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乙肝有什么症状

小儿乙肝有什么症状

小儿乙肝患者会出现四肢乏力、精神不集中、易困易疲惫、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并且带有发热、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等。另外小儿乙肝患者体内胆红素升高时,还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尿液发黄等症状。

1、小便呈浓茶色或淡黄豆油色,有时渗入土后还在地面上留有黄色痕迹,这是急性肝炎的早期警告,此时虽无肝肿大,但是若检查转氨酶已经有所升高。

2、在不发热的情况下,出现原因不明的关节疼痛,而且关节内又无积液,这往往是肝炎免疫复合物所引起的,多见于乙型肝炎。

3、大便变白:一向正常的小儿,在食欲减退的同时,大便不成形或是有腹泻,看上去呈消化不良状,而且便色发白,这是肝内毛细胆管有胆汁淤积所致,是小儿肝炎不可忽视的早期症状之一。

4、出现皮疹:在没有吃特殊食物和服用药物的情况下突然身上出现皮疹而发痒,药物治疗无效,这种现象与免疫复合物有关,是肝炎症状之一。

诊断小儿乙肝的看五点

1、看精神

小儿乙肝要多留意孩子的精神状况是否良好。如果原先一直顽皮、活泼、好动,突然变得懒得活动,经常疲倦,想睡觉,这就要引起重视了。

2、看食欲

观察孩子的食欲是否正常。需要和过去进行比较,看他最近吃饭香不香,饭量是否下降了,如果一见到肉或闻到油腻味就呕吐,那就要特别当心了。

3、看面色

怀疑小儿乙肝主要是观察孩子的面部是否发黄,特别是巩膜和结膜(白眼球)是否发黄,接着就要看是否有周身皮肤发黄?一旦发现黄疸体征,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做相关的检查。

4、看大小便

孩子时常腹泻,大便不成形,颜色变浅,变得像白陶土一样;或者小便呈深黄色,看上去像浓茶水一样,有时尿液沾在衣服上,会留有黄色的痕迹??这些都是黄疸型肝炎的早期症状。

5、看上腹部是否疼痛

孩子患有肝炎,肝脏发生肿大时,会表现出右上腹有隐痛或连续性胀痛感,疼痛感在夜间尤为严重。个别肝炎患儿会表现为脾脏肿大,并伴有脾区疼痛,常用手自觉不自觉地按抚上腹部。发现孩子有捂肚子的动作,细心的妈妈就要详细问问孩子“哪里疼”,还要亲自动手摸摸,确定疼痛的部位。

新生儿肝炎的治疗

这种新生儿乙型肝炎,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后悔不已。因此,人也是需要做好护理的。

肝炎患儿用药宜简不宜繁,避免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一、退黄治疗

退黄主要用茵栀黄。

二、免疫调节药物

在治疗本病时,可用免疫调节药物,如胸腺素、白细胞介素。

三、抗病毒药物

1、高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从人血清中提取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保护暴露人群。

2、干扰素(IFN):目前多采用IFN-α100万U皮下注射,连用1周后改为隔天1次,疗程3~6个月,抑制乙肝的复制。

3、拉米夫定(贺普汀):拉米夫定对乙肝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清除肝细胞内病毒的超螺旋型DNA。短期服用停药后易造成反跳。

新生儿乙型肝炎让身体受到了伤害,而且做为患者的家属更是苦不堪言,因为让人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所以赶紧去医院检查治疗吧

表面抗原阳性是乙肝吗

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之一,可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乙肝潜伏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感染者血清中最早出现的HBsAg阳性。一般在乙肝发病前2-3周已阳性,发病时达高峰,80%的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

2、体检或验血偶然发现HBsAg阳性,可能是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亦可能是感染后因症状轻微而未及时诊治,发现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但HBsAg阳性。故称为“健康的 带 毒者”需经常检查肝功能,如果血清转氨酶一直正常,无需特殊治疗。

3、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HBsAg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此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最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健康的人在查体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便以为自己得了乙肝,心情非常沮丧,而其周围的人也非常紧张,害怕自己被传染,尤其是未婚青年更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事实上,单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不能断定其有无传染性的,而主要取决于病毒在肝内的复制程度。如果病毒的复制很活跃,大量的病毒颗粒释放到血液中去,这个人的血液就有很强的传染性。

新生儿乙肝什么症状

新生儿感染乙肝几乎从临床表现上无法诊断,因为新生儿时期,他的免疫功能非常不完善,乙肝病毒在新生儿体内寄居,免疫系统不会对肝脏造成打击,因此也不会有肝功能异常,也不会有临床表现。因此要确诊新生儿感染乙肝,就只能够抽血查乙肝全套或者其他相关检查。

尿黄预防保健

1、被动免疫

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24h内、3个月、6个月各注1次0.5~1ml/kg(内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带率却显著减少。我国1983年报道由长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新生儿保护率为61.2%.关于HBsAg阳性携带者不宜授乳,且应将新生儿隔离观察。应先采用被动免疫方法。

2、主动免疫

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属于被动免疫,保护作用迅速,HBeAg或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不迟于24h)肌注HBIG 1ml,于1、2、3个月各接种乙肝疫苗1次。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1、乙肝潜伏期。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在感染者血清中最早出现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一般在乙肝发病前2-3周已呈阳性,发病时达高峰,80%的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

2、体检或验血偶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能是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亦可能是感染后因症状轻微而未及时诊治,发现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但HBsAg阳性。此类人群需经常检查肝功能,出现异常及时治疗。

3、慢性乙肝。有症状和体征,不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且血清转氨酶又经常升高,这种情况表示患者体内病毒在繁殖,对肝脏不断损伤,最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可发生肝癌,应积极治疗。

乙肝疫苗等。

儿童乙肝如何治疗 儿童乙肝治疗方法

儿童乙肝如何治疗?。儿童乙肝要怎么医治?这是极其多乙肝儿童家长极其重视的。我国当下医治乙肝最好的好的医院也有极其多,所以家长不必太难过,在给孩子医治的时候选择对了好的好的医院是重要的。

1、对于血清HBVDNA拷贝数高于10^6者,给以先用拉米夫定;待拷贝数下降或转阴(3-6个月)后,再联合干扰素

2、对于初期较高ALT>150以上,给予先护肝治疗,待ALT下降后再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

对小儿慢乙肝的五个误区

1、认为小儿乙肝只要ALT正常就不需治疗,忽略了存在隐匿型肝脏活动性病变着

2、认为小儿乙肝炎不必要治疗可等待到成人期造成延误治疗时机

3、小儿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没有治疗价值,失代偿期和早期肝硬化者得不到及时治疗

4、母婴垂直转播,以小儿乙型肝炎治疗无效,没有重视早期治疗的效果和意义

5、仅考虑抗病毒传播治疗,忽略了经济因素,如治疗耐受的打破,依从性等,以上诸多因素导致临床小慢乙肝肝硬化的结果。

乙肝大三阳、ALT升高、脂肪肝如何处理:

网友问到发现乙肝大三阳或小三阳已好多年了,最近参加体检发现肝功能ALT轻度升高,B超有轻度脂肪肝,要抗病毒吗?

对于以上情况,建议患者做到几点:1、低脂肪饮食,不食动物内脏、禁饮酒。2、如血脂高应用降血脂及降酶护肝治疗。3、经1-2个月治疗ALT不降者,应检查乙肝病毒核酸(HBVDNA)如果阴性者,可考虑同时抗乙肝病毒治疗。

乙肝性肾炎、如何治疗

HB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均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是分别独立的疾病。诊断依据3条:1、血清HBV抗原阳性2、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狼疱性肾炎等继发的肾小球疾病3、肾功能切片中找到HBV抗原。

治疗原则: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抗乙肝病毒治疗1、糖皮质激素开始常规剂型,先常规用于带病性控制后逐渐减量,疗程3-6个月。2、抗病毒、干扰素、拉米夫定。

总之,乙肝的医治是重要的,对于儿童来说,乙肝治疗更为重要的,发觉了病情及时的到好的好的医院接受医治,还孩子一种美好的童年。在此愿愿病患早点康复!

相关推荐

如何效预防尿黄似浓茶

效预防尿黄似浓茶要从预防原发病入手: 1、被动免疫 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 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24h内、3个月、6 个月各注1次0.5~1ml/kg(内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

乙肝哪些症状

乙肝又称之为慢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是6周到半年。患者一般由以下表现: (1)全身乏力,容易疲劳。 (2)肝炎患者胆汁分泌减少,常会出现厌油、腹胀、恶心、食欲不振、上腹不适。 (3)肝纤维化,慢性肝炎患者长期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又没得到降解,于是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使得肝纤维化 (4)乙肝患者一般面色蜡黄,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医学上称之为肝掌。皮肤上会一种呈放射状扩张的小红点蜘蛛痣。女性容易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的情况,男性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 (5)肝脾肿大,由于充血、炎症、水肿和胆汁

小儿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乙型肝炎 无黄疸型乙型肝炎:无黄疸者远较黄疸者为多,但不易发现。常是仅轻度血清转氨酶增高的亚临床疾病;或食欲不振、恶心,低热、不适等非肝病特异症状;即使较明显的症状,因无黄疸,也可能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 黄疸型乙型肝炎:临床过程也比甲型肝炎缓和。黄疸前期大多发热,少数小儿可高热,大多仅持续1—3日,少数可1周。可鼻塞、流涕、咳嗽、咽充血等呼吸道症状。肠胃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婴儿常腹泻,与胆汁中胆酸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关。的小儿与肝区无关的腹痛,剧烈者可被

如何预防尿黄

1、被动免疫 乙肝疫苗于出生时、1个月末、6个月末各接种1次,剂量根据不同产品而定。所产生的抗HBs可持续3年以上,以后每5年加强1次。孕母在乙肝急性期或恢复期(不论e抗原阳性或阴性)所生的小儿,不论是否测得HBsAg都应用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乙肝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可使婴儿乙肝病毒携带率大幅度下降。其方法为:于出生24h内、3个月、6个月各注1次0.5~1ml/kg(内含抗HBs 100U/ml以上)。当此被动免疫抗体很快消失后又成为易感者。但携带率却显著减少。我国1983年报道由长海生物

乙肝小三阳的症状哪些

一、乙肝小三阳最主要症状就是出现恶心,厌食等胃病疑似症状。因此,很多乙肝小三阳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都被当做胃病误诊,对乙肝小三阳前期治疗很是不利。 二、乙肝小三阳患者往往都伴随着乏力症状,乙肝小三阳患者都会感觉做事力不从心,这是因为乙肝小三阳病毒破坏肝细胞,使得影响吸收不良。 三、出现“三黄”症状:皮肤黄,巩膜黄,尿黄。随着病情的发展,颜色逐渐加深。 四、乙肝小三阳的症状—发热:特别是对于黄疸型乙肝小三阳患者来说,发热常是重要症状,这也使得乙肝小三阳容易误诊为感冒。 五、当肝脏出现问题时,常常伴随肝区疼痛,乙

乙肝的症状哪些 乙肝传染吗

乙肝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密切接触、性接触以及母婴传播进行传染,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日常接触而传染,也很难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染。

乙肝 症状

1、全身症状:发生乙肝患者就会感到体力不支,也会容易疲劳,同时也会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就会是是肝功能受损,以及是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嘲收障碍,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2、消化道症状:出现的肝脏的炎症就可能造成肝窦的血流障碍,同时也会引发胃肠道的充血水肿,也是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乙肝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肝区疼痛:肝的表面一层很薄的膜,称肝包膜,肝包膜上痛觉神经分布,当肝脏发炎肿大时,肝包膜紧张,痛觉神经受刺激,因而部分患者可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肝区疼痛是乙肝

乙肝的一般症状表现

1、重型乙肝: 病情发展迅猛,症状很重,如不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2、急性乙肝: 病程在半年内称急性乙肝,一般起病较急,轻重不等的症状,多数人表面抗原多在半年内消失,少数可变成慢性乙肝。 3、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如果没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仅仅是表面抗原阳性,不论是“大三阳”或是“小三阳”.也不论hbv dna阳性或阴性,均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它占乙肝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值得注意的是,的人虽然没症状,甚至肝功能也正常,但是肝脏存在慢性炎症,如果不治疗,最终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这些人其实不是真正

小便发黄是乙肝症状

人体出现小便发黄确实可能是乙肝的症状之一,但是也需要仔细鉴别了解原因才能决定。如果乙肝导致的小便发黄,一般还其他的症状出现,比如发烧、乏力,肌肉或者关节疼痛等,部分还出现脸色发黄、眼珠发黄等。 为什么小便发黄是乙肝症状?专家指出,这是因为黄疸型肝炎患者都尿黄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由于肝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使胆红素进入血液增多,经尿液排出体外较平时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颜色越黄,说明肝细胞破坏越重,病情好转尿色逐渐恢复正常。 当人体肝

乙肝什么症状

1、乏力、消瘦:不明原因的疲劳,可能是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或肝细胞损伤,功能下降,代谢紊乱、某些毒素不能及时灭活等。消瘦也是乙肝大三阳最为常见的状症,系肝功能受损,引起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2、腹胀:乙肝大三阳患者体内消化道运动减弱,分泌吸收减少,使消化道对细菌的顺应性机械排空作用减弱,抗体、溶菌酶、黏液及酸碱分泌减少,使胃肠环境利于细菌生成。大量的细菌增殖,不仅会造成胃肠内气体的增多,还会导致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绒毛脱落变短、黏膜下炎性病变等等,赞成排空延迟,使患者感到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