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争取晚上少喝水。

尿频治疗护理

主要针对引起尿频的病因进行治疗,尿频比较常见于儿童。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

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西医行为治疗要求家长定时唤醒儿童,养成排尿习惯。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不但影响了儿童的睡眠,也影响了家长的睡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弊大于利,因此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起来排尿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正常儿童在一夜的睡眠中不排尿或只有一两次排尿,且能尿憋自醒,让儿童能自主排尿才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根本目的,在这方面中医中药有很大优势。

小孩长期尿床对发育的危害

01首先,长期遗尿,容易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最终严重影响大脑发育,使智商降低、学习成绩下滑。青少年和儿童尿床还容易影响第二性征发育,严重者导致成人后不孕不育。

02其次,由于遗尿容易被其他小朋友笑,因此容易使小孩变的性格内向,自卑胆小,自信心受到损害,有些男孩甚至有攻击行为,严重影响小孩的性格发育情况。

03最后,由于长期遗尿还可以使小孩免疫力降低,易感冒生病,个子平均比正常儿童矮,影响小孩的身体发育情况,对于儿童遗尿现象家长要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治疗,避免影响身体健康。

小儿遗尿症的三大主要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疲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二、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 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做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争取晚上少喝水

三、药物治疗

1、丙咪嗪 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奥昔布宁 别名尿多灵,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缩,入睡前口服,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麻黄素 睡前口服,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同时有兴奋中枢作用,适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 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睡前口服,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是目前认为治疗夜间遗尿症的“黄金搭档”。以3个月为一疗程,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易复发。

儿童尿床的注意事项

儿童尿床,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绝大多数儿童尿床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每天下午4点以后少饮水,晚饭少吃流质,也不宜吃西瓜、橘子、生梨等水果及牛奶,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睡前不要逗孩子,不要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每天睡前养成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把握孩子夜间排尿的规律,在孩子尿床前把孩子叫醒让他排尿。

尿床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父母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孩子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喝母乳可预防预防儿童遗尿症

目前已经有证据有力地表明,儿童尿床经常是“由于神经发育滞后”。调查还表明,婴儿时期接受母乳喂养同时食用婴儿食品的儿童,尿床的几率和婴儿时期完全依赖婴儿食品的儿童差不多。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研究人员5日发表报告说,婴儿时期依赖母乳的儿童,日后尿床的比例也更小,原因可能是他们的身体发育状况更好。

“母乳喂养有助于预防尿床的推论在生物学上说得通,”美国新泽西州的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研究人员在7月号《儿科学杂志》月刊上发表报告说,“我们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数据上的联系,”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直接因果关系。

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的报告说,目前已经有证据有力地表明,儿童尿床经常是“由于神经发育滞后”。

这项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组55人,这些人5至13岁时曾有尿床经历,另一组117人,他们5至13岁时不尿床。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人中有45%婴儿时期依赖母乳喂养;而第二组的这一比例为81%。

调查还表明,婴儿时期接受母乳喂养同时食用婴儿食品的儿童,尿床的几率和婴儿时期完全依赖婴儿食品的儿童差不多。

治疗经行遗尿有哪些简易疗法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2.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数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 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6)争取晚上少喝水。

3.药物治疗

(1)丙咪嗪 为中枢兴奋剂,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奥昔布宁 别名尿多灵,能降低膀胱内压,增加容量,减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缩,入睡前口服,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麻黄素 睡前口服25mg,可增加膀胱颈部和后尿道的收缩力,同时有兴奋中枢作用,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睡前口服,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是目前认为治疗夜间遗尿症的“黄金搭档”。以3个月为一疗程,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易复发。

得了遗尿症怎么办

1。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病人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2。儿童尿床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监督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3。药物治疗

(1)丙咪嗪 适用于觉醒障碍型。

(2)奥昔布宁 别名尿多灵,适用于昼夜尿频型。

(3)麻黄素 可用于混合型。

(4)去氨加压素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别名弥凝,适用于夜间多尿型。

联合应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压素和奥昔布宁是目前认为治疗顽固性混合型遗尿症有效的三联药物。以个月为一疗程,优点是有效率与下述的SNM疗法接近,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药后易复发。以上药物属于处方用药,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抗抑郁症药,所示剂量为成人用量,小儿应以每公斤体重进行计算。

4。物理疗法

可采用闹钟定时促醒、针灸、按摩等方法。

遗尿症的症状

1、白天遗尿

孩子出现遗尿症通常会出现在夜间,但严重的患儿,白天也会出现遗尿行为,如孩子睡午觉期间,也会出现尿床。还有因为孩子的膀胱发育迟缓,导致孩子的膀胱比正常孩子小30%~50%左右,这就使孩子在白天通常会出现排尿频繁等情况,而且一般排尿量很少。

2、夜晚遗尿

经过调查发现,夜间遗尿的孩子从年龄上有以下的特点,3岁时,30%以上的孩子仍有一周尿床3次以上的记录,4 岁时尚有17%的孩子尿床,8岁时还有5%的孩子夜间遗尿。夜间遗尿的孩子中,男孩子占多数,女孩只有男孩的一半。

3、尿床情况

通常孩子出现尿床行为有两种,其一是原发性遗尿,这类是指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长时间出现尿床,通常尿床过于频繁,有时候会天天出现尿床,有时候会出现一夜几次,尿量过大且气味难闻。

其二是继发性遗尿,这类孩子尿床,通常会间隔一段时间,如孩子曾有尿床行为,但期间隔有半年到一年左右没有尿床,而后突然出现,这类尿床有一定的潜伏期。

早泄行为疗法

首先,了解男女性反应的差别。我们说男人是“微波炉”,热的快,到了时间自动停止的也快。但女人是“电熨斗”,热的慢,热了之后冷的也慢。明白这一点,就要在同房时双方配合,男方不能操之过急,切不可“直奔主题”,否则,女方的性感觉没有被充分调动,会产生疼痛,感受不到乐趣,甚至性冷淡。

其次,要明白到底什么算是“快男”。早泄多数是功能性的,按照国际上最新的学科指南,一般分为顽固性早泄即原发性早泄,继发性早泄,还有就是早泄样射精障碍。不管是哪一种,都包含射精时间短,自主控制射精的能力差,产生了主观上(心态和情绪上)的负面影响等要素。有些偶发的过早射精,很多都是境遇性的早泄样射精障碍,可能不一定就是早泄。有些患者从有性生活开始就出现过早射精,甚至勃起后碰到女方躯体就射精,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诊疗了。

再次,要明白早泄的治疗方法。早泄治疗还是个医学难题。国内外虽然有一些治疗早泄的方法和药物,但还没有一种方法或药物,适宜治愈大多数的早泄。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治疗方法或药物还不完美,另一方面也和早泄的病因病理复杂有关。一般要采用个性化治疗的原则,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效果更好。同时,配偶的配合也很关键,毕竟性生活史两个人的事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

行为疗法。包括泌尿科医生介绍的“停止—挤捏法”(stop--start)。?Masters?和Johnson?创立的性感集中训练法(sensate?focus?exercise)。这种方法通过男女双方拥抱抚摸按摩等触觉刺激的手段,来体验和享受性的快感,建立和恢复性生活的自然反应。此疗法分为非生殖器性感集中训练法和生殖器性感集中训练法两个阶段。治疗过程中只许享受触觉带来的性快感而不准性交,并通过增加配偶的快感来取得自身的快乐。另外,还有Kaplan提出的“停止--暂停法”,在性感集中训练中即将射精时暂停刺激代替挤压阴茎头。这种行为疗法模拟了在性交时延长射精潜伏期的自然行为。

治疗儿童尿床偏方

1、治疗儿童尿床偏方1

白果羊肉粥治小儿遗尿:

【原料】 白果10克一15克,羊肾1个,羊肉、粳米各50克,葱白3克。

【制用法】将羊肾洗净,去臊腺脂膜,切成细丁;葱白洗净切成细节;羊肉洗净;白果、粳米淘净,再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熬粥,待肉熟米烂成粥时即成。吃羊肾、羊肉、白果,喝粥,每日2次,温热食。

【功效】 补肾止遗。适用于小儿遗尿。

2、治疗儿童尿床偏方2

白果炖猪膀胱治小儿遗尿:

【原料】新鲜猪膀胱1只,白果15克,或加薏米、莲子适量,白胡椒15粒。

【制用法】 猪膀胱切开洗净,装入白果,或加薏米、莲子,撒入白胡椒。炖烂后分次食用。

【功效】 固肾缩尿。适用于小儿体虚遗尿,小便无力,周身疲累,纳差者。

3、治疗儿童尿床偏方3

带骨狗肉、清鸡汤各1500克,陈皮、蒜苗、辣椒、调料各适量。

将狗肉切块,蒜苗切段,辣椒切细丝。锅热后,下狗肉烘干水分,取出。旺火烧热锅,下花生油30克,入蒜泥、豆瓣酱各适量爆炒,再下姜片、蒜苗。狗肉,边炒边加花生油,炒约5分钟,入料酒、鸡清汤、盐、陈皮、酱油,红糖烧沸后转入砂锅里,焖90分钟,食前入味精,佐餐食用。

本方适用于肾阳虚之遗尿。

4、治疗儿童尿床偏方4

羊肉150——250克,鱼鳔50克,黄芪3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同鱼鳔、黄芪同加水煎煮,放人适量桂皮、姜、盐煮熟,饮汤食肉及鱼鳔。

有些家长对于小孩尿床尿裤子非常反感,不知道这是孩子在生长发育期必经的生理阶段,只要孩子尿裤子尿床就对孩子打骂不休,结果让孩子的心里造成了很浓重的心理阴影,让遗尿的情况更加严重。

儿童遗尿的行为疗法

(1)排尿中断训练 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从1数到10,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训练 白天让孩子多饮水,当有尿意时,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10分钟,每天训练1~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

(3)定时训练

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叫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4)家长监督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及干床处理。

(5)总结记录 要求家长每天记录尿床的原因、次数,在日程表上对尿床、不尿床都作个记号,每周总结一次,找出原因,当孩子有进步时应给鼓励。

分析大孩子尿床的原因与危害

导致儿童尿床的原因有三:

一、脾胃虚弱、功能紊乱导致膀胱虚弱;

二、中枢神经发育迟缓或不健全;

三、胱括约肌束缚力下降,导致膀胱无法控制排尿。

以上三种病因相互制约,给孩子的身心带来6大危害:

1、智商比正常儿童低17-23%,记忆力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上不去。

2、29.5%以上有自卑、缺乏自信、胆怯、暴躁易怒等性格缺陷。

3、脾胃功能失调,偏食、易生病。

4、影响发育,个子矮小、瘦弱或虚胖。

5、成人后30-50%有生殖性病变或障碍。

6、具有遗传性,且一辈更比一辈重。

暑假期间学习压力小,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最佳时机,切莫因为自己的错误观念而误了孩子的一生。

相关推荐

能有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方法有哪些

一、自闭症的音乐治疗 音乐疗法可分为团体治疗与个别治疗;主要的治疗工具为大鼓和铜钹,让自闭儿即兴,自由的敲打以达到自我宣洩,解放及自我表现的目的。音乐治疗可协助自闭者集中注意力,培养想像力,稳定情绪,促进社会化与语言互动,发展新的休闲技能与新的兴趣。 二、自闭症的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自闭症教育治疗中最常被采用且有效的方法。其乃是应用个体自发性的反应行为,及所谓的操作制约,来改善与去除自闭症状与不适应行为或者形成适应行为与日常生活自理及专业技能。 三、自闭症的感觉统合疗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於脑功能障碍,无

阳痿的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性活动的不良认知,从而达到逐步克服ED的一种治疗方法。一方面要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性关系。ED在缺乏性经验的男子身上是很常见的,当他对勃起问题作出不妥的对抗,或怀疑自己是否算是"合格"男子时,便会因焦虑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其实,在夫妻生活中无论是爱抚,还是亲吻,或是性交都是夫妻共同演奏"鸾凤交响曲"的一个重要乐章,都是追求性爱愉悦甜蜜的正常行为,并非只有真正发生性交才是做爱。基于这种对性关系的良好认知,出现ED问题也不过是偶然的事,依然不会对正常勃起形成威胁。另一方面是要克服内

遗尿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1、大脑发育迟缓:孩子得了遗尿症常常智力低于一般人,并伴有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出现。 2、白天易疲劳:因为儿童尿床后睡眠环境受到影响,之后自然睡不好,白天活动易疲劳,学习无精神,状态欠佳,有长期遗尿症的患儿,可同时出现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饮食无味等症状。 3、尿床前睡眠昏沉:家人强拉下床,他常这儿转转,那儿站站,抓挠头,神志迷糊,不知所措,家人叫其尿时,尿不出或尿不尽,往往随后上床后睡一会,便尿床了。 4、不良习惯:遗尿症患儿多有睡觉姿势不佳、饮食上会挑食造成营养不良,并且在阴雨天气症

尿频的治疗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

自闭症的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

目前自闭症儿童治疗运用最广的心理治疗就是行为疗法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通过行为治疗,能消除或矫正自闭症儿童的异常行为和生理功能,也能建立新的健康行为来代替它们。

尿频怎么治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

儿童尿床偏方 偏方二

葱白7个切碎,与硫磺粉3克,共捣成糊状,敷于脐部,纱布固定,每2日换1次,一般连用5-6次即愈。适用于小孩夜间遗尿。

神经症的相关心理疗法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就是帮助病人矫正扭曲的认知,或说改变各种不正确的看法,从而达到治疗病人,使病人改善或消除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适用于抑郁性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等。 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是通过条件反射或学习以及适当的奖励和处罚来改进或改变人的行为,与此同时,人的态度和情感也会随着行为的改变而出现相应的改变。用于治疗神经症的行为疗法主要有: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预防方法等。

成人尿床的病因

成人尿床的病因: 病因之一:指现阶段成年人还有经常遗尿现象,是不正常的,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表现之一,多由儿童尿床没有纠正延续而来,与人体肾气不足有关。 病因之二:成人尿床多做梦现象,在梦中找到厕所,尿完就醒了,其原因是大脑尿意中枢排尿条件反射调节功能受刺激,欠完善,大脑调控尿意灵敏度欠稳定导致而引起。表现出人体夜间有尿时有时能控制,有时不能控制,尿完就醒了是因人体下身皮肤受尿湿刺激而醒。 病因之三:有时吃些白萝卜、龟汤、桔子等食物后遗尿,其原因是这些食物有排水利尿作用,而致尿多尿床。 病因之四:正常成年人不

儿童多动症治疗方法 行为疗法

教师和家长需要针对患者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教育,避免歧视、体罚或其他粗暴的教育方法,恰当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方式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觉性。可以将患儿的座位安排在老师附近,以减少患儿在上课时的注意力分散,课程安排时要考虑到给予患者充分的活动时间。儿童行为趋向良好时应及时予以肯定、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