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肺经位置 经渠穴

肺经位置 经渠穴

位置: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1l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经渠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手臂伸直,手心朝上,在手腕横纹处,一手给另一手八脉,中指落下处,手臂内侧桡骨茎突侧缘即是经渠穴。

1.本穴为肺经经穴,五行属性属金,肺经肺脏本身属金,“经主喘咳寒热”,故经渠有调理肺气,宣肺利咽,疏经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宣降失常所致的发热恶寒,咳嗽气喘,胸闷胸痛,及肺热上壅咽喉的肿痛;

2.治手腕痛,为舒筋利节的经治作用,治掌中热,为清肺中热之功。


小孩一直不停咳嗽怎么办呢

对症用药治疗

咳嗽并非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喉炎、急性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所以需要明确病因后,针对原发疾病做治疗,而不一定是要用止咳药物,尤其对于痰多的咳嗽,不可单独应用止咳药物,以免咳嗽虽得到暂时停止,但痰液却不能咳出而滞留在呼吸道里,反而不利于疾病治疗。

一般对于剧烈干咳可选用止咳药物,而对于咳嗽有痰者,应选用祛痰、化痰的药物。

按摩经渠穴

位置:手腕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的凹陷处。

做法: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300下,以局部感觉酸胀。

功效:经渠穴是肺经的经穴,具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功效,是治疗咳嗽的要穴。

按摩肺俞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做法:拇指指腹用中等力量按压肺俞穴,每隔10秒钟放松1次,反复按压1~2分钟。

功效:按压此穴能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主治咳嗽,气喘,潮热,盗汗,鼻塞。

川贝雪梨止咳

配方:雪梨1个,川贝5克,冰糖30克。

做法:将梨切去蒂部,挖出雪梨心,把川贝及冰糖填入,盖回蒂部,用牙签穿连,合放在碗内蒸45分钟。早晚分食。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散结解表。主治咳嗽、口干、咽燥,痰黄等。

经渠的意思是什么

经渠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五行属金。

经渠穴,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肺经的经水流过的渠道”,故名“经渠穴”。经渠穴是呼吸畅通的法宝,适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1.经渠:经,经过、路径也。渠,水流之道路也。穴名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本穴位置因处列缺穴之下部,列缺穴溢流溃缺之水在此处又回流肺经,故名。

2.肺经经:经,动而不居也。因肺经的经水由本穴经过,动而不居,故为经穴。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列缺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血、性温热,在本穴流行时的变化是蒸发散热,为生气之穴,故其属金。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经渠穴局部解剖

内侧桡侧腕屈肌,深层有旋前方肌;在桡动,静脉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之混合支。

经渠位置图和作用

经渠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经渠穴位于人体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1.缓解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胸满喉痹、咳逆上气、热病无汗、心痛呕吐、伤寒喘促、胸背佝偻等。

2.功效:宣肺利咽、降逆平喘。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

经渠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桡动脉外侧处,正当桡侧腕屈肌腱外侧。

快速取穴:

1.伸出左手,掌心朝上,用右手给左手八脉,则中指所在的位置就是该穴。

2.伸臂侧掌,从腕横纹上1横指桡骨茎突的高点向内侧推至骨编外,可以感觉到与桡动脉之间有一凹陷处,即为本穴。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 经渠穴常用配伍治疗方法

治外感配列缺,风门;治肺热可配鱼际,尺泽;治腕痛,掌中热,可配劳宫,阳溪;治咳嗽配肺俞,尺泽。

按摩什么穴位利肺

要使肺健康,则需要坚持每天按摩肺经。

1、肺经是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和拇指的经脉。当你的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就应该寻找位于肺经上的各个穴位,并对它们加以刺激,使得气血流通顺畅,身体便能迅速恢复轻松、愉快。

2、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11个穴位。它们可以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比如咳嗽、哮喘、咳痰、胸闷、胸痛、咽喉肿痛等。

3、对于肺经上的穴位,我们应该重点按摩鱼际穴,它的定喘的效果特别好。按摩时,只需采用按揉的手法就可以。鱼际穴位于手掌大拇指侧,肌肉隆起的边沿,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主治肺热所致的症状。

4、此外,太渊穴、经渠穴对治疗肺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假如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喘不上气的感觉,就可以点揉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经渠之意指本穴为肺经经水流经的渠道,“经”表示“经过、路径”,“渠”表示“水流之道”,按摩经渠穴可以调整肺经,从而达到调理肺脏的作用。具体的方法是,用大拇指沿顺时针方向按鱼际穴10分钟,然后再沿太渊穴向经渠穴方向搓5分钟。

经渠位置图和作用 经渠的按摩手法

用大拇指弹拨经渠穴100—200次,能防治肺部疾病,如气喘、咳嗽等。用中指指腹揉经渠穴,每次左右各按4—5分钟。

相关推荐

缓解牙齿松动痛的方法

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生姜6克、大蒜6克、茶叶12克、威灵仙12克,将药物捣烂,调拌麻油、蛋清,外敷贴合谷穴、涌泉穴。本方主治虚火上炎、肾阴虚之牙痛。 独头蒜2-3只,将蒜去皮,放火炉上煨熟,趁热切开熨汤痛处,蒜凉再换,连续多次。本方用治牙齿疼痛,具有灭菌、解毒之功效。 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时觉微辣揭下,内起一泡,用针挑破,流净黄水即愈。经渠穴在两手大拇指根上,脉下小窝处。 葱

牙龈肿痛怎么办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时觉微辣揭

肺经位置 云门穴

位置: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牙神经痛的偏方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 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上亦可,捆好,少

经渠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经渠对症疗法

按摩:用右手的拇指,食指指腹短拿捏经渠,反复掐捏2分钟,可以有效的缓解各种呼吸道疾病。 针刺:直刺0.3-0.5寸,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咽喉肿痛,咳嗽,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此法可帮助患者摆脱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困扰。

孕妇牙龈肿痛应该怎么处理

牙龈肿痛怎么办—自治疗法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牙龈肿痛怎么办?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

牙龈肿痛的生活小偏方

(1)徐长卿12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2)马鞭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五倍子15克,煎浓汁含漱。 (4)赫石、生石膏、生地黄各30克、麦冬12克、川牛膝20克、知母9克,水煎,每日3次,每日1剂。 (5)葱白1根、白矾15克,将上药共捣烂,置于牙痛处,每隔5小时换1次。医|学教育网整理本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包括实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等,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和牙周炎等疾病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症状。 (6)老蒜2瓣、轻粉5克。二者捣烂贴经渠穴,用小蚌壳盖住,或以他物盖

经渠的准确位置

在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掌横纹上1寸。 简易取穴:手臂伸直,手心朝上,在手腕横纹处,一手给另一手八脉,中指落下处,手臂内侧桡骨茎突侧缘即是。

咽喉痛按摩什么穴位才对

穴位名称: 少商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拇指末节桡侧 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功效: 急性咽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虚脱 休克 穴位名称: 经渠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 腕横纹上1寸 主治功效: 咽喉肿痛 食管痉挛 肺热风寒咳嗽 穴位名称: 孔最 所属经络: 手太阴肺经 穴位位置: 前臂掌面桡侧 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功效: 感冒 咽喉肿痛 其他功效: 感冒时咽喉疼痛效果好 治疗痔疮效果显著 穴位名称: 液门 所属经络: 手少阳三焦经 穴位位置: 手背部 第4

小儿风热感冒按摩 清肺经

位置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 手法:清肺经从无名指指根部沿着手指尺侧缘直推到指端。推揉约3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