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山扁豆的作用与功效

山扁豆的作用与功效

山扁豆的作用与功效

1、山扁豆的功效

山扁豆入药以后味甘,性平,无毒性存在,清肝利湿以及散瘀化积都是它的重要功效,在中医中经常用于人类吐、泻以及水肿和小儿疳积以及痈肿等疾病的治疗,治疗时有多种使用方式,既可煎制后服用,也可以捣碎以后外用。

2、山扁豆能治黄疸

山扁豆对人类的黄疸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在治疗时多会取山扁豆五十克加入地星宿五钱一起加清水煎制后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即可,另外山扁豆对人类的中暑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中暑后出现的呕吐症状,治疗效果明显,用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把五十克山扁豆用水煎制后服用即可。

3、山扁豆能治夜盲

山扁豆对夜盲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时候,最好能把山扁豆与菊花搭配使用,具体用法就是把山扁豆一百克,加入菊花十克,再加入新鲜猪蹄一对,加入清水适量,一起炖制,炖到肉质软烂以后,可以关火,降温以后吃猪蹄喝汤就能让夜盲症明显好转。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1.肿瘤患者的佳品

扁豆显著的消退肿瘤的作用。肿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一定的辅助食疗功效。

2.增进食欲

扁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健脾胃,增减食欲,消暑清口。

3.扁豆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铁,经常食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有益。

扁豆还有很丰富的药用价值: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山扁豆的简介

通用名称】山扁豆

【其他名称】山扁豆 (《救荒本草》)

【异名】含羞草决明、黄瓜香、梦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南宁市药物志》),地柏草(《广东中药》),水皂角(《贵州草药》),假牛柑(《广西中草药》),望江南、疳草、下通草,鱼骨折、红霜石(《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扁豆的全株。

【植物形态】山扁豆 亚灌木状草本,高30~45厘米。茎多分枝,分枝瘦长,斜升或四散,多少被有短柔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7.5~10厘米;托叶线形,长尖;小叶25~60对,镰刀状钱形,长3~5毫米,少有8毫米,先端短尖。花梗腋生,。单一或数朵排成短总状花序;萼片5,披针形,先端急尖;花瓣5,黄色,少有长于萼片者;雄蕊10,5长5短,相间而生;雌蕊1,子房线形而扁,花柱内弯,柱头截形。荚果条形,扁平,长2.5~5厘米;宽约5毫米,疏被毛。种子16~25粒,深褐色,平滑、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林下山坡间及田野、路旁。分布华北,南延至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种子(山扁豆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全株,晒干或焙干。

【药材】干燥的全株。根细长,须根发达,外表棕褐色,质硬,不易折断。茎多分枝,呈黄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叶卷曲,下部的叶多脱落,黄棕色至灰绿色,质脆易碎;托叶锥尖。气微,味淡。以叶多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甘,平。 ①《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甘淡,平。"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扁豆的简介

【通用名称】扁豆

【其他名称】扁豆 (《别录》)

【异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篱豆、蛾眉豆(《纲目》),凉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药品化义》),膨皮豆(《广州植物志》),茶豆(《江苏植药志》),南豆(《陆川本草》),小刀豆、树豆(《四川中药志》),藤豆(《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种子。

【植物形态】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长5~9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叶柄长4~12厘米;托叶细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状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并下延为2耳,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雄蕊10,2束;子房线形,被柔毛,基部有腺体,柱头头状,疏生白色短毛。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长5~8厘米,先端具弯曲的喙。种子2~5粒,长方状扁圆形,白色、黑色或红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均为栽培品。分布华东和辽宁、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扁豆根)、藤(扁豆藤)、叶(扁豆叶)、种皮(扁豆衣)、花(扁豆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立冬前后摘取成熟荚果,晒干,打出种子,再晒至全干。

【药材】干燥种子为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8~12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的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以饱满、色白者佳。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 扁豆的种子有白色、黑色、红褐色等数种,入药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鹊豆",不供药用;红褐色者在广西民间称"红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药,治眼生翳膜。

【化学成分】种子每百克含蛋白质23.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钙46毫克,磷52毫克,铁1毫克,植酸钙镁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锌2.44毫克。 种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淀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并含有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这种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苏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淀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豆荚含哌啶酸-2。

【药理作用】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参看"菜豆"),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对牛、羊红细胞并无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于水,无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于食物中饲喂大鼠,可抑制其生长,甚至引起肝脏的区域性坏死;加热后则毒性作用大见减弱,故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于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有人测得其分子量为23688,对胰蛋白酶之抑制为非竞争型的。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压消毒或煮沸1小时后,活力损失94~86%。此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不能被一般蛋白酶分解,在体内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秒延长至60秒。 印度产扁豆喂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胆甾醇的作用。

【炮制】生扁豆: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稍煮,至种皮鼓起、松软为度,捞出,浸入冷水中,脱去皮,晒干。炒扁豆:取净扁豆仁,置锅内微炒至黄色,略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微温。" ②《食疗本草》:"微寒。" ③《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归经】入脾、胃经。 ①《纲目》:"入太阴气分。" ②《本草经巯》:"入足太阴、阳明经气分。"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中,消暑化湿。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①《别录》:"主和中下气。"

②《药性论》:"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

③孟诜:"疗霍乱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脏。"

⑤《本草图经》:"主行风气,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虚弱,反胃冷吐,久泻不止,食积痞块,小儿疳疾。"

⑦《品汇精要》:"消暑和中。"

⑧《纲目》:"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

⑨《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扁豆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热量、粗纤维、灰分、钙、磷、铁、锌、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还有维生素A、B、C及烟酸、氨基酸等。据测定,鲜扁豆含蛋白质2.7%,膳食纤维3.1%。

食疗功效-食:

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健脾化湿药,能健脾和巾,消暑清热,解毒消肿,适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体倦乏力、水肿、白带异常以及夏季暑湿引起的呕吐、腹泻、胸闷等病症。荚果紫色表示富含生物类黄酮,具抗氧化作用,可防突变,抑癌抗癌。扁豆高钾低钠(钾、钠比为47:1),经常食用有利于保护心脑血管,调节血压。扁豆衣为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唯效力逊于扁豆,但毫无壅滞之弊.用于脾虚泄泻、浮肿、清热除湿等。扁豆花为扁豆开的花,有化湿解暑之功,主要用于夏季暑湿、发热、心烦、胸闷、吐泻等。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扁豆的功效

扁豆性味甘平,无毒。能有效治疗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等症状。

1、健脾化湿:主治脾虚兼湿,食少便溏;湿浊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化湿消暑:用于暑湿伤中,吐泻转筋等症。

3、治疗水肿,砒霜中毒,细菌性痢疾。

暖胃健脾祛湿汤怎么炖

1、扁豆瘦肉汤

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

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将扁豆、粟米同放入锅内,武火煲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煲半小时,加入佛手瓜后再煲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祛风解热的作用,可用于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干咳或咳嗽痰黄、胸闷气胀等风热感冒症状者。但佛手瓜性凉,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宜少吃;扁豆甘、微温,可健脾、解暑、祛湿,是夏季暑湿季节使用食材,常搭配荷叶、冬瓜等用于熬粥、煮汤以清热解暑祛湿(如用扁豆衣,祛暑湿效果更佳);粟米甘凉,补中、除热、解毒。众食材适用,使得本汤解暑祛湿、健脾和中的作用。

祛湿食疗吃什么好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清洗,切掉脚趾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适 应症:汤中鸡脚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舒筋强骨的作用,而且鸡脚含较多的胶原蛋白,食用能令皮肤光滑而有弹性;淮山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扁豆具 有健脾化胃的作用;芡实功效健脾除湿,固肾益精;薏苡仁有健脾利水渗湿的作用。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注意事项:建议不要用冰冻鸡脚,否则会影响汤的鲜味。

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1增进食欲扁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经常食用能健脾胃,增减食欲,消暑清口。

2抗病毒扁豆中含有一些成分能对病毒的有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病毒的生长,增强抵抗力。

3降血糖扁豆中所含的淀粉酶成分,常食能降低体内血糖,维持体内血糖正常水平。

4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扁豆含有多种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能提高细胞的造血功能,经研究表明对白细胞减少等症有一定治疗效果。

5防癌抗癌扁豆中的血细胞凝集素,该物质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还有增强自身细胞对肿瘤的免疫能力的功效,从而打到抑制肿瘤的生长的目的,故有抗癌防癌的效果。

山扁豆有什么功效 清热利湿

清热利湿是山扁豆入药后的主要功效,它能加快人体内湿毒代谢并能防止热毒入侵,对人类经常出现的湿热黄疸和暑热腹泻以及身体水肿等症都有明显治疗作用,人们在用药后能让身体出现的黄疸和腹泻很快减轻。

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白扁豆的功效:

白扁豆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白扁豆别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沿篱豆、蛾眉豆、羊眼豆、凉衍豆、白藊豆子、膨皮豆、茶豆、小刀豆等,白扁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清暑止泻的功效,白扁豆有治疗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的作用,患寒热病者,不可食白扁豆。

白扁豆的作用: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白扁豆治暑湿吐泻、暑多夹湿,夏日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易致吐泻。白扁豆能健脾化湿以和中。白扁豆治脾气虚证,白扁豆能补气以健脾,以白扁豆作为人参、白术等药物的辅助。白扁豆还可用于脾虚湿浊下注之白带过多,宜与白术、苍术、芡实等补气健脾除湿之品配伍。

白扁豆功效与作用

【功效】

清暑化湿,健脾止泻,解毒和中。

【功效特点】

本品补脾不滋腻,芳香化湿而不燥烈,故为消暑化湿补脾止泻之要品,并有止带、解毒作用。

【功效作用】

1.化湿解暑:用于夏月伤暑,暑热内盛,复感寒湿,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困重,心烦口渴,胸脘痞闷,呕恶便溏,舌苔厚腻等,常与藿香、厚朴、滑石、甘草同用。

2.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泄泻、妇女带下,常与焦白术、山药、炮姜、芡实、金樱子等同用,亦可单味炒后为末,每次6克服。治赤白带下。

3.解毒和中:用于酒精、鱼、蟹、河豚等引起的呕吐、腹痛,可用生扁豆6克研末,凉开水送服。

4.生津止渴:用于脾胃积热或热病伤津、胃阴不足、口燥咽干,低热、口渴,用生扁豆甘能补脾、扶养胃气,脾胃健旺,积热可去,胃气得复,津液自生,可治消渴。

相关推荐

推荐4种南方冬季祛湿的食谱

1.淮山扁豆煲鸡脚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薏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将淮山、扁豆、芡实、薏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水),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煮好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2.鲫鱼节瓜汤 材料:鲫鱼500克,节瓜600克、盐适量 做法:将节瓜去皮洗净切成厚块,鲫鱼去鳞及内脏,洗净;起锅煮水,水开后放入节瓜块,用武火煲;起油锅,将鲫鱼放入锅中煎至微黄再汇入节瓜汤中加盖

扁豆的功效作用

春天是生命萌发的季节,也是多发病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人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如果人们需要健脾祛湿的话,应该要多吃扁豆。扁豆是豆中之王,性温味甘,是补脾祛湿的良药。其实,扁豆除了以上功效外,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那么,扁豆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含有蛋白质、糖类、钙、维生素等。那么,扁豆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扁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钙、铁、锌,维生素B1.B2和烟酸、泛酸、豆甾醇、磷脂、氰甙、血球凝结素等成分。用于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或水肿;妇女脾虚带下;暑湿为患

扁豆壳的功效作用

扁豆衣的简介 通用名称:扁豆衣 其他名称:扁豆衣 (《安徽药材》) 异名:扁豆皮(《本草便读》) 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种皮。植物形态详"扁豆"条。 药材:干燥种皮呈不规则卷缩片状,大小不一,厚不到1毫米,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坚,易碎。气味皆弱。以色黄白、片大者为佳。 本品呈囊壳状、凹陷或卷缩成不规则瓢片状,长约1cm,厚不超过1mm,表面光滑,乳白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种阜,完整的种阜半月形,类白色。质硬韧,体轻。气微,味淡。以囊壳完整、色黄白、不带种仁者为佳。 扁豆衣

扁豆花的功效作用

扁豆花的性味 平;甘淡;无毒 ①《山东中药》:味甘。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扁豆花的归经 脾;胃;大肠经 扁豆花的入药部分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扁豆花的产地和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扁豆花的形态特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

白扁豆皮的功效作用

白扁豆皮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白扁豆皮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白扁豆皮的记载,白扁豆皮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别名】扁豆壳 【来源】即 白扁豆 的 种皮 【性味】甘,微温。 【功能主治】性味功能,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能健脾利水,但无壅滞之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文我们介绍了白扁豆皮以及白扁豆皮的特点,可以知道白扁豆皮有非常好的功效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疗和辅助治疗的效果。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小扁豆的功效作用

小扁豆是属于蔬菜类的食物,它的做法也是有很多种类,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吸收到小扁豆的营养价值,和体会到它的功效作用。不管是制作食物还是食用食物,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这食物本身的性质还有营养价值,清楚的了解人们食用后会受到的怎样的功效作用,这样我们食用就更加安心。 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都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食用各种食物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更多的吸收到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价值,知道功效作用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食用。那么小扁豆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呢? 小扁豆,学名兵豆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

炒白扁豆的功效作用

1.利尿,通便。健肾,防止肾结石,尿毒症。 2.清脑明目。视力不好的人可以长期使用,无副作用。 3.女性白带过多。妇科病的辅助药物 4.长期使用可以起到防癌抗癌 炒白扁豆的作用: 1.防止夏天中暑,吐泻 2.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3.白扁豆宜与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强,对脾胃素虚,食少便溏,夏季泻利或烦渴颇有效果; 4.为中老年人的长寿粥膳佳品 白扁豆作为常用的食材,是很多人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选购白扁豆。建议在选购时最好是挑新鲜的白扁豆,因为营养价值

扁豆芽的功效作用

1、扁豆芽的营养功效 扁豆芽是一种营养功效特别出色的食材,它能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糖份和钙以及铁等种营养成分,同时也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酶类成分,能满足身体对多种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对提高人类身体健康水平有很大的好处。 2、扁豆芽能补脾胃 扁豆芽保留了扁豆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人们食用以后能起到补益脾胃的作用,能除湿健脾,对消化不良和呕吐以及恶心等症状都有不错的缓解功效,另外扁豆芽还能清热消暑,在夏天食用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3、扁豆芽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扁豆芽可以提高人类身体的免疫能力,它里面的抗血球凝

体内湿滞多吃食疗

◎淮山扁豆苡仁汤:取淮山、扁豆、芡实、生苡仁各15克,鲜鸡爪100克,生姜少许。将以上原料共入砂锅内,用中火煲1个小时,调味饮用。 ◎茯苓赤小豆苡仁汤:取白茯苓20克,赤小豆50克,生苡仁100克,白鲫鱼250克,生姜5片,陈皮丝少许。先将白鲫鱼去鳞和内脏,然后将上述原料一同放入砂锅内,用中火煲1个小时,调味饮用。 ◎白术猪肚汤:取白术30克,鲜猪肚半个或1个,槟榔10克,生姜5片。先将猪肚洗净,然后与白术、槟榔、生姜片共入砂锅内。先用中火后用慢火煲1个半小时,然后取出猪肚切丝,放回锅内,再煲15分钟,调

健脾祛湿汤

★猪横脷煲夏枯草 功效:清热祛湿,除肝热 材料:猪横利500克,夏枯草、绵茵陈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 1、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 2、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脷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水2500ml。先武火煲滚后转文火煲约2小时,调味即可。 适应症:猪横利性平味涩,补益脾胃、助消化;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功效;绵茵陈则有清湿热,退黄疸的功效。故该汤可以清热去湿,去肝热,尤其适用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淮山扁豆煲鸡脚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