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下肢淋巴水肿术后吃什么可以防复发

下肢淋巴水肿术后吃什么可以防复发

早餐除了正规的早餐之外,还要喝一杯黑豆浆,为了做黑豆浆,家里买了台豆浆机,黑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称,对消炎愈合伤口具有很好的作用,

午餐是大葱牛柳,虽然哥哥说吃腻了,但是这道大葱牛柳对他的病很有帮助,需要材料有半斤牛肉,1根大葱,一个大蒜头,牛肉和葱蒜分开炒,然后在一起炒,做法简单,美味而且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对康复很有用。

晚上是牛肉海带汤,海带一片、牛肉100克、韩国大酱1大匙,取一片干的韩国海带,用清水泡发;海带洗好,切好牛肉和蒜头,锅中倒少许油,放入切好的牛肉块翻炒3分钟左右;倒入热水,中火煮50分钟;加上调味料,就可以了。

乳腺癌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是为什么

其实有很多因素影响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首先如果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概率很高。因为主要由患肢淋巴回流障碍或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知道了为什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那么其发病机理具体是怎样的呢?

由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是因为淋巴回流障碍引起,可伴有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反应。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会破坏局部细微的淋巴管,造成腋窝创面积血积液、继发性感染,可能会造成过多的蛋白质,而高浓度的蛋白质又会吸收水分,改变局部的血流动力学,机体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巨噬细胞的功能与活力,使之无法清除组织间隙中过多的水分,易导致淋巴回流障碍。而且对为什么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理解,有助于患者更好治疗与预防。

淋巴水肿的基本常识

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

1.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 单纯性遗传性。

(2)早发性 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 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 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 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 全身性疾病、妊娠等。

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皱加深,皮肤增厚变硬粗糙,并可有棘刺和疣状突起,外观似大象皮肤。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2)加压包扎 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弹力绷带松紧应适宜。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 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待病情稳定后停服。

此外,多种疫苗、牛奶和异性蛋白注射法,是沿用已久的抗感染疗法。人体的各种防御机制借此获得提高。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有作者推测异性蛋白可能通过垂体及肾上腺起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 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对于淋巴水肿尚未发生肢体皮肤严重增生者可选用烘绷疗法。有电辐射热治疗和烘炉加热两种方法。

(2)手术治疗 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除截肢手术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

淋巴水肿疾病的诊断鉴别

诊断检查

一、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淋巴水肿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一般在1.0~5.5g/dl,而单纯静脉郁滞、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症的水肿组织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及功能情况。是一粗略的诊断方法。

二、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是淋巴水肿的特异辅助检查。

1.适应证

⑴鉴别淋巴水肿与静脉性水肿。

⑵鉴别原发性淋巴水肿与继发性淋巴水肿。

⑶拟行淋巴-静脉吻合术者。

2.淋巴管造影方法 目前大多采用直接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法。先在足背第1~4跖骨水平皮下注射伊文思兰.25~0.5ml3~5分钟后即可见蓝色细条状浅表淋巴管。局麻下切开皮肤分离浅表淋巴管,在其近、远端各绕过一根细丝线,暂时阻断近端,使淋巴液滞留,用27~30号针头穿刺淋巴管,然后注入1%普鲁卡因少许以证实确在腔内而且不漏,固定针头,通过塑料管与注射器连接,以0.1~0.2ml/分钟的均匀速度注射Ethiodol12ml(乙碘油)。注射2ml后在踝关节及盆腔摄片,鉴定造影剂有无外渗并摒除误注入静脉内。注射守毕拔出针头,结扎淋巴管以防淋巴漏,缝合皮肤。造影摄片包括:小腿前后位,大腿前后位,从腹股沟至第一腰椎的前后位、斜位或侧位。

3.淋巴管造影的异常表现

⑴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淋巴管扩张迂曲。

⑵继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中段,远端淋巴管扩张、迂曲,数目增多且不规则。转移性淋巴结可见淋巴结内充盈缺损、边缘呈虫蚀状。

三、同位素淋巴管造影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象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因此可用于淋巴性水肿与静脉水肿的鉴别,其诊断淋巴水肿的敏感度为97%,特异性为100%。与淋巴管X线造影术相比,核素显象操作简单,诊断明确。但它不能将淋巴管和淋巴结解剖定位。若考虑淋巴管手术则仍以淋巴管X线造影为佳。

淋巴水肿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病因不同淋巴水肿的症状也不相同。现将常见病因引起的淋巴水肿的症状分述如下:

先天性淋巴水肿

可分为两类:遗传性和非遗传性淋巴水肿。(1)单纯性发病无家族或遗传因素。发病率占原发性淋巴水肿的12%。出生后即有一侧肢体局限或弥漫性肿胀,不痛、无溃疡,极少并发感染,一般情况良好,多见于下肢。(2)遗传性又称Milroy病:较罕见。同一家族中有多人患病,也即出生后发病,多为一侧下肢受累。

早发性淋巴水肿

临床上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3。患者发病年龄为9~35岁,70%为单侧性。一般在无明显诱因出现足踝部轻度肿胀,站立、活动、月经期及气候暖和时加重。指高患肢水肿可暂时减轻。病变逐渐加重并蔓延至小腿,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后期可呈典型“象皮腿”,但很少并发溃疡和继发感染。

感染性淋巴水肿

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丝虫等。足趾皮肤裂缝或水泡是致病菌最常见的入侵途径,其次下肢静脉曲张并发溃疡继发感染及其他局部损伤或感染也是细菌入侵的途径。此外,女性盆腔炎所致的盆腔淋巴结炎,可使下肢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患肢淋巴不肿也有报道。链球菌是继发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临床以反复发作的急性蜂窝织炎和急性淋巴管炎为特点,全身症状严重,有寒战、高热兼伴恶心、呕吐,局部沟淋巴结肿大伴压痛。经抗炎对症治疗全身症状较快消退,但局部病变缓解较慢,易反复。每次发作后下肢肿胀加重,最终皮肤粗糙出现疣状增生物,少数可继发慢性溃疡。足癣本身或继发感染也可造成淋巴水肿,一般局限于足及足背部,严重真菌感染常是急性蜂窝织炎和急性淋巴管炎的先兆。控制真菌感染是预防淋巴水肿的有效措施之一。丝虫感染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下肢淋巴水肿的常见原因。发病率4~7%,男性多见。丝虫感染初期有不同程度发热及局部胀痛。反复丝虫感染使下肢局部淋巴管狭窄、闭塞、破坏,所属远端皮肤和皮下组织淋巴液回流受阻,出现淋巴水肿。足癣等局部病灶或继发的丹毒样反复发作,使淋巴引流受阻和感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最终成为典型的“象皮腿”。其闪,阴囊淋巴水肿多非少见,晚期可致阴囊极度肿大。这也是丝虫感染性淋巴水肿的一大特点。

损伤性淋巴水肿

主要包括手术后淋巴水肿和放疗后淋巴水肿。(1)手术后淋巴水肿:常发生于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癌根治术后引起的一侧上肢淋巴水肿尤为多见。淋巴结广泛清扫后远端淋巴受阻,淋巴液刺激组织纤维化,逐使肿胀不断加重。术后发生淋巴水肿的时间差异较大,一般术后肢体开始活动即有近端肢体轻度肿胀,但也可发生于术后数周甚至数月。(2)放疗后淋巴水肿:深度X线及镭锭疗法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淋巴管闭塞造成淋巴水肿。

恶性肿瘤性淋巴水肿

无论是原发性和继发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都可阻塞淋巴管引起淋巴水肿。原发性恶性肿瘤见于何杰金病、淋巴肉瘤、Kaposi多发性出血性肉瘤及淋巴管肉瘤。淋巴管肉瘤虽属罕见,但都是长期淋巴水肿恶变的结果,多发生于乳癌根治术后肢体出现淋巴水肿的病人,一般于术后10年发病,先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斑点,呈多发性,以后融合成溃疡性肿块。发病后肢体淋巴水肿更为严重。应及时作活组织检查。诊断明确后需作截肢术。继发性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见于乳腺、子宫颈、阴唇、前列腺、膀胱、睾丸、皮肤、内骼等癌肿的转移灶病例。有时原发灶小,不易发现,临床表现为慢性经发性、无痛性、进行性淋巴水肿。因此对原因不明的淋巴水肿,应警惕肿瘤的可能性,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几种疾病进行鉴别。

1、下肢淋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有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淋巴水肿往往在出生后即有下肢水肿,继发性淋巴水肿主要因手术、感染、放射、寄生虫等损伤淋巴管后使淋巴回流受阻所致,因此可有相关的病史。淋巴水肿早期表现为凹陷性水肿,足背部肿胀较明显,组织张力较静脉血栓引起的下肢肿胀小,皮温正常。中晚期淋巴水肿由于皮下组织纤维化,皮肤粗糙、变厚,组织变硬呈团块状,一般不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如色素沉着、溃疡等。

2、下肢局部血肿:下肢外伤后,局部如形成血肿,也表现为下肢肿胀,由于血肿的治疗与静脉血栓的治疗相反,因此需注意鉴别。血肿大多有外伤史,肿胀局限,极少累及整个下肢,伴有疼痛,后期皮肤可见瘀斑或皮肤泛黄,彩超检查有助于鉴别。

淋巴水肿易发于哪种人

现在得淋巴水肿的人越来越多了,淋巴水肿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人们对于淋巴水肿的了解并不是很多。很多淋巴水肿的患者都在急于想要摆脱病痛的折磨,但是治疗了很久都没有什么效果。那么淋巴水肿能不能治好呢?但是对于正常人来说,也想要知道,哪些人是淋巴水肿的易患人群。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专家介绍,其实淋巴水肿可以根据其出现的时间,是否有确切的原因进行分类。原发性淋巴水肿是一种排除性诊断,根据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早期及晚期病变。先天性淋巴水肿在出生时出现,约占原发性淋巴水肿的15%。霜尔罗伊病是一种先天性淋巴水肿,很像是遗传性疾病。女性发病率为男性2倍,且大部分发生于下肢。早发或早期淋巴水肿,是原发性水肿的最常见类型,占原发性琳巴水肿的75%的发病率是从儿童至35岁。因此很多人都很容易患上原发性淋巴水肿。与先天性淋巴水肿一样,早期淋巴水肿好发于女性,且多发生于下肢。慢性或迟发性病变,占原发性病变的10%,多发生于35岁以后。由此看出女性容易患上早期淋巴水肿。

而继发性病变是获得性的,由淋巴管或淋巴结受损造成。发达国家中,肿瘤转移至淋巴结或手术切除淋巴结是引起继发性淋巴水舯的首要原因。因此,继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老人及术后患者。在热带及亚热带国家,丝虫病、寄生虫感染,均可以造成继发性淋巴水肿,当水肿至一定程度,就称之为象皮肿。

上肢淋巴水肿怎么治疗

1、急性期淋巴水肿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急发性淋巴水肿来说,有两类人是易患群体,一类是经历过恶性肿瘤(如乳房癌,卵巢癌,子宫癌,前列腺癌,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根治手术和放射治疗的病人;另一类是经常有皮肤“丹毒”发作的病人。第一类病人手术后要避免患侧肢体皮肤的损伤,不要在患侧肢体上打针,注意皮肤的清洁卫生,此外,有过丝虫感染的病人也是易感人群,一旦发现水肿应立即就医。第二类病人应积极治疗导致感染的始发因素,如足癣,增强机体抵抗力,如发现皮肤发红发热或身体有类似感冒等不适时,应立即使用抗菌素,及时控制炎症的发展,如果发现足背肿胀,应引起重视,及早就医。

2、用体位引流的方法治疗淋巴水肿

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此未能简单有效,但作用不持久,患肢下垂水肿再度加重。

做过乳腺癌手术后遗症 乳腺癌手术后的后遗症有哪些

(皮下积液)

乳房内组织液淤积感到胀满不适,这是切除乳房组织的空间渗出液淤积造成的,并不是出血或炎症。少量的渗出液可以被吸收,但是渗出液量较大时患者会感到不适和疼痛,较大量的皮下积液还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需要接受门诊治疗将积液排出。

手术周围部位可能会感觉异常:包括酸麻、刺痛、感觉迟钝等症状。这些症状较为多见,一段时间后会好转,也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手术后的疼痛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慢慢好转,但好转的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疼痛,应向医生咨询。

(仅见于腋下淋巴结切除术)

腋下有手臂的内侧、乳房部位的感觉神经及部分运动神经,腋下淋巴结切除时可能导致这些神经的损伤,造成腋下部位失去知觉,偶有运动神经损伤,造成肩胛骨或手臂升高的动作略有障碍。

(仅见于腋窝淋巴结清扫后)

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后,约10-20%的患者会产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产生原因是腋窝淋巴清扫术中患肢淋巴液回流障碍。淋巴水肿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甚至持续终生,应注意观察是否产生该症状,最重要的是要积极预防该症状的发生。虽然部分患者难以避免淋巴水肿的发生,但通过合理的物理治疗和积极的康复锻炼有助于使早期发现的症状得到控制和改善。


为什么夏天容易腿肿?

1.为什么夏天容易腿肿

腿肿是人体下肢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脚脖子附近肿胀,很多内科病可以造成腿肿,但是跟季节相关性不大。夏天季节性腿肿的罪魁祸首是真菌感染。这部分患者很多足部有足癣、脚气、灰趾甲等真菌性疾病。因为夏天炎热潮湿,真菌容易繁殖生长,足趾皮肤裂缝、趾甲缝、趾甲尖是致病真菌常见的入侵途径,真菌感染会造成淋巴管堵塞,下肢淋巴回流不通畅,从而造成腿肿,季节性和周期性比较普遍。

2.什么是淋巴水肿

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淋巴回流受阻致淋巴管内压增高,淋巴管扭曲扩张,导致淋巴液逆流,最终影响毛细淋巴管吸收组织间液和大分子物质,使体内水钠潴留于皮下间隙,加重皮下水肿,这就是淋巴水肿。简单的说就是真菌感染堵塞淋巴管造成的腿肿就是下肢淋巴水肿。

3.有什么检查能够确诊“淋巴水肿”?有没有别的疾病的可能?

肿胀的淋巴管通过彩超、CT、核磁共振还真看不出来,所以很多人做了很多检查,哪哪儿都正常,可腿就是肿,找不着病根在哪儿。目前还真没有明确的检查能够确诊淋巴水肿,国内能开展淋巴造影的医院非常少,多应用于丝虫病、象皮肿等严重淋巴管疾病,用来诊断下肢淋巴水肿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思。

下肢淋巴水肿是专业的血管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和临床经验做出的诊断,通常是一种排除诊断。诊断的前提是结合脚部的灰趾甲、脚气、足癣等真菌感染病史,排除一些有腿肿症状的内科疾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看是否慢性肾病,伴颜面部肿胀,考虑是肾源性。一般做一个尿常规足够了,看有没有尿蛋白,有尿蛋白那肾一定有问题,需要看肾内科。二看是否心脏方面有问题,心脏病患者多数有多年的慢性病史,可能长期服用相关药物,可以做心脏彩超检查明确。三看有没有肝病,肝功能不好同样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浮肿,查查巩膜黄不黄,皮肤有没有发黄,抽血查个肝功能。四看是否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这方面可以通过抽血查甲功,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五要看是不是腿上长血栓了,一条腿肿,另一条腿正常,这种更多见于静脉血栓性疾病,有一定的危险性,建议到血管外科就诊。深静脉血栓形成一般突发肿胀伴有疼痛,有血栓脱落肺栓塞致死的风险,到血管外科开个下肢深静脉彩超就可以确诊。六看是否药物性腿肿。好多人有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等一部分人会造成腿肿,一般不严重,身体适应后会减轻,如持续不缓解可以考虑更换药物。引起腿肿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必须到医院检查,查明病因,才好进行合理的治疗。

4. 有什么方法预防下肢淋巴水肿?

对于预防腿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防治。

人体正常有抵抗外界细菌、真菌入侵的机制,但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容易得细菌、真菌感染,通俗的讲就是“抵抗力低”,与熬夜、上火、睡眠不足、休息不足有关。因此保证良好的唾眠,起居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坚持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锻炼等,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

部分患者有特别讲卫生,喜欢频繁的剪脚趾甲。脚趾甲剪太短不好 ,因为人体趾甲是有保护作用的,能防止真菌入侵,而趾甲剪得太短会造成保护屏障丢失,真菌轻而易举入侵体内。一般留1-2mm比较合适。选择宽松透气鞋子,标准是不捂脚。

选择富含维生素食品,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推荐喝牛奶。芹菜、西红柿、蘑菇、水果以及豆制品等食物可多吃一些。避免睡觉之前喝过量的水。夏天可以吃一些利尿的食物,比如西瓜、绿豆、冬瓜等,排出滞留体内的多余水分,醒来后稍微运动一下腿部,腿部浮肿能减轻。

下肢水肿的诊断

晚期下肢淋巴水肿具有典型的象皮腿特征,诊断并不困难。由于能引起下肢肿胀的疾病较多,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水肿、动静脉瘘等,但上述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史和表现,鉴别诊断一般较容易。

对下肢肿胀原因不明者,为了排除或区别淋巴病变的原因,可以做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检查。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直接法是从趾蹼皮下注入亚甲蓝使淋巴管显示,经皮肤浅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剂;间接法是在水肿区域的皮内注入可吸收造影剂,然后摄片。

1.非手术疗法

包括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限制水盐摄入、使用利尿剂、预防感染以及捆绑疗法。

2.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全皮切除+植皮术;真皮皮瓣埋藏术;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下肢淋巴水肿不用药会有什么后果

长期不治疗,会越来越肿,而且休息以后不能恢复;皮肤会变粗糙,严重者会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增厚,皮肤角质化,容易破溃感染,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更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淋巴水肿需要做些什么检查呢

1.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变部位及功能情况。是一粗略的诊断方法。

2.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是淋巴水肿的特异辅助检查。

3.同位素淋巴管造影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4.其他检查

此外,新近开展的血管无损伤检测技术也有助于静脉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的鉴别,作为门诊筛选检查方法,既简单双方便。

诊断

有丝虫感染或丹毒反复发作史,或有腋窝、腹股沟部接受淋巴结清扫术和放射治疗史。早期患肢肿胀,抬高后可减轻。晚期患肢肿大明显,表面角化粗糙,呈橡皮样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丝虫感染者周围血液检查可发现微丝蚴。淋巴管造影可确定淋巴管发育或受阻情况。必要时淋巴结活检明确诊断。

原发性下肢淋巴水肿都有哪些类型呢

(1)远端阻塞型:最常见约占80%,多见于青春期女性,约20%病例有家族史Milroy报道一家族6代97人中有22人发病Hope报道在5代42人中有13人发病这些病例的临床症状大多数相似病变常累及踝部及下肢水肿为非对称性,且进展缓慢膝关节以上水肿少见且程度较轻淋巴管造影显示远端淋巴管先天萎缩或发育不全而近端淋巴结正常

(2)近端闭塞型:可见于任何年龄任何性别85%为单侧常累及整个肢体且发展迅速,一般无家族史本型尤其需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骨盆的静脉或淋巴管阻塞,如肿瘤或静脉血栓。淋巴管造影显示远端淋巴管正常或膨胀但近端淋巴管和淋巴结数量减少。

(3)先天性下肢淋巴水肿:真正的先天性下肢淋巴水肿应出生时或出生后1年内出现,不但可影响肢端,而且可影响中线部位(面部生殖器)这些患者常有内在的淋巴管异常,如淋巴管瘤蛋白丢失性肠病等。常伴有遗传性综合征如Turner综合征,Noonan综合征,双行睫-下肢淋巴水肿综合征等。淋巴管造影显示扩张的,纤维增生的无效的淋巴管。

相关推荐

外阴结核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外阴结核分为溃疡及增生两型。外阴部常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外阴结核好发于小阴唇或前庭黏膜,发展缓慢。溃疡型者初起为红色丘疹,或为一局限性小结节,但很快破溃形成溃疡,其边缘软、薄而不整齐。或呈较硬的椭圆状溃疡,溃疡基面凹凸不平,苍白色肉芽组织覆盖着黄色干酪样物质。病变可扩散至会阴、尿道及肛门,可以形成瘘管,并使阴唇变形。局部淋巴结常肿大,或继发外阴及下肢淋巴水肿。外阴结核本身不引起疼痛,但摩擦

乳腺癌患者上肢肿胀的处理原则

乳腺癌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同患者的情况不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腋窝淋巴清扫后,往往出现患侧的上肢疼痛、水肿,有的人甚至连手都抬不起来。其原因是局部淋巴系统因手术受损伤,加上术后的放射治疗、伤口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使淋巴水肿成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大约有41%的患者会出现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使患肢活动度受限,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如果出现了上肢肿胀现象,可以通过一些原则积极进

淋巴水肿可不可以核桃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很多。早期淋巴肿患者病变肢体明显肿胀,但对日常活动影响不大。其治疗目的是用物理方法协助淋巴液回流,促水肿减轻,延缓病情发展速度。常用有效的方法是:1.夜间下肢抬高,减轻水肿。2.白天使用弹力长袜(套)。压力要适中,以不引起肢体不适为度。其它方法如: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口服通淋中药、应用间隙加压器或淋巴加压器等,并不能为患者带来真正的好处。烘绷疗法对非丝虫性淋巴水肿是基本无效

我妻子间歇性下肢水肿、颜面浮肿是怎么回事

您好,下肢水肿可能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淋巴水肿 指导意见: 建议到医院做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一下,配合检查一下肾功,如果有异常的话,是可以发现的,然后再对症治疗为好 医生询问:

淋巴水肿的分类

先天性淋巴水肿主要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类。非遗传性淋巴水肿在出生后的一侧肢体会出现局限或弥漫性的肿胀,患者没有疼痛感,也没有溃疡,并发感染的几率比较少,常见是下肢的肿胀。遗传性淋巴水肿又叫做milroy病,是比较罕见的病灶,一般来说如果出现是整个家族中有多人患病,出生后即发病,一般是一侧的下肢发病。早发性淋巴水肿常见于女性,男女患者的比例是1:3。患者的年龄集中在9-35岁之间。主要症状是脚踝处

丹毒是什么

1.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3. 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疾病预

乳腺癌手术治疗并发症

患有乳腺癌后一般采取手术治疗,虽然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但是手术治疗后还会出现并发症,他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所以,在治疗同时还要做好平时的护理工作,避免并发症出现。一、皮瓣坏死为常见的乳腺癌手术治疗并发症,轻者患者皮瓣的边缘出现坏死,但由于范围有限,不不会对创口的愈合产生影响。但当坏死的范围较大时,要及时去除坏死部分,清洗创面勤换药,利于早期植皮。二、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腋窝发生积液,乳头静脉进行结扎

淋巴水肿的调查

在淋巴水肿发病中,据说有10%属于先天性淋巴系统缺陷引起的原发性淋巴水肿,其余90%则属于继发性。除丝虫病引起外,局部感染,外伤,肿瘤切除手术后也可引起淋巴水肿。本组l7例中有13例是出生后发生的,属先天性淋巴水肿,有4例是后天的,其中手术后引起的2例,外伤后引起的2 例。从性别上看,本组男l2例,女5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肢体部位看,本组右侧11例,左侧6例。据资料介绍,此病为一种淋巴系统发育

淋巴水肿什么药

1、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治疗宜益气活血,通络消肿为法。药用:黄芪30g,当归12g,赤芍15g,川芎9g,地龙15g,莪术30g,生薏米30g,路路通15g,桑枝15g,丝瓜络15g,炮山甲15g,泽兰15g。作为辅助治疗

丹毒的治疗方法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复发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动期间,大剂量抗菌药物治疗有效,但需要继续以间歇性小剂量维持较长时间以取得完全效果。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3、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持续性硬性水肿,可推荐用整形外科治疗。