病毒药物,均无预防措施,不要随意让孩子服用,以免出现某些副作用。
手足口病疫苗多少钱
手足口病疫苗属于二类疫苗,是属于自费的,每个地方价钱不一样,它根据手足口疫苗的厂家,剂型,是不是进口的,还是国产的,价钱都是不一样的,具体价钱请咨询当地的社区或者是疾控中心,以他们为准,没有统一的价钱。
手足口病疫苗每年都要打吗 手足口病疫苗多长时间打一次
接种2次,第2次隔一个月打即可。
由于手足口病是一种灭活疫苗,因此完成整个免疫过程需要接种2针,也就是分别打2次,第一次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之后再隔一个月接种第2针,也是同样的接种方法和剂量。
注意
接种第二针时,要确保是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生产的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高发期可以带小孩去动物园吗 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小孩高发期能去动物园吗
最好不要去。
即使家长之前给宝宝打了手足口病的疫苗,但由于手足口病可因20多种病毒感染引起,而疫苗只针对EV71型肠胃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才有预防效果,因此即使给宝宝提前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也还是会感染上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打了手足口病疫苗的小孩在手足口病高发期也最好不要去动物园,这种人口密集、容易感染疾病的地方。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打 手足口病疫苗几岁打最好
6月龄开始打最好。
手足口病在儿童在6月龄后发病迅速升高,1岁是发病最高的人群,因此这个疫苗接种的时间首剂是在6月龄就开始打第1针,间隔4周接种第2针,最好是在12月龄把这两针都打完,这样对孩子的保护作用非常好。同时手足口病疫苗打完能管2—3年,也就是说宝宝在12月龄打这个疫苗的话,基本能免疫这个病,无须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