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选方
山茱萸选方
①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②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③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④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⑤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方龙潭家秘》)
⑥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茱萸是什么花吗 重阳节佩的茱萸是山茱萸
在古代时期,人们对于茱萸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并不似现代人分得这么细,有纲目、科属等细则,因此,重阳节时选用的茱萸,一般是各地百姓依据茱萸的地理分布,就近取材,有用山茱萸的,有用吴茱萸的,现在也没有做特殊的要求,重阳节佩茱萸按照自己的喜好或者就近取材原则即可。
山茱萸有什么功效 山茱萸怎么吃好
山茱萸有多种不同的吃法,除了可以泡水喝以外,还能与其他中药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它当保健食材使用时,则可以把它与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和煮好以后加适量白糖调味,然后趁热食用,能补益肝肾缓解人类的肝肾不足。
山茱萸还特别适合用来煲汤喝,再用它煲汤的时候,可以准备淮山药和枸杞子以及山茱萸,还有石斛等多种食材把它们各取二十克,用香水洗净后直接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猪腱子肉,加热煮开后放入适量食用盐,继续煲半小时,等锅中的肉熟透以后取出,吃肉喝汤就能补益身体缓解体虚。
山茱萸的副作用
毒理研究
通过检测山萸肉水提液对脊椎动物胚胎的致畸作用,确定山茱萸水提液的LD50>10g/kg,蓄积系数K>5,山萸肉水提液没有致畸胎作用。
显示山茱萸水提液没有急性毒性和蓄积性,山萸肉水提液对脊椎动物胚胎无致畸作用,为将山茱萸开发为功能性保健食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山茱萸冷冻干燥提取物在250~300mg/kg对实验小鼠有致命性,这种致命物质与蛋白质有关。
通过离子交换色谱初步纯化其凝集素,且其凝集素在一定的温下稳定,在pH4~7稳定。
药(毒)理学
果肉及果核水煎剂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两者毒性都很低,果肉LD50为53.55g(生药)/kg,果核LD50为90.8g(生药)/kg。
山茱萸的使用禁忌
凡命门火炽,强阳不痿,素有湿热,小便淋涩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蓼实为之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结语:以上就是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一种中药材:山茱萸。山茱萸的功效和作用很多,其药用价值很高,可以治疗很多的疾病,因此在临床应用上使用的很广泛,但是山茱萸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前要掌握它的用法和用量。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有什么区别
山茱萸与吴茱萸是不同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功效、不同用途的中药材。临床用药时,两者不可混淆,更不可相互代替。
【山茱萸】
山茱萸是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山茱萸除去果核的果肉;味酸,性微温;入肝、肾经;常用名有山萸肉、蜀枣、药枣、枣皮等;有补肝肾、涩精、敛汗的功效。
山茱萸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利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它既能补肝肾,又能收敛固湿。能利能湿是它的一大特点。临床上,它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肝肾不足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腰膝疼痛、遗精、尿频、虚汗不止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山茱萸含莫罗忍冬甙,7-甲基莫罗忍冬,并含有熊果酸、没含子酸和皂甙等。其煎剂在体外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皮肤真菌。
山茱萸温补收敛,故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宜服用。
【吴茱萸】
吴茱萸是芸香料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吴茱萸将近成熟的果实;味辛、苦,性热;入肝、胃经;常用名有吴萸、淡吴萸、茶辣等;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功效。
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且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临床常与它药配伍用于脘腹冷痛、胁痛、疝痛、脚气疼痛、经行腹痛、虚寒久泻以及肝胃不和而致的呕吐等。另外,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或神阙穴,可治疗高血压、口舌疮、咽喉肿痛及小儿腹泻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吴茱萸含有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挥发油。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吴茱萸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不宜多用久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制吴茱萸粥
煮制方法:将吴茱萸择净,研为细末;姜葱洗净,切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吴萸粉、葱姜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 效:健脾暖胃,和中止呕。
适 应 症:适用于脘腹冷痛,恶心呕吐,肠鸣泻泄等。
粥义解说:吴茱萸,又名吴萸、淡吴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的果实。唐朝诗人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引起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但王维诗中的茱萸到底是何物,一直困扰着人们。茱萸也是一味中药,茱萸分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一般用于寒湿脚气、高血压、口疮、湿疹等病的治疗;山茱萸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作用,多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的治疗。那么重阳节的时候,人们身上插的是哪一个茱萸呢?据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孝涛考证,人们在重阳节的时候插的应该是吴茱萸,因为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叶子大,有香味,与有关史料的记载一致。
山茱萸的作用
1.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川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2.益元阳,补元气,固元精,壮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纸(酒浸一日,焙干)半斤,当归四两,麝香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临卧酒盐汤下。(《扶寿精方》草还丹)
3.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炮)各一两。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金匮要略》崔氏八味丸)
4.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刮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服,温水化下三丸。(《小儿药证直诀》地黄丸)
5.治老人小水不节,或自遗不禁:山茱萸肉二两,益智子一两,人参、白才L各八钱,分作十剂,水煎服。(《方龙潭家秘》)
6.治寒温外感诸症,大病差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萸肉二两(去净核),生龙骨一两(捣细),生牡蛎一两(捣细),生杭芍六钱,野台参四钱,甘草三钱(蜜炙)。水煎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来复汤)
7.肾虚腰痛,阳痿遣精;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各4钱,当归3钱,水煎服。
8.自汗;山茱萸、党参各5钱,五味子3钱,水煎服。
9.汗出不止;山茱萸、白术各5钱,生龙骨、生牡蛎各1两(先煎),水煎服。
10.遣尿;山茱萸、丹皮、茯苓、覆盆子(酒炒)、肉桂、附片(盐炒)、甘草各1钱。水煎服。
11.老人尿频失禁;山茱萸3钱,五味子1.5钱,益智人2钱,水煎服。
12.《三宝归元方》:人参、山茱萸、淫羊藿三位中药,用于益气、养血、滋阴补肾。
茱萸是什么花吗
茱萸,指山茱萸科、山茱萸属常绿带香植物,但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茱萸一般是指茱萸树的果实,诗句里面说的是枝条和果实。
茱萸在3-4月份开花,花朵为黄色的小花,果期9-10月,果实为椭圆形、外观红色、味酸,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在我国,每年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传统习俗。
山茱萸泡水喝的禁忌
中医方面认为,是药三分毒,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山茱萸。科学的使用山茱萸对于健康具有非常有益的作用,但如果胡乱使用则会导致身体的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山茱萸泡水喝的功效包括了补肝益肾以及收敛固脱,若没有对症下药,那么健康则会大大损害。具体的山茱萸泡水喝的禁忌如下:
第一:不适合服用山茱萸的人群
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使用山茱萸的时候一定要对症下药,弄清楚哪些体质以及哪些症状是不适合服用山茱萸的。专家告诉我们,平时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命门火炽以及强阳不痿的患者,那么最好不要将山茱萸泡水服用。
除此之外,如果身体中还出现了体内湿热以及小便淋漓不尽的毛病,这类型的患者也最好不要将山茱萸服用,否则病情将会越来越重。
第二:不适合和山茱萸一起服用的中药材
山茱萸属于一种中药材,所以如果没有科学使用很容易导致这种药材和其他重要发生反应,有可能降低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在平时生活中使用山茱萸的时候,一定要将蓼实作为使君。除此之外,山茱萸不能够和防风、防己和桔梗这三种中药材一起服用,否则会令身体出现异常症状。
第三:孕妇不适合服用山茱萸
在怀孕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将山茱萸泡水服用,否则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孕妇服用了这种药液,服用的孩子出现残疾以及畸形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第四:山茱萸不可长期服用
平时服用一定要弄清楚这种中药材的副作用,并且做好规避。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山茱萸泡水服用后会导致胎儿以及动物的胚胎出现一定的致畸作用。山茱萸中所含有的一种物质会对动物产生致命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药材中含有一定的致命物质以及蛋白质。
通过最终的实验发现,山茱萸的果肉以及果核中都是含有一定的毒性的,不过这种毒性含量比较低,只要不大量并且长期服用则不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山茱萸的食用方法
山茱萸肉药膳
山萸肉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服法:早晚各食1次。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应用: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虚汗不止,肾虚带下,小便频数。
注意事项:3~5天为1疗程,疾病完全治愈后,即可停服,或再间断食用一段时期,以巩固疗效。发热及小便淋涩者不宜食用。
山茱萸汤膳
北芪山萸─固脾益阴
药方:北黄芪 4钱、山萸肉 2钱。
用法:两碗半水,煎取一碗,饭后温服。如试用过三几次身体适应得来,则每天服一次亦无所谓。但有伤风感冒,仍须暂停服用。脾虚而胃肠又有消化不良问题之人,欲求根治,用药时间可能比较长。如果天天煲药感到麻烦,不妨将北芪、山芪肉这两味药,依照上述配量,加重若干倍,煎用浓汁,藏在冰箱里,分作若干日服用,每日早、午、晚服一次,每次用三、四汤羹药汁,调开水服用乃可。这个方法,不但对脾虚多汗之人适用,就是肾气不足,中气虚弱之人不妨试用。
理论:北黄芪─健脾胃、旺气血,不但功效好,体弱者的胃肠又容易适应受纳。北芪对于晚上多汗,而属于「脾弱阴虚」所引起者,有固脾止汗之效。儿童老弱亦可用之。但儿童服用,分量不宜太多,每次用二、三钱足矣。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头上戴什么
重阳节时,人们或佩或戴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
佩茱萸,汉族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囊,唐朝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的营养价值 山茱萸的营养成分
山茱萸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
山茱萸治疗偏方
山茱萸治大汗不止,四肢发冷,脉搏微弱,体虚欲脱:山茱萸50~100克,水煎服,有较好的补虚敛汗固脱之功。如配合人参、附子同用,则效果更好。
肾虚眩晕:山莱英2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老年人颇有效验。
肩凝症(肩周炎):山茱萸3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病情好转后,剂量减为10~15克,煎汤或代茶泡服。有较好的疗效,一般服药4~5剂就开始见效。
体虚多汗:山茱萸、党参各15克,五味子9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体虚多汗,容易患感冒者有效。
山茱萸治肾虚腰痛,阳wei遗jing:山茱萸、补骨脂、菟丝子、金樱子各12克,当归9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补肾壮腰,固精止遗之功。
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过多:山茱萸30克,白术30克,生黄芪15克,煅龙骨25克,生白芍15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豆剂。有益气摄血,固冲止血之功。
山茱萸治遗尿: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9克,附子3克,熟地12克,水煎服。
山茱萸治老人尿频失禁: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糖尿病:山茱萸15克,乌梅10克,五味子15克,苍术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有生津止渴之功。
自汗、盗汗: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山茱萸治治五种腰痛,下焦风冷,腰脚无力:牛膝一两(去苗),山茱萸一两,桂心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