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海鲜水产品应彻底加热煮熟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海鲜水产品应彻底加热煮熟

炎夏季节,不少民众喜欢吃海鲜、水产品,食药署也提醒,海鲜、贝类与各式水产品,应彻底加热、煮熟,彻底加热后再食用,较为安全,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口感,忽略生食风险,餐饮业者也应确保水产品来源、质量,多为消费者提供熟食产品,且烹煮、调理食品前后,都需要将双手洗干净,处理生、熟食时,刀具、砧板应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保持厨房和厨具的清洁卫生。

3. 不食用有毒的食物。

4. 不关顾没有证件的流动摊贩和卫生条件堪忧的食品店。

5. 生熟食物分开装,分开切。

6.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7. 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8. 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 70 摄氏度,并至少维持 2 分钟。

9. 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10. 加工烹调好的食品,应当尽量缩短存放时间,最好做到现烧现吃。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7、妥善贮存食品。食品贮存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9、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10、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食物中毒如何远离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预防食物中毒要注意这些

夏季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因为温度大,湿度也大,很多食物都会“受不了”而发生腐烂变质,因次我们一定要了解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避免在这炎炎夏日,摊上这些难受的疾病。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频发。我们要积极预防食物中毒,发现食物中毒患者要及时进行催吐,送到医院救治。

1.外出就餐时应选择有证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建议选择食品安全动态等级较高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餐后应索要发票或收据。

2.夏季微生物易于繁殖,老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尤其应注意饮食卫生,适度食用冷饮,切忌暴饮暴食。考生要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少食油腻和生、冷食品。

3.选购食品应选择具备相应资质、食品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时要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应注意是否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不要购买不认识的野菜和野生蘑菇。

4. 凡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品购买后应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并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包装,避免交叉污染。即开即食食品开启后应妥善贮存并尽快食用。烹调好的食物在室温存放下不要超过2小时,食用冷藏后的剩饭、剩菜前应确认食品无腐败变质并经再次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食用油应在避光阴凉条件下贮存。

5.食物制作过程要注意清洁卫生。制作前确认食材新鲜,没有变质。食材要洗净,刀具、案板和餐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加热烹制过程要做到烧熟煮透。凉菜要现做现吃,可适量加入生蒜或醋杀菌。

食物中毒怎么救治?

治疗方法

预防: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表5-1 其他常见食物中毒防治要点 病名 有毒成分

潜伏期 临床特点 急救处理 预防要点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与活菌、类肠毒素物质及磷酰胆碱有关 0.5~12小时,以2~5小时最多见

恶心、呕吐、头晕、腹泻、体温不高,预后良好 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敏感 含淀粉多的食品如剩饭、香肠应防止污染,食前加热100℃20~60分钟

含氰甙果仁中毒 氢氰酸 1~5小时 胃肠道症状,大量进食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呕吐、心悸、呼吸困难、青紫,可窒息死亡 同木薯中毒

苦杏仁、桃仁、枇杷仁中均含有氰甙,应教育儿童不要吃苦杏仁。

吃煮熟的食物能够避免食物中毒吗

吃煮熟的食物能够避免食物中毒吗?食物中毒在近些年来,出现率在逐年增高,因为夏天天气炎热,所以食物不宜保存,导致食物变质,从而引发了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如果不及时处理是会致命的。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生活中万分小心,防止食物中毒的出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来介绍下吃煮熟的食物能够避免食物中毒吗?

吃煮熟的食物能够避免食物中毒吗?专家表示做饭菜定要充分加热煮熟。做生熟食的刀砧板、容器要分开,隔夜食品及豆类食品要加热煮熟,方可食用。买回的蔬菜要充分浸泡后,再反复清洗三遍,才能烹调食用。凡发现有腐烂、发霉、变质等可疑食品,均不要食用。

除了不能吃半生不熟的食物,预防食物中毒还有做到一下几点:

去正规的市场买菜

购买肉菜瓜果,都要注意新鲜干净。要买经工商管理部门检验合格允许上市的“放心肉”、“放心菜”避免出现食物中毒。

食品保管好

暂时不吃的肉菜,经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要分开容器存放。不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苍蝇、蟑螂等咬食污染。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如消毒剂、灭鼠药等,要远离食品存放处,防止误食误用避免出现食物中毒。

注意个人卫生

炊事员要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凡患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如乙肝、痢疾、肺结核等)及有皮肤病者均暂不能做炊事员工作。炊事员上班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要认真做到做饭前后、开饭前、大小便前后洗好双手避免出现食物中毒。

进行餐具消毒

锅、碗、盆、碟、筷、勺等用前要烫洗或煮沸消毒后再用。集体进餐要实行分菜制或用公筷。要定期清洗消毒碗柜、冰箱、冰柜、微波炉等与食具有关的容器。集体用餐饭前均要将要吃的每种饭、菜,各留一小份样品,以备万一食后有可疑中毒时,作毒物化验用避免出现食物中毒。

温馨提示:上文介绍了吃煮熟的食物能够避免食物中毒吗,相信大家都已经详细的了解了,在平时生活中还有严防病从口入,不生吃水产品,少吃或尽可能不吃凉拌食品,生吃瓜果时一定要用清洁水洗干净或削皮后再吃;剩菜剩饭要彻底加热后再吃;垃圾要及时填埋积水和清除,以减少蚊蝇孳生。对于易感人群应注意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食物中毒怎么恢复

1、搞好食品卫生监督和食堂卫生,禁止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变质肉类。醉虾、腌蟹等最好不吃。章导读

2.冷藏食品应保质、保鲜,动物食品食前应彻底加热煮透,隔餐剩莱食前也应充分加热。

3、烹调时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腌腊罐头食品,食前应煮沸6~10分钟。

5、禁止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动植物。

6、炊事员、保育员有沙门菌感染或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待3次大便培养阴性后才可返回原工作岗位。

夏季饮食注意事项

1、熟食品应彻底加热

隔顿、隔夜的食物要存放于冰箱内,食用前须彻底再加热,这样可以杀灭存储时繁殖的微生物。但如果发现熟食品变质时,应当坚决丢弃,因为变质食物中的毒素靠加热是无法消除的。

2、慎食街头熟食

购买熟食一定要到有卫生许可证和冷藏设施的超市或零售店购买,购买时要观察其色泽、气味。尽量少购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因为街头熟食摊点大都无相应降温灭菌、防蝇防尘设施,盛夏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容易变质。

3、尽量少购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等,因为街头熟食摊点大都无相应降温灭菌、防蝇防尘设施,盛夏高温下细菌繁殖迅速,容易变质。

4、谨防豆角中毒

生豆角中含有一种叫做血球凝集素的有毒蛋白,还有的豆角含有“皂苷”,这两种毒素在高温时可被分解破坏,若食用半生半熟的豆角则会引发中毒。家庭、建筑工地等在加工豆角时一定要彻底烧熟煮透。消费者在外用餐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豆角色彩鲜绿,则要先浅尝一口,没有豆腥等异味时方可食用。

5、谨防食用蘑菇中毒

盛夏气温高、雨水较多,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是野生蘑菇中毒多发季节,最好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

6、不要生食水产品

水产品一定要烧熟加热透,蒸煮时需要加热至100摄氏度并持续10分钟以上。水产品烧熟至食用放置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另外最好不要食用死亡的水产品。

7、以清补为主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进补应遵循“四季五补”之道,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对于反季节食品,要学会冷热平衡。

8、多吃绿叶蔬菜

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起作用的因素包括膳食纤维、钾、叶酸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在各种蔬菜当中,深绿色叶菜所含钾、钙、镁、叶酸、抗氧化物质最为丰富,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多吃对于心脏健康的好处是可以预期的。每天吃400克以上的蔬菜能保证有利心脏的效果,深绿色和橙黄色蔬菜最有帮助。

9、多吃凉性蔬菜

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10、多吃杀菌蔬菜

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11、多吃优质蛋白

夏季更应注意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摄入量在70至90克为宜,且最好一半以上为鱼、虾、瘦肉、鸡肉、鸭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优质蛋白质。

12、多吃新鲜豆类

鲜豆类包括嫩毛豆、嫩蚕豆、嫩豌豆、嫩豆荚等,兼有豆类和蔬菜两方面的营养价值。它们既富含植物性蛋白质,又有很高的钾、镁、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皂甙、植酸、低聚糖等保健成分,对降压很有好处。常吃煮熟、蒸熟的嫩豆类,替代半碗米饭,是不错的营养改善措施,并不妨碍消化吸收。

13、干渴时候忌狂饮

有些人口渴后大量吃冷饮、喝凉开水,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大量出汗已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这时再大量吃冷饮,则使为本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易出现胃肠绞痛、心慌、气急等症状。因此,干渴时应慢慢地喝些淡盐水。此外,雪糕、冰砖等是用牛奶、蛋粉、糖等制成的,不可食之过多,过食会使胃肠温度下降,引起不规则收缩,诱发腹痛、腹泻等疾患。

夏天通常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随着夏天的来临,气温的逐渐升高,很多食物放一下子就变质了,因此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格外注意,以免引发健康问题。

如何预防食品中毒

1、洗蔬菜水果最好先用水浸泡,再仔细清洗。

2、选购包装好的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有效日期、生产日期及要求保存环境。

3、烹食用的器皿、刀具、抹布等需要保持清洁干净;加工、盛放生食与熟食的器皿应分开使用;加工、储存食物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4、正确烹调加工食品,隔夜食品、动物性食品、生豆浆、豆角等必须充分加热煮熟方可食用。

5、冰箱等冷藏设备要定期清洁,冷冻的食品如果超过3个月最好不要食用。

6、不要采集、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野菜和野果。

7、在外面吃饭,尽量不要到无证饮食场所。

8、腌菜时选用新鲜菜多放盐,至少腌30天以上再食用;腌好的菜,最好尽早吃。

9、食用海味产品必须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炒熟烧透;生吃海产品应洗干净,用食醋调着吃,对预防食物中毒有一定的作用。

10、不吃腐败发霉的食物;尽量不吃鱼胆。

食物中毒的自救方法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自我急救的最常用办法就是催吐。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喝浓食盐水或生姜水是催吐的常规办法,如果还不能吐的话,可用手指或筷子等直接刺激咽喉引吐。但因食物中毒导致昏迷的时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当然,这种紧急处理并不是治疗食物中毒的最好办法,只是为治疗急性食物中毒争取时间,在紧急处理后,患者应该马上进入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以便医生确定中毒物质。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把牢饮食关,搞好饮食卫生。

1 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 烹调食物要彻底加热,做好的熟食要立即食用,储存熟食的温度要低于7℃,经储存的熟食品,食前要彻底加热。

3 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不能用切生食品的刀具、砧板再切熟食品。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

4 饭前、便后要洗手。

5 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6 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7 不要毛蚶、泥蚶、魁蚶、炝蚶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8 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9 按照低温冷藏的要求储存食物,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10 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11 肉类食物要煮熟,防止外熟内生。

12 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13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10种消毒方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疾控中心对预防手足口病常用的10种消毒方法作出了介绍。

蚊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饮用水:用每升1毫克—3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垃圾:用每升10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生活用具、书籍、玩具、交通工具: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食具、饮具:用每升2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30分钟。

生活污水:用每升5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人畜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盛放排泄物的容器: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患者衣、被单:煮沸20分钟或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厕所或其他污染地面、墙:用每升500毫克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消毒。用量每平方米200毫升。旱厕也可用生石灰覆盖。

生食水产品应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

卫生部日前发布公告,针对摄食生鲜水产品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健康风险,提醒餐饮单位和消费者采取预防措施,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夏季是食用生鲜水产品的高峰季节,卫生部要求,餐饮单位应严格按照要求采购、加工水产品,不得提供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生食水产品;制作生食海产品,应在专间内使用专用工具和容器加工,避免交叉污染;制作水产品,加工要彻底,要加热至熟透;加工过程中,不用盛过生鲜水产品的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食品,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清洗消毒后方可再使用。卫生部还提醒消费者,应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水产品,尤其不要生食螺类等水产品。

预防宝宝食物中毒必需懂的

1.食材选择要新鲜

采买食材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新鲜度和保质期。首先注意食物标签上的保质期,确保在保质期内能够用完。另外不能完全相信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像蔬菜、水果肉类这些食物要检查仔细,闻闻气味。在携带的过程中,要把每一样用小塑料袋分开装,防止病菌相互传播。

2.食物要保存在冰箱

食材和做好的食物一定要放冰箱保存,做好的食物和肉类食材最好放冷冻室,解冻时最好不要常温解冻,因为这样会增加细菌污染的几率。食材要有计划的使用,即使保存在冰箱也不能保证绝对消灭细菌,因对于容易腐烂变质的食物最好现买现吃。

3.注意环境清洁

厨房要及时清洁,尤其是垃圾桶、水池周围,每日产生的处于垃圾要及时处理。冰箱应定期彻底清洁,以防腐烂变质的食物交叉污染其它食物。

4.餐具、用具及时消毒

宝宝餐具及厨房用具一定要及时消毒。宝宝餐具、奶瓶、水杯可用沸水煮10分钟高温消毒;菜板、刀具要生熟分开,使用前后彻底清洁,定期沸水消毒;抹布要多准备几张,定期更换,清洗后最好日光消毒1小时;擦手毛巾应每天更换,清洗后最好进行日光消毒。

5.做饭小动作

在做饭的过程中,你的一些小动作也可能会污染食物。因此,在做饭前,一定要先用流动的水洗干净双手;做饭过程中不要用手摸头发、挖鼻孔;在做饭过程中尽量不要接触其他物品;离开厨房也要先洗手,以防食物上的细菌被带到别的物品上。

6.食物要彻底煮熟

宝宝的食物最好现做现吃,尽量不吃剩饭剩菜,烹煮时一定要彻底加热煮熟,因为食物中心部分如果能够75℃以上加热1分钟以上就可以杀死大多数食物中毒病菌。

7.别吃吃市售的加工熟食品

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市售的加工熟食品,如各种肉罐头食品、各种肉肠、袋装烧鸡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和色素,容易变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选用此类食品应选择在较正规的国营超市购买,食用前必须经高温加热消毒后。

8.注意个人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个人卫生也很重要。首先要剪短指甲,因为指甲缝很容易藏污纳垢;如果手受了伤,最好带上塑料手套,不要直接接触食物,因为受伤的地方容易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头发要扎起来;围裙和衣服要保持清洁。

相关推荐

食物中毒该如何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2、不吃被有害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品; 3、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等; 4、生、熟食品分开放置; 5、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6、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 7、不吃毒磨菇、河豚鱼、生的四季豆、发芽土豆、霉变甘蔗等。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那么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呢?传染科疾病专家告诉你: 如何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一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注意;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煮熟、煮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已变质的肉坚决不食。肉类、乳类

冬季进补要当心避免寄生虫来伤害

冬天大家在滋补养生的时候,是一定会吃一些肉类的食材的,特别是在火锅这种饮食中,一定会用到一些肉类的,比如羊肉和鱼肉,需要提醒大家,在我们冬季进补时一定要避免食用生鲜或者没彻底熟透的肉类食材,以免寄生虫会伤害我们的健康。 小寒过后,天气愈发寒冷,狗肉火锅、涮羊肉、鱼生粥等食物,成为市民冬令进补的热门选择。清远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冬季进补要避免进食生鲜或未彻底熟透的肉、鱼虾和水生植物,提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或未经彻底加热、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涮肉

夏季高温熟食室温存放勿超2小时

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物中毒高发、频发。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夏季饮食5点注意。 一、把好购买关。选购食品选择具备相资质、食品贮存条件较好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时要查看标签标识,选择包装完整、感官正常、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对于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购买时注意是否符合相的贮存条件。不要购买不认识的野菜和野生蘑菇。 二、把好贮存关。凡需要冷藏和冷冻的食品品购买后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暴露,尽快置于冰箱贮存,并尽量做到分隔或独立

夏天吃海鲜这5条要先知道

1.哪些水产品最好买活的? 市场里面常见的河蟹、黄鳝、甲鱼、乌龟等水产品的肌肉含有较多的组氨酸,组氨酸是具有特殊鲜味的重要成分,它在水产动物死后,易分解,使其体内含有高浓度组胺。人吃了以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严重时可能致命。另外,死河蟹含有大量嗜盐菌,人吃了会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河蟹一定要买活的。 2.生食水产品有什么风险? 生食的海鲜包括生鱼片、生龙虾片、生螺片、鲜贝等,在食用前仅用清水或凉开水冲洗后切成鱼片,以调味品蘸食;半生食海鲜包括以爆炒、烫、焯、涮、煎、烤等烹调方式烹调,在海鲜并未熟透时食

食物中毒的症状及自救措施

中毒的症状 食物中毒是指因食物中的有毒物质而引起身体的不良反,一般包括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四种。食物中毒,有单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低温存放的食物,食前严格消毒、彻底加热,不食用有毒的、变质的动植物和经化学物品污染过的食品。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首先立即停止食用中

细菌性食物中毒有什么误区

食物中毒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来势凶猛,时间集中,无传染性。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海产品、家庭自制的发酵食物等均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小编为你收集了食物中毒家庭急救法。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最好马上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若无法尽快就医的可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方法一: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进呕吐。亦可用鲜

海边品尝海鲜的4个要点

1、尽量不生食海鲜。在吃“醉蟹”“生海胆”“酱油腌海鲜”之类不加热烹调的海鲜一定要慎重,吃生鱼片的时候也要保证鱼的新鲜和卫生。 2、吃海鲜时,要注意海鲜是否干净、新鲜,是否彻底加热、蒸熟煮透。海鲜中的病菌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如有异味或发现半生,立即停止食用。 3、海鲜一般都属于寒凉阴性类食品,所以在食用时最好与姜、醋等佐料共同食用。姜性热,与海产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体不适。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杀菌作用,

怎么预防食物中毒

预防土豆中毒 要预防土豆发芽导致中毒,妥善保存土豆,防止发芽,把土豆贮存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购买土豆时吃多少买多少,尽量避免存放,不吃发芽土豆,这是预防发芽土豆中毒的根本方法。 预防菜豆中毒 菜豆中毒的原因是因为烹调时未熟透,所以一定要将菜豆彻底加热后再食用,用大锅炒菜豆时更要注意翻炒均匀,煮熟焖透,使菜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吃起来无豆腥味。 菜豆最好是炖食,使其充分熟透一边破坏毒素;吃凉拌菜时一定要先煮沸十分钟以上,并用铲子不断翻动菜豆,使其受热聚云。另外要注意,不要吃老菜豆,吃菜豆之前摘掉

教你如何调理肠胃

酒楼海鲜三不吃 面对节日里的丰盛大餐,人们的嘴也格外挑剔,对食物要求甚高,特别是对海鲜,要嫩、要鲜、还要爽滑。 在节日期间,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食用生的或是加工不彻底的海产品,有可能染上肠伤寒、霍乱、肝吸虫病。 专家强调,在酒楼用餐,一定要拒吃醉蟹、醉虾和鱼生。 外出就餐,避免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煮熟水产品,尤其不要生食螺类等水产品。 林漫鹏说,从消化科的角度来讲,食物是“不熟不吃”,将食物彻底煮熟煮透才进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肠道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风险。 轻症禁食,重症就医 一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