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家中老人的急救
对家中老人的急救
首先,需要储备一些老人的常用药,以备一般性发作时使用;
老人若是突发性摔倒、并伴有晕厥时,可就地安置老人平躺,头部适当高一点,且不可搬动老人身体,以防影响病情;这时,如果是不明病因的话,且不可乱给药,可以给服一些救心丸、硝酸甘油之类的急救药,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如果老人突发猝死(呼吸中断),可做一些人工呼吸及胸部按压,但一定要稳住用力,且不可造成胸部骨折。
老人急救常识是什么
高血压危象:因血压骤然升高而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胸闷、视力障碍、意识模糊等神经症状。此刻家人要宽慰病人,使其心身安静,嘱其卧床休息,适当给予安定等镇静剂,并立即采取降压措施,选用复方降压片等,还可加服利尿剂,尽量将血压降到一定水平。对意识模糊的病人要给予吸氧,症状仍未缓解时,需及时护送病人到附近医院急诊治疗,同时进一步查清高血压危象的原因和诱因,防止复发。
心绞痛:高血压病人如果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生心绞痛。发病多因情绪波动、劳累或过度饱餐,症状为胸前区阵发性疼痛、胸闷,可放射于颈部、左上肢,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历时1—5分钟。这时家人要马上让其安静休息,并在舌下含硝酸甘油1片,同时给予氧吸入,症状可逐步缓解,若尚不能缓解的需立即备车迅速送医院急救,以防耽误病情。
老人突然晕倒的急救方法
所谓意外,对老人来说,最多的就是跌倒了。而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
通常年轻人摔一下,没什么问题,只要拍拍土,站起来就好。但这样的情况在老人中比较少见,更多的时候是,老人跌倒不要急着扶。
由于老人多骨质疏松严重,跌倒后很容易出现骨折,如老年人摔倒后出现局部疼痛和肢体活动障碍,这时有可能已经发生骨折,如被匆忙扶起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骨骼错位,若是伤到脊柱,甚至可能会损及脊髓。所以,一旦老人摔倒,且怀疑有骨折时,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就要马上止血,并用纱布、绷带包起来,就地固定;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或感觉问题比较严重,应帮助老人保持身体不动,就地等待急救120的到来。
若能确认老人没有骨折,则还要观察老人是否昏迷。意识清醒且没有身体不适的,一般问题不大,稍事休息可扶起来;如老人表示心口疼,且本来就有冠心病等心脏问题的,则可能是出现了心绞痛,要立刻协助老人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待症状缓解后扶起。
老人心力衰竭如何急救
镇静: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强心药:用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类制剂,如西地兰、毒毛旋花子甙k等,对二尖瓣狭窄所引起的肺水肿,除伴有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外,不用强心药,以免因右心室输出量增加而加重肺充血。
老年人中暑急救措施
老年人的中暑症状反应较慢,出现明显症状时一般都已处于中度中暑状态。因此,当老年人出现食欲减退、软弱无力、心悸胸闷、精神迟钝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就必须采取急救措施。
1、移动:迅速将老年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降温:在老年人清醒状态下,饮用500-1000毫升其能接受温度的冰水。
3、浸体:将老年人躯体浸入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能过低。
4、求助:及时向医院求助,要积极配合医生掌握老年人生命体征,协助医生吸氧、输液,减轻并发症。
老人摔倒后的急救方法
由于老年朋友们的体质不好,骨头也很脆,因此,最怕的就是摔倒了。老人一旦意外摔倒,很容易引起中风、骨折、脑血栓甚至是猝死。据以往的事例表明,在老人摔倒后,是否接受了专业的急救,对于老人的性命安危影响极大的。
1、判断是否为猝死
如发现病人跌倒后已昏迷,首先要判断是否猝死。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在硬木板上,严禁搬动。若是心源性猝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并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争取时间抢救病人。
2、判断有无骨折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跌倒后急忙扶起,可加重损伤和骨骼错位,还会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神经。而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还可能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瘫。应认真检查,明确骨折部位,让病人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按骨折处理原则进行止血、止痛、包扎固定;对疑为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运时,严禁一个抱头,另一个抬脚的错误动作,经初步处理后,再送院治疗。
骨折后的固定方法:一种简易有效的固定方法是让伤员平卧,在患者的伤侧大腿根部和腰部下面垫一块木板,没有木板的话用硬的平的东西也可,再用几条绷带或布带分别绕腰部、受伤大腿根部和膝盖上部包扎,使木板不能移动。这样使髋关节得到固定而不会移位,又不影响膝关节和头、胸部的活动。
老人摔倒后的急救方法
1、判断是否为猝死
如发现病人跌倒后已昏迷,首先要判断是否猝死。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在硬木板上,严禁搬动。若是心源性猝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并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争取时间抢救病人。
2、判断有无骨折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跌倒后急忙扶起,可加重损伤和骨骼错位,还会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神经。而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还可能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瘫。应认真检查,明确骨折部位,让病人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按骨折处理原则进行止血、止痛、包扎固定;对疑为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运时,严禁一个抱头,另一个抬脚的错误动作,经初步处理后,再送院治疗。
骨折后的固定方法:一种简易有效的固定方法是让伤员平卧,在患者的伤侧大腿根部和腰部下面垫一块木板,没有木板的话用硬的平的东西也可,再用几条绷带或布带分别绕腰部、受伤大腿根部和膝盖上部包扎,使木板不能移动。这样使髋关节得到固定而不会移位,又不影响膝关节和头、胸部的活动。
3、判断疾病的性质
高血压、中风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要判断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是脑中风。短暂性脑缺血是指颈动脉、椎动脉与脑内大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或损伤。脑中风又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脑中风常表现为头痛、眩晕、一侧肢体无力、偏瘫、运动障碍等;出血性脑中风,病人多有高血压病史,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病情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多有征兆。正确的处理方法,若病人已倒地,将其缓缓放置仰卧位,同时小心地把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在现场急救的同时,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尽快送院抢救。
老人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人老了,身体的抵抗力不如以前,很容易染上一些疾病,如果家里的老人有中风病史的话,一定要做好中风的预防和应急措施,为了使病人在脑中风不幸发作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平时就要注意一些中风的紧急处置方法。
引起脑中风的因素,除了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就是高血压、低血压、心脏病、心律失常、眼底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而这些致病因素,很多会在寒冷的冬春季节会特别显现出来。再加上过春节的时候,应酬多,聚会多,饭局多等,很容易会使体内的血脂增高和血液黏稠度增高,中风的风险会相应增高。一旦发生了脑中风,其治疗的黄金期就在发作之后的短短数小时之内。因此,如果家里有中风的危险人群,为了使病人在脑中风不幸发作时得到最好的治疗,平时就要注意一些中风的紧急处置方法。
看清中风的预兆
脑中风简单地说,就是突发性的脑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有:肢体乏力、肢体麻木、视觉不清、言语不明、站立或步行不稳、意识不清、眩晕及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等等。所以,如果前一分钟还好好的,突然间就出现这些现象;或是前一晚还好好的,一早醒来就发现这些现象,那很可能就是脑中风的前奏了。如果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很可能是脑出血的信号,更应特别注意。
尽快就医或送医院治疗
一旦注意到有脑中风发作的可能时,一定要赶快送到有神经内科和脑外科的医院急救,并要将病情准确地转告医生。要点:发作的具体时间,是否呕吐,症状是否逐渐恶化,意识情况如何,头痛的程度,是否有手脚麻痹、语言障碍,是否在服用降血压药,有没有受伤等等。要特别注意,脑中风发作急性期常会有恶化现象,也常会合并心肌梗塞和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就算中风症状非常轻微,也一定要尽快就医。
谨慎处理中风病人
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头部略抬高,以避免震动。同时把患者衣领和腰带松开,以减少身体的束缚所造成的血压变化以及脑中风恶化。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或是想要吐的样子,务必让患者侧躺,以避免呕吐物误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阻塞或是吸入性肺炎。侧躺时记得让瘫痪侧在上方。再次,如果有抽搐发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以防咬破舌头;最后,病人出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病人咽喉部,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要谨记,处理脑中风病人的大忌是,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
患者意识不清时要特别注意呼吸
如果患者已经意识不清醒时,要特别注意其呼吸是否平顺。如果患者要很用力而且很辛苦地呼吸或是呼吸时会发出明显的声音,可以用枕头或折叠的毛巾垫在脖子和肩膀之下,让头向后倾,同时下巴向上挺起。这样可以减少意识不清时舌头和咽头肌肉松弛所造成的呼吸道阻塞,让呼吸更顺畅。如果有活动式假牙,要记得取出,避免其可能掉入咽喉、阻塞呼吸道。
平时注意居家附近可诊治医院
如果居住在小城镇或较偏远的地方,平时就要注意查访一下居家附近是哪些医院有诊治脑中风的条件,也就是说,设有神经内科和脑外科的医疗机构,并记下这些医院的地址及电话,同时置于随时可查阅的地方,以期在紧急状况时能将患者以最快的速度直接送达医院治疗,避免转诊或彷徨中可能耽误的治疗时机。一般在区县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具备抢救脑中风患者的条件。
老人骨折后怎样急救
老人骨折后怎样急救?除牙齿之外,骨头可以说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一般的碰跌是不会造成骨头断裂的,只有受到强大的外力(如从高处摔下、汽车撞击、挤压等)才会发生。当然,老圻人骨中钙质减少,脆性增大,有时外力虽不猛烈,也易发生骨折。
骨折后,病人第一个感觉是剧烈的疼痛(有时会因此而休克),因为骨折的断面会剌伤周围组织、神经、血管,造成畸形、不能行走、不能握物、负重等。
骨折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亲人或他人可就地取材,找些木棒、竹板、手杖、雨伞、硬纸板、树枝等物,将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以避免活动使骨折的损伤继续加重,同时也可减轻骨折的尖锐端刺伤周围组织。
使用上述“夹板”,应先看一下伤口的断骨端是否暴露于皮肤之外(医学上称开放性骨折),如果已经暴露,局部用淡盐开水清洗,但决不能将已暴露在外面的骨头还纳进去,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剧痛会使骨折者昏死过去,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夹板”接触肢体处,最好垫些棉花、毛巾、手绢之类的软物,绑扎时应将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上肢骨折,要弯着绑(即屈肘);下肢骨折,则应直着绑(即伸腿位),要绑得松紧合适。
特别要强调的是脊柱骨折的紧急护理。因为脊柱里藏有一条重要的脊髓神经,一旦损伤,即可引起截瘫(即整段身体瘫痪),造成终生残疾。因此从高处摔下或背着地跌倒的人,决不要让其勉强行走,也不能将他放在软性担架(如帆布或绳索做的担架)或藤椅上抬送。正确的做法是:几个人在一个水平位轻轻抱住病人,将其平放在木板、门板或长条凳上,平衡地送往医院。这种举手之劳,常可使许多脊柱骨折病人避免难以逆转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