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产后抑郁对哺乳的影响

产后抑郁对哺乳的影响

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有多种内分泌激素参与的生理过程,催乳素在泌乳的起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频繁吸吮乳头及乳房的排空亦是重要因素。抑郁的产母因神经内分泌的显著变化,影响了乳汁的分泌,同时由于情绪低落,容易疲劳,饮食睡眠欠佳,自认为乳汁分泌不足,不积极进行早吸吮,按需哺乳,影响婴儿吸吮乳头的次数和乳房排空,致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延迟,乳汁分泌量不足。

如果在哺乳期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那么药物的副作用就会危害到宝宝的健康。如果不控制病情,那么抑郁的妈妈可能会做出伤害孩子的事情。

所以,临床医学证明,精神疾病无法彻底治愈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传统治疗只停留在控制神经递质分泌,无法有效修复神经递质的受体机能障碍导致的受损脑细胞。中医针对病因治疗快速修复受损基因,激活脑细胞再生。有效调控神经递质平衡,改善大脑组织供氧,迅速改变患者症状

​认识产后忧郁症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产后抑郁症。

一、哪些人可能患产后抑郁症?

1,过去有抑郁症的经历或者家庭成员中有过抑郁症患者。

2,缺少准备的女性可能担心生产后的工作,担心胎儿,担心分娩,这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从而更容易罹患产后抑郁症。

3,值得注意的是,产后抑郁症也可能是分娩后激素分泌的波动所引起。

二、产后抑郁症有什么影响?

1,母亲的产后抑郁症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婴儿出生就有了惊人的社会性能力,他们会倾向于调整自己的情绪与母亲保持一致。抑郁的母亲和孩子的互动中表现出分离和拒绝的情绪会导致孩子的正性情绪更少,从而不愿与其他成人有所接触。

2,母亲抑郁的孩子也具有更多的人格问题,比如反社会行为倾向。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上看,越早出现的人格问题倾向越难处理。

3,严重的产后抑郁症应该警惕,因为患者可能与现实割裂,导致伤害自己和伤害宝宝的可能。

三、关于产后抑郁症的其他知识

1,产后抑郁症不会不药而愈,持续超过一段时间,应该寻求帮助。

2,当妇女进入哺乳期时,她们可以服用抗抑郁药来治疗产后抑郁症。调查发现,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在需要服用抗抑郁药时应该和医生咨询。

3,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这一点和其他抑郁症都是一样的,表面光鲜亮丽的人,内心也可能经历很多炼狱般的痛苦。换句话说,抑郁症的人也可能是表里不一的。

4,有了产后抑郁症的妈妈还是一个好妈妈,不必自责。人都是会生病,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有时候很多妈妈也会担心无法照顾婴儿而内疚,多点了解自己的情绪,采取点措施可能可以更好的处理产后抑郁症。

四、产后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1,如果持续的躁郁和抑郁超过3周,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治疗师。

2,丈夫应该参与其中,多陪伴和关心妻子,这一点至关重要,至关重要,至关重要,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

在怀孕期间,丈夫就应该多理解妻子,和妻子多沟通,甚至和婴儿沟通,多帮助妻子做些家务,陪妻子散步等等。面对婆媳关系,丈夫应该果断坚持"一个家庭"政策,而不是逃避,不闻不问。

3,孕妇在怀孕前就可以学着保持愉悦心情,多听听愉悦的音乐;做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比如为准宝宝织一件衣服;看一些育儿的知识来解决初作为人母的焦虑和不知所措;做好孕前准备,适当做一些运动。轻度的产后抑郁症,可以自己调理,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睡眠,和丈夫沟通,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走出产后抑郁症的10个误区

误区1:产后抑郁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妈妈都会感到疲惫和抑郁

正解:新妈妈经常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她们或许会经历一段叫做“宝宝综合症”的心路历程。有这种综合症的妇女会感到疲累,没有精力。但是,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更强烈的,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理障碍。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或许会不想和自己的宝宝玩耍。她或许会感到难以集中精神,不能给宝宝足够的温暖和爱护。她会因此而感到内疚。

误区二:

如果你在分娩之后,没有立即患上产后抑郁症,那么,你就不会再患上它了。

正解:产后抑郁症会在分娩后的1年内随时发作。

误区三:

产后抑郁会不药而愈。

正解:“宝宝综合症”会大概持续4个星期,并自自动痊愈。但产后抑郁和其他疾病一样,不经过治疗几乎是不能痊愈的。但好消息是,有很多办法能治愈这个病。

误区四:

患有产后抑郁的女性都会有虐儿倾向。

正解:产后抑郁跟产后精神病不同。产后精神病患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她们可能会自虐,或者虐儿。如果你感到有这种心理倾向,那么就立刻向家人和医生寻求帮助。

误区五:

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看起来很抑郁,停止照顾自己。

正解:你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或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会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并努力地化好妆之类的。通过对外表做修饰来转移她内心的痛苦。

误区六:

有产后抑郁的妈妈都不会是好妈妈。

正解:产后抑郁不会是任何女性变成失职的妈妈。

误区七:

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会患上产后抑郁。

正解:患上产后抑郁症,不是任何人的错。没有什么能预防患上这种抑郁症。

误区八:

补足睡眠,就能从产后抑郁中康复。

正解:尽管补充睡眠对产后抑郁的患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单单睡眠不能治愈产后抑郁。

误区九:

当妇女进入哺乳期时,她们不能服用抗抑郁药。

正解:调查发现,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的时候,她的医生会小心翼翼选择最能帮助她的药,同时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药。

误区十:

孕妇或者曾经有分娩经验的妇女不会感到抑郁。

正解:怀孕或者有分娩经验并不能保证妇女不会患上抑郁。换而言之,怀孕不会帮助妇女抵抗抑郁,而事实上,正在怀孕的妇女更可能会感到压抑。

防产后抑郁骚扰 这些事项要注重

 产后抑郁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与个人的生活、性格、环境有关系。此外,产后抑郁症还有可能是由于身体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导致。所以,我们要对产后抑郁症做相关了解,才能更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指的是产妇生完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造成抑郁症,一般发生于月子期间,而且常发于初产妇身上。通常,产后抑郁症会表现出来很紧张、内疚、恐惧、焦虑、多疑,绝望,甚至是想死。那么该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呢?

   一、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1.雌性激素水平失衡

  怀孕期间孕妇的雌性激素和黄体酮都会增高,但是分娩之后却会突然降低,雌性激素水平失衡,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从而出现产后抑郁症。

   2.抑郁症遗传史

  产妇曾经患过抑郁症,或者是家里有抑郁症遗传史,那么,产妇产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也就比较高。

   3.产妇的心理因素

  产妇的心理因素,也是造成产妇患上产后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孩子的出生会给产妇带来兴奋和快乐,但是,产后由于睡眠时间变少,而且变得不稳定,加上还要兼顾照顾孩子的重任,自身的身体又还未完全恢复正常。所以,在这种开心与不开心、希望与失望交际的复杂心理影响下,产妇就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症。

   4.生活环境影响

  生活环境也会影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症,如生活压力、生活环境、家人照顾不周、关心不够等等都会使产妇发生心理变化。

   二、如何预防产后抑郁症?

   1.重视心理健康

  预防产后抑郁症,要重视孕产妇的心理健康。从怀孕期间就要多重视心理健康,而且对产后抑郁症进行了解,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产后抑郁症。

   2.亲人多关心陪伴

  无论是孕期还是产后,产妇都是需要亲人多关心和陪伴,有亲人在身边着,可以避免产妇的心理发生剧烈变化,产妇的思想也不会过于偏激,从而避免造成抑郁症。

   3.家人多体谅产妇情绪

  产后产妇的情绪一般都会比较激动暴躁,所以,家人要多体谅产妇的情绪,不要和产妇斗气和计较。

   4.尽早下床活动

  产后不要长时间把自己封闭在方面里,最好是尽早地下床活动,可以听听歌,做下有氧运动。

孕产妇应普建心理健康档案

“‘产后抑郁’隐形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又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妇女产后抑郁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它给社会带来的隐患都无法估量。”1月17日,云南省政协委员耿嘉忧心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记者表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耿嘉长年关注妇女产后抑郁这一问题,在今年召开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她提交了《关于关爱产后抑郁症妇女健康,给孕产妇建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如果妈妈不好,孩子肯定不好。”耿嘉说,如果妈妈在情绪上出现问题,孩子即使身体健康,精神受到影响,也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不健全的孩子。

“在产后抑郁导致的悲剧频发下,我们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主动帮助的机制。”耿嘉建议,相关的心理学专家、妇联组织、社会组织的工作也要联合起来,形成长效机制,建立绿色通道,通过给每位孕产妇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的方式,让大量的现代女性,在怀孕之前就了解产后抑郁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同时,对怀孕妇女的家庭成员也要进行跟踪培训,陪伴和疏导产后妇女的情绪。让孕产妇在有专人跟踪和指导的状态下,完成怀孕、生产、哺乳的过程。给予她们病理上的治疗、精神上的疏导,以及心理上的陪伴。

产后抑郁症的十个常见误区

误区1:产后抑郁是很正常的――所有的新妈妈都会感到疲惫和抑郁正解:新妈妈经常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她们或许会经历一段叫做“宝宝综合症”的心路历程。有这种综合症的妇女会感到疲累,没有精力。但是,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更强烈的,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理障碍。有产后抑郁症的妈妈或许会不想和自己的宝宝玩耍。她或许会感到难以集中精神,不能给宝宝足够的温暖和爱护。她会因此而感到内疚。误区二:如果你在分娩之后,没有立即患上产后抑郁症,那么,你就不会再患上它了。正解:产后抑郁症会在分娩后的1年内随时发作。误区三:产后抑郁会不药而愈。正解:“宝宝综合症”会大概持续4个星期,并自自动痊愈。但产后抑郁和其他疾病一样,不经过治疗几乎是不能痊愈的。但好消息是,有很多办法能治愈这个病。误区四:患有产后抑郁的女性都会有虐儿倾向。正解:产后抑郁跟产后精神病不同。产后精神病患者会对生命造成威胁,她们可能会自虐,或者虐儿。如果你感到有这种心理倾向,那么就立刻向家人和医生寻求帮助。误区五: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看起来很抑郁,停止照顾自己。正解:你不能单从一个人的外表就看出她是否是产后抑郁症的患者。产后抑郁症的患者或许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她会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很光鲜,并努力地化好妆之类的。通过对外表做修饰来转移她内心的痛苦。误区六:有产后抑郁的妈妈都不会是好妈妈。正解:产后抑郁不会是任何女性变成失职的妈妈。误区七:一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才会患上产后抑郁。正解:患上产后抑郁症,不是任何人的错。没有什么能预防患上这种抑郁症。误区八:补足睡眠,就能从产后抑郁中康复。正解:尽管补充睡眠对产后抑郁的患者来说很重要,但是,单单睡眠不能治愈产后抑郁。误区九:当妇女进入哺乳期时,她们不能服用抗抑郁药。正解:调查发现,孩子从母乳中吃到抗抑郁药的可能性很少。当产后抑郁患者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的时候,她的医生会小心翼翼选择最能帮助她的药,同时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药。误区十:孕妇或者曾经有分娩经验的妇女不会感到抑郁。正解:怀孕或者有分娩经验并不能保证妇女不会患上抑郁。换而言之,怀孕不会帮助妇女抵抗抑郁,而事实上,正在怀孕的妇女更可能会感到压抑。

哺乳性应该如何保养乳房 保持心情愉快

女性在产后由于受到激素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大,这都会对哺乳带来不良影响,女性应尽可能放松心情并保持情绪稳定,同时家人也应该注意照顾产妇心情,避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

产后抑郁吃药该不该继续哺乳

目前,用于临床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类抗抑郁药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有报道认为,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类抗抑郁药通过乳汁的量相对较大,副作用多,可引起婴儿呕吐、腹泻、喂养困难、体重减轻、呼吸困难及发育迟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这两类抗抑郁药不作为医治产后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而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若小剂量服用对婴儿的影响相对较小、较安全。因此,有观点认为,产后抑郁的哺乳期女性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继续给孩子哺乳,对宝宝的益处可能大于药物本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但确实需要服药的话,也应找专业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好摄入剂量,千万不要自己盲目服用。

相关推荐

产后抑郁症的危害有哪些

一、孩子在出生后的2-3年里,是心理行为及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产妇受到抑郁情绪的影响,泌乳功能下降,母乳喂养难以坚持,这就容易使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受到影响产后抑郁症病情严重时,产妇会出现极度的悲观厌世情绪,想要一死解脱,但又恐孩子将来无人照顾,便会出现杀婴念头和行为,这是最为常见的产后抑郁症的危害。 二、由于缺乏语言交流,亲情交融,导致宝宝的语言能力降低,活动水平降低、运动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心理消极、生活规律差、对外部的环境和人表现出退缩及不能适应,对母亲说话的响应能力降低,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缺乏

产后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1.心理因素(30%): 1)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的话,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2.内分泌(25%):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方式具体有哪几种

1、物理治疗产后抑郁症 患者可以通过颅微电流的刺激疗法来治疗,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起到一个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和目的。 2、药物可以有效治疗产后抑郁症 目前仍把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各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疗效不相上下,临床可根据抑郁及镇静作用强弱、副作用和产后抑郁症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选择。丙咪嗪和去甲丙咪嗪镇静作用弱,适用于精神运动性迟滞的产后抑郁症患者。 因考虑抗抑郁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很多人认

妈妈产后抑郁孩子易行为偏差

很多新妈妈都会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只是有的症状较轻,而且很快就自行消失了,我们常常会忽略。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位母亲患了产后抑郁症,则会对她和孩子的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除了这一影响外,产后抑郁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和行为呢? 美国《儿科》杂志12月22日在线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产后抑郁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作者通过调查加拿大2910对母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产后抑郁是否会对孩子长大后的行为产生影响。 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有患产后抑郁症,则孩子在6-10岁时出现行为偏差的风险较大,如吸烟、喝酒、滥用药物等

产后抑郁症对婴儿有哪些影响

当今社会,很多孕妇都担心自己在生产之后会出现心理问题。尤其是产后抑郁症。如果一个女人得了产后抑郁症,不仅会对情绪以及生活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婴儿的发育情况。那么具体都有哪些影响呢? 不容忽视产后抑郁症对婴儿的危害: 产后抑郁症可造成母婴连接障碍,母婴连接是指母亲和婴儿间的情绪纽带,它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母婴间躯体接触、婴儿的行为和母亲的情绪反应性。这种情感障碍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母婴连接不良时母亲可能拒绝照管婴儿,令婴儿发生损伤,并妨碍婴儿的正常发育生长。 对早期婴儿的不良影响

产后抑郁生物方面的因素及治疗

内分泌因素: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泌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研究显示,产后第1天,游离雌三醇的水平比产前急剧下降,产后第2—3天忧郁产妇雌三醇的水平比非忧郁产妇高,雌二醇没有明显的改变。Nott等对27名孕妇进行激素监测,时间从产前3—5周至产后5—10周,其时进行抑郁量表评定,结果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即

产后抑郁症,究竟是个什么鬼

产后抑郁症的诱因很复杂,身体、情感、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素都能诱发产后抑郁。 身体变化。产后,体内急剧下降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此外,甲状腺产生的激素也会急剧下降,这使你感到疲劳、迟钝及沮丧。血容量、血压、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方面的变化也是你感到乏力、情绪波动的原因。 情感因素。当你缺乏睡眠并不知所措的时候,你甚至在处理一些小问题上都会遇到麻烦。你可能会担心自己照顾新生婴儿的能力,觉得自己缺乏吸引力,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甚至觉得对生活失去了控制。 生活方式的影响。需要费心照顾的婴儿或年长的

产后抑郁症是什么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产生产后抑郁症的生理因素是内分泌的变化。妇女在怀孕时,雌激素升高,孩子出生后,雌激素迅速下降。 心理因素包括太担心孩子,无法应付产后忙碌的生活,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变化等。 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制定的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 1.在产后两周内出现下列5条或5条以上的症状,首先必须具备①②两条。①情绪抑郁;②对全部或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

什么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病因

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产后抑郁症可轻可重,但其影响都是及其重大的,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妈妈和宝宝的身心健康,下面小编将为您介绍几种产后抑郁症的产检病因。 1.完美主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

新爸爸也会得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症并非新妈妈的“专利”,孩子出生后,父亲也可能患上“产后抑郁症”。一些担忧自己不能胜任父亲角色的新手爸爸,在妻子生育前后,生理、心理上适应不了角色的转化,以及无法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产生严重挫折感,同样会陷入抑郁的泥潭无法自拔。 1/4的爸爸可能会受抑郁情绪影响 不是只有新妈妈才会得产后抑郁症,新爸爸也会产后抑郁。有资料显示,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里,10个新爸爸中,就有1个会出现产后抑郁。特别是在宝宝大约3-6个月大时,新爸爸会觉得最难熬。在这段时间里,有多达1/4的爸爸可能会受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