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分级,程度各不同
脑胶质瘤分级,程度各不同
如果哪天中枢的胶质细胞不好好生长繁殖,而是发生了可怕的“恶变”,那问题就严重了。由于大脑中枢的细胞有许多“兄弟姐妹”,于是人们按照细胞种类也给肿瘤分了类,比如星形细胞瘤、少枝(或少突)胶质瘤、混合性胶质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来源不肯定的神经上皮组织瘤、神经元及神经元神经胶质混合瘤、松果体实质肿瘤、胚胎性肿瘤、神经母细胞瘤……为了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人们又将这些不安分的兄弟姐妹按照厉害程度分了类,不同的分类对患者寿命的影响也不同。
分类如下:
1级(I级):比较少见。但治疗效果比较好,如果能够全切,可以治愈不复发。
2级(Ⅱ级):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少突细胞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胶质瘤、室管膜瘤、粘液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得了这种脑胶质瘤,如果切除肿瘤的风险比较低,能够全切,那么术后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8~9年;如果没法全切,肿瘤风险值比较高,那么复发的可能性就更大,术后平均寿命会下降至3年左右。
3级(Ⅲ级):主要包括间变型星形细胞瘤(星形细胞胶质瘤)、间变型少突细胞胶质瘤、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胶质瘤、间变型室管膜瘤。基本上都是“间变型”的,这就更为厉害了,它意味着患者可能只有1年半到3年的寿命了,术后的复发情况比较猛烈的。如果不手术,生存期就更短了。
4级(Ⅳ级):胶质母细胞瘤(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胶质肉瘤,这是最为厉害的一种脑胶质瘤了,得了这种瘤往往意味着只有平均14个月的寿命了,术后14个月左右很快就出现反攻了。如果不治疗,生存期就更短了,一般是几个月。
由于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肿瘤的恶性程度就越高。所以这四种脑胶质瘤的分类中,3、4级的非常厉害,也非常难以对付,称为高级别的脑胶质瘤;1、2级的一般没那么厉害,及时对付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就称为低级别的脑胶质瘤。
另外,决定寿命的不仅仅在于肿瘤的厉害程度,还要看肿瘤长在大脑的什么位置和手术切除的程度,以及术后是否接受了正确的放化疗。肿瘤切除得越彻底,越不容易复发。如果肿瘤生长在支配肢体活动的脑中央运动区、重要的生命中枢脑干等部位,那么为了保护正常的神经功能,就没法做到彻底切除了,肿瘤就容易复发;如果术后进行了正确的放化疗,可以有效地延缓复发,疾病发展的结果就比较好。
但并不是说所有胶质瘤都要先“切”为快。有的体积很小、没有长在功能区的肿瘤,可以考虑带瘤生活。如果肿瘤位置深,且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但肿瘤直径不大,患者也没有任何症状,暂时也可以不选择手术切除;如果肿瘤是颅内多发型,大脑里边到处都是,那么就丧失了手术机会,这类患者可以在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后,考虑放化疗。
胶质瘤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1、危害视觉神经:视神经细胞脑胶质瘤,肿瘤好发于视神经孔段和视交叉段,瘤体主要位于眼球后半,视神经孔可因肿瘤的生长而扩张,视交叉处的肿瘤可累及视交叉,波及三脑底和下丘脑区,甚至突入或压迫三脑室使两侧侧脑室积水,肿瘤亦可累及整个视神经,而使视神经呈弥漫型变粗与增厚。
2、危害运动神经:临床少枝细胞脑胶质瘤大多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症状到就诊平均为 2-3 年,癫痫是本病首发症状,肿瘤广泛浸润可见,情感异常和痴呆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出现较晚肿瘤侵犯运动,感觉区则相应地产生偏瘫,偏身感党障碍及运动感觉性失语等。
3、容易形成其他肿瘤:肿瘤常见于青少年或青壮年,发病率低,恶性程度较高脑胶质瘤可起自视神经和视交叉的胶质细胞,起自视神经的脑胶质瘤多发生于儿童,起自视交叉的脑胶质瘤可向下丘脑浸犯;起自下视丘的脑胶质瘤也可向视交叉蔓延。视神经脑胶质瘤多为毛细胞性星型细胞瘤,属较良性肿瘤。视交叉部脑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常轻微囊变,有或没有蛋白物质积聚,产生粘液瘤样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脑胶质瘤的危害介绍,通过专家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脑胶质瘤的危害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提示:如果患者有脑部肿瘤,一定要慎重选择治疗方法,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脑胶质瘤属于脑肿瘤中的一种,其发病率最高,大约为40.5%,发病年龄在30-40或10-20这2个区间。脑胶质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又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所以,在讲脑胶质瘤的症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脑胶质瘤的大致分类,一般可分为四类:混合性胶质瘤、神经上皮肿瘤、大脑胶质瘤病、神经元胶质细胞瘤等。其中每一类都又可以细分出不同的分支。比如说混合性胶质瘤,又可分为: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恶性)星形细胞瘤、胶母细胞瘤、脉络丛肿瘤等。
脑胶质瘤症状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五个时期。
1、无症状期
2、仅有局部症状期
3、颅内压增高器
4、意识障碍期
5、昏迷症状期
在这五个时期,前两个期都容易被忽略,只有出现颅内压增高时,才有较明显的症状表现。那么脑胶质瘤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对于还未确诊的患者,以下症状如果经常性出现,就必须要及早就医了。
1、头痛。
2、呕吐:常在早上发生,或在疼痛剧烈时发生,多呈喷射状,多无恶心感,与饮食无关。
3、视觉障碍:因勒内压增高,因乳头水肿所致。
4、精神症状:记忆了减退,反应迟钝,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下降。
5、抽搐或癫痫样发作,部分病人表现运动障碍,一侧肢体功能障碍。
6、其他表现:头晕、走路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语音迟钝或失语,月经失调、肢体麻木、偏瘫及内分泌失调等。
胶质瘤的预防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生长部位、治疗手段与时机各不相同,故其预后亦不相同。早诊治很重要。如有反复头痛、呕吐等症状,应想到本病可能,宜及早就医。
经系统治疗的患者,应面对现实,配合康复治疗,定期复查;胶质瘤可复发,部分病人有多次手术机会。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母胶质瘤
总的来说,胶质瘤的病因主要是因为人体惊恐或大怒,或衰哭抑郁,使气血流行失常,抵抗力减弱,病邪乘虚而入,发为癌瘤。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由神经外胚叶衍化而来的胶质细胞有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胶质细胞等。它们都可以发生肿瘤,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类型的胶质瘤。目前,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分类尚未完全统一,较为广泛应用的有两种:
(1)Bailey和Cushing(1926)提出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神经胚胎组织,定出相应的肿瘤类型名称,对于临床医生预测病人的预后有一定帮助,但它忽略了肿瘤的间变特性,也不能动态地看待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
(2)Svien和Kernohan(1949)提出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将所有胶质瘤分成五组,即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神经一星形细胞瘤和成神经管细胞瘤。除成神经管细胞瘤外。其他四组根据其恶变的程度又将这种细胞形成的肿瘤分为I、Ⅱ、Ⅲ、Ⅳ四级。这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缺点是有些肿瘤现在还无法确定它们是来源于哪种细胞,另外有些肿瘤基本上只有恶性形式,分级则没有实际意义。
以上提到的这两种病因分类方法,是目前世界上都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胶质瘤病因所在。
脑胶质瘤不治疗能活多久
恶性脑胶质瘤也是这样。一般而言,低级别混合型胶质瘤中位生存期约为6-7年,5年和10年 生存率为60%、35%。高级别混合性胶质瘤中位生存约为3-5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5%、30%。
脑胶质瘤不治疗能活多久和治疗方法有关:
1、脑胶质瘤化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临床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选用药物,如亚硝基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ADM、MTX(甲氨喋呤)、BLM(博来霉素)等联合应用。
2、脑胶质瘤放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无论恶性脑瘤的恶性程度如何,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该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因此,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一般在手术后1周~2周即可开始。
3、脑胶质瘤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脑瘤。早期脑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脑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肿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 , 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
2、放疗: 无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如何 , 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 , 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 , 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 , 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是脑胶质瘤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
3、化疗: 脑胶质瘤的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 , 其目的是增加疗效 , 降低毒性。
4 、免疫治疗: 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 , 包括主动免疫接种肿瘤疫苗 , 淋巴结内注入免疫核糖核酸及应用细胞过继免疫等 , 均在研究之中。
5、中药治疗: 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措施之一,适用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和放、化疗或手术后复
脑胶质瘤不治疗能活多久
1、脑胶质瘤化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化学治疗倾向于几种药物联合用药,其目的是增加疗效,降低毒性。临床根据细胞动力学和药物对细胞周期的特异性选用药物,如亚硝基类药物与VCR、PCB联合应用,或与VM26、ADM、MTX(甲氨喋呤)、BLM(博来霉素)等联合应用。
2、脑胶质瘤放疗: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无论恶性脑瘤的恶性程度如何,凡能在手术后予以放射治疗,其生存时间均高于单纯手术者,在放疗期间或放疗之后,病人的症状和体征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是该病的重要辅助治疗之一。因此,放射治疗宜在手术后一般状况恢复后尽早进行;一般在手术后1周~2周即可开始。
3、脑胶质瘤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脑瘤。早期脑瘤较小又位于适当部位者,可争取全部切除。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明确诊断、改善症状、减轻脑瘤负荷、清除坏死及缺氧组织,为其他治疗创造条件。
胶质瘤的分类
1.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
(1)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2)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3)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4)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2.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胶质瘤的分级系统,但是最为常用的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根据这一分级系统,将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根据此分级系统,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
(1)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
(2)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
3.按肿瘤所处的位置划分
脑胶质瘤可以根据其在大脑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小脑幕将脑组织分为幕上和幕下区域。据此,脑胶质瘤也分为幕上胶质瘤和幕下胶质瘤。
(1)幕上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上,主要是大脑半球,为成人最常见脑胶质瘤(70%)。
(2)幕下胶质瘤位于小脑幕下,主要是小脑半球,为小儿最常见脑胶质瘤(70%)。
(3)桥脑胶质瘤位于脑干。脑干包括间脑、桥脑和延髓三个部分,其中桥脑包含呼吸等重要生命功能。在桥脑施行手术,具有很大的风险。
脑胶质瘤可以治愈吗
脑胶质瘤的治疗现在仍是医学上的一个难题,各种疗法均难以根治,大部分病例在不同时间复发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胶质瘤特别是恶性度高的胶质瘤预后还很不乐观,至今仍是全身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美国最新资料显示, 在所有胶质细胞瘤中占半数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 年生存率约为30%, 5 年生存率不足5% 但是,一旦确诊为脑胶质瘤,应及早治疗,越早治疗,预后越好。
目前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脑胶质瘤生物刀的综合治疗。但手术后的脑胶质瘤组织对患者一生都是非常珍贵,要很及时的将其送至胶质瘤干细胞库中,胶质瘤干细胞库被誉为胶质瘤患者的生命银行,通俗的说就是让你的胶质瘤组织为你提供自身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