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复杂关系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复杂关系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患者一旦出现孤立于强迫之外的精神病症状,就会被诊断为伴强迫特征的精神分裂症。如果强迫症患者仅出现假性幻觉,就不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因为假性幻觉仅是强迫表象过度鲜明化的结果,真性幻觉才是诊断的指征。
1956年Sullivan医生提出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可相互转化的说法,即二者之中的一种转换为另一种,过一段时间再转换回来。由强迫症逐渐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如先有强迫,后逐渐出现幻觉、妄想、情志淡漠、意志缺乏,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但一旦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再更正为强迫症,就很难让医生和患者家属接受。
事实上,二者之间确实可以相互转化,临床上不乏这样的患者,患病之初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关系妄想,随病情发展,逐渐演变为精神分裂症,经过2~3年的治疗,强迫症状成了唯一顽固的主诉,关系妄想始终不再现,此时只需集中治疗强迫症即可,如果还按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给予长期维持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就显得有点多余了。
精神分裂症如何停药
1、精神分裂症如何停药
一般来说,患者起病年龄早,十八岁前起病的患者,不管发病有无诱因,是急性还是缓慢起病,首次发作后至少需维持服药5年,对这类患者,维持治疗至少5年后才考虑缓慢减量,减药前咨询专业医生,每次减药剂量宜小,奥氮平每次减1.25-2.5mg,利培酮每次减0.5mg,阿立哌唑每次减2.5-5mg,减药后需维持3月病情稳定后再考虑下次减量,减药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情绪、睡眠、饮食等的变化,如出现睡眠不好、易怒等波动需马上加至减药前剂量。
2、精神分裂症患者擅自停药的危害
在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患者当中,他们有的是拒绝治疗、不肯治疗才使自己的病情恶化,并出现自杀的惨剧,但是也有一些患者虽然接受了治疗,但是却没有跟医生请示就擅自停药,最终又使疾病加重、复发反弹。
3、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何擅自停药
3.1、服用药物会影响性生活
在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中,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很严重的影响了夫妻间的性生活,所以患者为了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而不得不停止服药。
神经症与精神分裂区别
神经症属于轻型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疾病。神经症表现为失眠,健忘,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惹等.据诊断标准,诊断神经症必须排除精神分裂症。诊断神经症时,患者的精神症状至少要包括恐惧、强迫症状、惊恐、焦虑、躯体症状、疑病症状和神经衰弱症状中的一项,其症状需严重到影响人的社会功能,或觉得无法摆脱精神痛苦,促使患者就医。
精神障碍一般至少要持续3个月以上才能考虑诊断,并且必须首先排除器质性精神病、药物或成瘾物质导致的精神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后才能诊断。神经症的最突出特点是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极为关心,主动求医,对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焦虑、不安等神经症的症状有深刻的痛苦体验,要求摆脱这些症状的愿望强烈,甚至常因疾病迟迟不愈而焦虑不安。
精神分裂症早期患者也可表现为神经症样症状,出现头痛、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低落、出现一些强迫行为、紧张或焦虑的症状,易被误认为是精神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比神经症患者重,常不能进行正常的交谈,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出现障碍。如果存在幻觉、妄想等典型的神经分裂症症状,更易于确定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的类神经症症状,病人对自己疾病不够关心,表现出无所谓,并缺乏对疾病症状的痛苦体验,同时,病人还有可能出现离奇古怪、令人难解的想法或做法。
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神经症不会转成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虽然和神经症有相似的地方,但两者还是可以分辨的。如果患者自己分辨不出,可以到医院检查。
怎样预防儿童精神分裂症
儿童精神分裂症-预防流感随访观察结果表明,起病年龄小、缓慢起病而且产现程缓慢;呈进行性发展以及智力减退者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治疗,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具有重要关系。
流感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疾病,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出现神智恍惚、精神错乱、认知能力减退等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但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到底是什么东西严重损伤了我们的大脑呢?众多研究显示,罪魁祸首竟然是流感。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很多人都表示疑惑。的确,流鼻涕、发烧这些事看起来怎么也不会和需要终生服用抗精神病药扯上关系。然而,各种研究一再表明,精神分裂症与产前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有关。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感染,孩子就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称,大约2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由于母亲产前感染所致。
医生很早就发现,在感染了梅毒(syphilis)、链球菌(streptococcus)之类的病原体后,如果不进行治疗,人就会出现严重的精神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以前一些归咎于神经或心理缺陷的精神疾病,其实是微生物引起的。精神分裂症最为明显,而自闭症、躁郁症(bipolardisorder)和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也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有关,无论感染是发生在子宫内、儿童期或成年以后。有些感染会直接影响大脑,另外一些则会触发免疫反应,干扰大脑正常发育,甚至误导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大脑细胞。
一旦科学家弄清了感染与精神失调症之间的关系,就有望开创精神病预防的新***.绝大多数急性病例中,只需要简简单单的疫苗或抗菌药物就可以在大脑受损前消除感染。至于免疫系统引起的精神错乱,我们可以开发新的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对大脑的影响。即使无法做到以上的程度,我们对精神病的复杂病因了解越深入,在应对的时候就会更加从容。
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狂想障碍:妄想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特点是: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不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完好,可出现一些认知功能损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自知力是指患者对他自身的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是精神病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的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并拒绝治疗.
3、强迫动作:强迫动作是指明知不必要却又难以克制的重复动作.常见于神经症的强迫症,或精神分裂症的早期.
4、恐惧症:恐惧是指面临不利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情绪反应和逃避行为.多见于恐怖症、焦虑症、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有什么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七大标准(1)强迫性神经症:某些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其不同于强迫性神经症的特点有:具有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一般不完善病人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2)抑郁症:紧张性木僵病人需要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外表十分相似但两者的情感障碍和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症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在耐心询问下与周围人仍有情感上的交流紧张性木僵病人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或应答性反应病人表情呆板淡漠无情有时可伴有违拗(3)狂症: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外观上与躁狂病人很相似两者的情感反应以及与周围的接触明显不同躁狂症病人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感染力精神分裂症情感变化与环境不配合且动作较单调刻板狂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的一大标准(4)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但神经衰弱病人自知力是完整的情感反应也强烈并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可有自知力但不完整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
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困难,无论在门诊患者或者住院患者中,甚至在会诊中,医生都各自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患者和家属出于治病心切,也不断的辗转于不同的医院和门诊专家之间,以求获得确切的诊断意见。精神分裂症本身就可以出现强迫症状,这是许多学者久已认识到的事实。
强迫症状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症状出现,但是单纯的强迫症不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属于两种不同类别的问题,二者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尤其要注意精神症状的鉴别。
1、强迫怀疑与妄想
妄想如果已经固定下来了,鉴别上一般不会有困难,问题是当妄想还处于形成初期的半信半疑阶段,此时就容易与强迫怀疑混淆起来。
2、强迫思维与强制性思维
强制性思维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如果能够辨别明确,有助于确定诊断。
3、强迫表象与假性幻觉
例如:一名患者说“我脑子里经常会出现音乐声音,想到时就会出现”。这个时候,这位患者的精神症状属于强迫表象,诊断应该为强迫症。
4、强迫性意向与冲动行为
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精神分裂症状消失之后,持续存在不能控制的冲动行为。这一冲动行为是突发性的,与强迫症意向是经常性、反复性的不一样。
如何鉴别强迫症早期症状
鉴别强迫症并不难,这也是消除强迫症的第一步。要克服先鉴别。强迫症患者最大的特点是对自己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非常痛苦,自己无力摆脱,求治欲非常强烈。精神分裂症则不是,他们对强迫症状表现淡漠、麻木,治疗被动。另外,精神分裂症还有其他许多明显的症状,如思维凌乱、内容离奇、情感淡漠、意志减退、行为怪异、生活懒散等等。这些症状只要作认真的精神检查就不难发现。
有些抑郁症患者也会出现强迫症状,一些强迫症患者也往往伴有抑郁症状。两者的鉴别相对难一些。一是看抑郁或强迫症状哪个是原发的,哪个是继发的。二是看哪个强迫症的表现症状更严重、更突出。三是看伴随出现的症状,如果有早醒、体重减轻、(情绪)昼重夜轻、自责自罪,则诊断抑郁症。另外,有没有求治欲、自知力也是一个重要的鉴别依据。
强迫症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
1、强迫症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
实践上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强迫症的朋友无论再怎么强迫,在他内心当中都有一个健康的自我存在,这个自我是知道自己有强迫症的,希望不被其他人知道,会掩饰自己的症状,也会去寻求帮助。
主客观是否统一是区分他们最重要的标准。我们这边遇到一个案例,一个小女孩说在他们学校周围有一台机器,这台机器会不断吸走女生子宫的温度,导致女生不能怀孕。别人再怎么劝说都是没用的,这个女生还去报警。客观上不可能有这样的事情,完全是患者主管上的问题,主客观不统一,这是明显的精神分裂症。
强迫症也不可能会演变成精神分裂症。因为强迫症的原因是性格与环境的因素,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到现在还没完全弄清楚。这两者的原因都不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可能长出豆子来。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位强迫症演变成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无论再怎么强迫,还是强迫症,不可能演变成精神分裂症的,我们不要有这样的担心。
强迫症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
2、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3、强迫症的病因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许多研究表明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常遭受过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学习工作受挫等等。强迫症患者个性中或多或少存在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高标准严要求的倾向,有一部分患者病前即有强迫型人格,表现为过分的谨小慎微、责任感过强、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因而在处理不良生活事件时缺乏弹性,表现得难以适应。
强迫症与精神分裂症最大的区别
区别
首先,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具有幻觉、妄想、情感淡漠、行为显著紊乱、思维贫乏或意志减退等症状。而强迫症本身是追求完美、吹毛求疵等表现,平时在社交中很难发现患强迫症的病人,他们多数只和家人有矛盾冲突。较为常见的行为有怕脏、怕细菌或污染,怀疑事情做得不到位、不对称、不精确、不正确等。以及害怕自己说出被禁止的想法或日常琐事等。其中以强迫怀疑和怕脏最为常见。
其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许多行为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是不可能事先预知的,对发病期的患者往往采取住院治疗,来避免许多无法预知的风险。强迫症患者一般给予药物、暴露、家属协办、督促治疗就可,没有特别情况一般不必住院治疗。由此可见“强迫症是精神疾病中癌症”的说法不准确。 “强迫”并非患者意愿使然。
哪几种疾病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
(1)强迫性神经症:某些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其不同于强迫性神经症的特点有:具有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一般不完善,病人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
(2)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神经衰弱样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但神经衰弱病人自知力是完整的,情感反应也强烈,并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可有自知力,但不完整,没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和迫切治疗的要求。
(3)躁狂症: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外观上与躁狂病人很相似,两者的情感反应以及与周围的接触明显不同。哪几种疾病容易和精神分裂症混淆?躁狂症病人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感染力。精神分裂症情感变化与环境不配合,且动作较单调刻板。
(4)抑郁症:紧张性木僵病人需要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外表十分相似,但两者的情感障碍和环境的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症病人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在耐心询问下,与周围人仍有情感上的交流。紧张性木僵病人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或应答性反应,病人表情呆板,淡漠无情,有时可伴有违拗。
(5)偏执性精神病: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以上特点均不同于精神分裂症。
(6)反应性精神障碍:受精神创伤后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均可带有浓厚的反应性色彩,需要与之相鉴别。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主动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发展,妄想的内容离精神因素愈来愈远,日益脱离现实,病人不主动暴露其内心体验和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7)病态人格: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假性病态人格的表现为其早期症状,特别以青少年起病,病程进展缓慢者,容易误诊为病态人格。病态人格是个性发展的偏离,不是一个疾病的过程,在不顺利的环境下个性缺陷可以更为明显,属量的变化。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缓慢进行,前后对比有明显转折,情感行为变化是质的反常,可以鉴别。
(8)器质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有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的基础,精神分裂症为功能性精神障碍,二者可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