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突然昏厥、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突然昏厥、意识丧失

一般在心脏停搏10-15秒的时间,由于大脑缺氧而引起昏厥及意识丧失,昏迷多发展在心脏停搏30秒以内。

为什么掐人中人会苏醒 心脏骤停不宜掐人中

掐人中对于因为心脏骤停的人是没有什么治疗效果的,这时如果一味掐人中,只会浪费黄金的救治时间。如果有人晕倒后,变现为意识丧失、大动脉无搏动、瞳孔变大、皮肤发紫、无胸廓运动等症状时,是心脏骤停的表现,应立即对其心肺复苏。

心脏性猝死如何急救

近年来,我们时常可以听到“某某猝死”这类不算新闻的新闻。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因此,学会心脏性猝死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能够起到及时的作用。

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使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

心脏复苏术怎么做

临床心搏骤停,突然呼吸停止,神智丧失,听不到心音,大动脉动消失,测不到血压,皮肤粘膜苍白,瞳孔散大。前三项是主要判断标志。

心搏骤停后,能否及时进行有效的心复苏,是生与死的关键,心搏骤停判明后,必须立即心复苏,防止脑缺氧,尽早恢复心脏泵血的呼吸功能。因猝死是突发事件,难以预料,实施及时抢救必须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尤其有心脏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掌握心复苏术。具体方法是:

(1)将患者平卧,背部垫一硬板,颈部上抬,头颈微后仰,促使气道通畅。

(2)施术者握拳,以患者的胸骨部下段,做一二次短促有力的叩击。如无反应再重复一二次,经叩击后,常可终止室速,室颤,恢复窦性心律。如无效做下轧步处理。

(3)立即做全外心脏按压,左手掌置于患者胸骨下1/3处,右手压在其上方,以每分钟60次的速度,用力适度,反复按压,使胸廓上下活动程度3-4厘米,心内剩余含氧血迅速排入动脉使心脑供血,胸廓下陷回弹时,有助于及通气。按压应用力均匀,轻柔,用力过猛,易引起肋骨,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积血,骨髓栓塞,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无反应,同时进行下一步处理。

(4)人工口对口呼吸:一手捏住病人鼻孔,推开下颌,使其口张开,用力吸气后患者口腔紧对密闭,将气吹入患者口腔,以每分钟16-18次的速度,反复(吸,吹)进行。如能听到患者呼气声最好。

在抢救过程中,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及自主呼吸,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生命体症,每次检查间歇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如在医院外抢救,心跳,呼吸出现后应急送医院观察,寻找心脏骤停原因,针对原发病继续治疗。

心脏骤停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脉搏停止、窒息、胸部憋闷疼痛

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呼吸快而表浅迅即转为呼吸停止;重度低血压,大血管不能测到脉搏,心音消失。数分钟内,组织缺氧,导致生命器官损害。

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前驱期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易于疲劳,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主诉。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原性猝死所特有,而常见于任何心脏病发作之前。有资料显示50%的心原性猝死者在猝死前一月内曾求诊过,但其主诉常不一定与心脏有关。在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的存活者中,28%在心脏骤停前有心绞痛或气急的加重。但前驱症状仅提示有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而不能识别那些属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亚群。

发病期

亦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速,或头晕目眩等。若心脏骤停瞬间发生,事前无预兆警告,则95%为心原性,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从心脏猝死者所获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为最常见。猝死于心室颤动者,常先有一阵持续的或非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这些以心律失常发病的患者,在发病前大多清醒并在日常活动中,发病期(自发病到心脏骤停)短。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心室颤动。另有部分病人以循环衰竭发病,在心脏骤停前已处于不活动状态,甚至已昏迷,其发病期长。在临终心血管改变前常已有非心脏性疾病。心电图异常以心室停搏较心室颤动多见。

心脏骤停期

迈克尔·杰克逊死于心脏骤停

意识完全丧失为该期的特征。如不立即抢救,一般在数分钟内进入死亡期。罕有自发逆转者。

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其症状和体征依次出现如下:①心音消失;②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出;③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抽搐常为全身性,多发生于心脏停搏后10秒内,有时伴眼球偏斜;④呼吸断续,呈叹息样,以后即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内;⑤昏迷,多发生于心脏停搏30秒后;⑥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但此期尚未到生物学死亡。如予及时恰当的抢救,有复苏的可能。其复苏成功率取决于:①复苏开始的迟早;②心脏骤停发生的场所;③心电活动失常的类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电机械分离抑心室停顿);④在心脏骤停前病人的临床情况。如心脏骤停发生在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所,则复苏成功率较高。在医院或加强监护病房可立即进行抢救的条件下,复苏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病人在心脏骤停前的临床情况:若为急性心脏情况或暂时性代谢紊乱,则预后较佳;若为慢性心脏病晚期或严重的非心脏情况(如肾功能衰竭、肺炎、败血症、糖尿病或癌肿),则复苏的成功率并不比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高。后者的成功率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时心电活动的类型,其中以室性心动过速的预后最好(成功率达67%),心室颤动其次(25%),心室停顿和电机械分离的预后很差。高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

生物学死亡期

从心脏骤停向生物学死亡的演进,主要取决于心脏骤停心电活动的类型和心脏复苏的及时性。心室颤动或心室停搏,如在头4~6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预后很差。如在头8分钟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等特殊情况下,否则几无存活。从统计资料来看,目击者的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和尽早除颤,是避免生物学死亡的关键。心脏复苏后住院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氧性脑损伤和继发于长期使用呼吸器的感染占死因的60%。低心排血量占死因的30%。而由于心律失常的复发致死者仅占 10%。急性心肌梗塞时并发的心脏骤停,其预后取决于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前者心脏骤停发生时血液动力学并无不稳定;而后者系继发于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因而,原发性心脏骤停如能立即予以复苏,成功率应可达100%;而继发性心脏骤停的预后差,复苏成功率仅约30%左右。

心跳突然停止的急救

1.突然晕厥、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心脏停跳10~15秒钟由于脑缺氧引起昏厥,意识丧失,病人可以突然由坐位、站位倒下,大声喊叫也无反应。同时出现面部和四肢肌肉抽搐,长达几分钟。

2.心音、脉搏、血压突然消失。观察脉搏以大动脉搏动为准,成人以颈动脉,股动脉,幼儿以肱动脉为准。

3.呼吸停止。开始时呈现断续或叹息状态,每分钟只有几次呼吸,呼吸动作小,胸部见不到起伏征象,很快呼吸完全停止。呼吸停止多发生在心脏停跳20~30秒钟以内。

4.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出现紫绀。心脏停跳45秒钟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2分钟瞳孔散大固定。紫绀见于面部皮肤,唇、指甲等处变成紫黑色。

5.心电图改变。专业急救医生携带心电图机,可做出心脏停搏的心电图诊断。

6.及早识别心脏骤停的病人。

7.拨打120急救电话呼救。

8.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 什么是抢救黄金时间

心肺复苏的抢救时间以秒计算。一般来说:

心脏骤停之后3秒钟就会发生头晕;

10秒就会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继而昏迷、瞳孔散大;

60秒呼吸逐渐停止、大小便失禁;

3分钟的时候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就会“脑死亡”、进入植物状态。

这就是医学上所谓的“黄金8分钟”。

这宝贵8分钟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如果在这8分钟里处置得当,生存率可达30%~50%;如果8分钟之内得不到正确的抢救,脑细胞就会不可逆性坏死,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时间就是生命,尽早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心脏病心脏骤停怎么办

我们在急诊或者是手术室,以及一些重症监护里面经常可以看到心脏骤停的患者,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如果得到有效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我们的生命会得到挽救,但是如果抢救无效的话那么病人就失去生命了,我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这些患者应该了解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性让患者不失去生命。

1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扪不到

2神志突然丧失、抽搐

3呼吸减慢呈叹息样直至停止

4瞳孔散大、固定

生物学死亡:从心脏骤停至发生生物学死亡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来病变性质,以及心脏骤停至复苏开始的时间

心脏骤停症状体征的先后顺序:

①原发病的表现或意外事件的发生;②心脏停跳;③循环中止;④意识丧失;⑤全身抽搐;⑥呼吸停止;⑦瞳孔散大;⑧呕吐、大小便失禁

心脏骤停的诊断: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搏呼吸骤停的判断,是看反应、看呼吸,而不要像过去那样花太多的时间去摸脉、听心音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心脏骤停这种疾病的相关内容阐述,我们都知道心脏骤停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为此我们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一定要给出高质量的治疗和护理,此外还应该给与患者精神支持,让患者对生命充满渴望,家属也应该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这样我们受到的打击才不至于太大。

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

专家表示,急性冠脉综合征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进而导致心脏性猝死。而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包括我们平时熟知的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以及扩张性心肌病等多种疾病。这些冠状动脉疾患是成人心脏性猝死最为重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特别是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受损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我们一般将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分为四个阶段:前驱症状、终未事件开始、心脏骤停、生物学死亡或存活。心脏性猝死的危险人群一般会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软弱乏力、心悸及许多非特异性主诉。“而在临床上,心脏骤停是以缺乏适当的脑血流而致突然意识丧失为特征。如果没有积极的干预,心脏骤停往往导致死亡。”

对于如何预防这类疾病,目前并没有一套十分系统的方法,其实一般情况下,要注意戒烟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和适当运动,另外,还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重视发病的前兆症状。目前大家的工作强度都很大,很容易出现焦虑易怒,记忆力减退、健忘,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其实这就是身体在提醒你已经疲劳过度了。在这种时候应调整工作节奏、适当休息,让机体功能得以恢复。最好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和放松时间,缓解疲劳和精神紧张,使心脏及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

心肺复苏急救的方法

操作前准备

判断周围环境:保证复苏操作者、心脏骤停者、旁观者的环境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心肺复苏。

识别

1)判断意识:拍患者双侧肩部并呼唤患者,观察其是否有反应。

2)判断呼吸:施救者侧耳靠近患者鼻部,听是否有气流声,同时双眼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

3)检查脉搏:(仅限医务工作者)应不超过10秒钟。用食指中指指尖触及气管正中,向靠近抢救者一侧滑动2厘米,触及颈动脉,检查是否有搏动。

发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否会出现呼吸困难

一般在临床上患有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身体都会非常的虚弱,呼吸也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急性心力衰竭对于患者的自身影响非常大,所以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会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不幸患有急性心力衰竭的话,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例如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昏厥、休克等等,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下详细的介绍,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

急性肺水肿: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多因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突发严重的左心室排血不足或左心房排血受阻引起肺静脉及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所致。当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超过血浆胶体渗透压时,液体即从毛细血管漏到肺间质、肺泡甚至气道内,引起肺水肿。

心脏骤停: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严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心脏骤停或心原性猝死的临床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前驱期、发病期、心脏停搏和死亡期。

昏厥:心脏本身排血功能减退,心排血量减少引起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部缺血、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称为心源性昏厥。昏厥发作持续数秒钟时可有四肢抽搐、呼吸暂停、紫绀等表现。

休克:由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排血功能低下导致心排血量不足而引起的休克,称为心原性休克。心排血量减少突然且显着时,机体来不及通过增加循环血量进行代偿,但通过神经反射可使周围及内脏血管显着收缩,以维持血压并保证心和脑的血供。

关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了,相信看过的患者一定会有所了解了,一旦有人患上急性心力衰竭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影响了自己的病情,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相关推荐

突发心脏骤停抢救别等医生

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就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就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患者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应就地抢救。 一旦发现心跳骤停者,应尽快使病人就地平卧,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

晕厥的原因

晕厥发作最常见的机制是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其主要原因包括心输出量下降或心脏停搏;突然剧烈的血压下降或脑血管普遍性暂时性闭塞。一些其他原因如血液生化和成分的异常也可引起晕厥。从病生理角度讲,晕厥和休克都是急性循环障碍的结果,但二者发作速度、严重程度和持续长短不尽相同。休克时,虽心输出量明显降低,但四肢和内脏小血管代偿性收缩,血压相对维持,而血容量做重新再分配,急需氧和血供的心脑相对获得多些,故休克期尽管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但意识相对完好。晕厥时,由于血容量大幅度下降或心输出量急骤降低,使内脏和皮肤小血

警惕这六种表现其实是心脏

1、不明原因的大量出汗 当你突然间大汗淋漓而没有明确原因时,要高度怀疑是心脏出问题了。心输出量的大量减少和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造成心脏病发作的出汗症状。 糖尿病人处于低血糖状态,或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也会导致出汗。有时候血压和心率的突然下降(血管迷走神经综合征)也会造成患者大量出汗。 2、消化不良和呕吐 突如其来的呕吐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前兆。如果没有任何明显的食物中毒史就发生这种情况,应当怀疑是心脏有问题,需要做心电图检查。 3、食欲不振 食欲减退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有时候,心力衰竭患者的确会忍

晕厥和休克的区别

昏厥也称晕厥,俗称昏倒。昏厥是一过性脑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时间意识丧失现象。 引起昏厥的原因很多,过度紧张、恐惧而昏倒最多见,为血管抑制性昏厥,又称反射性昏厥或功能性昏厥。体位性昏厥、排尿性昏厥也属此类。其他尚有心源性、脑源性、失血性、药物过敏性昏厥等。昏厥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头昏、眼花、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全身无力,随之意识丧失,昏倒在地。 发生昏厥,不要惊慌,应先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和安静。针刺人中、内关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以上处理,病人很快恢复知觉。若大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 ①心音消失、脉搏摸不到、血压测不出; ②意识突然丧失、四肢抽搐,心脏骤停5~10秒,患者产生晕厥,停搏15~20秒,突发意识丧失,全身性抽搐,患者即昏迷; ③呼吸断续,叹息样,随后停止,多在停搏后20~30秒; ④心脏停搏患者出现昏迷,发生在心脏停搏后30秒; ⑤心脏停搏患者瞳孔散大多在心脏停搏后30~60秒出现,1~2分钟后瞳孔固定,随之各种深浅反射消失。 心脏停搏的原因,会造成心脏供血不足,使人感到胸闷、发慌。其造成的原因很多,如先天的、(或者遗传造成

脑袋出了问题才会晕倒吗

很多人形容“是眼前一黑”,也有人说是眼冒金星,再之后就失去了意识,直到醒来才发现:“噢,原来我刚刚晕过去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一定是脑袋出了问题才会晕倒吗? 答案显然不全是。 晕倒是如何发生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晕倒”,专业术语叫做“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即不省人事)。 我们的大脑是人体的“枢纽中心”,可以把脑供血想象为给“枢纽中心”供电。有一天,突然停电了(脑供血不足时),那么大脑也就无法继续运作,无法再继续感知和指挥全身的活动了。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原因,例如: 心跳不

昏厥有哪些症状

一、病史特点: 1.除向患者直接了解病史外,亦需请目睹者提供当时情况,包括询问昏厥前的情况,有无先兆等;昏厥意识障碍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当时的面色、脉搏、有无尿失禁及肢体抽动等;和意识恢复后的主观不适等。 2.注意昏厥发作的诱因,如单纯性昏厥常有悲哀、恐惧、焦虑、晕针、见血、创伤、剧痛、闷热、疲劳等刺激因素;心源性昏厥多见于运动过度或用药不当;还要注意有否排尿、便、咳嗽、失血失水等诱因。 3.注意发作时的体位及头位,直立性低血压性昏厥多发生于从卧位转为立位时,颈动脉窦过敏性昏厥多发生于头位突然转

猝死是什么意思

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后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特点是死亡急骤,出人意料,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死得不明不白。猝死主要是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可依次出现下列症状和体征: 1、心音消失; 2、脉搏触不到,血压测不出; 3、意识突然丧失,若伴抽搐,称之为阿斯综合征,发作可自限,数秒或1~2分钟可恢复,持续时间长可致死; 4、呼吸断续,呈叹息样,随后停止; 5、昏迷; 6、瞳孔散大。判断心跳骤停最主要的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电图表现有3

心律失常可引发运动猝死吗

心脏病复发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猝死,心律失常患者可引发运动猝死,所以这些人群要慎重对待运动,把握好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还要掌握急救知识。 心律失常可引发运动猝死。运动猝死之所以在瞬间发生,是由于心脏骤停致死。在正常情况下0~8分钟内如果迅速妥善进行心肺复苏紧急抢救,患者成活率在43%。 不当的体育锻炼可引起心绞痛和心律不齐等有害心脏症状,是引起心肌梗塞的可能原因。因运动引起的心肌梗死,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都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从而使运动者发生猝死。 运动猝死虽然可怕,但只要做到定期检查身体,注意科学锻炼,

有人昏倒了怎么急救

有人昏倒了怎么急救 低血糖昏厥的急救 大多是困饥饿、营养不良所造成,昏厥后也应使病人乎卧。如神智尚清醒,可给产糖水、食物,不多时病情即可迅速好转。低血糖较严重,处于昏迷状态的,只要注射适量高渗葡萄糖,也可很快地清醒。 心源性昏厥的急救 系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引起。心源性昏厥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凶险,应争分夺秒全力抢教,否则,有心脏骤停导致死亡的危险。急救宜采用拳击胸前区或胸外心脏挤压术。并迅速护送病人去医院抢救。 血管性神经昏厥的急救 血管性神经昏厥的急救多由于疼痛、精神紧张、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