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腋窝淹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婴儿腋窝淹了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原因:
需考虑是局限性多汗症,由于天气过热诱发腋下大汗腺分泌旺盛,出现了明显的腋下出汗增多,由于汗液刺激可以引起腋下的发红、疼痛不适,常反复发作。对于现在的情况可以在腋下外用些西施兰夏露,可以减少汗液的排出,治疗适当用些炉甘石洗液都可以逐渐好转的。
治疗方法:
1.饮食调节
不同类型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原则不同。目前无确凿的证据证实营养缺乏与关节炎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但营养缺乏可能导致关节炎加重,而营养过剩、肥胖则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炎如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
2.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直流电疗及药物离子导入、低频脉冲电疗、中频电流疗法、高频电疗、磁场疗法、超声疗法、针灸、光疗法即红外线、紫外线、冷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关节受累的部位和性质,选用合适的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关节症状及促进功能恢复。急性关节炎期,使用紫外线照射可减轻关节炎症,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以温热疗法为主。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糖皮质激素(Gs)、改善病情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植物药、生物制剂等。非甾类抗炎药物为一线抗风湿药物,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但不能阻止疾病进展,需酌情联用其他药物合用。
小孩腋下正常体温正确测量的方法
1、腋下测量法 在测温前先用干毛巾将腋窝擦干,再将体温表的水银端于腋窝深处而不外露,家长应用手扶着体温 表,让小孩屈臂过胸,夹紧(婴幼儿需抱紧),测温7~10分钟后取出。洗澡后需隔30分钟才能测量,并注意体温表和腋 窝皮肤之间不能夹有内衣或被单,以保证其准确性。正常腋下体温一般平均为36~37℃。
2、肛门内测量法 肛门内测量时,选用肛门表,先用液体石蜡或油脂(也可用肥皂水)滑润体温表含水银一端,再慢 慢将表的水银端插入肛门3~4.5厘米(婴儿1.5厘米即可),家长用手捏住体温表的上端,防止滑脱或折断,3~5分 钟后取出,用纱布或软手纸将表擦净,阅读度数。肛门体温的正常范围一般为36.8~37.8℃。
3、口腔内测量法 将口表水银端斜置于小儿舌下,嘱小儿闭口(勿用牙咬),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擦净后阅读 度数。一般成人正常口腔体温在36~37℃之间,小儿可高0.5℃。
4、放在腋窝处大概是需要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测量的方法,要注意及时擦干净腋窝处的汗液,避免感染的病毒导致的淋巴结的可能。正常的检查体温出现偏高的情况的话,就是因为感冒导致的发烧的症状。之后要注意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之后配合的消炎药物治疗,使用一些对于身体副作用比较小的东西,多喝点水,平时多注意休息。
新生儿的体温标准
1、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2、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3、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婴儿腋下长硬块怎么办
婴儿腋下长硬块一般是因为脂肪瘤引起的一个不良现象,婴儿腋下长硬块对于孩子身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比较容易翻译婴儿出现身体的其他不良现象,婴儿长硬块是一定要重视,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目前治疗婴儿腋下长硬块最好的方法是激光治疗。
激光手术:激光是目前治疗脂肪瘤常用的方法。
1、术前准备:激光在临床切除中有多种用法,即可似外科操作切开,也可 光剥离切除。根据肿瘤特点可采用微切口切开皮(用光切开或常规手术刀切开皮肤都可),再用 Nd∶YAG 激光刀头经小切口进入把脂肪瘤分叶切割,用钳取出。 手术准备视肿瘤大小而定, 但均要在严格的无菌术下进行。较小脂肪瘤常用静脉切开包,较大脂肪瘤应准备皮肤 钳2把、牵开器、止血钳数把及中单及腹单消毒备用。
2、麻醉:手术常用局部浸润麻醉,肿瘤周围可以多注射麻醉液,手术激光 剥离时对保护组织有积极的作用,常用0.5∼1%利多卡因,勿加肾上腺素。
3、手术步骤:Nd∶YAG 激光微切口分叶切除脂肪瘤术,用切除10cm 以下脂 肪瘤。
宝宝高烧40度怎么处理 物理降温
除了药物降温外,家长也可以同时实施物理降温方式:
温水擦浴是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促进机体散热达到降温。方法是: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风,室温控制在24-26℃。准备一盆32-34℃的温水,水量以淹没躯干为宜,托起孩子,坐于盆中,给孩子洗个温水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完毕后,快速擦干身体,穿好衣物,半小时后测量体温。也可直接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促进散热。
将毛巾放入普通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前额部或者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最好准备两条毛巾,每3~5分钟更换一次;于冷湿敷后30分钟测量体温,当体温下降到38℃以下时,则停止使用。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扩张,并利用酒精的蒸发作用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做法是:用温水将酒精稀释到30%-50%,可用70%-95%酒精加温水(按1:1~1:2)配制,也可用白酒配制。用纱布蘸取酒精后,擦拭部位为:颈部、双腋下、肘窝、大腿根部等。半小时后测量体温。
注意:不要擦拭胸部、腹部、手心、脚心、耳垂等处,3个月以下的婴幼儿不宜使用此法。
小孩头皮癣多怎么回事
婴儿头皮癣的外部特征
婴儿头皮癣状似鳞片,干硬,结痂,油腻。通常呈棕色、黄色、粉色或红色。当你给宝宝抓头或梳头时,极易脱落。
婴儿头皮癣会蔓延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传给其他孩子吗婴儿头皮癣并不传染.大多出现于头部.但也会扩大到或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特别是眉毛、鼻子、耳朵、颈部褶皱处、腋窝、穿纸尿裤的生殖器附近(参见“湿疹”一节)。如果除了头皮.宝宝的其他部位也出现了婴儿头皮癣。或者宝宝头皮上的婴儿头皮癣特别严重.那么一定要将这种情况告诉儿科医生。
通过医生观察,排除患有感染或者需要药物治疗的严重性湿疹的可能。
出现婴儿头皮癣的原因
通常激素、酵母和真菌是公认的引起婴儿头皮癣的原因。但是,汗腺分泌过剩.尿不湿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却是婴儿头皮癣最受关注的原因。
多少度算发烧
一般认为婴儿的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即为发烧。很多人会觉得很疑惑,正常的体温参考值为: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但是大家要求清楚,这个正常体温参考值是针对一般人来说,而婴儿的体温比成年人高。
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所以家长们婴儿有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婴儿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我们日常发烧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医生首先都会叫大家先测体温,然后嘱咐病患把体温计夹在腋窝。而婴儿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口腔、腋窝、肛门。婴儿正常肛门体温在36.5℃~37.5℃之间;正常的口腔处温度在36.2℃~37.3℃之间;正常的腋窝处温度在35.9℃~37.2℃之间。一般测量后的体温如果超过正常值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宝宝淹脖子是什么原因
孩子在小的时候,勃颈处的褶皱比较多,而且小孩子又爱出汗,吐奶、口水现象时常发生,这些水分和奶液很容易残留在褶皱处,积汗潮湿、局部热量不能很好的散发,褶皱处皮肤相互摩擦,久而久之导致宝宝脖子局部充血、糜烂、表皮脱落,严重甚至渗液或化脓感染。
衣服接触褶皱破皮处,宝宝也会因疼痛而哭闹不安。除了脖子外,宝宝的腋下褶皱处也容易被淹,所以在孩子哭闹不止,却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时,妈妈可以解开宝宝衣服看一看是不是脖子或者腋下,腿窝等褶皱处被淹了。
小孩可以用橄榄油吗 小孩擦橄榄油方法
在帮助小孩洁面之后,取少量橄榄油,涂抹于小孩面部,轻轻按摩,促进吸收即可。或者是将橄榄油涂抹于小孩身体干燥部位,可以有效缓解肌肤干燥情况。
在婴幼儿腋下、背部和臀部等部位涂抹橄榄油,可以有效防止婴幼儿腋下、背部和臀部等部位被汗液和尿液淹浸。同时婴幼儿身体出现痱子和发红时,涂抹橄榄油也可以迅速缓解发红和痱子症状。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腋静脉穿刺的步骤有哪些
腋静脉是深静脉,临床上一般不用于穿刺输液。近年来随着留置针的普及,在新生儿与婴幼儿间应用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对延长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穿刺成功率以及尽快建立静脉抢救通道起到了良好效果。主要应用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腋静脉与腋动脉伴行,位于腋动脉前内侧,有两条肱动脉在胸大肌下缘处汇合而成,收集上肢浅、深静脉的全部血液。经腋窝跨第1肋外缘后续为锁骨下静脉,向内行于胸锁关节后与颈内静脉汇为头臂静脉后注入右心房。腋静脉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在体表投影相当于上肢外展90°,自锁骨中点至肘窝中心的连线上1/3为腋静脉。婴幼儿和新生儿尤其早产儿腋窝底部外侧壁中心可见或隐约可见长约0.5CM的腋静脉,是留置针穿刺的最佳位置。
腋静脉管径粗大、走行直,经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 平均5~7 d ,药液不易外渗。经腋静脉输注高浓度、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外渗几率小。腋下静脉位置隐蔽不易被患儿抓掉,安全性比较高,经X线观察即使手臂下垂留置针也不会打折 。腋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7 d,采用左右两侧腋静脉交替留置的方法,可以一直持续至患儿治疗结束,认为双侧腋静脉交替留置套管针替代PICC 置管具有可行性。
腋静脉穿刺方法: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将一侧手臂轻轻拉直背伸,腋窝呈水平暴露,不用止血带。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该侧三角肌下缘使腋窝处皮肤绷紧,腋静脉位于腋动脉的内侧,颜色呈蓝色无波动,常规消毒后将留置针在腋静脉下方0. 5~1. 0 cm 处进针,见回血后将留置针针芯拔出,软芯轻轻送入接肝素锁,用3M透明敷料固定,手臂恢复自然位置。
证实穿刺成功与否的方法。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腋静脉内,拔出硬芯回血顺畅,接液体后滴注顺利,患儿安静无不良反应,证实穿刺成功;若误入动脉回血成冲击状,颜色鲜红,液体不滴,推注药液时阻力大,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锁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立即拔出,按压5 min 后重新选另一侧腋静脉进行穿刺。
腋静脉位置相对隐蔽,少量液体渗漏是不易发现,尤其在早产儿体委正常而输液泵却显示堵塞时,应将经常对比触摸两侧腋下至腰际间的质感,发现渗漏及时拔针。
腋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微创手术治疗腋臭:在局部麻醉下,于腋窝皮肤作一个或两个(腋毛多、狐臭严重者)1.5公分的皮肤切口,通过此小切口,用精小的手术器械刮除和剪除腋窝区皮下的毛囊并大汗腺,达到消除狐臭的效果。此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术后腋窝适当包扎即可,上肢活动受限不明显,术后感染几率小、瘢痕也不明显,无功能影响,对女性患者还具有消除腋毛的美容效果。因此,微创手术治疗已渐成目前治疗狐臭的主要方法。
2、局部注射治疗腋臭:腋窝皮下注射药物使大汗腺萎缩、坏死,抑制汗腺的分泌。如无水酒精、福尔马林、肉毒杆菌毒素或消痔灵等,但注射法有效果不确切、部分效果维持不久、易发生皮肤坏死或局部痛性结节等不适。狐臭产生的原因和基因治愈狐臭的原理
3、外用药物涂抹治疗腋臭:涂擦抑菌剂局部抑制腋窝处细菌的生长;涂抹吸附剂吸附形成的脂肪酸;涂擦抗氧化剂抑制脂肪酸的形成;涂抹香水等遮盖已分解出来的臭味。常用有搽新霉素软膏、爽身粉、西施兰露等,但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持久,尤其在天热汗多时效果尤其差。
4、物理疗法治疗腋臭:用激光、冷冻、高频电针等破坏腋毛区的大汗腺体,并通过皮肤瘢痕组织的形成来阻断腺体分泌液的排除,促使腺体萎缩。但一般疗效维持时间短,复发率高,同时瘢痕也比较明显。
5、传统手术治疗腋臭:将腋下大汗腺分布的皮肤切除,虽疗效可靠,狐臭治疗彻底。但缺点是创伤大、伤口长,因要切除部分皮肤,缝合时伤口张力大,伤口易裂开、易感染。术后腋窝需加压包扎三天以上,上肢活动明显受限制。术后腋窝疤痕明显,严重的会影响上肢的活动功能,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因此该手术方法,现在已渐渐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