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肥大症 属于什么领域
肢端肥大症 属于什么领域
相信大家对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都有大致的概念,但很少人知道这两种疾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其实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是脑垂体瘤的常见症状之一。
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主要表现为骨骺闭合前巨人症和骨骺闭合后肢端肥大症。对于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病因主要是垂体性、垂体外性的患者,最常见于大腺瘤。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比较明显。
巨人症多始于幼年,主要表现为GH升高、高大、面部粗糙、手脚增大,同时还会出现内脏增大、腺垂体功能减退、精神不振、乏力、血糖升高等症状。
而肢端肥大症则多见于成年,主要表现有占位病变的扩张作用、GH升高、头面部唇厚、鼻宽、舌大,下颌前突、颧骨过长,手脚粗大、手指变粗、骨关节病,可伴有PRL分泌过多。同时肢端肥大症还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肺部疾病、气道狭窄,心血管疾病、心肌肥大、高血压,25(OH)2D3升高等。
不管采用什么治疗方法,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尽快施治都是治愈垂体瘤的基本前提。
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用药
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射疗法破坏肿瘤,以阻止或减少生长激素过度分泌。放射治疗法,肢端肥大症的治疗使用X线照射,比手术创伤性小,一般不会影响其他垂体激素的产生。然而,这种治疗数年也难使生长激素水平降至正常。正在试用其他放射疗法,以期提高疗效。
生长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比较困难,肢端肥大症的治疗即使同时采用外科手术和放射疗法。注射奥曲肽(octreotide)有助于抑制生长激素合成。溴隐亭可能有一定作用。
肢端肥大症的偏方
偏方一
种类:芦荟丸药、芦荟生汁、芦荟湿敷,疗效颇佳。 用法:芦荟丸药是取芦荟叶,捣为末,和蜜为丸剂,1日3次,1次服3克。芦荟生汁是,每次1小杯,每天3次,饭前服之。湿敷是将芦荟叶竖切,切面朝里,敷满关节处,干则换敷。
偏方二
用法:电源接通,把2根炭素棒尖端接触后稍拉开时,便发射出强烈的光线。用此光线照射与患处有关的指压穴位3~5分钟,有效。
功效:有效减慢关节生长速度
偏方三、
材料:蚂蚁30克,如代维斯、拟黑多刺蚁(在树上做巢的大黑蚁)及俗称的红胖、黄惊蚁等,
制法:烘干粉碎,和蜜为丸,成人每日3次,每次5克。3个月为1个疗程,有一定疗效。
避免肢端肥大症要注意时常观察自己身体发育情况,及时制止或者治疗,治疗肢端肥大症费时会比较长,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很重要,以上所讲的偏方大都属于食疗,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避免、改善、治疗肢端肥大症,但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肢端肥大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1. 垂体肿瘤压迫症状
由于本病起病缓慢,诊断多延误5-10年,发现时垂体肿瘤常为大腺瘤,会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1)头痛;(2)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眼外肌麻痹、复视; (3)大的GH瘤压迫正常垂体组织,患者可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症;(4)高PRL血症较多见;(5)肿瘤增大影响下丘脑,可出现食欲亢进、肥胖、睡眠障碍、体温调节异常、尿崩症及颅内压升高等下丘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2. GH过度分泌表现
GH分泌过多可以引起骨、软骨和软组织生长过度。肢端肥大症皮肤粗厚、皮脂腺分泌亢进(油质感),汗腺分泌亢进(多汗)。头面部表现尤为突出,唇肥厚,鼻唇沟隆起,头颅皮肤增厚呈脑回状,额部皱褶肥厚,鼻宽舌大。头围增大,下颌增大前突,齿间隙增宽,咬合困难,可有颞颌关节炎,眉弓和颧骨过长,鼻窦增大,声带变粗厚,发音低沉。手脚粗大、肥厚、手指变粗,不能做精细动作,所备鞋帽手套嫌小,成年后仍需增大尺码。可有皮肤色素沉着、黑棘皮病和多毛。骨关节病和关节痛发生率较高,累及肩、髋、膝关节、腰骶椎,关节活动障碍,关节僵硬,脊柱后突并有桶状胸,换气功能障碍,可促使肺部疾病的发生。足跟垫(heel pad)可增厚,肌软弱无力,甚至表现肌痛。腕部软组织增生而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腰椎肥大可压迫神经根而有剧烈疼痛。
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1)内分泌疾病:诊断糖尿病(原发性)时,应除外下述内分泌疾病:①肢端肥大症。因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拮抗胰岛素作用引起糖代谢紊乱,可出现垂体性糖尿病症状,故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糖耐量减低,或并发糖尿病。应与原发性糖尿病鉴别,典型肢端肥大症症状常有助于诊断。因为肢端肥大症的治疗效果不很理想,所以糖代谢恢复正常的机会亦较少。②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过多使肝糖原分解增加,加速新陈代谢。此外,甲状腺素能提高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机体代谢亢进,葡萄糖的利用和氧化增加,肠道对糖类的吸收加速,加重了胰岛的负担而诱发糖尿病。
(2)肝脏疾病:肝病患者糖代谢异常较多见,空腹血糖降低或正常,但葡萄糖耐量减低。这是因为肝脏储备糖原能力减弱,糖异生及胰岛功能降低。肝炎病毒累及胰岛β-细胞而诱发的糖尿病,大都是可逆的。本病有肝炎病史,同时作血磷检查,可以鉴别肝病或糖尿病所致的糖耐量减低。
(3)慢性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疾病后期及尿毒症与一般消耗性疾病相似,可有轻度糖耐量减低。可能与本病引起电解质紊乱,细胞内缺钾,影响胰岛素释放,而致糖耐量异常。也可因肾小管对糖的重吸收功能障碍,而致肾性糖尿黄色小说。
(4)肥胖症:肥胖者因体内肥大的脂肪细胞,使单位面积脂肪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和不敏感,故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久之,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而致糖耐量减低。
肢端肥大症的鉴别诊断
应与皮肤骨膜肥厚症、空泡蝶鞍等鉴别。
皮肤骨膜肥厚症的X线表现主要为:四肢骨骨膜增生及骨干增粗,呈对称性,以胫腓骨和尺桡骨为主。骨膜早期呈锯齿状,随病程进展相互连接呈层状;骨膜以骨干远端最明显,且渐向近端蔓延,一般不累及骨骺和干骺端。
空泡蝶鞍多见于女性,尤以中年以上较胖的多产妇为多。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有时剧烈,可有轻、中度高血压。少数病人有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可呈向心性缩小或颞侧偏盲,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假性脑肿瘤),可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及脑脊液压力增高。部分病人有脑脊液鼻漏。少数病人伴有垂体功能低下,可呈轻度性腺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高泌乳素血症。垂体后叶功能一般正常,但在个别小儿中可出现尿崩症。儿童中可伴有骨骼发育不良综合征。
出汗多警惕6种疾病
1.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发作时以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为主要表现,此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人体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症状。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怕热、多汗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主要特征,同时,它还伴有精神紧张、性格改变、难以入睡、多猜疑等症状。
3.糖尿病
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有出汗异常现象。若同时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建议做血糖、尿糖等检查。
4.肢端肥大症
肢端肥大症会表现为肢体末端增大,特别是面部、手、脚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同时伴有内分泌代谢紊乱。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还会出现高血压、心脏肥大、糖尿病等并发症。患有肢端肥大症的人由于汗腺肥大,出汗会增加。病人的皮脂腺也肥大,因此不仅多汗,而且皮肤比较“油腻”。
5.心衰、心梗
心衰发生时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因此出汗会增加。心梗发作时,患者因为疼痛等原因也会导致交感神经高度兴奋,所以常常大汗淋漓。低血压休克也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汗增加的同时皮肤温度也会降低,表现为皮肤“湿冷”。心衰、心肌梗死、低血压休克都会危及生命,一旦发作需及时到医院救治。
6.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且出汗具有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发白,有时也会持续出汗。此外,常常还伴有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此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头痛等症状。
生长激素瘤的鉴别诊断
1.畸形性骨炎此病可有脊柱弯曲,颅骨增大,长骨增厚等。但软组织不增生,面部极少受影响,没有肢端肥大表现等可资鉴别。
2.骨性狮面症(leontiasisossium)又名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主要为头部改变而肢端正常,无内分泌症状,故鉴别不难。
3.异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综合征(ectopicgrowthhormonereleasingfactorsyndrome)某些垂体外肿瘤(如下丘脑神经节细胞瘤、类癌、胰岛内分泌瘤)可异位分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HRF),作用于垂体前叶细胞,使之增生及分泌过多的GH,产生肢端肥大症,这些肿瘤又称生长释放瘤(Somatolibrinoma),引起的肢端肥大症称异位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综合征。①下丘脑神经节细胞瘤合并肢端肥大症称下丘脑肢端肥大综合征(Asa等),多见于40~60岁,除有肢端肥大改变外,尚有头痛、视力视野障碍、糖尿病、闭经、溢乳、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状。②类癌合并肢端肥大症:称类癌肢端肥大综合征(carcinoidacromegalysyndromeAltmann等),多见于肠道、肺类癌病例,女性多见,临床除肢端肥大外,约半数有类癌症状:如面红、出汗、腹泻、咳嗽、咯血、反复性肺炎、高血压等。检查可发现腹部肿块或肺内块影,50%病人尿中5-羟吲哚色胺酸(HIAA)增高。③胰岛内分泌瘤(胰岛素瘤或类癌):临床表现除肢端肥大症外,有餐后低血糖、糖尿病、闭经、溢乳、腹部肿块等。
异位肿瘤的体积多较小,故大多无肿瘤本身的症状,临床诊断测定GH、生长介素C、免疫反应性生长激素释放因子(IR-GRF)均增高,GH不被葡萄糖所抑制。肿瘤切除后,GH及生长介素C均可恢复正常。肢端肥大症状可获缓解或消失。
4.肠癌、肺癌、胃癌少数患者可伴有肢端肥大、类肢端肥大或肥大性骨关节病症状。发病机制尚不了解,可能是癌肿中有异位GH分泌所致,或因肢端肥大症病例的生长介素C增加,或其他未确定的生长因子激化,或长期刺激引起细胞的转化率及有丝分裂活性增加,导致产生癌肿。其中以肠癌较多见,多见于50岁以上,除肢端肥大等改变外,尚有肠道症状(便血、腹泻、梗阻),大多数病人尚有多发性皮损(颈、眼睑处有软垂疣)。
一般认为GH基值>10ng/ml者即有诊断价值,有时本症GH基值可达1000ng/ml以上,不被高糖所抑制。GH腺瘤作动态试验中,兴奋试验有L-多巴,TRH等,抑制试验有葡萄糖抑制试验,后者最常应用且对诊断有特异性。
血糖升高的原因 特定疾病
特定的某些疾病也会导致升血糖激素增加,使血糖增高。如胰升糖素(胰岛α细胞瘤)、生长激素肢端肥大症)、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增多症)、肾上腺素(嗜铬细胞瘤)、甲状腺素(甲亢)等。
男人睡觉打呼噜是什么原因 全身性疾病引起打呼
全身性疾病也是引起男人打呼的一个关键原因,常见的肢端肥大症引起舌体增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粘液性水肿,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咽峡炎,肥胖症均能引起男性睡觉打呼。
肢端肥大症
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而后逐渐出现面增长变阔,眉及双颧隆突,巨鼻大耳,唇舌肥厚,下颌渐突出,牙齿稀疏,鼻翼与喉头增大,语言钝浊,容貌趋丑陋。指趾粗短、掌跖肥厚,全身皮肤粗厚、多汗、多脂。少数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高,甲状腺功能少数亢进。内脏普遍肥大,胸廓增大。男子性欲亢进,女子多数月经紊乱、闭经、不育。半数伴糖耐量损害,多饮多尿,伴高催乳素血症者可乳溢。
晚期可有头痛、视野缺损和高血压,也可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萎缩和性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脊柱活动受限等。垂体性巨人症表现为儿童期过度生长,身材高大,四肢生长尤速。食欲亢进,臂力过人。晚期(衰退期)体力日渐衰弱。
怎样才能识别肢端肥大症
上面说到肢端肥大症有很多异常表现,尤其是其特有的面容和粗大的四肢末端,似乎看一眼便知是什么病了,其实不然。这些变化是在多年的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开始时,病人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不被病人自己、亲属、经常见面的好友和同事所觉察到。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也使大家熟视无睹,有的病程长达数十年而未发觉。有些病人被医生偶然碰到而确诊,有的因其它疾病就医时发现,有的被多年末见的亲戚、朋友提示面容变化太大而去就诊。
要做到早期诊断,在出现上述某些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也有助于早期发现。一旦怀疑有肢端肥大症,到医院一查便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