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自我疗法
面瘫的自我疗法
治疗面瘫的几个自我按摩方法:
1.准备 取卧位者枕好;若坐位者头靠墙壁。患者思想集中排除杂念,按摩前先做热敷或浸湿毛巾热敷。
2.轮刮眼睑 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罗纹面,分别从眼内眦向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
3.指擦鼻翼 以两手食指罗纹面,分别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cm)。按压由轻渐重。
4.点捻四白穴 该穴在眶下孔凹陷处,瞳孔直下。以食指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
5.掌揉颊车、地仓穴 以同侧手之大鱼际肌紧贴病侧颊车穴(咀嚼肌高点),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口角旁开0.5cm),往返50次。
面瘫按摩方法:
1. 预备式 坐位或仰卧位,一手心与另一手背相重叠。轻放在小腹上,双眼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养1~2分钟。
2. 揉按四白穴(位于目直下1寸,眼眶下孔凹陷处)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四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3. 揉按阳白穴(位于前额眉毛中点上1寸处) 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阳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4. 按揉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外开1寸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
5. 揉按翳风穴(位于两耳垂后,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同侧翳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6. 点揉牵正穴(位于两耳垂前方0.5~l寸处) 用瘫肌侧的食指按在同侧的牵正穴上,适当用力点揉0.5~l分钟。
7.揉按颧髎穴(位于颧骨下缘凹陷处) 用双手分别按在同侧颧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
面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在我们生活中,面瘫是很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面瘫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整个脸部都没有什么知觉,是一种急性的病症,我们需要及时的去治疗,效果会更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面瘫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1、首先,按摩是最常见的面瘫的治疗法,对防止面部肌肉萎缩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针对不同的患者,教给前来就诊的患者一套独特的穴位按摩操,通过穴位按摩,可以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2、对于面瘫病人来说,最令他们感到痛苦的就是面部形象的损害,要解除这个病症折磨,在经过内调外治以后,在专家的指导下患者要积极进行面部表情的训练,使修复的面神经,通过科学的锻炼,恢复健康状态,对面瘫的治疗是极有帮助的。
3、药物调理对于控制面瘫患者的病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面瘫病人不要忽视采用药物进行面瘫的治疗。通过中医四诊,为患者开出治疗药方,口服中药汤剂,内部调理,达到舒筋活络,营养面神经的作用。
4、中医疗法是主要的面瘫的治疗方法。1、针刺疗法常用的针刺主穴为翳风、下关、颊车、阳白等穴,配穴可选四白、鱼腰、地仓、合谷等穴。2、按摩疗法用手掌和热毛巾在颌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侧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钟。可改善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兴奋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3、中药方剂治疗白芍100克,知母15克,蝉蜕12克,炙甘草30克,夜交藤24克,朱砂2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5、西医治疗也是常见的面瘫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面瘫西医治疗主张早期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改善血循环的药物。但是如果过多的应用抗生素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和反作用,使面瘫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肥肿难分、水钠潴留等症状的出现。2、外科治疗:外科治疗是针对面瘫晚期时的治疗,外科治疗可以分为动力性治疗和静态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法,有可能会造成这些肌肉的损伤、出血、纤维化及炎性反应。
以上就是我们给大家讲述的治疗面瘫的方法,相信大家也比较清楚了,治疗面瘫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治疗方法,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在面瘫发生的时候尽快去医院治疗。
怎么治疗胃癌术后胃瘫呢
1.中药内服法
方药:复方大承气汤
方药:厚朴20g、枳实15g、桃仁15g、赤芍15g、炒莱菔子25g、连翘15g、芒硝10g、川楝子15g、大黄15g、大腹皮15g(后下)。
用法:以上中药水煎至200mL,每日1剂,分2次服完。
功效: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容,改善血液循环,防止术后肠粘连形成。
2.穴位刺激疗法
胃瘫属中医“胃反”、“呕吐”范畴,胃癌术后脾胃受损,脉络损伤,致气滞血瘀、中焦受阻,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穴位刺激可调节气机、增加胃张力、促进胃蠕动。通过温针灸法、针刺与艾灸结合法、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胃瘫疗效甚佳。温针灸穴位为足三里或中脘;选择按摩穴位为合谷、足三里;体表相应穴位的经皮电刺激也可促进胃肠道活动,改善胃瘫症状。
注意:中医针灸专业操作性较强,患者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按摩,穴位刺激一定由医生操作。
如何区别面瘫和中风
面瘫如果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大部分的患者能在1-2周逐渐恢复或痊愈。如治疗不及时,少数患者面瘫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并可出现面肌痉挛或面部连带运动;眨眼时,病侧上唇抽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
面瘫和脑中风初起时有相似的症状,都有面部歪斜的表现,所以,面瘫也有“小中风”之说。一些面瘫患者,发病时通常首先将自身病情和中风联系起来,去医院照CT、核磁,采用激素疗法,往往贻误了病情。其实,面瘫和中风有典型的区别。中风引起的面瘫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口舌歪斜,也就是舌头和面部出现歪斜,而眼睑的闭合功能多数不受影响,并且一般额纹不会变浅或消失。但对于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眼歪斜”,也就是口角和眼出现歪斜,舌头活动正常。
此外,中风引起的瘫痪,除面部瘫痪以外,往往还伴有上、下肢的偏身瘫痪,并且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利等症状。如果是面瘫,患者最好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就诊,及时治疗。
2龇牙咧嘴操康复面肌
面瘫患者口眼歪斜,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瘫患者为尽快恢复,可练习龇牙咧嘴操,做法:将患侧眼睛使劲向上看,然后再使劲地闭眼睛,这个动作每次尽最大的力量做10次,一天可以做数次。这实际上是帮助患者做局部的肌肉训练。
3足心疗法治呕吐足心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又称“涌泉疗法”。天气热,如果大家有时候吃东西不合适,或者因生病脾胃虚弱引发呕吐的时候,不妨试试足心疗法,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止呕。做法:将10克吴茱萸、五头大蒜一起捣烂,做成饼状之后,把它敷在涌泉穴上。
4巧按穴位治鼻炎鼻炎是换季高发疾病之一,中医穴位按摩术治鼻炎,采用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既能治好鼻炎,又可预防鼻炎,同时还可以缓解鼻炎带来的多种不适。做法:用两手指缓慢按摩鼻通穴、迎香穴,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
此外,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
中医面瘫治疗
每个人都希望在大家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然而面瘫却让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泡影,如果有人患上了面瘫,形象就非常的不好,治疗面瘫的方法非常的多,不过很多人还是比较喜欢中医治疗的,下面我们来看看面瘫中医治疗方法?
面瘫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就是中医疗法,该种疗法的疗效非常的好,而且能够有效的去除疾病的根。很多患者对此并不了解,不知道中医中是如何治疗面瘫的。
中药疗法,这是常用的面瘫的治疗方法之一。善于恢复、修复患者手术面部神经,对由于面部风寒导致的面瘫,有着独特的面瘫的治疗效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面瘫的治疗方法中最推荐的。
针灸疗法,在前期不能使用,但是在后期面瘫的治疗进行中适当介入治疗,这种面瘫的治疗方法会加快患者康复,针对颅内肿瘤、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引起的面瘫。
在看过我们详细的讲解之后,大家对于面瘫中医治疗方法也比较清楚了,不过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不幸患上了面瘫,我们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看看医生建议我们使用哪一种方法治疗,这样才能够早日康复。
面瘫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
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
说明:普通面瘫不需要任何治疗,属于自限性疾病,在正规的医疗体系,是不应该用药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针灸能够治疗面瘫。
外科疗法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晚期面瘫。外科治疗可以分为静态治疗和动力性治疗。
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治疗后静态情况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动态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
动力性治疗一般分为二期,一期是将从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吻合,移植神经末端置于患侧,待6个月到1年神经从健侧长入患侧后,实施二期手术,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肉,选择的肌肉可以为股直肌、股薄肌、背阔肌等,治疗3个月到1年后静态与动态都可达到双侧表情的对称。
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对症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容易造成面瘫后遗症。
面瘫治疗方法
当然了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面瘫其实是可以治疗的,那么得了面瘫要如何治疗呢?临床上有哪些治疗面瘫的好方法呢?
面瘫是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等导致的单侧或双侧面神经麻痹、表情肌瘫痪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单侧。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
外科治疗主要针对晚期面瘫。外科治疗可以分为静态治疗和动力性治疗。静态治疗主要是将阔筋膜成条状移植于面部,治疗后静态情况下双侧面部表情对称,但动态下患侧不能随健侧运动。动力性治疗一般分为二期,一期是将从患者小腿取下的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吻合,移植神经末端置于患侧,待6个月到1年神经从健侧长入患侧后,实施二期手术,即移植带血管神经的肌肉,选择的肌肉可以为股直肌、股薄肌、背阔肌等,治疗3个月到1年后静态与动态都可达到双侧表情的对称。
我们提出按骨骼肌肌肉内神经、血管、肌腱分布设计移植肌肉供区的理论,并观察到股直肌神经、血管解剖恒定,口径适合面部血管、神经,其肌肉的肌腱有利于维持移植肌瓣的正常肌张力以及面部口角复位固定,而且手术切除肌瓣方便,无血管、神经损伤,无肌肉供区功能障碍。经实施游离股直股动力性治疗面瘫的患者现已有21位。经施用上述手术方法,全部患者于术后1~3个月左右面部肿胀消退,静态时双侧口角对称,其中有两位患者在术后8个月恢复了口角自主运动,其余均在术后10~12个月出现了自主的表情运动。
面瘫的治疗总的说:第一是去除病因。第二是对症治疗,改善循环消除面神经水肿。第三是营养神经。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抗病毒,用激素和对症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容易造成面瘫后遗症。
过去对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的传统治疗,都采用针灸、贴药、拔罐、割治、火针、电针、理疗、鼻塞药、介入治疗、面部注射药物等及一些民间的土办法如擦鳝鱼血等。这些传统的办法,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兴旺解除疾病,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是祖国医药定库中的瑰定。
但是,就治疗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肌肉的疾病上却有着它严重的,甚至不可克服的后遗症,是造成大量病人一生极大痛苦的根源。
面部肌肉都呈扁平、扁薄的皮肌和条状的扁平肌,这些肌肉起自于颅骨的不同部位,分布在眼裂、口裂、鼻孔的周围,呈扁平环形肌和扁平辐射形肌肉与周围的肌肉组织联结在一起。在这些肌肉收缩和舒张时,有开大和缩小眼、口、鼻孔的作用。同时牵动着面部皮肤活动,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面部的肌肉大约有26块之多。它们互相重叠在一起各有各的功能,如果在面部上针灸、拔罐、贴药、电针、火针、面部注射营养神经的药物,介入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一定会造成这些肌肉的损伤、出血、纤维化及炎性反应
治疗面瘫一定要选择一种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方法,我们说一些治疗面瘫的方法会给患者留下终身的痛苦了,因此对于面瘫患者来说一定要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一种副作用后遗症最少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营养神经(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部神经水肿、促进功能恢复。
对患者尽量不采用电针,电按摩过重、过频刺激的治疗方法,在采用针灸治疗的同时,可配合中药熏蒸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有助于神经的恢复。
当面瘫后遗症表现为面肌痉挛时可在痉挛部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注射尽量在肌电图引导下进行,多数患者可取得满意效果,但部分患者会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3~6个月后复发,再次注射仍然有效。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面瘫后遗症患者可采用整形外科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新应用的方法是小肌肉游离移植,其优点是无面部臃肿畸形及供区继发障碍,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病程短,近期有静态效果,远期有动态效果。
脸部按摩治疗面瘫疗效好不好
取卧床位,面瘫患者排除杂念,按摩前面瘫患者先做热敷或中药煎汤(桂枝9g,防风9g,苏叶9g)浸湿毛巾热敷;按摩时面瘫患者以两手食指及中指的纹面为术端,从眼内向眼外均衡刮上下眼睑各50次,然后轻揉眼皮20-30转;以两手食指纹面为术端,从鼻根两侧向下擦至鼻翼两旁迎香穴50次,在该穴处轻按揉1-2分钟 (迎香穴在鼻翼旁开0.5公分),指端按压由轻渐重;以食指为术端捻四白穴,边捻边渐施压力。持续1-2分钟;以同侧手之大鱼肌紧贴病侧颊车穴,边揉边移至地仓穴,往返50次。
坐位或仰卧位按摩治疗面瘫,一手心与另一手背相重叠。轻放在小腹上,双眼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养1-2分钟;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四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用双手食指指腹放在同侧阳白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按于同侧太阳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l分钟;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同侧翳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用瘫肌侧的食指按在同侧的牵正穴上,适当用力点揉0.5-l分钟;用双手分别按在同侧颧髎穴上,适当用力揉按0.5-l分钟,这样能有效的减轻面瘫的病情。
青少年治疗面瘫疗法
1、急性发作用药疗
市中医院专家说,80%的面瘫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治愈,且效果良好,无后遗症。处于面瘫急性发作期和症状较轻的患者,口服药疗是一个方便快捷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但专家指出,由于治疗面瘫离不开强的松这类激素类药物,因此患有急性胃溃疡、重症糖尿病等激素禁忌症的患者不能采用这种疗法。
2、全身调理用针灸
用针灸治面瘫,主要是发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专家指出,针灸治疗的优势在于无毒副作用和无禁忌人群,治疗时间短,一般两三周即可痊愈。
3、顽固面瘫用手术
一旦保守治疗不能缓解病症,医生就要对患者进行电生理或CT检查。专家解释说,如果发现患者神经解剖结构异常,在发病第14天到28天之间无法符合自身应有的恢复曲线,就要根据患者发病的原因和程度来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目前,国内面瘫手术安全性较高,且手术刀口在耳后,不会在面部留下任何疤痕。
治疗面瘫
西医口服以及注射用药治疗面瘫
治疗面瘫临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泼尼松等等)、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12之类的药物)及活血化瘀药共奏抗炎、减轻水肿、改善微循环之功效。显而易见,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强烈,加之其本身就是对症支持治疗,疗效并不确切。但如果过用激素,将产生许多反作用和副作用,让面瘫患者肥肿难分、水钠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而维生素B1、B12之类的药物是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见效缓慢,作用比较弱,使用周期比较长。
所以治疗面瘫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尤其是面瘫患病15天之内是面部神经缺血水肿期,这个时间也是面瘫疾病的急性发病期,最好不要做针灸,因为这个时间做针灸 容易导致面部神经受损加重,临床上有许多之所以留下后遗症的患者,多数都是由于过早的使用针灸,而且针灸医师的手法,熟练程度以及对穴位针刺深浅和穴位准 确度等情况的把握,要是早期过早、过强、针刺不恰当损伤神经,就极易出现面瘫后遗症的症状。希望患者使用治疗面瘫一定要慎重,更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 和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才是最重要的,对后续的恢复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针灸治疗面瘫
针灸治疗面瘫以针灸治疗,并以手法为主,治疗面瘫过程中不加用药物或电针。法则:祛风通络。
处方:合谷、太冲、牵正、颊车透地仓,地仓透颊车,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或颊承浆。每次选三或四穴。
加减法:眼睑不能下合、露睛流泪者,加攒竹、鱼腰、丝竹空,阳白透鱼腰。耳后痛者,加翳风。味觉减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补平泻,抽针法。
操作:合谷,太冲,风池针用泻法,下关,牵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阳白向下平刺透鱼腰,地仓向颊车平刺,颊车向地仓斜刺,并采用抽针法,使面肌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