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有什么呢?妊娠糖尿病跟普通的糖尿病不同,妊娠糖尿病会影响到两个生命的健康,所以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大家一定的多注意才行,下面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1、肥胖: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2、种族: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3、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4、年龄因素: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引起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且这些因素与非妊娠期的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妊娠糖尿病需要合理的治疗,因为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影响到患者和胎儿的双方面的健康。建议女性朋友怀孕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糖尿病的筛查,积极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出现。

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人群既可以是老年人群体,也可以是儿童群体。在当前饮食行为习惯较为随意的时候,儿童糖尿病出现的概率越来愈高。下文我们就为读者朋友介绍一下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糖尿病治疗需要尽早,避免糖尿并发症的出现。

综合分析,儿童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

1.自身免疫

(1)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

(2)自身抗原: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素、胰岛抗原、胰岛细胞抗原,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如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脾虚的原因 脾虚的第四种原因怀孕生产

我在临床上发现,女性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男性有很大的区别,女性中妊娠糖尿病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几乎占40%以上。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大龄产妇的多发病,在旧金山湾区的妇女,妊娠年龄偏大(平均妊娠年龄在31岁左右,而华人妇女的平均妊娠年龄在33岁左右),这也可能是湾区妇女糖尿病发病原因的区域特殊性。但不管怎样都可以看出,怀孕、生产尤其是高龄孕产都是妇女脾虚的主要原因之一。

看了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在一定程度上都知道该如何延缓脾脏的衰老了。希望我们都能远离早衰之路,找到自己的长寿之道。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百分之一到三。筛检的方法是在怀孕二十四到二十八周之间,喝五十公克糖水,一小时后验血糖,若血糖数值超过标准,则须进一步做一百公克耐糖测试。若经过医师为妊娠糖尿病患者,首先须向营养师作营养咨询,提供正确的饮食方式,并做适量的运动。少数患者经过上述方法仍无法将血糖控制好,此时须予以注射胰岛素。如此可以预防巨婴症,让产妇能够顺利的生产。

糖尿病妊娠分类:

A、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试验异常。

B、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

C、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

D、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岁,病程>=20年。

E、有盆腔血管钙化症。

F、伴糖尿病肾病,有蛋白尿。

H、有冠状动脉病变。

R、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FR、肾病并有视网膜病。

儿童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儿童糖尿病的原因按1型和2型不同的因素导致。糖尿病是血桨葡萄糖增高超过正常水平的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糖尿病,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在1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2型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与肥胖、糖尿病家族史、不同民族、女性青春期、小于胎龄儿、母亲患妊娠糖尿病所生的儿童等因素有关。肥胖是儿童发生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发妊娠糖尿病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习惯: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孕妇吃的好、而且吃的多,若是又偏爱甜食的话,则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再加上活动量少,就会成为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的患病原因。

肥胖因素: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九倍。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

妊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排除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两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三倍。

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分类

在了解糖尿病妊娠分类之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听起来很别扭,其实,之所以叫糖尿病妊娠,是因为这种糖尿病不是在怀孕之前就有的,而是在怀孕的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实际生活中,大概有80%的孕妇都会有糖尿病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妊娠分类

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试验异常。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病程<10年,无血管病变。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19岁,病程10-19年,无血管病变。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10岁,病程>=20年。

有盆腔血管钙化症。

伴糖尿病肾病,有蛋白尿。

有冠状动脉病变。

有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肾病并有视网膜病。

孕期吃水果太多更容贫血

孕妇每天一个水果最佳

孕妇吃水果,每天饭后一个水果,保证营养摄入量就够了。孕妇过量食用水果除容易引发高脂血症外,还有导致妊娠期糖尿病上升的趋势。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一些孕妇孕期糖代谢异常,导致血糖升高,通常在产后两个月内恢复正常。它的发病原因多数是因为饮食不当,过量吃水果是最大诱因。妊娠糖尿病如不及时控制,首先影响母亲健康,部分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10年后可转变成2型糖尿病,还容易引发孕期感染、流产、早产、死产及羊水过多;其次对孩子生长发育有严重危害,血糖高的孕妇容易使胎儿巨大,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

妊娠糖尿病危害母婴健康

引发妊娠糖尿病最常见的原因:

1、生活习惯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孕妇吃的好、而且吃的多,若是又偏爱甜食的话,则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再加上活动量少,就会成为妊娠糖尿病的主要的患病原因。

2、肥胖因素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3、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九倍。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儿童糖尿病发病原因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2型糖尿病是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糖尿病治疗需要尽早,避免糖尿并发症的出现。

综合分析,儿童糖尿病发病的原因归为如下几类:

1.自身免疫

(1)环境因素:病毒感染;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

(2)自身抗原:有谷氨酸脱羧酶(GAD)、胰岛素、胰岛抗原、胰岛细胞抗原,产生相应的自身抗体如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

2.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分2个亚型。

(1)免疫介导性:有HLA-Ⅱ类易感性基因,自身免疫包括GAD65体,IA-ICA512(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样抗体),2A-2β/Phogrin抗体、IAA、ICA69及多株ICA抗体。亦可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病。儿童青少年多为此型,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2)特发性:指某些特殊人种中的特殊糖尿病。如美国黑人和南亚印度人1型糖尿病始终无自身抗体。

3.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最多,在分类中的定义最不明确。本病也可能为异质性的疾病。明确病因后则归为特殊类型。

4.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诱因有下面几类:(1)β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2)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3)内分泌疾病引起糖尿病(4)药物或化学物诱导产生糖尿病(5)感染(6)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7)胰岛素受体抗体病(8)伴有糖尿病的综合征。

5.妊娠糖尿病 为在妊娠期间新诊断的IGT和糖尿病。

糖尿病的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糖尿病发病病因进行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儿童糖尿病多属于2型,但是也有可能存在意外。孩子进行诊治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准确的检查治疗。

防妊娠糖尿病要做好孕期血糖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怀孕以后随着机体的内分泌的变化才出现的糖代谢异常,表现在妊娠的中后期阶段血糖的升高。这种妊娠期的糖尿病跟怀孕前已有的糖尿病相比,其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暂。而妊娠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主要有:一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尤其是母系亲属(如母亲、姥姥、姨等)患有糖尿病的;二是孕妇自身年龄比较大,还有孕前肥胖超重的,再有上次怀孕分娩过巨大儿没有检测血糖的,或者上一次怀孕时血糖检测比较高的人群;此外还有些人怀孕前不胖但怀孕中后期体重增长过快,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病风险。

妊娠中后期妊娠糖尿病发生主要原因是随着妊娠胎盘会产生一些激素或者细胞因子,这些因素会增加机体对胰岛素功能的抵抗。对于胰岛功能较好的人,通过代偿性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可以继续维持糖代谢平衡,但是如果本身胰岛功能较差,在孕期受到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影响,就会出现糖代谢失衡,从而出现血糖的增高异常等一系列问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可能和多基因遗传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直接关系;更多的是与孕妇的生活方式,例如过度的营养摄入尤其是不健康饮食的摄入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造成的。

此外,我们要强调一个“生命周期的因素“概念。主要是指生命早期不良因素的影响。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示,在孕妇自身的生命早期,也就是孕妇自己在妈妈怀孕时可能就已经受到母体高血糖的影响,也就是医学上讲到的“宫内不良因素的暴露”, 这种影响就会增加胎儿、新生儿直至成年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和负担。

妊娠期糖尿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1、过度进补

孕期过度进补易让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易生出体重超过4公斤的“巨大儿”。妊娠糖尿病会给孕妇的妊娠和分娩带来一定难度和风险,甚至会危及生命。

2、遗传基因

患上妊娠糖尿病的朋友将来产生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译】: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与1型糖尿病无关。因此有人认为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基因与引起2型糖尿病的基因可能相关。

3、肥胖症

肥胖症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它很容易引起II型糖尿病发生,同样也容易引起妊娠糖尿病。当人体内缺乏胰岛素并且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会升高,导致糖尿病的病发,这就是总的糖尿病病因。

4、激素不正常

妊娠期女性之所以容易患上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在妊娠期间胎盘会出现多种供孩子发育生长的激素,这些激素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却可以阻断母亲体内的胰岛素作用,因此引发糖尿病。妊娠第24周到28周期是这些激素的高峰时期,也是妊娠型糖尿病的常发时间。

5、人胎盘催乳素增加

妊娠末期人胎盘催乳素血中水平可为人生长激素的1000倍。通过抑制胰岛素作用而导致对胰岛素的抵抗增加,HPL增加不影响受体数目,但可能影响受体后,更加重胰岛素的抵抗;另外HPL水平升高,血中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游离皮质醇增多,这些因素均能促进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增高。

孕妈妈需要重视妊娠糖尿病

1. 致病原因

 妊娠糖尿病并没有特定的致病原因,但是它的高发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肥胖者,怀孕后羊水过多、曾生出过不明原因的畸形胎儿、死胎或是新生儿死亡的女性,或是生育年龄超过30岁的孕妇等等。

 2. 症状表现

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症状表现与普通糖尿病的表现相似,包括食欲增加、经常口渴、容易尿频、血糖增高、体减轻。由于孕妇与平时不同的生理需求,会比怀孕时吃得多一些,所以不太容易发现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所以怀孕的女性应当注意观察自己的变化,尽早发现。

 娠糖尿病除了上述几个比较常见的症状以外,还有孕期容易发生真菌感染、出现妊娠呕吐;晚育的女性如果采用引产、剖宫产的话,会出现合并感染,糖尿病的症状也会加剧。

 3. 治疗保健

 由于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女性都忽略了妊娠糖尿病的存在,直到病情加重后才有所察觉。所以怀孕期间的女性应当认真检测自身血糖浓度,如果异常,应当严格测定一日三餐以后的血糖水平,并且作好记录,以便于到医院检查时,给医生作为诊断的依据。

 如果已经确定为妊娠糖尿病,就应当从饮食、运动、医疗等方面,治疗和缓解妊娠糖尿病的症状。

 4. 医生提示

 妊娠糖尿病对于怀孕的女性来说非常危险,除了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严童影响胎儿的健康,引发感染、早产、流产、死胎等情况。同时,由于体内含糖量过离,可能会导致孕妇体重的增加,从而使胎儿的体积过大,造成分娩困难、难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等情况。

  妊娠糖尿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对于母亲和胎儿的危害都非常大,有30%左右的孕妇在生产后的5~10年,会由妊娠糖尿病转为慢性糖尿病,它还会增加胎儿先天畸形的概率,是正常孕妇的2~3倍。

 对于孕妇来说,在怀孕后最好定期到医院接受血糖测定,并注意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避免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什么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一、不正确的生活习惯

引起妊娠糖尿病的因素中很大的一个就是孕妇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导致血糖含量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妊娠可促使隐性糖尿病变妊娠糖尿病血管硬化症状为显性,在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变化都会对糖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当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降低时,将会发生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二、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三、肥胖因素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四、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五、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糖尿病家族史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无糖尿病家族史者的1.55倍,一级亲属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升高到2.89倍。

妊娠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六、高发人群

(1)、肥胖,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或者妊娠后盲目增加营养,进食过多,活动过少,体重增加太多的孕妇。

(2)、直系亲属中已出现过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孕妇。

(3)、直系亲属中有人得糖尿病的孕妇。

(4)、以往妊娠时曾出现妊娠糖尿病的孕妇。

(5)、生育过巨大胎儿(体重大于8斤)的孕妇。

(6)、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儿死亡、羊水过多症。

相关推荐

糖筛是什么

妊娠之后首次发现或首次发病的糖尿病,称为妊娠糖尿病。糖筛是什么?糖筛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操作方法是孕妇短时间内喝下定量葡萄糖水并持续监测血糖变化,通过糖筛能监测出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 如果孕妇糖筛结果显示高危,一般医生会建议继续做一项糖耐检查(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诊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有多种不良影响,所以,有条件的孕妇最好都做糖筛检查,以尽早检测出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并治疗。

糖尿病的分类是什么

糖尿病在当今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大家应该及早的预防。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

妊娠合并糖尿病病因

年龄因素(30%): 高龄妊娠是公认的妊娠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糖尿病的孕周越小,在孕24周前能诊断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中,30岁及以上的孕妇占63.7%,而孕24周以后诊断的仅占45.2%。 肥胖(25%): 肥胖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糖尿病也不例外。其他环境因素如年龄、经济、文化水平及饮食结构等因素都与肥胖有协同作用。 种族(10%): 与种族的关系

孕晚期准妈妈要查血糖

每30个准妈妈中就有一人可能因怀孕患上糖尿病,因此每位妊娠妇女都要进行糖尿病筛查——这是来自中国产科医生的呼声。 3月4日,在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主办、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妊娠合并糖尿病流调启动会”上,准妈妈们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胰岛素治疗。 据专家介绍,在妊娠糖尿病孕妇中,除少部分准妈妈是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以外,80%~90%是由怀孕引起的,医学上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由于大部分家庭缺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一味让准妈妈们吃饱吃好,再加

妊娠期糖尿病病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或发病的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和糖尿病的总称,妊娠期糖尿病的控制不良可以导致严重的母体和胎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和合并症,目前研究表明,年龄,肥胖,种族,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1.年龄因素 高龄妊娠是目前公认的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Vereellini等发现,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是20~30岁孕妇的8.2倍,其他学者还有较多的类似发现,年龄因素除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Berk

妊娠糖尿病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糖尿病影响母婴健康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合并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升高。怀孕可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使原有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加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分中心主任焦红燕指出,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的患者妊娠,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即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 焦

糖尿病的类型

糖尿病(Diabetes)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 1型糖尿病 1 型糖尿病 (Type I diabetes)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 (pancreatic beta cells)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

什么人易得妊娠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妊娠? 在了解糖尿病妊娠分类之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妊娠听起来很别扭,其实,之所以叫糖尿病妊娠,是因为这种糖尿病不是在怀孕之前就有的,而是在怀孕的过程中才表现出来的,实际生活中,大概有80%的孕妇都会有糖尿病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要引起重视。 糖尿病妊娠分类 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但糖耐量试验异常。 临床糖尿病,发病年龄>=20岁,病程

孕妇大量进补当心妊娠糖尿病

1、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上升 怀孕期间,许多身体瘦弱不爱运动的准妈妈为了让肚里的宝宝长得强壮健康,一改平日节制饮食的习惯,餐餐大鱼大肉,各种补品也来者不拒。结果体重迅速增加,更严重的是不少孕妇在孕前检查中,被查出患上了妊娠糖尿病。专家指出,孕妇进补过度,小心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数量也在悄然攀升,已由原来的3%上升到6%~10%,成为都市准妈妈们的一种“时尚”病。专家介绍,两方面原因造成妊娠糖尿病的高发,一方面是对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普及不足,另一方面是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过度营养进补、运动减少等原因

糖尿病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型糖尿病 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已经彻底损坏,从而完全失去了产生胰岛素的功能。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2型糖尿病 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 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