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性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腺病毒性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腺病毒是DNA病毒,1953年Robwz等人首次从人腺样体细胞分离到。病毒颗粒含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核内繁殖。电子显微镜观察此病毒为完整的20面体结构,剖面可见致病的核和衣壳(capsid),无囊膜,外衣壳直径约60~90nm衣壳由252个子粒组成,其中240个子粒组成6个一组的6面体构成20面体的20个三角形的面,12个子粒是五邻体构成12个顶端,每个五邻体的基部伸出一根“纤丝",使病毒体类似通讯卫星样构型。双股DNA基因组,分子量(20~25)×106,末端重复,5'末端连接有蛋白质,有感染性,核内复制。
腺病毒在感染的细胞匀浆中非常稳定,耐寒,可在4℃几周内,-25℃几个月内保持其感染性,相对不耐热,紫外线照射30min可灭活其感染性。对酸碱度及温度的耐受范围较宽,在pH6.0~9.5的室温条件下可保持其最高感染力。
肺炎的分类以及病因
一、解剖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
(3)间质性肺炎:由病原体或其它原因引起的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二、病因分类
引起肺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一)、细菌性肺炎
1、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即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
2、需氧革兰染色阴性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埃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3、厌氧杆菌:如棒状杆菌、梭形杆菌等。
(二)、病毒性肺炎
如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三)、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气体引起。
(四)真菌性肺炎
如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
(五)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衣原体(如鹦鹉热衣原体)、弓形体(如鼠弓形体)、原虫(如卡氐肺孢子虫)、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机体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容易伴发肺部卡氏肺包子虫、军团菌、鸟形分支杆菌、结核菌、弓形体等感染。
三、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2、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如何区分流感和病毒性肺炎呢
1、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不同病毒侵犯肺实质引起的肺部炎症,由于多由上呼吸道蔓延所致,故常伴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病毒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有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等。流行性感冒病毒肺乡炎属于病毒性肺炎。
2、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易发生于老、幼、弱及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起病时与典型流感患者相似,开始有咽痛、鼻塞、流涕和发热、头痛及全身酸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中毒症状,在发病24小时后,病情等迅速加重,出现高热、烦躁、剧烈咳嗽,痰呈血性,并有呼吸困难及发绀,双肺呼吸音低,布满干、湿哕音,但无肺实变的体征
婴儿病毒性肺炎有什么具体症状呢
什么是小儿病毒肺炎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婴幼儿肺炎不论是由什么病原体引起的,统称为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小儿病毒肺炎的症状
宝宝得了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如果宝宝是病毒性肺炎,宝宝的情况也不严重,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宝宝属于病毒性感冒,而拉肚子一方面考虑是用药引起的,另一方面考虑是着凉引起的.
根据宝宝的情况,建议你可以行中医辨证用药治疗,同时建议你给宝宝服用思密达,逆时针搅拌,此外逆时针给宝宝揉肚子,如果是着凉原因引起的,建议你可以给宝宝用丁桂儿脐贴.
其次,建议你可以给宝宝服用石椒草平喘颗粒,同时建议你给据宝宝的整体情况,及相关的血常规检查,决定宝宝是否需要用抗生素及何种抗生素.
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常见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次是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埃可病毒等,以及水痘、风疹、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从上呼吸道开始,气道上皮有广泛的破坏,粘膜发生溃疡,被覆纤维蛋白性膜。气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容易招致细菌感染,免疫状态低下者,尚可合并真菌、原虫特别是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单纯性病毒性肺炎引起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有大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被覆含血浆蛋白和纤维蛋白的透明膜,使肺泡弥膜距离增厚。肺炎可为局灶性或广泛弥漫性,甚至实变。肺泡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细支气管内有渗出物。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甚至结节性钙化。
怎样预防肺炎
肺炎是一种影响肺部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儿童肺炎是随着一个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生的,导致感染的病毒通常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在世界范围内,肺炎是造成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造成11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占全世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8%。导致肺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它是发生在医院和其他医疗场所以外的肺炎。因为大多数肺炎是由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毒或细菌导致的,所以肺炎通常在秋季、冬季和早春发生,因为这时孩子的更多时间都在室内与其他人密切接触。但孩子得肺炎跟穿衣服多少或气温高低无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由下面原因引起:
1、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儿童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见起因,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细菌性肺炎的第二常见起因。细菌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可以自己发生也可以在感冒或流感后发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肺炎链球菌导致的肺炎,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可以预防Hib导致的肺炎。
2、支原体。支原体肺炎通常比较轻微,可能不需要卧床休息,所以被称为“可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
3、病毒。包括一些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病毒是导致2岁以下儿童肺炎的最常见原因。病毒性肺炎通常是轻微的,但由某些流感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肺炎也可能会变得非常严重。因为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病毒性肺炎,所以每年及时接种流感疫苗非常重要。另外,细菌性肺炎也是流感的常见并发症。
4、真菌。这类肺炎最常发生于有潜在健康问题或免疫系统比较弱的人。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因其它问题入院48小时或以上后发生的细菌感染。
医疗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在长期护理场所居住或门诊治疗发生的细菌感染。
吸入性肺炎是把食物、饮料、呕吐物或唾液吸入肺部而导致的。如果有脑损伤、吞咽问题、酗酒、滥用药物,干扰你的正常咽反射(呕反射),就比较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任何人都可能会得肺炎,但2岁以下的婴儿和65岁以上的老人风险最大。下面的人风险也会增加:
1、有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
2、免疫系统被削弱或抑制的人。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癌症化疗患者、长期使用类固醇的人。
3、吸烟者。吸烟会损害身体用来抵抗细菌和病毒的自然防御系统。
4、住院时要使用呼吸机的人。
另外,使用木柴进行烹调或取暖所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父母吸烟也会使儿童更加易患肺炎。
除了接种肺炎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和流感疫苗以外(流感疫苗要每年接种),勤洗手和戒烟也有助于预防肺炎。
孩子得的肺炎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孩子得的肺炎有几种不同的类型?很多妈妈这样问道。首先家长要了解肺炎是对肺部感染的一个统称,很多不同的病原体都可能导致宝宝肺炎。
宝宝最常见的肺炎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此外,还有其他微生物致肺炎和其他原因致肺炎、慢性肺炎等。
孩子得的肺炎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病毒性肺炎通常开始的时候就像感冒,但症状会慢慢地逐步加重。宝宝可能发烧到38.6℃以上,并且咳嗽加重、气喘、呼吸急促。此外,这种宝宝肺炎也会出现虚弱、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病毒性肺炎通常没有细菌性肺炎那么严重,也不会发展成细菌性肺炎,但会让宝宝更容易得上细菌性肺炎。引起这种肺炎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
如果你的宝宝得的是细菌性肺炎,很可能会突然出现高烧、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他会不想吃饭,好像病得很厉害;也许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看看他有没有吸气时鼻孔扩张,胸廓下部在吸气时可能会向内凹陷)或呼吸急促,脉搏可能也会加快,嘴唇或指甲发青。这种宝宝肺炎可能还会有虚弱、呕吐或拉肚子的症状。
链球菌是宝宝肺炎的常见病因,但其他细菌也可能引起宝宝肺炎,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衣原体(这种衣原体与传播性病的衣原体不一样)。
知道了孩子肺炎的类型,专家还提醒您:当儿童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糜、呻吟或气急加重、鼻翼扇动、点头状呼吸,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如鼻唇周围出现青紫、面色灰白、体温不升或高热等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就诊。
各种病毒性肺炎的区分方法
听到病毒性肺炎的名字,大家就知道这种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对的,就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但是不同的病毒引起的肺炎是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的,因此下面我们就给大姐介绍一下怎样区分不同种类的病毒性肺炎。
1、流感病毒性肺炎
多发生于年龄在6个月至2岁之间体弱的婴幼儿,冬末春初为主要流行季节。患儿突然起病,以持续7-10天的高热为其主要特征,应用抗生素无效。对本病的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的中药为主。
2、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患儿的表现类似支气管哮喘,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可有呼气性喘鸣音,所以有人把这种肺炎称为喘憋性肺炎。患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50-200次,体温多数下迷也可达38-39度之间。面色苍白和口唇、指端青紫是病情严重的征象。鼻翼扇动和三凹体征表示病儿明显缺氧。对本病主要应采取对症治疗,护理也极为重要。
3、腺病毒性肺炎
八成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于冬春两季。其潜伏期为4-10天,一般是突然发热,起病后3-4天呈持续性高热,60%的病儿最高体温超过40度,伴频繁或阵发性咳嗽,但无明显的流涕和打喷嚏。起病3-5天后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且逐步加重。重症患儿出现鼻翼扇动、口唇和指甲青紫、喘憋及三凹体征。有的病孩出现精神萎靡、嗜睡、半昏迷或阵发性烦躁不安,面色发灰、心跳增快也是病情严重的表现。
4、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共有四型,多于深秋、冬季和早春流行,有的似无明显的季节性。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不如合胞病毒性肺炎那样严重,也比流感病毒性肺炎轻。患儿高热持续时间较短,咳嗽也不太厉害。
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四种肺炎是比较常见病毒性肺炎,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需区分的就是这几种肺炎,病毒性肺炎是一种比较特别的肺炎,因为引发的原因是比较多,症状表现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