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甲减的表现
老年人甲减的表现
一、老年人甲减的一般表现
活动能力下降,迟钝、抑郁、少言懒语、胃寒少汗,体温低于正常,声音嘶哑、耳聋和味觉减退,食欲减退而体重不减或增加。
二、面容和皮肤
老年人甲减的症状其典型为黏液性水肿往往呈现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水肿,唇厚舌大,皮肤干燥增厚发凉,粗糙脱屑呈非压陷性水肿,由于贫血和胡萝卜素血症,皮肤可呈淡黄色,因血中胆固醇增高,偶可出现黄色瘤,毛发稀少干枯。
三、精神神经系统
老年人甲减的症状主要有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嗜睡、精神抑郁,有时多虑而有神经质表现,重者可出现精神失常,木僵和痴呆,甚至昏迷,对镇静剂敏感,服后甲减的症状可诱发昏迷。
四、肌肉和关节系统
老年人甲减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软弱无力,也可有暂性肌强直、痉挛、疼痛等,偶见重症肌无力。肌强直和肌痛常见,肌肉收缩后弛缓延迟,握拳后松开缓慢。
五、特殊面容
这是甲减的症状之一。患者的脸色会非常的苍白而且蜡黄,脸部会有浮肿,目光也变得很木讷,眼睑非常的松肿,表情很淡漠,不爱说话,声音很嘶哑,说话不清楚。
六、内分泌系统
紧上腺皮质的功能会比较的低,血和尿的皮质醇会下降。原发性甲减有的时候会出现自身免疫性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或者是Ⅰ型的糖尿病。这是甲减的症状之一。
甲减的症状有哪些
1、甲减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起病隐匿,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又缺乏特征性,有时可长达10年以上,才出现典型的“甲低”症状——粘液性水肿。因此,此病不易被早期诊断,需要患者或家人自我慢慢发现。老年人甲减容易健忘,这可是很多老年人都想不到的。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在老年人中是相当多见的一种疾病。多种原因都可能引起老年人甲状腺素分泌量减少,从而引起脑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代谢减慢,使病人表现出精神不济、健忘等症状。据统计,大约有2/3的老年“甲减”病人表现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的症状,严重时会有反应迟钝、嗜睡,甚至精神失常的现象,因此常被误认为是“老年性痴呆症”。
3、不过,老年人患“甲减”和“老年性痴呆症”,其表现是有区别的。“甲减”常伴有颜面、颈、腕和踝部肿胀,眼睑松弛下垂,服用甲状腺素片后能改善;而“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常伴有认知障碍和性格改变,服用甲减?物后无效,家属如能仔细观察,还是能够鉴别的。
4、“甲减”严重时可能危及老人生命,因此老人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就一定要到医院求治:怕冷、疲乏、行动迟缓、嗜睡、肌肉松弛,容易摔倒。50%的“甲减”老人还会因胃酸缺乏而出现消化不良状况,严重时甚至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冬季老人受冷后还可能昏迷,体温低于33℃,呼吸减慢。
甲减会对中老年人造成什么危害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而引起的—组征候统称。专家说,引起甲减的原因有很多,临床表现都很相似、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中老年亦不少见,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更多见。具体的甲减病会对中老年患者构成哪些危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吧。
专家介绍说,针对中老年甲减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中老年人甲减的症状表现为:不耐寒冷、汗少、皮肤干燥、粗厚无弹性、毛发稀疏、干枯,心血管系统表现为脉率缓慢、动脉硬化、血脂增高、智力减退、表情迟钝、记忆力下降、感觉也迟钝、反应缓慢,疲劳嗜睡等全身各种功能衰退等。
上述症状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常被误认为是上了年纪衰老的表现,而非是什么疾病,为此被多年漏诊或误诊。如果病情严重,症状特别明显,尚可就诊确认,但若处于疾病的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尚在轻微时,就很难辨认了。临床上为这种似病非病的早期甲减,定名为亚临床型甲减。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不能吃什么
说到心脏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提到甲减性心脏病,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甲减都知道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顾名思义,甲减性心脏病就是指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心脏病。当然,老年人是这个疾病发病的主体,主要的原因除了一些器质性的病因外,还与身体功能衰退有关。
那么,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不能吃什么?饮食对于老年人的健康非常的重要,因为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而且是决定抵抗力能力的主要元素之一。所以,在患甲减性心脏病后,需要注意饮食。
1.饮食应保证低盐饮食,限制钠盐摄入量,注意钠、钾平衡,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2.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等。采用低热量饮食,以减轻心脏的负荷;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膳食应平衡,补充适量蛋白质,保证心肌营养供给。
3.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避免劳累。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饮食的调理不但能增强抵抗力,也能加强医药治疗的效果。当然,当发现甲减性心脏病后,除了要及时的做饮食调整外,最好解除病痛的方式就是到医院进行治疗。一般来说,越早接受治疗,效果越好。
老年人甲减性心脏病的诊断方式有哪些
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4条者,可诊断为甲减性心脏病:
1.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标准。
2.心脏增大,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的表现和心电图异常。
3.除外其他原因的心脏病。
4.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明显好转甚至恢复。
由于老年人甲减起病缓慢表现不典型,许多症状往往归之于老年性改变而不加重视,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又酷似心脏病,冠心病或高心病,故甚易误诊。因此对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包积液及心电图表现为QRS低电压而心率不快者,均应考虑有甲减性心脏病的可能,需做相应检查。
鉴别诊断
1.低甲状腺激素综合征的鉴别
主要需与低于T3综合征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鉴别。
2.甲减病因的鉴别
即区别原发性,中枢性和周围性甲减。
3.甲减与亚临床甲减的鉴别
主要根据FT3、FT4和TSH检查结果确定。
4.甲减常见症状的鉴别
主要包括水肿、贫血、高血压、浆膜腔积液和肝功能异常等。
5.与其他系统疾病鉴别
如青春期延迟、垂体性侏儒、肾病综合征、冠心病和垂体瘤等。
怎么预防老年人甲减
1、一级预防
为针对甲低危险因素和病因的预防。
(1)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习惯,注意平衡膳食,微量元素、药物对甲状腺均有影响。
①土壤、井水、河水含过多的钙、锌、氟、有机硫复合物,可致甲状腺肿或较强的抗甲状腺活性。有些水源被细菌污染,可能由于细菌毒素而致甲状腺肿。
②药物影响。保泰松、硫胺类、对氨水杨酸钠、硫氢酸钾、硫脲嘧啶类、四环素、秋水仙素、过氯酸钾、硝酸盐、碳酸均可抑制甲状腺素合成,而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大。长期用药可影响碘的摄取和甲状腺素的释放而引起甲状腺肿,如有些哮喘患者,长期应用含碘药物致甲状腺肿,甚至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③食物中含致甲状腺肿物质。如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白菜、油菜、卷心菜、芸香菜、木薯、水薯、大豆、核桃等含有某些阻抑甲状腺合成的物质,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如大豆食物能阻抑肠道对经由胆汁排泄的甲状腺素重吸收,使过多的甲状腺激素从肠道排出。木薯含氰酸糖苷,食后易生成硫氰酸盐,致阻抑甲状腺摄取碘并阻抑肾小管对碘的重吸收,使尿碘增加。
虽然食物经研究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上述作用,但临床单纯食物引起甲减没见报道。
(2)预防各种感染因素,以防止启动自身免疫过程及直接感染甲状腺引起炎症病变。
(3)参加量力而行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4)若发现甲低类似情况马上到医院检查。
2、二级预防
对象是甲低患者,目的是防止出现甲低的各种并发症、及早确定诊断和合理治疗,使病情稳定。
如可以防止甲状腺机能减退性心脏病、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贫血、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引起的精神异常。
3、三级预防
对已经出现甲亢并发症的患者,积极治疗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防止心衰、昏迷等的发生。降低由严重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致残率。
4、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甲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病因各异。
(1)原发性甲减
约占90%以上,有人认为主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大多为获得性甲状腺组织被破坏的结果。病因可为:
①炎症,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或病毒感染所致。据报道约有80%患者血中存在抗甲状腺抗体。并常常和风湿病、白斑病及恶性贫血等免疫病并发。本病可产生甲状腺自身免疫性萎缩或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导致甲状腺功能降低,这是老年甲减的主要病因。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认为是由于先天免疫监视缺陷,在某一特定条件产生甲状腺自身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K细胞,破坏了被此免疫复合物所包裹的甲状腺细胞。
另外,由于甲亢治疗不当所致。
②甲状腺次全切除过多。
③131I治疗剂量过大。131I治疗的主要后遗症为甲减,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则为永久性,后者又可分为早发性甲减和晚发性甲减。协和医院对211例随访10年,发生甲减者有5.2%,其中早发者2.8%,晚发者2.4%。国外报道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率逐年增加2%~3%,10年后可高达30%~50%,这与国外用131I剂量较大有关。
④抗甲状腺药物使用不合理(过量)。
⑤长期应用胺碘酮也可发生继发性甲减,但多为暂时(可逆)性甲减。有些老人也可造成永久性甲减。少数高碘地区也可发生甲状腺肿和甲减,据统计每天摄入碘化物超过6mg者易于发生。
⑥缺碘引起者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
⑦许多含单价阴离子(如SCW-、CLO4-、NO3-)的盐类和含SCN-前体的食物均可抑制甲状腺摄碘,引起甲状腺肿和甲减。
⑧遗传因素或基因突变等所致甲减。
⑨其他,如甲状腺内广泛转移癌等。
(2)继发性甲减
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疾病致TSH不足而发生继发性甲减。常因肿瘤、手术、放疗或产后垂体缺血性坏死所致。垂体前叶被广泛破坏者,常有复合性垂体激素分泌减少表现;个别原因不明者可表现为特发单一性TSH分泌不足。下丘脑TRH分泌不足可使TSH及TH相继减少而致甲减,可由下丘脑肿瘤、肉芽肿、慢性炎症或放疗等引起。
5、干预措施
保持良好健康体质、正常免疫状态,预防细菌、病毒等感染;慎重应用含碘药物及补充碘剂;针对甲亢治疗掌握要恰当,如手术131I治疗用药;及时发现和治疗垂体及下丘脑疾病。与遗传有关者有待基因修复治疗。
6、社区干预
通过专业人员的深入工作指导预防缺碘和合理补碘。当含碘药物必须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针对一些感染因素,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在社区发现和治疗甲减病人,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甲减对身体的三大危害
1、内分泌系统:一般来讲,成人甲减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比正常低,虽无明显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但可表现ACTH分泌正常或降低ACTH兴奋试验延迟,血和尿皮质醇降低,这也是甲减的危害表现之一。
2、血液系统:成人甲减时,因甲状腺激素不足而造血功能减退,红细胞生成数减少,胃酸缺乏导致铁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若系女士月经量多,则可使甲减患者中多数有轻、中度的正常色素和低色素小红细胞型贫血,少数成人甲减患者有恶性贫血。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由于甲减的危害所致。
3、成人甲减时,肾脏血流量多减少。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可出现少量的蛋白尿。肾脏排泄功能受损,甲减的危害还以致组织水潴留。
相信大家通过阅读上面的文章之后,能够了解到甲减的危害表现是怎样的,也希望甲减患者能够重视起来,及时去控制住甲减的病情。
甲减影响人的寿命吗
患有甲减一定要采用积极治疗,否则随着病情的发展,越来越重的情况下,就会危害心脏,危及生命。积极治疗的话,甲减对寿命基本无影响,这点请 放心,只有症状比较明显的患者可能会略微影响一点生活质量,而且因为甲减的患者周身的新陈代谢是慢的,所以老年人甲减甚至可以长寿一些,故关于寿命长短无 须担心。
甲减是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即使某次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了,也还是要继续服药,切忌自作主张随意减药或者停药,否则可能导 致复发。另外,最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甲状腺疾病的治疗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情绪要平和,如果情绪急躁,是无法治愈甲状腺疾病的。
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定期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化验结果调整药物用量,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复发。特别是年轻的患者,一定要有信心和耐心,要相信在系统的治疗下,甲减是可以控制好的的。
甲减对人体的危害
1、生殖系统:男性可出现性功能底下,性成熟推迟、副性征落后,性欲减退、阳痿和睾丸萎缩。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闭经,一般不孕。无论对男女病人的生育都会产生影响。
2、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反应迟钝、多瞌睡、精神抑郁、有时多虑有精神质表现、严重的甲减患者发展为猜疑性精神分裂症、后期多痴呆、环幻觉木僵或昏睡。
3、水肿:出现在成年后称之为成年人甲减。病情重者,由于有特征性的浮肿(皮下粘性液体增多,指按浮肿皮肤不凹陷),称之为粘液性水肿。
4、脏器功能损坏:成人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如怕冷,少汗,乏力,少言懒动,体温偏低,食欲减退等;
5、死亡:甲减严重症状为粘液性水肿昏迷,可危及生命。
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怎么办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指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缺乏,使机体的代谢和全身各个系统功能减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女性甲减较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见上升。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的改变,易患免疫性疾患等因素,因此老年甲减并非少见。功能减退始于老年期或由成人甲减过渡到老年期者均称为老年甲减。
很多患者缺乏典型的表现,仅凭临床表现极易被漏诊。在2139人中有95例确诊老年甲减,其中如果根据通常惯例的门诊检查,仅有1例拟诊为老年减甲减,经再次深入追问病史后有24%具有甲减症状,可见老年甲减早期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和询问病史的难度。
对于甲状腺疾病应该如何治疗呢?
对轻度甲状腺肿大而无症状者可不予治疗,应随访观察。甲状腺明显肿大或有甲状腺功能减低时,即使仅有血清TSH增高,应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
甲状腺肿大迅速,或伴有疼痛,或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桥本甲亢应采用小剂量抗甲状腺药物等治疗,一般不用碘和手术治疗,以免导致严重甲减。
了解了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对应病症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治疗方法,我们可以做到在发病前早预防,迅速的发现病症,将其根除在萌芽状态,让自己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下去,希望大家都可以拥有美满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