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用什么中草药最好 湿疹常用中药药膳推荐
湿疹用什么中草药最好 湿疹常用中药药膳推荐
原料:淮山药,生薏苡仁,粟米各10g。
制法:淮山药,生薏苡仁,粟米共研细粉,加水300ml,煮粥为150ml,加白糖适量服食。
功效:健脾利湿解毒,适宜于婴儿湿疹,脾虚湿蕴者。
原料:薏苡仁30g,赤小豆,玉米须各15g。
制法:将玉米须加水500ml,煎取汁300ml,放入薏苡仁,赤小豆煮成粥,加入白糖即成。
功效:健脾利湿,清热消肿。
中医药膳帮你治疗湿疹
将红枣和扁豆按照1比3的比例准备好,然后将这两种食物放入锅中熬煮成粥,服用之前加入少量的冰糖。平时可以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不仅能够治疗湿疹,同时还具有保健身体的效果。
将一个樟脑丸放入碗中,然后倒入半斤的陈醋进行浸泡,做好密封工作,三天后可以取出。将醋涂抹在患有湿疹的部位,一天涂抹三次,直到痊愈为止,效果很好。
将水蛇去皮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块,然后放入开水中煮熟,去掉骨头;蟾蜍去爪子、头部以及内脏,然后洗干净切小块备用;将蛇、蟾蜍以及粳米一起放入锅中煮熟,熬粥,加入调味品就可以了。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效果非常的不错。
将薏苡仁还有粳米一起熬粥,然后加入少量的冰糖,日常作为一种点心来服用。
将干燥好的竹节菜放入水中煎煮,然后去除渣滓;在药液中加入洗干净的粳米,然后熬粥。建议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并且要温热之后再服用。这种偏方具有很好的利湿以及除风的作用,适合患有湿疹或者部瘙痒的患者服用。
将乌梢蛇宰杀干净之后切片煮汤,随后在锅中加入准备好的猪脂还有食盐以及生姜,然后趁热服用。治疗湿疹的偏方有哪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种偏方具有祛湿、解毒以及除风的效果,适合湿疹患者以及风湿痹痛患者。
湿疹用什么中草药最好 风湿浸淫型湿疹
症状:发病较急,皮肤干燥皲裂,肥厚,状如苔藓,脱屑,或间有少量新起丘疹,水疱,自觉瘙痒或干痒不适,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祛风渗湿,润燥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防风10g,蝉蜕10g,苦参10g,苍术10g,火麻仁10g,知母12g,生地12g,当归12g,刺蒺藜12g,白鲜皮12g,甘草5g。水煎服。
身上起湿疹了如何治疗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出现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大家也可以选择通过中药内服调理治疗,中医治疗湿疹重要的是滋阴除湿,润燥止痒,大家可以在医生的指引下,选择一些清热祛湿的药材来煎熬,祛除体内的湿气,调节体内的虚火,由内而外的改善湿疹的症状。
4、湿疹最忌四个字:烫、抓、洗、馋,湿疹很怕刺激,即使再痒,也不能用热水烫洗和搔抓,否则只会加重病情。或者用冷水敷一下缓解瘙痒,千万不要过度搔抓,身边还可以备些止痒药膏,痒了适度抹搽。此外,湿疹有渗液的部位尽量少洗,宜保持干燥,并避免或少接触化学洗涤用品。除了这些以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在饮食方面也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肛周湿疹用什么药最好 药膳治疗肛周湿疹
绿豆30克,薏苡仁20克,煮烂连汤食用。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渗湿。
15克, 加水煮20分钟,去渣,直接代水喝,或加薏苡二30克,煮烂连汤食用。功能:利水渗湿健牌。
赤小豆、米仁各30克,煮熟烂,加糖适量, 日服2次,对肛周湿疹的治疗很有好处。
绿豆、百合干各30克煮汤吃,加糖适量服食,日服2次,有效地减轻肛周湿疹症状。
生米仁5克,荸荠10枚去皮切片,加水煮服,每日1次,连服10天。
绿豆60克,甘草5克煮汤,吃绿豆及汤,小儿量减半。
赤小豆10克。焙干研成粉末状;用鸡蛋清1个调之成厚糊状,除于患处。若渗液多者,可加松花粉數之。
湿疹 中药
湿疹虽然是由过敏引起的,但是其根源却是患者的过敏体质,所以使用中药治疗湿疹,综合调理患者的身体,对于缓解症状,根治湿疹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的。并且,中药治疗相对于西医激素类药物和抗过敏药物来说,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患者不用担心治疗湿疹的过程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其他伤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湿疹的药方,患者朋友应该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湿疹用什么中药呢
(1)湿热证: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发红,出现丘疹,或小米粒状红疹,顶端起水泡,痒,抓破后流水,浸淫成片,可结痂,伴口干少饮,小便色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可从下列方中选用:
①黄芩6-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猪苓10克,水煎服。
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③苦参50克,蛇床子30克,苍耳子15克,水煎取药液洗患处。
④黄连10克,黄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为细末混合备用。如皮肤糜烂流水则将药末撒在患处,流水不多或没破不流水时用香油调匀后外敷。
⑤鲜马鞭草100克,水煎取药液,放冷后洗患处。
⑥鲜马齿苋200克,水煎后取药液,湿敷患处。对皮肤糜烂流黄水者用之。
(2)虚实夹杂证:多为血虚脾弱与湿热夹杂,见于慢性湿疹。该证表现为湿疹日久不愈,皮肤粗糙变厚,抓破可流黄水,患处皮肤色暗滞,身倦乏力,苔腻,舌质淡嫩且胖,脉缓。治宜健脾养血,兼以清利,可选用:
①白术10克,云苓15克,当归10克,丹参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肛周湿疹怎么治疗
患病时间长的,肛门周围皮肤常增厚,颜色灰白或暗红粗糙,有的还会裂开口子,发生得更加厉害或出现疼痛。肛门湿疹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它皲裂,使搔痒变和肛门瘙痒症的鉴别:肛门瘙痒症常先发痒,无渗出液,搔抓破后,继发渗出、出血、糜烂。
肛门湿疹常先有丘疹、红斑、渗出、糜烂以后才出现搔痒。很多患者常自行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其药物大都是一些刺激性的西药,能改善肛门湿疹外在的症状,但是不能深入治疗湿疹,而且许多刺激性的药物常用,还会破坏肛周皮肤的生理机能,打破平衡,更严重的会恶化周边皮肤,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湿疹大多可使用中药进行有效的治疗,中药治疗湿疹实为最安全之举,治疗湿疹的时候可外用苦参皮爽康中草药制剂进行涂抹可对湿疹产生绝对性除根。另外,治疗湿疹首先要找出引起过敏的原因,避免再食用和接触这些食品、物品。得病后要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摩擦、洗烫。
四个月大婴儿湿疹反复发作
1.急性湿疹 :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
3.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4.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5.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6.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最简单的方法-外用湿立康,配合口服湿毒清胶囊,适用于急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久能治好
湿疹想要快速的缓解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如外用软膏和抗组胺药,但这只能解除表面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过段时日,依然可以复发。湿疹治愈时间并不好确定。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可搽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也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霜或肤轻松软膏外搽。内服药有苯海拉明,非那更,塞庚啶等。中药治疗湿疹也有一定的效果,可选择紫草煎汤外洗。湿疹一般都是由过敏源引起,最好找到过敏源尽量避免接触,如不严重可以不治疗,需要用药治疗湿疹的时候尽量不要用激素类药,副作用很大,如果严重则推荐使用中药治疗,中药浴效果好、安全,治好后如常生活中多注意一些会降低复发的几率。湿疹患应该从生活和饮食上加强防复发,用再好的药不去预防也会复发。这种病不宜吃含热量高及易上火的食物,平时多食一些凉血性能的茶或草药。三分治疗,七分保养要记牢。一般防治:发生湿疹后,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避免再刺激,切勿搔抓,热水烫,肥皂洗及涂刺激。辛辣、白酒、海鲜、等不吃,避免热或出汗,心要冷静,才不宜复发。
常见的中药减肥药膳推荐
参芪鸡丝冬瓜汤
原料:鸡脯200克,党参、黄芪各3克,冬瓜200克,清水500克,食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鸡脯肉切成丝,连同党参、黄芪一起放入砂锅,加清水,用小火炖至八分熟。
(2)将冬瓜切片放入锅内,加盐、黄酒适量。
(3)待冬瓜熟透加入少许味精,装盘即可食用。
功效:党参、黄芪均可补中益气、利水消肿、配以鸡脯肉、冬瓜肉制汤有健脾补气、轻身减肥之效。
红烧冬瓜
原料:冬瓜500克,面酱、酱油、清汤、湿淀粉、葱美末,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
(1)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片块。
(2)加适量植物油,将冬瓜烧至四成热时,加葱姜末、面酱炒散。
(3)用小火烧至冬瓜软烂时,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芡,盛盘即可。
功效:该菜具有清热利尿、消肿止咳、利水化痰等功效。冬瓜含水量大,又含有丙醇二酸,能使食者的皮下脂肪减少及抑制糖的转化,因而具有良好的减肥效果
麻辣羊肉炒蒜头
原料:瘦羊肉丝200克,姜丝10克,葱头100克。
做法:
(1)将花生油放锅中烧热,加花椒、辣椒少许,炸焦后捞出
(2)将瘦羊肉丝、姜丝、葱头放入锅内煸炒
(3)炒至八分熟加入盐、味精、醋、黄酒适量,熟透收汁,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具有温阳化湿、祛痰利水之功效,对肢冷、畏寒、虚肿之阳虚型肥胖者,减肥效果较佳,同时还可减轻阳虚征象。
怪味海带
原料:海带、红小豆、萝卜、山楂、甜叶菊甙粉各适量。
做法:
(1)隔天先将海带用水泡24小时,中间要换两次水。洗净后切丝沥干。
(2)将红小豆、萝卜、山楂加水及甜叶菊甙粉煮沸半小时,捞去豆、萝卜、山楂。
(3)将海带放入锅内,焖至汁尽海带糜烂,起锅晾干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利水、消肿、减肥之效。
中医推荐3祛湿热药膳方
绿豆藕
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50克,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中,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
温和去湿、解热、消滞、滑大便的平安茶
处方:绵茵陈,川忍冬各15克,川加皮15克钱,夏枯草15克,藿香、甘草各10克,谷芽25克。
做法:3碗半水煎至1大碗服用,具有去湿消滞、清热、平肝等作用。
竹笋西瓜皮鲤鱼汤
配料: 鲤鱼1条(约750克),鲜竹笋500克,西瓜皮500 克,眉豆60克,生姜、红枣各适量
特色: 祛湿降浊,健脾利水。适用于身重困倦、小便短小、高血压。竹笋是一种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素的食品,具有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防治便秘之功效,也有防癌的作用。
操作: ①竹笋削去硬壳,再削老皮,横切片,水浸 1天;鲤鱼去鳃、内脏、不去鳞,洗净略煎黄;眉豆、西瓜皮、生姜、红枣(去核)洗净。 ②把全部材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堡2小时,加精盐调味供用。
板蓝根炖猪腱
材料:板蓝根8克、猪腱60克、姜1片、蜜枣半粒。
做法:清洗猪腱(即猪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冲洗一下板蓝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猛火炖3小时,保温至饮用时再加入食盐调味。
提点:猪腱肉质嫩滑,经过炖煮以后稍带肉质纤维,颇有咬头,蘸点豉油来吃是不少男士的至爱。
评点:汤色深沉,中药味道也比较浓,怕喝中药的人可能相当抗拒,但喝了以后喉咙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