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人如何远离膝骨关节患病之痛

老人如何远离膝骨关节患病之痛

一、抬腿体操 这是锻炼大腿前面肌肉(股四头肌)和腹肌的体操。

首先,取仰卧姿势,对侧那条腿的膝盖呈直角弯曲,将膝关节伸直抬起,使脚后跟离地面10厘米左右,并且数一、二、三、四、五,坚持约5秒钟后,将腿放下。停2—3秒钟后再抬起腿,坚持5秒钟,再放下。反复做20次,右腿做完后,再移向左腿同样做20次。

进行该项运动时,应注意两点:(1)对侧的膝盖必须呈弯曲的状态;(2)进行2—3周后,当能轻松自如地完成20次时,宜往脚脖子上加负重,重量为0.5—1公斤,依据年龄和体力而定。

二、侧抬腿体操 这是强健大腿外侧肌肉 (外侧阔肌和中臀肌)的体操。

横卧在地面上,上侧的膝关节伸直,抬腿使腿与地面平行,还是数一、二、三、四、五,坚持5秒钟后把腿放下。如此反复20次,然后,转向另一侧,另一条腿用同样的方法做20次。

该体操的基本要领是:腿绷直做上下运动。不过,因变形性膝关节病,腿难以绷直(挛缩)时,或伸直时疼痛,膝关节稍有弯曲也无妨。待熟练后,再往脚脖子加负重(从0.5—1公斤起)。调节负重比增加活动的次数来得好。

三、球体操 这是锻炼内侧肌肉的体操。

坐在地面上,在轻微弯曲的两个膝盖之间,夹一个球(足球或排球),或者夹一个大一点的枕头,该球或枕头同时由两个膝盖用力夹紧,并且数一、二、三、四、五,腿不要抬起,连续做20次。

四、膝关节伸展运动——洗浴热身后,最大限度地活动膝关节。

下蹲或坐着,可能的话,正坐。然后如同做广播体操,站着两手用力按压膝关节部,膝关节应完全伸直。此外,还可以站着逐条腿地用手按压,使膝关节完全伸直。

五、竞走——使膝关节负重。

一周至少两次竞走,每次不停地走20分钟以上,场地要平坦,不得有台阶和坡道。待情况稳定后想多走时,可以增加每周的竞走次数,也可以增加竞走的时间。不过,一周至少应休息一天。

治疗膝关节炎警惕十大误区

1、未能尽早发现与就诊

身体某个或某些关节开始运转不自如,时常感觉手脚僵硬或久坐后突然感到有些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或关节活动时骨头互相触碰发出咔嚓的声音时,很多人没有想到可能患上了膝骨关节炎,未及时就诊。

2、年轻人不会得膝骨关节炎

由关节外伤、关节过度使用引起的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往往与年龄无关。近年来有车一族、运动爱好者等中青年膝骨关节炎有明显上升趋势。

3、膝骨关节炎是小病

不少患者认为膝骨关节炎是小病,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关节病损必然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致残。

4、轻视微创与辅助治疗

对早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实行保守治疗,如牵引、针灸、药物、按摩等;对于中晚期患者及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行微创治疗或应用软骨保护剂改善病情;真正需要开刀换关节的是极少数。

5、忽视体重对膝骨关节炎的影响

超重的人更易患膝骨关节炎,因为超重增加了承重关节的负荷,促进软骨破坏,而且肥胖可通过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诱发膝骨关节炎。

6、缺少对关节的保护

平时不注意自我保护,如经常蹲下或跪下取物、坐矮凳子、睡低床等,这会增加关节的摩擦和负重。错误锻炼也可加剧关节炎,如膝骨关节炎患者喜欢用打太极、爬山等运动来锻炼关节,这些都会使关节磨损更厉害

7、将膝骨关节炎等同于骨质疏松

膝骨关节炎主要是软骨退化、磨损;骨质疏松是由于骨的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减少造成的骨质减少,常由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引起。

8、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治疗

不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是年年治,年年发,就像一个摘不掉的“紧箍咒”。其实,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9、依赖口服药忽视副作用

由于多数患者年龄较大,对这类药物的副反应大,如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血象改变等。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逆转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理改变。

10、不疼就是“治愈”

很多膝骨关节炎患者经治疗后,尤其关节注射后“不疼”了就以为达到治疗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治愈,只要关节软骨还没有恢复正常,疼痛随时会再次出现。并且反复发作,病情将进一步恶化。

治疗老年人腿疼膝盖疼的方法有哪些

治疗膝骨关节炎要趁早,不能任由膝骨关节炎病情注意发展,而且治疗膝骨关节炎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治疗就用“猛药”,这样反而导致膝骨关节炎病情恶化。另外,治疗膝骨关节炎同时不要忘记了自我保健工作。

膝骨关节炎必须治疗,不能让病情自由发展。透明质酸钠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它可以改变关节腔内关节液的流变状态,增加对关节的润滑,保护关节软骨,钝化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减轻疼痛,诱导内源性透明质酸钠的产生,而达到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但是否打几针透明质酸钠就好了呢?没那么简单!

治疗老年人腿疼膝盖疼的方法有哪些第一步:药物治疗

首先,药物治疗是基础。任何的疼痛,止痛是首要的。先给一些消炎止痛药给患者服用,减少关节内的无菌性炎症,减少患者疼痛。另外,应给患者服用“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一类的药物,它们可以增强软骨的新陈代谢,改善软骨的功能,适宜长期服用。

治疗老年人腿疼膝盖疼的方法有哪些第二步:熏药针刀

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劳损点,一般会做一些膝部的中药熏药、银质针、小针刀松解、臭氧注射等等,起到改善肌肉的弹性,增强肌肉的韧性,减轻对关节的负担。

六大原因导致腰腿疼痛

1、急性或慢性损伤腰部或腿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脊柱骨折或错位、椎间盘损伤等。

2、退行性变脊柱骨关节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椎间盘退行性变、椎管狭窄症等。

3、炎性变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纤维组织炎或肌筋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骶髂关节炎、膝关节炎等。

4、先天性发育不良脊柱隐性裂、椎体或附件畸形、脊柱滑脱症、髋关节畸形、股骨头先天性发育畸形、膝骨骺分离、膝软骨发育不全、膝关节屈曲畸形等。

5、功能性缺陷姿势不良、妊娠、扁平足、下肢不等长或臀部肌力不足等。

6、肿瘤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神经肿瘤等。

诱发骨质增生的主要病因

1、性别

大量资料分析表明: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2、年龄增大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对地区进行调查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3、姿势不良

如长期伏案工作者、睡眠姿势不良、枕头不合适者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病率特别高。这是由于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并由于颈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续紧张状态,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4、遗传因素

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的检出率增高。

5、体质因素

体重增加使本来已遭磨损的退化的关节再加上重荷,当然就更容易破坏,所以骨质增生多发生于负重较大的髋、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关节疼痛,患者不自觉地限制了活动而使体重增加,相互影响又加重了关节病变。

6、职业

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

骨关节炎的病因

1年龄:年龄是最危险因素,发病率随年龄成正比。随着衰老,膝关节的重复使用可刺激软骨发生炎性改变。另外,年老软骨中粘多糖的含量减少,基质丧失硫酸软骨素,韧性降低,容易遭到力学的伤害而产生退行性变。尤其在45岁以上女性多见,50岁以上女性约60%会受到此病的影响。

2肥胖:肥胖的体重增加了关节的负荷并由于姿势、步态等的改变,导致关节的生物力学都有所改变。大多数肥胖者膝骨关节病变的常见部位集中于内侧软骨。尤其缺少运动的肥胖者更易患此病。

3遗传:由不同种族和不同人群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不同而得出此推断。

4雌激素:女性发病率较高,且在绝经后明显增加,且与关节软骨中发现雌激素受体有关。故不少学者推论女性患者的骨关节炎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

5气候因素:常居住在潮湿、阴冷环境中的人多有症状。这可能为温度底,骨内血液循环不佳所致。

6关节形态:许多膝关节骨关节炎病人存在先天膝内外翻畸形或髌骨半脱位畸形等。力线的不平衡使这部分病人比同年龄的其他人容易患骨关节炎。

7关节劳损:职业工种(矿工、野外作业者、运动员、纺织等)患病率高。说明关节的劳损可以增加关节的退变。研究表明,无电梯楼房居民膝关节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平房居民。

8其他:关节创伤:骨折、脱位、十字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可使关节软骨面局部的负荷和磨损增加;严重创伤特别是骨折,也可能改变其他部位的功能,导致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痛风、糖尿病、脊柱侧弯等疾病均会导致膝关节的骨关节炎。

骨刺的产生原因

增龄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 .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性别

从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职业

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种族遗传因素

英国人发病率最高而西非人最低,白种人比黑种人发病率高;伴有Heber den结节的骨关节炎妇女,她们的母亲和姐妹患本病者分别为普通人群的2~3倍。并且骨关节炎病人的HLA-A1、HLA-B8 的检出率增高。

年事渐高莫让膝骨关节炎缠上身

春暖花开,天气潮湿,许多中老年朋友感到膝关节酸痛,上下楼梯困难,甚至出现关节肿胀,行走不便等。记者为此采访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徐佳。徐佳解释说,入春以来膝关节炎患者有所增加,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近40岁的患者也出现了该病。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多为膝骨关节炎,这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达50%,75岁以上的人群可达到80%,致残率53%。

1

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

徐佳介绍,导致膝骨关节患病的主要因素为:

其一,年龄。通常,女性自50岁开始出现症状,到六七十岁,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将此病称为成人病或老年病。所以,随着社会的老龄化,患者的数量将不断增多。男性中则以60—70岁年龄段发病人数居多,其患病时间较女性约晚10年。

其二,性别。患病率女性比男性高4—5倍。主要原因是:受女性激素的影响,女性比男性肌肉少且弱。加之女性的肥胖倾向多。

其三,肥胖。这也是引起此病的主要因素。为了要支撑住重的身体,膝盖的负担势必会加重。据研究,体胖的人其关节软骨的磨损是从承受体重压力多的关节内侧开始的。一般患有膝关节病的人,一活动、一走路就疼痛,于是,活动量就相应地减少,继而因活动不足而导致体胖。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应注意防止肥胖。

其四,年轻时受过伤,例如膝盖及其周围部位的骨折、半月板及韧带受损等。还有为锻炼身体而反复过量地爬楼梯、爬山所造成的慢性损伤也是该病年轻化的一个原因。

2

膝骨关节炎可分为三期

据了解,膝骨关节炎的分期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

初期:无强烈的自觉症状,发展缓慢,发病时间不明。变形性膝关节病随着病情的发展,上下台阶、外出步行,以及站立就座等日常活动受限,行动不便。不过,这类情况并非一下子就严重的,通常要经过多年的缓慢发展过程。

膝关节病最初期的症状是“清晨一开始活动时膝盖发硬”,这种膝盖发硬的感觉只是在清晨活动开始时的4—5分钟以内,多数人白天无任何不适感。于是,患者本人并不在意。这个阶段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的人l—2个月,有的人则持续数年。时而缓解,时而又出现。

中期:症状不易去除,有明显的痛感肿胀发热膝关节内积水。由于痛得厉害,诸如正坐、深度弯曲及下蹲等姿势基本上做不到。还有上下楼梯时也疼痛,特别是上楼比下楼更痛。平时则拖着腿走路(跛行)。

后期:疼痛加剧,影响日常生活。即行走、正坐、下蹲、上下楼、上下车等行动大受限制,而且社会活动也受到影响。它不只是表现在肉体的症状上,在患者的精神方面也同样会出现异常。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出现相关症状后,如何能够诊断是否患上膝骨关节炎呢?徐佳介绍,检查诊断该病有如下方式:(1)X片可以清楚拍摄到关节部骨质的变化情况;(2)核磁共振检查可观察关节内部半月板及韧带、关节囊情况是否有积液等;(3)血液检查可做鉴别诊断。

治疗方面则分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即膝关节镜下探查并清除术,以及膝关节置换术。非手术治疗则以中西医结合疗效较好。中医治疗:(1)针灸选穴:犊鼻、足三里、血海等穴针刺并加灸,也可在选穴上刺血拔罐;(2)中药活血化淤温经祛湿方内服,也可外用熏洗。西医治疗:(1)物理治疗:热疗、水疗、红外线等;(2)口服氨基葡萄糖以促生滑液润滑关节,疼痛甚者可服用镇痛药以缓解疼痛。

4

预防该病重在控制体重

防胜于治,那么该如何积极预防这一疾病呢?徐佳表示,首先,要控制体重或减肥。肥胖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一旦超过标准体重就应积极减肥。体重下降后能够防止或减轻对关节的损害,并能减轻患病关节所承受的压力。

其次,要及时和妥善治疗关节外伤、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发病。

最后,生活中注意补钙,应以食补为基础,要注意营养的平衡,多食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金针菜、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鱼、虾等海鲜类。同时应多见阳光及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

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与什么有关

1.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缠上退行性变化,胶原蛋白在骨骼中占1/3,在关节软骨中占到59%,人到了35岁以后,胶原蛋白和钙逐渐流失,容易引发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等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可从20岁开始发病,但大多数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见。世界卫生组织统计,5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为50%,5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80%。

2.肥胖

肥胖是重要因素。肥胖会诱发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肥胖女性发生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是正常体重的4倍。

资料显示,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者,男性患骨关节病的危险性为标准体重者之1.5倍,女性为2.1倍。以后36年中60%超重者发生膝骨关节病,患严重膝骨关节病危险性男性增加到1.9倍,女性增加到3.2倍,提示肥胖可能是严重膝骨关节病较大的危险因素。因此,过度肥胖者应该通过控制饮食来减肥

3. 不良生活方式,不注重锻炼

长时间的久坐与不运动增加了患病的风险,特别是长期伏案工作者、电脑工作者、教师、打字员、会计、办公室职员、长期手工业劳动者等,由于工作需要,长期关节活动减少,关节囊发生呢个挛缩或长时间受压,久而久之,造成周围微循环障碍,周围肌腱、韧带、关节软骨发生退变,从而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4. 长期负累运动,关节受损

某些关节过度使用可能也会使骨性关节炎发生的危险性增加。酌情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应避免长期负重、登高、远行、蹲起、跳跃等活动,可酌情选择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鼓励参与合理的功能锻炼,主要是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度和耐力,有利于关节的稳定,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

5. 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的关节受累情况是各不相同的,如髋关节、腕掌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在白种人多见,但有色人种及国人中少见,性别亦有影响,本病在女性较多见。

6. 长期雌激素水平降低

这与女性在更年期之后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此时,女性缺钙较为严重,易引发骨质疏松或膝关节、软组织脱变。

老人膝盖酸痛怎么回事

1、老人膝盖酸痛怎么回事之软骨磨损

老人辛苦一生,有的大半生都从事着重体力的劳动,身体长时间负重,导致膝盖处的软骨磨损严重,导致膝盖的软组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从而引发老人会在晚年出现膝盖疼的症状。

2、老人膝盖酸痛怎么回事之韧带损害

不少年轻时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或者是从事特种行业的人员,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体育训练,膝骨关节处的韧带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害,导致在老年之后,引发膝骨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

3、老人膝盖酸痛怎么回事之关节发炎

不少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他们由于在年轻时身体负荷太重,加上平常不注意腿部的保暖,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会肿胀,从而引发严重的膝关节疼痛。

4、老人膝盖酸痛怎么回事之活动过多

疼痛可因活动过多或天气变化而加重。膝关节可出现畸形,或因关节积液而出现关节肿胀。同时伴有关节活动障碍,关节活动时有响声、有摩擦感。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变窄、内外间隙宽窄不等或消失,髁间嵴边缘及髌骨下级骨刺形成,个别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中老年人老是膝盖疼痛是怎么回事

软骨磨损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导致膝盖处磨损严重。此外,登山运动员、长时间骑自行车、爬楼等,长时间膝盖弯曲的动作等可能会导致软组织老化,膑骨软骨软化也会导致老人的膝骨关节出现疼痛。

韧带损害

不少年轻时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或者是从事特种行业的人员,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体育训练,膝骨关节处的韧带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害,导致这些人到了老年之后,关节出现不稳的情况,引发膝骨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也有的是因为膝关节在弯曲时,突然受到外力的作用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内侧或外侧的副韧带损伤,引发膝盖肿胀,出现瘀斑,膝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引发膝盖疼痛的发生。

老人感觉膝盖酸痛是怎么回事

1、软骨磨损。老人辛苦一生,有的大半生都从事着重体力的劳动,身体长时间负重,导致膝盖处的软骨磨损严重,导致膝盖的软组织出现了严重的老化,从而引发老人会在晚年出现膝盖疼的症状。

2、韧带损害。不少年轻时从事体育运动的运动员或者是从事特种行业的人员,由于长时间的高强度体育训练,膝骨关节处的韧带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损害,导致在老年之后,引发膝骨关节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

3、关节发炎。不少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他们由于在年轻时身体负荷太重,加上平常不注意腿部的保暖,患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会肿胀,从而引发严重的膝关节疼痛。

膝关节炎治疗的几种误区

膝关节炎是困扰了许多人身体健康的一种关节炎症。一旦发现这一疾病最好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对于在治疗膝关节炎的期间会有什么治疗的误区呢?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下。

轻视微创与辅助治疗

对早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实行保守治疗,如牵引、针灸、药物、按摩等;对于中晚期患者及保守治疗无效的,可以考虑行微创治疗或应用软骨保护剂改善病情;真正需要开刀换关节的是极少数。

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治疗

不少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是年年治,年年发,就像一个摘不掉的“紧箍咒”。其实,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没有接受或进行规范化的治疗。

未能尽早发现与就诊

身体某个或某些关节开始运转不自如,时常感觉手脚僵硬或久坐后突然感到有些关节像“上了锁”一样动弹不得,或关节活动时骨头互相触碰发出咔嚓的声音时,很多人没有想到可能患上了膝骨关节炎,未及时就诊。

将膝骨关节炎等同于骨质疏松

膝骨关节炎主要是软骨退化、磨损;骨质疏松是由于骨的有机成分和矿物质减少造成的骨质减少,常由缺钙或缺乏维生素D引起。

年轻人不会得膝骨关节炎

由关节外伤、关节过度使用引起的继发性膝骨关节炎往往与年龄无关。近年来有车一族、运动爱好者等中青年膝骨关节炎有明显上升趋势。

膝骨关节炎是小病

不少患者认为膝骨关节炎是小病,没有接受有效治疗,关节病损必然越来越严重,最后可致残。

老人容易患上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最常见的关节炎,尤其在老年人身上。在北美,70%的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大于65岁,而在65岁以上的女性中,3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有过关节创伤史、肥胖及有长期坐姿工作习惯的人更易罹患骨关节炎。一般多影响负重关节,如腰椎、髋关节及膝关节。国人原发性髋骨关节炎较少,而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最为常见,所以,骨关节炎一般多指膝骨关节炎。

骨质增生的三方面因素

1.增龄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张乃铮教授等人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膝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 .1%、5 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2.性别

从资料分析在50岁以前女性比男性的发病率高2倍,但50岁以后两性之间基本相等。

3.职业

骨质增生与职业有关。长期反复使用某些关节,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柱和膝关节,装卸工的膝踝关节,驾驶员的肩关节,修理工和纺织工的腕关节,芭蕾舞演员的跖趾关节,长期从事刺绣、打字、伏案工作者的颈椎关节,较长时间站位工作如纺织女工、营业员、迎宾小姐、仪仗队员的跟骨。以上这些部位因长期反复做某一个动作,使该关节经常受到磨损而引起骨质增生。1994年《风湿病年鉴》中指出,通过对年龄在50岁以上患有骨关节炎的109名男女病人与218名无骨关节炎的人相比较,发现每日蹲位或跪位超过30分钟或每日爬楼梯超过10层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骨质增生高发病率。

相关推荐

骨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骨刺的产生与多个方面有关,由于骨刺是老年多发病,年龄成为骨刺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职业、不良姿势、性别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骨刺。 原因一、年龄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 增龄是骨关节炎发病最强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

骨质增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骨质增生的病因之一:年龄 年龄的增长是骨关节炎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据尸检资料显示,从20岁开始约5的人关节就有退行性改变,40岁时,几乎90的负重关节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质增生改变。对北京郊区2063名成人进行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6~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大于60岁年龄组有痛者中,骨赘阳性率分别为10.6、14.8、29.1、51.8、78.5,随年龄增长而阳性率增高。 骨质增生的病因之二:职业 关节使用过度可引起这些关节患病率的增加。如铸造工的肘、肩关节,矿工的脊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要重视

如果说起股骨头坏死,很多人都是了解的,但是如果说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很多人就不了解了,尤其是一些患者发病之后还没有明显的感觉,没有及时诊断,这种情况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较大。因此及时的了解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很重要。 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主要的症状表现都是集中在患者的髋关节上。髋关节功能受限也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表现。但此病的症状不仅仅局限于髋关节,还会出现关节疼痛,也称异位疼痛主要的症状表现。因为远离髋关节而被忽视,容易误诊关节炎或者是关节损伤,其实这是股骨头坏死的放射症状。查体时,股骨头中点压痛

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怎么治

在医院常见到这样的病人,蹲下、起来时通常是一手扶着盖、一手撑着桌子,甚至需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才能站起来,而且非常疼痛,这通常是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据统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50岁以上的老人有60%患有此病,7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80%患有此病。 以前,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但临床表明,继发性骨关节炎也经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这种病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是疼痛加功能障碍。但此病若加以重视,提前锻炼和预防,就可以减缓甚至阻挡其发展,减少痛苦。 康复治疗:蹲身体先挺直站立,双

股骨头坏死会出现哪些早期症状

1、长期过量饮酒后出现的高血脂症,是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症状。据统计,男士每日饮酒量超过250克(半市斤)以上,会出现血中游离脂酸升高,能够发生骨内血管栓塞,最后导致骨坏死。早期感觉髋痛,以夜间或劳累后尤甚,有时觉大腿内侧或关节痛,多诊为风湿病。这种异常感觉,就是早期“髋关节冠心病”,延误治疗会造成难以补救的残疾后遗症。 2、髋病痛又称异位性疼痛,是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表现,因其“远”离髋关节常被忽视,易被误诊关节炎或关节损伤,实则是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的放射症状。这种疼痛可因劳累、外伤、大量饮酒、过度活动

退行性关节炎的症状有哪些

退行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是由于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损史;关节活动时疼痛,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发作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后加重,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跑跳跪蹲时尤为明显,甚则踏跛行,但无强直;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摩擦音,部分患者

盖突然不能弯曲是什么原因

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在关节部位还常患有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内/外翻等关节疾病。 病因 关节炎的发生一般由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引起老年人腿疼的主要原因。另外,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关节的受凉受寒也

骨关节炎的日常注意事项

坚持自我锻炼: 骨关节炎病人参加锻炼值得鼓励。适度、有规律的锻炼不仅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更有力,使关节得到更强的支持,而且可以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缓解由于肌紧张造成的疼痛。锻炼还有益于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避免关节僵硬,失去功能。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跑、跳、蹲,减少或避免爬楼梯。在急性发作期不宜锻炼,以休息为主;运动强度应适可而止,以不引起关节疼痛为限度;应选择能够增加关节灵活性、伸展度以及加强肌肉力度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过程中注意防止关节承受不恰当的外力。 改变生活方式: 37岁时超过标

盖里有响声的原因

关节炎是一种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起病缓慢,常为多关节发病。病因复杂,主要与炎症、自身免疫反应、感染、代谢紊乱、创伤、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为了让更多人远离关节炎,重庆协和医院骨科专家提醒:引起关节疼痛水肿需重视,谨防患有关节炎! 一、关节功能障碍:由于软骨破坏,导致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的关节炎的症状。 二、疼痛:特点为活动多时疼痛加重关节炎的症状,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楼梯尤为困难,往往关节炎患者是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困难。 三、绞锁:关节炎的症状是指

认识关节疼痛的几大误区

对于关节炎大家并不陌生,据调查显示,我国 5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超过 1/4 的人常年忍受着关节疼痛,许多人认为这与年龄有关,其实大多数疼痛因关节骨关节炎所致,只所以出现这种原因是因患者对关节炎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一:年纪大了,关节有些疼痛是正常现象。 关节骨关节炎因常发生于老年人,又被称为退变性关节炎或老年性关节炎。其实,在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中,除了年龄是主要因素外,还和关节损伤、体重、炎症破坏、遗传等有关,并非是单纯传统认为的老化或退变。所以,老年人出现关节炎症状并非正常现象,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